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元宇宙企业综合实力TOP10排行榜

一、硬件入口。微软在硬件入口上的产品主要聚焦在MR设备上。微软先后推出AR头盔Kinect、HoloLens,即可连接各类终端设备,也可以完全独立使用,无需线缆连接、无需同步电脑或智能手机。其最新的产品是HoloLens2,可以与微软Azure、Dynamics365等远程方案可以很好地结合使用。HoloLens从诞生起,就被定义为生产力设备,可以作为制造、建筑、医疗、汽车、军事等垂直行业的生产力工具。比如,工业场景中常见的维修需求,工人在维修前戴上HoloLens,就可以看到维修服务请求以及将要维修的设备的三维图像,图像任一部分都可以放大研究,甚至还可以使用HoloLens内置的Skype呼叫专家远程支持。2021年3月31日,美国宣布授予微软公司一份高达219亿美元(价值约合1437亿元人民币)的合同,提供至少12万套AR(增强现实)设备。

二、内容生态。游戏内容方面以Xbox方面为核心,微软发力企业元宇宙的同时,也计划将Xbox游戏平台纳入元宇宙中。微软CEOSatyaNadella表示“微软对游戏平台和Xbox系列主机拥抱元宇宙具有强烈的信心”。微软旗下多款游戏如《光晕》《我的世界》《模拟飞行》,走在探索元宇宙的前沿。微软既是目前全球三大游戏机制造商之一,也是PC游戏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收购方面,2022年1月微软宣布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并根据微软官网公告显示:此次收购将加速微软游戏业务在移动、PC、游戏机和云领域的增长,并将为搭建元宇宙提供基础。

三、底层技术。微软的企业元宇宙技术堆栈,通过数字孪生、混合现实和元宇宙应用程序(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新层次)实现物理和数字的真实融合。微软的企业元宇宙技术堆栈(从物理世界到元宇宙)非常完善,具体包括:(1)AzureIoT;(2)Azure数字孪生;(3)Azure地图;(4)AzureSynapse分析;(5)Azure人工智能&自动化系统;(6)MicrosoftPower平台;(7)MicrosoftMesh&全息镜头。这些工具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其中,MicrosoftMesh,一个具有3D化身和其他XR功能的虚拟平台,允许不同位置的用户,通过生产力工具Teams加入协作以召开会议、发送信息、处理共享文档等全息体验,MicrosoftMesh(融入Teams的版本)目前正在测试中,将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以及,Azure云,一个灵活的企业级公有云平台,提供数据库、云服务、云存储、人工智能互联网、CDN等高效、稳定、可扩展的云端服务。

在对待元宇宙的态度上,微软是态度最积极的企业之一,2021年底,微软在其Ignite全球大会上高调宣布元宇宙战略,业界对元宇宙的热情因其加码再添热度。微软CEONadella认为,“随着真实物理世界和虚拟数字化世界的不断融合,企业元宇宙将成为每个企业必备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微软首席执行官表示:“今天我们展示的只是开端,现在元宇宙这个新平台、新应用程序,与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谈论网络和网站时无异”。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表示,“现在,元宇宙概念确实特别火,坦率说,元宇宙还挺早,而且究竟往哪个方向走,仍是未知数”。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微软对元宇宙的观点极其理性,对元宇宙的路径极具可行性,对元宇宙的布局极其缜密,通过搭建企业元宇宙和娱乐行业同时发力,在元宇宙发展中将能先下一城。元创元宇宙研究院分析,微软在硬件端有Xbox、Surface、HoloLens等产品,软件端有Windows、MSOffice,内容端有《光晕》《我的世界》《模拟飞行》《元宇宙办公软件》等产品及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底层技术更是不胜枚举。综合来看,微软在元宇宙的综合实力暂时排在全球第一。

TOP2Meta

Meta,由美国媒体平台Facebook部分品牌于2021年10月更名而来。Facebook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主要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Meta2021年Q1-Q3营业收入为842.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54%。2021年Facebook更名Meta直接推动了全球元宇宙产业热度,其发布的元宇宙视频全面诠释了未来元宇宙的对工作、学习、生活等影响,对元宇宙产业的正向影响推动力无出其右,Meta旗下的Oculus是全球最大的AR眼镜供应商,2021年销量预计突破1000万台。整体实力方面判断,与微软几乎不分上下,微软在TB端独步天下,Meta在TC端独领风骚。

