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又一家国有企业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7月1日,重庆老鸭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鸭服饰)在重庆联交所挂出70%股权转让预披露信息。据悉,创建于1952年的重庆老鸭服饰有限公司,由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旗下重庆繁盛机电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100%持股。其“老鸭牌”羽绒服为“重庆市名牌产品”,“老鸭牌”商标为“重庆市著名商标”。
“老鸭牌”羽绒服为重庆名牌产品
提起“老鸭”牌羽绒服,不少重庆市民都耳熟能详。
资料显示,“老鸭”品牌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先后荣获商务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7部委颁布的“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连续多年被国内贸易部推荐为“全国市场名优商品”。
“老鸭牌”羽绒服也被评为“重庆市名牌产品”,“老鸭牌”商标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公司也曾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服装企业”。
推进混改70%股权挂牌转让
公告显示,老鸭服饰此次拿出了70%股权转让,但由于是预披露,对挂牌价格、合作条件等都未作透露。
据记者了解,其实老鸭服饰筹划混改工作已久,早在2018年6月,就曾挂出过拟开展混改工作的预告。
且近年来,在服装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老鸭服饰也同样遭遇发展瓶颈。
预披露信息显示,2018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898.84万元,净利润34.82万元;2019年前五月,营业收入731.19万元,净利润52.24万元。
截止5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1935.87万元,负债总计1187.57万元,所有者权益748.30万元。
据2018年该公司披露的混改公告,老鸭服饰的重点客户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公司自营店仅有10家左右,集中在重百、新世纪、江北奥特莱斯等商场。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老鸭公司混改,或是希望引进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2022年中国羽绒服市场或超1600亿元
其实,在重庆的服装生产市场,羽绒服生产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老鸭之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有华羽、叶森等品牌也十分知名,大大小小的羽绒服生产厂家多达几百家。重庆曾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女装和羽绒服生产基地。
但到2010年后,由于服装市场大环境、气温变化、劳动力资金成本等逐渐攀升等影响,以及缺乏品牌和创新等,重庆羽绒服生产市场逐渐走弱,到目前,只有少部分还在坚持零零散散的生产。
据中国服装协会羽绒及皮革皮草服装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增长率超过10%;预计到2022年中国羽绒服市场将达到1621亿元,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高于服装整体增速,羽绒服市场的总需求量十分可观。
与此同时,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年中国羽绒服行业分析报告》也显示,普及率方面,欧美国家中,羽绒服的普及率在30%-70%之间,而我国目前羽绒服的普及率只有10%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