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织一张“就医网”托起百姓“良医梦”

五年前,蓬江区人民政府、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三方签约,共同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以下简称“蓬江分院”)就此诞生。

这项由蓬江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决策,标志着该区探索深化医疗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建设五年来,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总院)的大力指导和帮扶下,蓬江分院全体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2024年,蓬江分院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显著增长,重点专科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医、教、研、管实现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区域医疗水平的提升。

蓬江分院打造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医学高地。

全新的血液净化中心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启用。

帮扶“输血”和“造血”并重

刚开始时,很多人都怀疑,“医联体能不能办?怎么办?能不能办好?”

在蓬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蓬江分院成功申报地方政府债,用于医院基础建设及医疗设备购置,现已完成第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提档升级。

江门市中心医院紧紧围绕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的需求,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更好地满足蓬江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这恰恰又是县级医院的短板。为此,总院领导班子作出安排,特委派总院专家温力生担任麻醉疼痛科专科主任、徐裕海担任康复治疗中心专科主任、张钦华担任肿瘤科专科主任。

为何要给蓬江分院输送优秀人才?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阮晓红表示:“充分发挥医联体共建的优势,加强蓬江分院专科建设,通过‘输血’和‘造血’并重,着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推广适宜技术项目,让老百姓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由“病人跑”转变为“专家跑”,70岁的林伯便是受益者。他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原本心里也没底的他,在了解到主刀医生温力生是来自江门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后,彻底放心了。接受江门首例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后,林伯在家门口就解决了病根。

总院不仅“输血”,而且精准“造血”。在“传帮带”方面,60余名帮扶专家在做好诊疗服务的同时,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临床骨干培养等方面贡献才智,通过派驻指导、手术示教、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方式,提升蓬江分院“造血”能力。

温力生、徐裕海、张钦华等下沉专家的帮扶经历,表达了倾囊相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团队的决心。一个个帮扶专家团队画好医疗帮扶“一张图”,着力提升蓬江分院医疗卫生水平,紧密型医联体托起基层百姓的“健康梦”。

在总院的“输血”和“造血”下,蓬江分院在医疗技术上实现一个个“零”的突破,医疗质量与技术能力实现“双提升”。五年来,蓬江分院门诊量诊疗244万人次,手术总例数11198例,出院量4.4万人次,医疗业务指标较签约前稳步提升。

江门市中心医院和蓬江分院用行动和成绩证明,医联体不仅能办,还能办好,真正让群众受益。

擦亮招牌推动“5+7”发展战略落实

共建医联体以来,在总院的指导和帮扶下,蓬江分院坚持文化立院、技术建院、人才强院、发展兴院,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建设健康江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引进,是保障医院诊疗水平的核心,是专科发展的内在动力。近五年,蓬江分院开展了宫腔镜检查、超声引导下肩关节疼痛治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新技术,填补了蓬江区医疗技术的空白。

目前,蓬江分院新开设科室4个,已完成骨科(二区)、疼痛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电生理医学中心、老年医学中心、儿童保健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眼耳鼻咽喉科、血液净化中心、内镜中心等新学科建设,在五邑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成为患者心中的“金字招牌”。

蓬江分院用好总院“下沉”的优质资源,立足自身“一老一小”特色专科,走出一条“特色立院、错位发展”之路。

显著可见的变化收获了口碑,让无数就诊患者竖起了大拇指。市民点赞道:“这家医院专家多,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大病小病都能治,不用往大医院挤了!”

这五年来,蓬江分院以“强党建、强管理、强特色”为抓手,以“医术好、服务好、环境好”为目标,以“大专科、综合强”为核心思路,围绕“一老一小”进行重点学科群建设,推动“5+7”发展战略落实,为健康江门、健康蓬江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蓬江分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石志成指出,在一批又一批“二院人”的辛勤耕耘下,在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的有力举措下,蓬江分院逐渐发展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医学高地。

蓬江分院党委书记甄沛林表示,蓬江分院将继续在总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推动医院“5+7”发展战略,即持续加强五大专科(老年医学、儿童保健、康复医学、外科、妇科)建设,进一步擦亮七大板块(口腔、眼科、皮肤美容、营养医学、肾病透析、肿瘤中医、疼痛医学)招牌,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级诊疗织密医疗“一张网”

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不少人都习惯往大医院跑,这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却门庭冷落。

江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这表明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重点。

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炎明指出,分级诊疗制度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使大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江门市中心医院和蓬江分院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以医联体为桥梁,推进分级诊疗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对于医联体,既要“上联”,也要“下通”,实现“双向转诊”的畅通。甄沛林表示,蓬江分院严格按照分级诊疗要求,主动将急危重病急需Ⅲ至Ⅳ级手术患者转诊至总院。同时,总院也将术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及其他适宜下转的蓬江区患者下转到蓬江分院,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落实。

家住蓬江的七旬长者陈伯,正是总院与蓬江分院实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受益者之一。因直肠低分化腺癌并伴邻近肠系膜区淋巴结转移,蓬江分院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安排陈伯入住总院肿瘤科化疗,好转后又转回该院进行康复治疗。