一、硬件入口。Meta于2014年收购Oculus,补齐硬件短板。2021Q1全球VR设备品牌的份额排行榜显示,Meta旗下的OculusVR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75%),大朋VR(6%)和索尼VR(5%)位居第二和第三名。2021Q1VR设备以85%的出货量份额领跑全球XR市场;其中,OculusQuest2的贡献最大。与硬件入口相配套,Meta内部已经开始着手新OS研发,以消除对Android的依赖。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是曾参与过WindowsNT开发的微软前员工MarkLucovsky。Meta希望能打造类似像苹果一样的闭环生态,希望能控制包括硬件设计、芯片、操作系统等每个环节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同时Meta旗下在体感设备方面的布局,也排在全球前列。

三、底层技术。Meta底层技术主要由自研和收购。自研方面,FacebookRealitylab(前身OculusResearch)作为元宇宙研发部门,重要性与地位不断拔高。Meta在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时公布了全新的报告机制:往后季度将以FamilyofApps与FacebookRealityLab两项业务的形式报告业绩,其中FamilyofApps包括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和其他服务,RealityLab包括AR/VR硬件、软件和内容。同时,Meta在2021年对AR、VR部门FacebookRealityLab投入100亿美元,未来将投入更多。收购方面,自2014年以来,Meta陆续收购了至少19家关于计算机视觉、面部视觉、眼动追踪、人工智能、VR/AR变焦技术等的公司,包括Xbox360手柄设计团队CarbonDesign、3D建模VR公司13thLab虚拟现实技术公司、游戏引擎开发商RakNet等。

四、人工智能。Meta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主要是名为Ego4D的研究项目。Ego4D为Meta与全球13所大学和实验室合作项目,主要通过收集第一人称镜头以训练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Ego4D是目前最大的第一视角日常活动视频数据集,在此之前的数据集通常由只有几秒钟的半脚本视频剪辑组成。Meta首席研究科学家KristenGrauma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次发布的是一个开放数据集和研究挑战,它能促进我们内部和学术界外部进步,其他研究人员可以支持这些新问题,以更有意义、更大规模的方式共同解决它”,“在过去,机器人通过在自己做事来进行学习,现在,它们有机会根据人类经验从视频中学习。”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分析,Meta这一次AllIn元宇宙对产业带来的影响是非凡的,Meta自身也具有强大的软硬件、丰富的内容、完善的底层技术构建、独到的人工智能技术,本次排名其综合实力为第二,但对元宇宙产业的全球影响力来看,Meta是远大于微软的。对于宇宙,Facebook创始人MarkElliotZuckerberg的理解是,“元宇宙就是更具象的互联网”,“在那里,你不只是观看内容,而是身在其中。你感觉和其他人待在一起,获得不同的体验。这是你在2D平面应用程序或网页上无法体验到的”。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Meta对待元宇宙发展是非常积极的,而且其本身拥有大量技术、资源和内容,是一家敢于自我革命的企业。

TOP3Apple

苹果公司(AppleInc.)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RonWayne)等人创立。Apple在2021财年营业收入高达3658亿美元,净利润高达947亿美元。虽然苹果没有表态发展元宇宙,但苹果正在研发的AR和VR设备什么时候推出,被认为是元宇宙产业什么时候能够快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能够“被元宇宙”而被期待的,苹果达到全球唯一舍我其谁的地位。

