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机定义及分类:电机是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电磁装置,广义的电机根据能量转换方向,可划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用于驱动或控制各类机械和设备;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是产生电力的核心部件。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定子绕组)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中受力旋转产生扭矩输出,从而实现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发电机则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通过转子的旋转切割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
电动机在技术突破不断推动下,形成多种技术路径的产品,适用于下游不同应用场景,具体如下:
按照电源类型的不同,电动机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机使用直流电作为电源,为改变电流方向进而产生磁场获得力矩,直流有刷电机通过电刷和换向器进行机械换向,直流无刷电机通过霍尔元件感知切换电流方向,而交流电机则直接通入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直流有刷电机成本低但寿命较短,常见于电动玩具、电动牙刷等对等低功耗场景,而直流无刷电机、交流电机由于磨损低、效率高、转速高等优势被应用于工业设备、医疗器械及高端家电。交流电机按转子与定子磁场同步性可进一步划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感应)电机,同步电机通过永磁体或电励磁使转子与定子磁场严格同步,因而额定负载下效率高,可精确控制转速和位置,不存在滑差问题、稳定性好,其中永磁同步电机靠永磁体直接产生磁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机器人及风电辅助系统等高能效、轻量化或高稳定性场景;电励磁同步电机靠外接电源提供电流进而产生磁场,虽因励磁损耗导致效率较低,但其磁场强度与方向可灵活调节,且具备耐高温、成本低的特性,多应用于起重机、轧钢机等需高启动转矩的场景或高温炉窑周边设备等高温环境。异步电机则通过定子磁场在转子导体中激发感应电流生成转子磁场,存在滑差但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适用于家电、电梯及普通工业设备等低成本、需要频繁启停的场景。
按照用途划分,电动机可分为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驱动电机主要用于提供动力输出,控制电机主要用于转速、位置的精确控制。控制电机可根据控制方式进一步分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需编码器进行反馈,具有响应速度快、定位控制精度高等优势。发电机的分类标准与电动机类似,按转换的电流类型可分为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按转子与定子磁场同步性可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采用永磁体提供磁场,无需传统的电励磁绕组、直流励磁电源及集电环电刷装置,从而具备结构简化、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势。所生产的主要电机产品类型划分如下:
2)电机行业产业链分析:电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磁性材料(如钕铁硼磁铁、永磁铁氧体、钐钴、铝镍钴)、硅钢片、铜材、钢材、铝材、绝缘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壳体、轴承、转轴、端盖等零部件制造商;中游主要是电机制造商,将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和组装,制造出各种规格和型号的电机;下游包括电驱系统集成商和终端使用者,电驱系统集成商将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等进行集成,从而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风力发电、工业设备、轨道交通等领域中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
3)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驱动电机行业概况:
驱动电机为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方案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主要区别如下:
驱动电机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直接为车辆或非道路移动机械提供动力,是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中用于驱动车辆或非道路移动机械行驶并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车中的发动机。驱动电机通常与电控制器和减速箱一起工作,形成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总成的核心部分。
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运行工况通常复杂严苛,主要表现为高强度、长周期作业和多环境挑战,典型场景包括重载运输(如货物或乘客)、频繁启停(如城市配送、公交接驳)、连续高负荷运行(如长途物流、工程作业)、高扭矩输出(如爬坡、加速)等,需适应极端温度、崎岖路面、粉尘污染等复杂环境,同时承受剧烈机械振动与散热压力,上述工况对动力系统的耐久性、可靠性和全生命周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总成系统核心零部件之一,需要具备高效率、高功率(转矩)密度比、高可靠性、低噪音、宽范围环境适应性等特点。
永磁同步电机为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驱动电机主流类型: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定子线圈与转子上的永磁材料相互作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与传统电机相比,无需励磁线圈及外界能量,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质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能源商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耗、小体积、轻重量、高稳定性等优势,应用最为广泛。中金企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中永磁同步电机占比约为96%,占绝对主导地位。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主要技术路径对比分析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以及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作为核心零部件的驱动电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总装机量达到1,522.9万台,较2023年的1,084.6万台增长了约40.4%,行业发展动力强劲,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由于每一辆电动商用车或非道路移动机械需搭载一台或多台驱动电机,因此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驱动电机的市场规模与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出货量密切相关。回顾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历程,2010-2015年为市场培育期,在国家政策鼓励、财政补贴支持、关键技术进步等背景下,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由小批量试点转向规模化推广;2016-2020年为市场转型期,前期作为主要驱动力的补贴与税收政策开始退坡,逐渐转向以技术升级为导向的产业扶优政策,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稳定提升;2021年起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并加速增长,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攀升至47.6%。
