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车市进入寒冬,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传统车企集体降价促销,新势力却选择意外突围。蔚来汽车第三季度迎来最漂亮的财报数据,营收190.7亿元,但依旧没能扭亏为盈,沉默的李斌选择降本增效,蔚来的未来险象丛生!
在汽车行业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蔚来第三季度业绩的亮眼表现无疑赚够了外界的眼球——新车交付再创新高,营收快速增长,即使还没盈利,但好在亏损也在收窄。这份财报就像一道闪电,划破车企集体“降价潮”的死水,显示出新势力的旺盛生命力。
在这场传统老将与新星激烈碰撞、你争我夺的市场博弈中,新的赢家究竟会是谁
01、冲破价格天花板,售价仍不足BBA的一半!没有几十万根本买不起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见证了一场新势力品牌与传统车企之间的对决格局。可以说,这场对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汽车行业的生态。
国产新势力品牌的崛起对进口豪车品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新势力车企快速崛起,他们大量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车型。
这些车型在动力、续航、智能化等方面不输奥迪、奔驰、宝马等传统BBA豪车品牌,但是售价只相当于后者的一半到二分之一。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很高的性价比,直接冲击了进口豪车在国内的市场。
图源;小鹏X9
以蔚来ES6为例,售价人民币33.8万起步,但提供930公里续航的性能配置,相当于进口价值70万元的奥迪E-TRON,却只卖它一半的价钱。这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余地。一些原本准备购买进口豪车的消费者,也转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新势力车型。
图源;蔚来ES6售价33.8万元起
另外,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它们人才需求旺盛,高薪挖人。而传统内燃机车企则面临新能源转型,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控制成本。比如,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2022年平均工资在20万元以上,而传统车企比亚迪2022年平均工资只有8万元。
可以说,新势力品牌的崛起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空前的消费升级和变革。传统车企如果再不转型,只会把市场拱手让给新势力。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新势力品牌在更多细分市场与老牌车企展开竞争,让消费者享受到产品的更大选择余地。这也将推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
02、车企大战在即,你方唱罢我登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各大车企豪强争锋,全力以赴展开激烈竞争。
最硬核的产品方面,蔚来推出性价比强劲的ES8与ET5,与特斯拉旗舰ModelS/X正面交锋。双方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辅助等方面你争我夺,都在拓展产品矩阵,角逐中高端市场。
图源:易车
理想更是推出了定位六七十万元的豪华品牌极氪,与富士康及其他合资豪车品牌争夺高端用户。长安汽车推出新能源品牌“长安新能源”,以青春活力的产品线与传统比亚迪、五菱等展开竞争。
销售渠道赛道也是竞争火热,蔚小理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90.7亿元、85.3亿元、346.8亿元,同比增幅为46.6%、25%、271.2%;三家车企第三季度交付量分别为5.54万辆、超4万辆、10.51万辆,同比增长均高出75%;蔚小理亮眼数据的背后,理想遥遥领先,蔚来紧随其后,小鹏紧随其后。
图源:蔚小理财报整理
小鹏轻资产运营的“汽车生活社区”提供门店、试驾、交付一体化服务,与特斯拉的直接经销店模式展开竞争;理想、蔚来也积极布局线下体验店。各传统车企如上汽、一汽等也在加速渠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所有的企业都在尝试构建自己的独特销售渠道和生态系统。
图源:何小鹏、李斌、李想
除产品和渠道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电池换电基础设施也成为车企竞相布局的领域。新能源车领域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竞争大戏,随着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格局争夺将愈演愈烈、形式多样。
03、营收190.7亿元创历史新高,但蔚来还在亏损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财报业绩就是企业实力的最硬的证明。蔚来最近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以其亮眼的业绩向同行业发出了挑战书,即使依旧还在亏损,但是452亿元的现金储备,让蔚来有底气继续造血。
图源:蔚来Q3财报
在销量上,蔚来已跃居国内新势力电动车企前列。2023年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交付新车55.432万辆,同比增长75.4%,创下最漂亮的单季度营收历史,高达190.7亿元,同比增长46.6%,位居理想、小鹏之后,跻身国内电动车企前三甲。显示出蔚来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正在提升,蔚来的未来以来。
2023年第三季度,蔚来的汽车毛利率也有了明显提升,达到11%,增速远超同行业。这主要得益于蔚来旗舰SUV模型ES8和新车型ET5的热销,市场反响还不错。
鉴于第三季度汽车销售额几乎是前两个季度的总和,可以预见,今年蔚来的全年营收有望超过250亿元大关,实现翻番增长。
再看盈利方面,虽然蔚来仍处于亏损状态,达到45.56亿元,较上季度的60.56亿元,亏损额在快速收窄。2023年前三季度,其净亏损同比下降超过10%,由去年同期的20亿元减少至今年的18亿元。这主要得益于车型组合升级和销售端改革,毛利率得以提升。
具体来看,蔚来的整车毛利率由去年的10%提升至今年的11%,提升了1个百分点。随着产品力持续提升,毛利率还将进一步上升,这将推动盈利能力的改善。
图源:蔚来财报整理
与此同时,5年半亏764亿元!每卖出一辆车,蔚来车主赚了20万,这真的不是玩笑!