一、硬件和OS。AR设备方面,Apple的AR设备已经蓄势待发了。Apple规划中共有两款AR/MR头戴式设备:一款为高端商用型号AR/MR通用头显,仅面向B端用户,另一款则是主打日常功能的轻薄型AR眼镜,主要面向C端用户。Apple首款MR/AR设备已完成P2原型机测试,或将于2022年二季度投入量产,并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OS方面,Apple自建闭环生态,ARKit操作系统基本保持着“一年一个大版本”的迭代节奏,自2017年发布至2021年,ARKit已更新到5.0版本。该操作系统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好的AR开发体验,同时布局AR内容产业链的上游、提前锁定AR开发者。开发工具方面,Apple分别面向开发者、艺术家、普通用户推出不同的底层框架与开发工具RealityKit、RealityComposer、RealityConverter,同时这些开发工具都是围绕Apple自有的操作系统ARKit。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分析,Apple在AR软硬件底层技术已经耕耘多年,其布局广度、深度、规模业内几无匹敌。同时,Apple一贯以来追求极致、自建生态,因此Apple最有可能完成人机交互形式创新进而推动新硬件(AR/VR)普及,本次排名综合实力方面苹果名列第三。

不同于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旗帜鲜明地进军元宇宙,AppleCEO蒂姆·库克在2021年9月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表示,相对于所谓的“元宇宙”概念,更愿称之为增强现实(AR)。不同于Meta着力构建以OculusVR头显为入口的软硬件生态,蒂姆·库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AR的强烈信心,Apple多年来默默耕耘AR底层技术、逐步完善生态布局。对于AR,库克认为“AR是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叠加,不同于VR对现实世界的取代,AR不会分散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注意,反倒是增强人与现实的联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TOP4谷歌

谷歌公司(GoogleInc.)成立于1998年,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2021年1-3季度营业收入达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45%。谷歌发展元宇宙基础雄厚。

一、技术方面。谷歌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实力在全球属于第一梯队位置,谷歌在AI研发人员、学术论文数量等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是元宇宙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支撑,谷歌在人工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壁垒与先发优势,拥有全方位的AI生态,包括深度学习算法框架TensorFlow、人工智能芯片TPU、AI+云,谷歌在综合AI的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两个维度都在科技巨头中处于行业前列,具有非常强大的AI综合实力。

二、软件方面。谷歌拥有全球占据绝对份额的移动互联网系统平台安卓系统,以及基于安卓生态的丰富的应用场景。当前VR/AR操作系统来看,安卓是当前主流VR/AR产品所采用的底层操作系统,全球出货量最高的OculusQuest系列、Pico、Vive、Nreal等头部产品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谷歌还拥有目前全球排名第四的云Iaas公有云。

三、硬件方面。谷歌在VR、AR的硬件上拥有以GoogleGlass为最核心的AR产品,目前以企业级AR为核心产品,最新产品为2019年推出的二代AR眼镜。近期,有消息称谷歌在组建一只人数超过300人、大牛云集的研发团队,其研发的硬件产品很可能是一款AR头盔。

谷歌两任CEO都对元宇宙泼冷水。例如谷歌CEO表示,下一个增长点仍是搜索,而不是元宇宙。谷歌前CEO表示,元宇宙对人类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Meta用之运行其平台上的大部分算法,是一个“巨大伪神”,可以创造不健康的准社会关系。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谷歌之所以泼冷水,是因为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会对谷歌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搜索引擎、安卓系统软件及内容生态等产生巨大的破坏,或许谷歌是全球目前最不希望元宇宙发展的企业,但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如果谷歌还在等,未来可能快速走下坡路。元宇宙硬件以AR、VR硬件为主,手机将逐步被淘汰,从这个角度看谷歌是影响最大,毕竟微软基于PC的系统在工作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TOP5亚马逊

一、算力方面。亚马逊是云计算行业的开创者,亚马逊的一举一动都引领着技术发展方向。从2006年在AWS(AmazonWebService)上增加云计算服务以来,亚马逊不断投入资源发展云计算业务,其云计算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其所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45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公有云市场中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公司,市场份额达到46.8%,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微软(14.2%)。

亚马逊的高管比较积极拥抱元宇宙。2021年亚马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上,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我们认为元宇宙一定是云计算可以大量赋能的一个领域。元宇宙本身需要的就是计算、存储、机器学习等,这些都离不开云计算。”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也认为“元宇宙里面融合了大家所熟知的大量技术,而这些技术的背后就是云计算。无论是在数字世界里面建模,还是与之互动,都离不开机器学习在背后支撑。与此同时,元宇宙的世界必然会产生超级大的数据量,这些数据都离不开底层平台,而云一定是最佳的平台”。

