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拿到“人居奖”的城市全国最多
长河流淌,斗转星移,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来,每一位江苏人都见证了江苏城乡面貌、人民生活的巨变,城市融入自然、现代融入村庄,人民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园。9月17日上午,“苏写高质量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宁举行,聚焦“城乡建设高质量”。
住有所居基本实现
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40年增41.2平方米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明年底江苏人都能喝上放心的“优质水”
顾小平对记者们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县城居民吃水的旧事。“我是在县城长大的,我们县城多少片区才一个自来水龙头。我的两个姐姐那时候要用水洗菜、淘米,都要赶很远,还要抬水回来倒进水缸。如今,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都能流出清澈的自来水,这是供水事业发展给江苏人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他还透露,到2020年底,全省不仅将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还将在提高水质上下大功夫,基本实现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江苏的自来水质量将从“合格水”向“优质水”全面提升。
不仅是城市供水,江苏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也在明显提升。到2018年底,全省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793座,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比例达99.7%;全省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88座,基本实现了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江苏拿到“人居奖”的城市全国最多
生活在江苏,无疑是美好的。随着“水体黑臭”“雨后看海”等“城市病”问题的扎实整治,1万多个美丽宜居村庄的创建,江苏人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初步统计,江苏累计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数量,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无锡副市长朱爱勋不无自豪地说道:“无锡是一个不会堵车的城市,是一个基本不会水淹的城市,无锡现在也是全国供水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无锡连续三年获得内地宜居城市第一名,五次位列内地宜居城市榜首。
来自江苏最接近“森呼吸”的城市,盐城市副市长李逸浩说,生态是盐城最厚实的家底。今年7月份,城市黄海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填补了国内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成为全国第14处、江苏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已建成14座过江通道,还有8座在建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金凌说,我省交通发展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省。江苏规划高速公路的时候对标德国,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目标;铁路骨干网络正加快建设,沪宁杭形成了1小时高铁区;过江通道已建成14座,8座在建,其中包括沪通、五峰山、常泰3座公铁两用大桥;农村公路取得了较大发展,到今年年底前,还要把全省90%以上的单车道农村公路改造成双车道,让居民的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
到2035年,我省将基本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畅行全省、各设区市1.5小时抵达南京,货物经由江苏口岸直运主要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际领先的交通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