蔚来也在努力控制成本投入,李斌在员工信中提及,降本增效施行后,可能约有10%的员工被裁,在巩固自主研发的同时,还与合资方寻求更多技术共享,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优化生产线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控支出的同时,也在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这份亮眼的季度财报证明了蔚来正迈向盈利的正确方向。新车推出和销量增长带来收入提升,再配合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蔚来终将走向扭亏为盈、实现利润增长。这也向同行业发出了积极信号,只要稳扎稳打、增效创新,新势力电动车企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04、赚钱赢在当下,研发花钱赢在未来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科技创新与研发实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蔚来深知技术创新对企业未来的重要性,因此在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蔚来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研发团队,目前拥有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公司还加入国际人才,汇聚全球智慧。此外,蔚来还和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展开合作,通过产学研提升研发能力。
另外蔚来每年研发投入超过营收的20%,这一比例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资金主要用于电池技术、电机控制、车身轻量化、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公司还建立蔚来研究院,用于开展基础研究。
在研发布局上,蔚来在国内建设了上海、北京、深圳等研发中心,并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机构,实现全球化布局。不同研发层的明确分工,让研发更专业化。公司还和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整合更多外部创新资源。
如果与国外电动车企相比,蔚来的研发投入并不逊色。以特斯拉为例,它的研发投入强度也在20%左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也只有17.9%,被视为20%的车企毛利率“安全性”一度被认为是车企能继续加大研发力度的生命线,特斯拉比理想的22%还低,高于蔚来的11%。就核心技术而言,蔚来在电池技术、电机控制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蔚来也计划在2024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上路。
当然,与传统车企相比,蔚来研发投入的规模仍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后者的优势所在。不过,在研发效率上,蔚来更胜一筹。由于科技公司背景,蔚来研发更注重产品化应用,能更快实现研发成果转化。这也是新势力车企的制胜法宝。
总体来说,科技创新已经深深融入到蔚来的企业文化基因中。公司管理层深知技术先进才能赢得用户认可,并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汇聚全球智慧,是蔚来的必然选择。这也让蔚来得以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当然,蔚来也明白,在科技创新上不能有丝毫懈怠,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05、精准营销快人一步,品牌导入离不开推力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同车企都在积极进行品牌营销,以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蔚来汽车在品牌营销上,更侧重以年轻科技人群作为目标用户,采用新媒体为主的营销方式。
例如,蔚来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发布有趣的品牌短视频;还与各种新锐设计师、动漫IP进行联名合作,推出潮流限定版车型,增加品牌曝光度。蔚来的品牌代言人也以年轻偶像艺人为主,如蔡徐坤、杨超越等。这些方式都是为了强调蔚来年轻化的品牌个性。
从品牌个性塑造看,蔚来和小鹏都致力打造年轻化形象,与传统车企如长安、吉利等品牌打折换电业务合作。这与两者的目标消费群体有关,新势力车企想要通过时尚科技的品牌吸引年轻人,传统车企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客户群,两者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同时也将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
06、结语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内代表性的新势力车企,蔚来正随着行业进步的大潮蓬勃向前。近期优异的财报业绩显示出公司在销量增长和盈利能力等方面正稳步提升实力。勇于进取的企业文化与精准的市场营销,使其在细分领域占据先机。
然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蔚来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此时,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将是关键因素。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变幻中保持持久竞争力。与老传统车企相比,蔚来仍需在打造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下功夫。
当下,中国汽车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与困难并存。我们相信,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果敢的改革创新精神,蔚来定能顺应大势,实现新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这场行业变革背后不息的中国造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