在传统观点看来,亚马逊可能更像当当一类的线上书店;也可能像阿里一类的电商平台;但同时亚马逊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云计算科技巨头。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在元宇宙的发展中,亚马逊应该继续深入云计算、开发工具等与电商平台的融合,如同其在2017年推出AR眼镜以来,凭借科技和电商的深度融合,引领一个全新的电商元宇宙。

TOP6腾讯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2021年前三季度,腾讯营业收入为4159亿人民币。腾讯布局元宇宙的方式是通过资本(收购&投资)+流量(社交平台)的组合拳,未来将像搭积木一样探索与开发元宇宙。腾讯是中国互联网时代,能够和国际企业直接竞争的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但在元宇宙综合实力方面,尤其是真实软硬件的技术储备方面与前五企业还是差距比较大,仅在游戏内容方面可以与国际企业一争高低,但都不是元宇宙游戏。

一、收购&投资补齐短板。XR(VR/AR/MR)是元宇宙世界的第一入口,腾讯尽管暂时没有直接布局XR软硬件,但是通过投资EpicGames、Snap、Roblox分别占据VR/AR生态的有利地位——UnrealEngine帮助渲染虚拟世界、Snap协助打造镜像世界。EpicGames最新发布的虚幻引擎5具有强大的实时细节渲染能力,使得游戏画面更加逼近电影CG效果和真实物理世界,被业内称之为真正的“次时代引擎”。Snap的最新产品SpectaclesAR智能眼镜,具有双波导显示屏、视场角为26.3°、亮度达到2000尼特、延迟<15毫秒,基于手机的AR生态逐渐成型。目前在硬件方面,腾讯布局暂时还是缺失比较多,近期网传腾讯要收购黑鲨科技,黑鲨科技是做游戏手机的,被很多业内人士过度解读为是为了做AR硬件,虽然太勉强,但可以看出中国业内希望元宇宙时代腾讯能够带领中国产业界取得突破。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腾讯在互联网内容上属于全球顶尖,在算力、云计算上也足以排入全球前列,但在元宇宙领域的软件、硬件、内容、平台等开发上需追赶的较多,此次排行榜综合实力排名第六。

当然,腾讯对于元宇宙的理解是超前的,马化腾首个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马化腾在腾讯2020年度特刊《三观》中写道:“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马化腾表示,“随着VR等新技术、新的硬件和软件在各种不同场景的推动,我相信又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就像移动互联网转型一样,上不了船的人将逐渐落伍。”

腾讯属于积极拥抱元宇宙来临的企业,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腾讯仍然保持着它对于开拓护城河的热衷,而元宇宙就是腾讯的下一个护城河。元宇宙特征之一是内容多元,从这个角度上看,作为全球最大游戏公司,元宇宙的发展对腾讯而言是极其有利的。

TOP7索尼

索尼(SonyCorporation)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其预计2021年全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9.9万亿日元(约860亿美元)。

二、优质、独享内容。索尼拥有强大的索尼具有强大的内容产出能力,许多旗下优质的游戏在PS系列主机、PSVR上为独享,用户只有购买产品后才可以获得这类游戏的体验,比如自研游戏如《战神》、《神秘海域》、《最后的生还者》、《漫威蜘蛛侠》等3A大作,以及第三方的《刺客信条》系列、《巫师》系列、《给他爱》系列、《使命召唤》系列、《生化危机》系列等和VR游戏如《宇宙机器人:搜救行动》《遥远星际》等。围绕着优质的游戏内容,索尼构建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包括用户的账号体系、应用商店、会员体系、云游戏服务等。