年近八旬的岑伯不慎遭遇车祸,在总院接受了气管切开术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好转后下转蓬江分院康复医学科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最终成功拔除气管套管,重返健康生活。

……

这些都是推动分级诊疗、提高医疗效率、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生动实践。近五年,两院区已累计双向转诊2000余人次。借助互联网技术,蓬江分院还实现了医联体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学,更高效地链接医疗资源。与总院共建的远程诊疗中心,近五年累计完成10000余例远程阅片。

同织一张“就医网”,托起百姓“良医梦”。未来,蓬江分院将继续加强与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人才建设,填补技术空白,提高诊疗水平,与总院互补发展,合力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落实,把医院建成“大专科、综合强”的综合性医院,打造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医学高地。

蓬江分院举办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五周年庆典

近日,蓬江分院举办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五周年庆典暨血液净化中心与内镜中心启用揭幕仪式。

五年来,在蓬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总院)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对医联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蓬江分院在专科建设、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业务发展势头在全国公立医院中勇立潮头。

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阮晓红表示,医联体是新时代医改背景下的一项重要探索。五年来,江门市中心医院从创建疼痛科和肿瘤科等一批新特色专科、协助落实蓬江分院升级改造等重大基建项目、派驻专科主任融合共建等多个方面,致力于为蓬江分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综合服务水平提升规划。随着蓬江分院血液净化中心与内镜中心启用,标志着蓬江区特色专科建设路上落成新的里程碑,希望蓬江分院在未来抓住机遇,依托总院的支持,为区域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蓬江分院党委书记甄沛林表示,五年来,在蓬江区委、区政府与总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对医联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蓬江分院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下一个五年新征程里,蓬江分院将继续在蓬江区委、区政府与总院的领导下,在蓬江区卫生健康局的支持下,以“强党建、强管理、强特色”为抓手,以“医术好、服务好、环境好”为目标,笃定实干落实医院“5+7”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THE END
1.卫生降网――卫生降行业门户太和县中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赢得了李大姐及其家人诚挚且深厚的感激之情。他们深知,是医护人员的专业医术和无私奉献,让李某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在感谢信中,李大姐深情地写道:“在我们亲爱的父亲住院期间,你们用专业的医疗知识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为患者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在ICU的生死抢救中,你们争分夺秒,与死神http://zgwsjk.com.cn/news/News_show.asp?tid=6&id=3079
2.北京挂号住院难?有善恒医护通在,一站式解决您的就医困扰在北京,挂号住院的困扰是否让您倍感焦虑?面对紧张的医疗资源和繁琐的就医流程,善恒医护通为您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深知就医的不易,因此推出了一站式服务,旨在为您解决所有就医困扰。从挂号预约到安排住院,我们全程陪伴,让您无需再为就医而烦恼。我们的专业团队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和https://m.163.com/dy/article/JKR8V1QV05562FHU.html
3.个人请事假因家里老人生病住院公司要求提供病人住院证明合理吗我们公司新规定了一条,不允许工人请假事假,请事假要提前两天申请,而且要提供证明和图片,例如父母或者公婆生病住院都不允许请假,请假也不批准,算旷工处理,不然就要你辞职。这合法吗 问答 88人阅读 由于本人生病未全好,公司要求我请事假一个月,我那份社保由谁承担 问答 0人阅读 老人生病住院了,老人院要提供看护https://mip.66law.cn/question/36412231.aspx
4.住院证素材住院证图片住院证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1295个原创住院证素材图片,包括住院证图片,住院证素材,住院证海报,住院证背景,住院证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住院证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频等设https://m.51miz.com/so-sucai/3547195.html
5.住院老人专题模板住院老人图片素材下载我图网住院老人专题为您整理了62250个原创高质量住院老人图片素材供您在线下载,PSD/JPG/PNG格式住院老人模板下载、高清住院老人图片大全等,下载图片素材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search-d7a1d4bac0cfc8cb-0-0_0_pres_0__16_ooo_0_1_.html
6.“利用电子医院记录,针对急性护理环境中的老年人,开发并验证了一项医在全国验证队列中(n=1,013,590),与风险评分最低的429,762名患者(42.4%)相比,具有最高医院脆弱风险评分的202,718名患者(20.0%)30天死亡率增加(比值比1.71,95% CI 1.68–1.75),住院时间延长(6.03,5.92–6.10),和30天再入院率增加(1.48,1.46–1.50)。 https://blog.csdn.net/myboyliu2007/article/details/136172086
7.2009年第2期《院报》内容北京协和医院本报讯(记者段文利)2月7日,以中科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教授为首的香港外科医学院、香港骨科医学院代表团一行七人来我院就基本外科、骨科住院医师、专科3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写照。 神经科支部的这次活动得到五官科和院党委支持,神经科全体党员踊跃报名,先后分https://ims.pumch.cn/detail/15808.html
8.老年护理院管理制度(通用8篇)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医院护理的特殊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存在着越来越大的护理风险。为加强高龄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病区老年住院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特制定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规范。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bnj1p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