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新标准增加了底部撞击测试,旨在评估电池在遭受底部撞击时的防护能力;新增了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测试,要求在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这些新的测试标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汽车厂商必须强制遵守的安全保障。
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自燃事件中,38.67%发生在车辆静止停放时,9.33%因碰撞引发。
显然,新国标实施后,这些自燃风险将大幅降低。例如,新国标中的底部撞击测试模拟了极端路况,要求电池在受到撞击后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这相当于为乘客提供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障”。
对于大多数依赖外部采购电池的汽车厂商而言,新国标要求他们必须采购符合更高安全标准的电池,这将直接导致采购成本上升。同时,整车系统的集成和热管理设计能力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某些以性价比为主要卖点的品牌(如部分A0级电动车厂商)采用的电池可能难以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满足新国标要求,因此要么被迫涨价而失去市场竞争力,要么需要投入巨资进行重新研发,陷入两难境地。这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缺乏核心技术、资金链紧张的品牌可能被淘汰。
毕竟,电池相关的火灾往往发展迅猛,5分钟的预警和延缓时间至关重要。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率同比上升了32%,高于燃油车,这引发了广泛的安全焦虑。
新国标从国家强制层面回应了这一焦虑,将极大减少因电池热失控瞬间引发爆炸、吞噬车辆的极端事故。
在此之前,各家宣传的安全标准不一,消费者难以辨别。新国标提供了一个所有上市车辆都必须遵守的、统一的最低安全底线,增强了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当“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的宣传亮点变为行业的准入资格,下一步的竞争将围绕“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在更长的周期内实现更高的安全冗余”展开。
显然,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的终极方案被认为是使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新国标对液态锂电池安全性的严苛要求,从市场需求端倒逼产业链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虽然全固态电池大规模商用尚需时日,但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正加速走向市场,部分车企已经开始搭载卫蓝的半固态电池。
2025年新能源汽车国标的出台,是一次深刻的行业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强制性地抬高了整个行业的安全门槛。
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将获得由国家背书的、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对行业而言,这将加速技术落后产能的出清,引导资源向更安全、更集成的技术路线集中,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飞跃,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车评网
越野者阿木
用车常识大全
老头讲解车
爱聊车吧
新卡车A
河南小哥说车
躺倒鸭聊车
愉快的爱车
车之见底
木子评车
君侃车
暮念
多少小汽车
汽车鲜评
汽车前沿聚焦
20
happy汽车世界
阿鑫侃车
天天AUTO
新能源前瞻
16.58-23.58万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