三、娱乐行业海量IP。索尼在全球娱乐行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游戏方面,除了前述的大量自己产出的《战神》、《最后的生还者》、《漫威蜘蛛侠》等经典游戏外,还通过与第三方游戏公司进行合作,保证游戏的不断迭代。目前,中国区PSStore中支持PS主机的游戏有139款,支持PSVR的游戏有28款。在音乐方面,索尼在全球拥有许多顶尖的歌手及音乐人,比如迈克尔·杰克逊、Westlife、麦莉·赛勒斯、艾薇儿、布兰妮、碧昂斯等,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同时,索尼还与EpicGames开展内容融合,在2021年1月,双方合作完成了索尼音乐艺人MadisonBeer在索尼音乐厅的沉浸式虚拟实境音乐会,并在TiktokLive上进行了首演。在影视方面,索尼拥有超过3500部电影及超过275部电视剧,包括《蜘蛛侠》、《勇敢者游戏》、《毒液》等经典IP,目前《蜘蛛侠》IP是为索尼带来最多贡献的IP,在公司的TOP5影片中有4部电影与《蜘蛛侠》IP有关。2020年底索尼影业董事长兼CEO在接受CNBC采访时透露,”今后会更多地进行集团内容整合的计划,并透露目前索尼正在利用PlayStation的游戏内容开发三部电影及七部电视剧集”。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分析,索尼拥有的海量IP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包括其开发的PSVR都为硬件入口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其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比较滞后,本排行榜综合实力排名第七。

2022年1月,索尼电子游戏业务创始人、PlayStation之父久夛良木健对元宇宙表示不以为然,称其分割了现实与虚拟领域,而非将二者统一起来,“身处现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但元宇宙关于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准现实,我看不出这样做的意义。你宁愿做一个光鲜的化身而不是真实的自己?这本质上与匿名的留言板网站没有什么区别。”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这对索尼维护其内容生态、内容独享是极其不利的,如果索尼仍然抗拒拥抱元宇宙,未来很可能只能带着海量IP埋葬在历史的角落里。

TOP8英伟达

英伟达(NVIDIACorporation)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美籍华人JensenHuang(黄仁勋)是创始人兼CEO。英伟达202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亿美元,同比增长50%。2022年1月27日,英伟达总市值达5693亿美元,远超过英特尔同期2102亿美元的市值。英特尔2021年全年总营收为790亿美元,英伟达2021年2-10月总营业收入仅为192.71亿美元,估值差异巨大,可以看出投资界对元宇宙发展空间的看好。英伟达以人工智能芯片为核心,即在元宇宙芯片和3D设计和模拟平台的布局方面全球领先。

英伟达积极拥抱元宇宙是值得肯定的。在2021年11月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对Omniverse的未来抱有期待“英伟达还将利用Omniverse来构建一个数字孪生模型E-2(EarthTwo,地球二号),用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预测气候变化,以制定减缓和适应策略,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元创元宇宙研究院认为,“骗过世界14秒”的英伟达在元宇宙应该找准定位,聚焦GPU和GPU配套软硬件,打造底层技术生态,化作历史的巨轮,驶向元宇宙时代。

TOP9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创始人任正非。华为2021年实现营收6340亿元,相比于2020年的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减少了2574亿元,同比下降28.9%。在发展元宇宙方面,华为极其看重基础研究,正如任正2021年12月接受采访时所说,“对于基础研究,华为会投入‘范弗里特弹药量’,基础研究是华为的生命线”。在元宇宙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和技术储备方面,华为是中国最深厚的。

一、基础研究。华为看重基础研究,在XR、芯片、操作系统等多方面均有布局。华为提出1+8+N的战略,这里1指智能手机主入口,8则是4个大屏入口-平板/车机/PC/智慧屏,以及4个非大屏入口-手表/耳机/AI音箱/VRAR,N则是泛IoT硬件构成的华为HiLink生态,通过HuaweiShare实现各类设备互联互通。XR方面,2019年9月,华为正式发布华为VRGlass。智慧屏方面,2021年9月,华为在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旗下首款旗舰一体机MateStationX。芯片方面,华为于2020年5月推出海思XR专用芯片,是首款可支持8K解码能力,集成GPU、NPU的XR芯片,首款基于该平台的AR眼镜为RokidVision。操作系统方面,鸿蒙不是一款单纯的手机操作系统,而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VR/AR引擎方面,AREngine是一款用于在Android上构建增强现实应用的引擎,目前已经迭代到AREngine3.0,可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VREngine同样经过3次迭代至VREngine3.0,目前已经能够实现6DoF交互,支持PCVR无线化,以及第三方交互设备。

