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奢侈品,大家肯定会联想到来自法国的各种奢侈品牌。而汽车中的奢侈品——布加迪(Bugatti)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早期的布加迪品牌将艺术与技术相融合,并在赛场上战绩辉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渐渐衰落并几经转手,1998年大众集团收购并复兴了布加迪品牌,将其确立为一个独立运营的法国汽车品牌。布加迪在全世界范围已经成为各界财富新贵的首选。今天品牌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布加迪的品牌故事。www.chinapp.com品牌网
布加迪是意大利人创办的法国品牌
布加迪创办人埃托里.布加迪(EttoreBugatti)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艺术家庭,他的父亲卡尔罗.布加迪是画家,也是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埃托里·布加迪自幼学习美术并拜访过诸多立体派艺术家。这个以他的姓氏为名的车厂在1909年创立并座落在莫尔塞姆,此地位于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原本是法国的一个省,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成为德国领土,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德国的领土(战后归还法国),现在布加迪的总部依然设立在法国的莫尔塞姆。布加迪当时是以精巧的造车技术出名。
布加迪早期设计:艺术与技术相融
由于出身艺术家庭,布加迪创办人埃托里.布加迪的同胞兄弟伦勃朗.布加迪是一名雕塑家。如今,伦勃朗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品拍卖行里经常拍出天价。而同样拥有艺术天赋的埃托里.布加迪则更多的把艺术投入到汽车设计中。
早期布加迪的车子就像是艺术品一般,车辆引擎全是由手工制造和调校,其精细程度甚至达到可以让引擎缸体上的某些部件不需要橡胶密封,所有可以轻量化的零件都不放过,并且呈现出的线条必须优雅,布加迪注重车辆的细节与平衡。他形容自己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宾利是“全球比较快货车”,因为宾利当时只注重耐久和性能而忽略轻量化。在布加迪的造车哲学中,重量是比较大的敌人。
在1914年研制出装用马蹄形散热器护栅为特征的、钢丝辐轮式车轮的T17型车后,这种形状的散热格栅随后成为了布加迪的风格。布加迪汽车高雅、独特、不受拘束的个性在车标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由60个小圆点、创始人艾托里?布加迪姓名开头字母“E”的异体字和线条鲜明的公司名称布加迪(Bugatti)组成,从1909年开始,每辆布加迪汽车都使用了这个车标。这代表了布加迪企业对其高级、有品位的客户们的庄严承诺。
布加迪在“二战”前的“黄金二十年”
艾托里.布加迪在上世纪20年代设计的各款车型都采用了轻量化技术,优美的工艺造型是任何人无法模仿的。他的儿子让.布加迪的车身设计更是影响了30年代的汽车设计风格。在这二十年间诞生的布加迪经典车型,当首推艾托里.布加迪设计的、几乎横扫一切赛事的T35型赛车以及由让.布加迪设计的、具有先锋派艺术气息的T57SC型双门跑车。它们是这两位天才汽车设计师的代表作。这个传奇品牌和两位伟大设计师的历史不仅仅具有艺术和技术方面的意义,同时也是汽车制造业比较初的发展阶段的充分体现。
但那时还没有如今的安全标准,那些大胆的赛车手(其中有些还是女性)不戴头盔,他们的车甚至没有车顶和挡风玻璃,根本不能遮挡风雨。此外,发动机故障、断轴或者爆胎也是家常便饭,一次次地导致严重的车祸。但是,对于欧洲和美国的上流社会来说,这也正是赛车运动的魅力所在:不断有先进车型推陈出新,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对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长距离赛车中,各个车手之间还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几毫秒的差距,而是常常达到几分钟之久。在性情高傲的赛车拥有者以及形形色色的赛车手看来,爱与伤痛、胜利与死亡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营造了一个赛车运动史上的辉煌时代。
布加迪早期赛事成就
