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也是疫情防控和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一线。在公交集团和交运集团,有一批今年就要退休的交通人。
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和敬畏,他们恪尽职守,站好最后一班岗。面对疫情,他们没有“敬而远之”,而是怀揣着一份使命与担当,主动请战与其他同事一同冲锋在战“役”一线。他们说,疫情不退,他们就不退。他们还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与疫情抗争到底。他们期待着,这场疫情早日散去,他们所深爱的这座城早日重回往日的车水马龙,喧嚣如初。
安全员徐庆:“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已经59岁的徐庆,是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三分公司的安全员。作为公司年龄最大的一位员工,他被同事们亲切称之为“徐大爷”。从他39岁进入公交企业以来,至今已与青岛公交共同成长了20年,党龄25年。再有三个月,“徐大爷”就要退休了。
“在这种关键时刻,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作为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绝不能退缩,要是还有一辆公交车没安全回到场站,我就不能休息。”看到徐庆坚定的眼神,同事们都纷纷在背后叫他“倔老头”,但却纷纷被他感动,更加积极配合他的工作。“疫情不退,我也不退!”徐庆说,这是他抗击疫情的决心与勇气,也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驾驶员田海滨:忍着腰疼,每天弯腰近百次消毒车厢
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320路线驾驶员田海滨,今年59岁,还有四个月就要退休了。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历,让田海滨在应对此次疫情时更加得心应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田海滨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
“消毒液在勾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浓度,浓度低了,不起作用;浓度高了,味道刺鼻不说,还会有中毒风险。”“小心,消毒液不要溅在身上!”工作中,田海滨经常这样不厌其烦地提醒同事。每次发车前,他都严格按照车辆消毒要求,用喷壶喷洒消毒液的各个角落,然后用抹布擦拭扶手、栏杆和座位把手等重点位置。为了保证车辆消毒不留死角,他忍着腰疼,每天坚持弯腰近百次,对车厢底部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完毕后,田海滨会再次细致地擦拭每一处车辆设施。“不能将消毒液留在座椅面上,否则,乘客的衣裤会被消毒液侵蚀褪色的。”这样一套流程,每天在田海滨的车厢里都要重复数次。
田海滨说,作为一名驾驶员,他能做的,就是尽量给乘客提供方便,将车辆消毒好、运行好,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路队长王秀珍:“领头雁”干在前,防疫情不掉队
49岁的王秀珍是交运温馨巴士周哥庄场站路队长,今年也要退休了。但从腊月29日开始,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调度车辆、测量体温、车厢消毒、发放防疫物资,全力保障着驾驶员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领头雁”干在前,防疫情不掉队。如今,王秀珍已经坚守在岗位上20多天了。“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会全力奋战每一天,尽我所能,保证场站所有人员和乘客的安全。”王秀珍说。
值班站长薛传芳:为战疫,爽约八旬老母
从春节算起,还有一个多月,薛传芳就要从岗位上退休了。在交运这个大家庭里,薛传芳工作了34年。她没想到,退休前还能参与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西海岸汽车总站的值班站长,她爱岗敬业,是班组50名站务员心目中的好大姐。“作为一名党员和全班的带头人,我要和大家一起誓与疫情抗争到底。”已在岗位上奋战了20多天的薛传芳说。
西海岸汽车总站既是长途汽车站,也是公交始发站,乘客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带领员工全身心地扑在岗位,构筑起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每天一到岗,她就勾兑消毒液,和大家一起把候车厅的地面、座椅、栏杆、垃圾桶、工作台、门把手等部位进行喷洒,仔细擦拭,每隔半个小时,同样的工作就要重复一次。随着防疫工作开展,薛传芳还总结了“四确保”工作法:即确保每一名乘车旅客体温正常、确保每一名旅客规范佩戴防护用品,确保每一个员工自身安全防护措施做到位,确保候车大厅每一个角落消毒到位,为总站更好地防范疫情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