二、内容搭建。2021年11月,华为发布了基于Cyberverse虚实融合技术的“星光巨塔”AR交互体验APP。通过“星光巨塔”,九色神鹿可以穿越时空出现在华为园区,承载星光能量的高塔将矗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参与者进入App就可以看到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收集能量、搜索宝箱、寻找NPC、占领能量塔、团战打BOSS,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河图Cyberverse融合3D高精度地图,全场景空间计算、强环境/物体理解、虚实世界融合渲染的4项核心能力。

三、5G龙头。在2020年的全球5G标准核心必要专利数量排名(2020)上,华为获得第一,其1970项的专利数量超出第二名的诺基亚33%,甚至华为在端到端5G标准的总体贡献超过全球所有企业。“端到端”,是指华为的5G产品与技术已经实现了从无线接入、网络基础设施、到终端设备的“端到端”。在产品方面,华为发布的5G产品解决方案完全基于3GPP全球统一标准,具备“全系列、全场景、全云化”能力。在芯片方面,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包括多频段、多制式在内的极简5G凝结而成。华为的5G终端芯片——巴龙5000,是一款集成度较高的5G终端芯片,实现了单芯片多模的能力,能够提供从2G到5G的支持,同时支持NSA和SA架构。在5G网络方面,截至2019年6月,华为累计发货15万个5G基站,并在全球签下50个5G商用合同,其中有28个合同分布在欧洲;同时,2019年上半年,韩国、英国、瑞士、意大利、科威特等多个国家完成5G商用发布,其中有2/3由华为协助。

元创元宇宙研究院分析,在5G网络的建设中,华为是全球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在元宇宙发展的其他方面,华为也正在迎头赶上,华为开展基础研究的意志是坚决的,但由于积累不足,本排行榜华为元宇宙综合实力排名第九。

华为拥抱包括元宇宙在内的新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华为在2018年即成立河图Cyberverse项目,尽管表面含义区别于元宇宙,但其目标也是希望构建一个地球级、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不断演化的虚拟世界。在谈论对待“前沿科技”看法的时候,任正非说“华为会先试着乱打一枪。让子弹飞一会儿。如果有反应再打一炮。但前提是先做好自己的主营业务”。

元创元宇宙认为,展望全球元宇宙的区域布局,美国在硬件及操作系统、底层架构方面远超其他区域;中国在内容与场景、协同方这两大方向有先天优势,并有望在后端基建、人工智能这两大方向奋力追赶,但硬件及操作系统、底层架构这两大方向上,中国唯有华为具备较好的资源禀赋及底层技术积累,且华为河图承载着中国“底层架构”方面的希冀。

TOP10Roblox

Rolobx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县,上市即“元宇宙第一股”,创始人DavidBaszucki。2021年Q3营业收入为5.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3%,2022年1月27日数据,其总市值达364.78亿美元。Roblox是2021年元宇宙概念流行的起源,其提出的元宇宙八大特点被业内广泛接受。

三、内容和经济系统。内容方面,Roblox平台既有枪战、格斗、跑酷等传统玩法的游戏;也有很多很难用约定俗成的品类来定义的游戏,如在《AdoptMe!》中可以领养孩子或者宠物,通过照顾他们获得资源装修房屋及购买道具,和其他用户交朋友、开派对,在《RobloxianHighSchool》里可以扮演皇家公主在学院上课,参加舞会等。除游戏外,Roblox重点加注虚拟社交属性,Roblox不仅是个游戏平台,同时也是个虚拟社交生活平台。经济系统方面,Roblox内设有一套“虚拟经济系统”体系,玩家花费真实货币购买虚拟货币Robux,并在游戏中通过氪金(paytowin)、UGC社区(paytocool)等体验场景、皮肤、物品等场景,而平台收到Robux后会按一定比例分成给创作者及开发者。Robux可以与现实货币兑换,买入比例约为R$1=$0.01,换出比例为R$1=$0.0035。最终开发者将获得20%的分成,平台则获得55%的分成。多样性玩法与沉浸式社交显著驱动用户规模增长与用户黏性增强,2020年DAU与参与时长增长迅速。截至2021年Q2,Roblox平台DAU达4320万,同比增长29%;总参与时长达97.38亿小时,同比增长13%。