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24年我国按销量计算的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为14.9%,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按销售额计算的工程机械新能源渗透率为7.9%,新能源渗透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在国家政策鼓励的同时,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在“三电技术”持续突破下,全生命周期成本快速下降,经济性优势显著提升,受政策、技术和市场三重驱动,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预计将进入市场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渗透率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提高、重点行业/区域/场景清洁运输目标等政策要求下,叠加技术升级带来的应用场景拓展、经济效益提升,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市场很有可能复刻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历程,以市场驱动为主并实现加速增长。
同时,国内市场更新周期和海外市场加速开拓也将为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行业带来增长空间。一方面,我国货车、客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销量高峰期集中在2016年-2021年上半年,平均使用寿命约8-12年,前期设备已逐步进入自然更新周期,叠加加速老旧设备和高排放设备淘汰的政策,将带来相当规模的存量替代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新能源商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渗透率相对较低,未来空间广阔。首先,多国政府出台节能减排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市场需求增长;其次,-带-路‖沿线、非洲及中东地区基建、制造业、矿山行业等下游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第三,我国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企业以及驱动电机企业海外渠道布局和服务后市场日益完善,凭借高性价比、丰富的产品谱系、供应链优势以及不断提升的研发能力,国产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综上,未来海外市场仍有较大增量空间。
技术发展趋势:新能源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运行工况复杂、吨位跨度大,为了降源消耗、扩展续航里程、提升车辆的运行经济性,驱动电机技术向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A)高速化:功率密度指单位体积电机的输出功率,由于在最大功率恒定的情况下,转矩与转速成反比,因此提升电机的最高转速可以降低电机的扭矩和矩臂要求,从而减少电机体积和重量。
但电机转速提高后,会带来电机损耗加剧、温升快速提升、转子离心应力增加、振动噪音提高等多项挑战,为了实现高速电机的高效化,需从磁路设计、转子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散热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B)扁线化:扁线绕组技术通过在定子绕组中以横截面积更大的扁铜线替代传统圆铜线,使得电机在相同体积内拥有更大的功率,具有以下优势:(a)扁线电机裸铜槽满率可提升20%-30%,有效降低绕组电阻进而降低铜损耗,提升电机效率;(b)槽满率高使得电机定子可以选用更小的槽型,进而扩大定子内径,提升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不需提升转矩时,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c)扁线绕组内部空隙变少,扁线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和热传导性能更加优异。
(C)油冷化:传统风冷和水冷等散热方式无法直接冷却热源,绕组处的热量需经过槽内绝缘层、定子才能传递至外壳,传递路径长、散热效率低,通过油路优化设计和油量精确分配,可进一步提升电机热管理效率以提高功率密度:(a)油本身不导电不导磁,可作为电机直接冷却热源,提供更高的冷却效率;(b)采用绝缘油作为冷却介质,能够有效防止电机内部的短路和漏电问题,提高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c)高低温适应性强,能够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D)高可靠设计: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工况更加复杂多变,驱动电机需要在高海拔、高盐雾、高温度、高湿度、大振动冲击、高低温冲击、浸水、泥浆等各种复杂环境下具备高适应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机构&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重质量服务信誉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等荣誉机构,致力于“为政府部门与国内外各领域企业战略决策、产业规划、问卷评估证明、市场地位认证&证明、市场占有率证明、国产化率认证、进入性研究、市场调查、数据分析、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行业研究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
中金企信咨询服务能力
中金企信拥有全路径数据矩阵,具备全球范围线上、线下数据资源约80亿条不同数据处理及背书能力。涉及调研数据、统计数据、监测数据、渠道数据、贸易数据等多位一体的完整数据源,切实做到数据有依据、数据有公信力、数据有权威性、数据有合法性、数据有专业性等综合背书。
中金企信数据分析技术实力:中金企信自主搭建数据库及专业咨询团队,拥有中金企信独立的分析模型、调研体系、论证体系、质量体系、售后体系等全套技术路线。同时与政界、学界、商界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资源路径,并具备外聘顾问智囊团队参与咨询技术路线制定和专业评审,从咨询成果的质量方面、权威性方面、合法/合规性方面保障客户权益最大化。
《2025年全球和中国生化分析仪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含市场占有率及排名与供需分析)》
《“十五五”中国锻造压力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前景展望分析(2025)-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光伏串焊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重点品牌市场占有率评估预测报告》
《中国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产业链研究分析(2025版)-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