布加迪是汽车大奖赛(F1的前身)的常胜军,它们是第一届摩纳哥大奖赛的冠军。布加迪Type10在第一次赛事上就赢得前四名。在1924年的布加迪Type35可谓布加迪史上比较成功的赛车,它横扫车坛,共赢得2000个大小不等的冠军。布加迪赢得TargaFlorio赛事1925年到1929年的冠军.LouisChiron是驾驶布加迪赛车登上比较多次颁奖台的车手,在日后规划大众集团的布加迪为纪念他推出了以他为名的概念车。布加迪比较后的成就是1939年利曼24小时耐久赛的冠军由Jean-PierreWimille和PierreVeyron(日后的威航Veyron车款就是为了纪念他)在参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夺得。
埃托里.布加迪除了汽车之外,也设计过内燃机驱动的的火车,并将其命名为Autorail。埃托里.布加迪在“一战”期间还在美国为杜森伯格(Dusenberg)汽车公司设计制造了直列式八缸、功率410HP的航空发动机。艾托里·布加迪的儿子让.布加迪(JeanBugatti,1909–1939年)开始参加设计工作,以精制的车窗和新颖别致的车身为主要特征,在车坛名噪一时。然而不幸的是,让.布加迪不幸在1939年的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年仅30岁。次年,埃托里·布加迪的父亲卡尔罗.布加迪也离开了人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并摧毁了法国的布加迪工厂,同时埃托里·布加迪本人不屈服于入侵者的威慑,坚持意大利国籍,因此受到迫害。随后,这位著名的汽车设计师兼布加迪创始人于1947年也寂然逝去。至此,布加迪共计生产了T1-T101等一百个车型。二战结束后,布加迪工厂仍旧维系着经营,并主要生产T101型车,直到1956年彻底停产。在1910-1956这47年间,布加迪共生产了大约8000台汽车。
在50年代布加迪车厂请来了同时为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和玛莎拉蒂的设计师GioacchinoColombo操刀设计新车,不过由于原型车性能不如预期,所以比较后决定不生产。在60年代VirgilExner有意复兴布加迪汽车,他当时在杜林汽车展上展出一台由Ghia设计外型而使用BugattiType101底盘的车,但比较后却不了了之。布加迪品牌在1963年卖给了Hispano-Suiza(一家原为车厂后转型成为飞机零件的供应商)。Snecma在68年接手布加迪品牌而后又卖给Messier。这两个品牌在1977年合并为Messier-Bugatti。
直到1987年,金融家RomanoArtioli购买了布加迪品牌,并将布加迪总部由法国迁至意大利,至此,布加迪重回车坛,并在1991年推出了EB110作为创始人埃托里.布加迪(EttoreBugatti)诞辰100周年的纪念。
EB110采用了560马力的中置12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四轮驱动系统,性能在当时更是无以伦比,成为了众多性能车爱好者和汽车收藏家热捧的对象。但后来由于欧美经济衰退及经营不善,布加迪于1995年宣告破产。
布加迪在大众集团旗下走向复兴
1999年,在阿尔萨斯地区的莫尔塞姆成立了大众集团法国分公司布加迪S.A.S.汽车公司。1998年,大众集团就在巴黎车展上展出了第一辆概念车布加迪EB118。这辆555马力双门轿车是由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公司Italdesign设计的。1999年,在日内瓦车展上又推出了同样由Italdesign设计的布加迪EB218,这是一款四门豪华轿车。在同年秋季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以二战前比较伟大的布加迪赛车手命名的布加迪奇龙18.3与世人见面。布加迪威航的概念车在同年的东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奇龙和威航都是由大众汽车集团以哈特穆特.瓦尔库斯为首的设计团队研发的。
2001年,大众汽车集团比较终决定批量生产比较后一次展示的概念车,市场定位为豪华跑车。这款车的正式名称是布加迪威航16.4。2005年秋季,在完成了传承历史的公司总部所在地圣.让庄园的修缮工作和生产车间的新建工作后,第一辆布加迪威航正式投产了,定价100万欧元以上,年产量约为80辆。大多数购买者是在莫尔塞姆直接提车。威航除了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动力还能提供轻松的日常驾驶感受,从而它吸引了一批不曾特别考虑马力却完全被其舒适及日常简易操控所迷的潜在顾客。当然,威航的外形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见倾心的眼球凶器。
布加迪威航的继任者
布加迪传奇的历史故事其实就是汽车制造业比较初发展阶段的一个缩影。无论是二战前的“布加迪黄金二十年”还是在汽车史上树立了新里程碑的威航16.4都是结合了艺术、形态及完美技术的产物,而布加迪的核心价值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