元创元宇宙分析,作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专注元宇宙发展已久,首个将Metaverse概念写入招股说明书,并提出平台通向元宇宙的8大关键特征:身份、社交、沉浸感、随地、多元化、低延时、经济系统以及文明,其在元宇宙各个方面都有布局,但受限于本身体量太小,并且主要是做平台为核心,得益于其对元宇宙产业的广泛推动作用的影响力,本次榜单综合实力排名第十。

Roblox创始人兼CEODavidBaszuck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在17年前,他的商业计划中就预见了“元宇宙的兴起”。17年前,就是2004年,那一年,他的公司刚刚成立。Baszucki认为,从那时开始,Roblox实际上一直在打造属于自己版本的元宇宙。“我们17年前的商业计划中,就预测了可以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这个新事物。在过去的17年里,我们一直在这一领域进行创新”。

元创元宇宙认为,Roblox理念固然是超前,但其体量还不够大,但其建立的元宇宙生态平台软件,整体受众人数目前是全球第一的,Roblox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THE END
1.2023美国科幻大片《AI创世者》年度必看佳片,人工智能觉醒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有多可怕 阿锋聊影 685跟贴 打开APP 一口气看完高分科幻灾难电影《独立日》! 豫东高旗 打开APP 因为一个片段看了整部电影!《黑暗大陆》 布丁说影 653跟贴 打开APP 因为一个片段看了整部电影!《分歧者》 布丁说影 打开APP 战斗民族高空开挂,硬核飞行员穿梭火海! 流心影者 188跟贴 https://m.163.com/v/video/VDKEHHBQF.html
2.《时代》人工智能百人榜(四):思想家在与孩子们一起观看完《奥本海默》之后,身为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联合主任的李飞飞对这部电影于当下的相似之处感到震惊。 “我对科学家的责任感产生了非常非常强烈的共鸣。我们都是世界公民。” 阿贝巴·比尔哈内:认知科学家https://36kr.com/p/2469707773106305
3.世界十大机器人电影排行榜机器人电影有哪些与机器人相关的电影你看过哪些与机器人相关的电影?人们对于机器人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恐惧,这种矛盾也体现在很多机器人电影中,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像人一样为我所用同时又害怕有一天会被他们取代,你觉得好看的机器人电影又是哪个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十大机器人电影排行榜,包括:人工智能、https://m.maigoo.com/top/326207.html
4.人工智能AI品牌排行前十名人工智能AI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人工智能AI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人工智能AI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人工智能AI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Google谷歌、Amazon亚马逊、微软Microsoft、Facebook脸书、IBM咨询、HomeKit、AI百度、英特尔Intel、科大讯飞iFLYTEKhttps://www.chinapp.com/brand/1309
5.世界排名前十的自动驾驶公司,这几家中国公司上榜就目前而言,他们也是世界领先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之一。 7. 极光 Aurora Aurora 是一家由谷歌的 Waymo、Uber 和特斯拉自动驾驶项目的前领导人创立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 LinkedIn 联合创始人 Reid Hoffman 大胆表示:“Aurora 团队是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最有经验、最具开拓性和先进技术的团队。这支团队将把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大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29682793853347200.html
6.推荐有关人工智能的十部经典电影。关于人工智能,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无非是从科幻百科书籍或者电影上,下面小编挑选了一些有关人工智能的电影来丰富大家的片单。挑选的影片更注重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互动,比如双方感情的产生、人工智能开始进化并奴役人类等等。尽管许多影片都有人工智能的元素,比如《异形》(Alien)、《月球》(Moon)、《银河系漫游指南》(Hitchhikhttps://www.imooc.com/article/26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