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短视频最严新规”的文件来了。
12月1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下称《细则》),其中,第92条和第93条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第92条,不得违规播放国家尚未批准播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的片段,尚未批准引进的各类境外视听节目及片段,或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视听节目及片段。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这位博主从5年前开始做电影解说类视频,在巅峰时期,他的账号能月入10万元,还成立过MCN机构。不过,在被限流后,账号的收入每况愈下,现在每个月约有2万元。以下是这位博主的自述:
【壹】
5年前入行,两个月便盈利
我做电影解说类视频5年了。说来也巧,那时候做电影解说类视频的没几个人,我的一个朋友爱看,他推荐给我,我看了后心想:就这?我也能干!
第二天,我就开始整活了。
最初我是自己看了什么电影就解说什么电影,因为我爱看恐怖题材的电影,在解说了一部恐怖电影后,我发现观众都爱看,后来就连续解说恐怖类电影,账号的定位就出来了。
真的,成也恐怖电影,败也恐怖电影。
差不多两个月,账号就盈利了。盈利的第一个月,赚了100多元,后来签约了爱奇艺(非独家),当月赚了1万块。那时候入驻爱奇艺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好像是谁都可以。
当时,在爱奇艺直接上传视频是没收益的,只有签了合同入驻的才有收益。如果一个视频的播放量达到20万,大约有700-800块的收益,现在可能也就200-300块。
在大鱼号出来后,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拿到平台给的奖金1万元,还拿到过大鱼计划的第一名,不过现在大鱼号已经不行了。
现在因为做电影解说的人多了,流量被分散了,平台给的收益也变低了。
【贰】
曾月入10万,成立MCN机构
我做起来的这个账号在全网同步更新,大概有十几个平台,包括抖音、西瓜视频、爱奇艺、百家号、微博、大鱼号和优酷等。
现在西瓜视频是给的最多的,西瓜视频的1万播放量,大概能有70-80块,加上中视频计划的激励,可能有100元左右。
其次是百家号和爱奇艺,百家号的收益是最近才恢复的,最低的时候1万次播放可能只有几元钱,现在恢复到几十元了。
我们以前每天都更新,全年365天不拖更,差不多已经解说了1800部电影左右。
以我的判断来看,在保持一定更新频率的情况下,如果在多个平台的视频播放量能超过1万次,视频作者的基本月收入在3万元以上;像我们属于在走下坡路的,现在每个月也有2万元左右。
在2019年左右,有平台邀请我们这些早期做得比较好的博主,去成立MCN机构扶持新人,想法是好的,结果有很多投机的人,大量搬运别人的爆款内容,洗稿、二次剪辑。
他们买号、批量搬运,然后统一结算,这些“搬运公司”可能3、5个人一个月就能做到百万收益。原创的电影解说视频始终赚不过搬运。
当时我也成立了MCN机构,旗下主要是我和我朋友的账号。我做得早,也帮过不少人,他们都相信我,我也不抽成,还给他们推流量。
如果MCN机构的排名在前面,平台会给流量包和现金奖励,一般来说是前3名奖励1万块,我可以拿到5000元奖励,因为我的号流量大,一个号顶别人的一堆号。
【叁】
账号被限流,小伙伴转行当司机
对我来说,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10月左右。
我解说的电影类型是恐怖电影,当时各平台都发公告说打压血腥暴力内容,我被限流限到不如新人,大家都没有动力去做视频。
我的账号被限流得非常严重,基本上废了,因为我怕拖累其他人,万一连累我带起来的人,整个MCN机构一起被限流,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把我的账号退出MCN机构以后,它就没落了,连流量包都没有,后来解散了MCN机构,成员全部释放出来,让他们自己去发展了。
当时,我帮他们对接了很多平台,现在有人已经做成头部号,不过我们都不交流了,也谈不上帮忙推一把我的账号之类的。无所谓吃不吃亏,我做人的原则就是这样。
不过,我们的生计问题也要考虑,以前我们都是一天一更,现在改成两天一更、三天一更,两个小伙伴要做点别的维持生活,现在就剩我自己还是在全职做视频。
因为早期的个人积累,我还不用找工作,一天几百块凑合过吧。
我的视频早期有很多恐怖镜头,现在只有一点点,被限流限怕了,只要有风吹草动,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我这个解说恐怖电影的。
【肆】
细则出炉,小博主“天塌了”
《细则》出炉后,对我们小博主来说的话,就是感觉天塌了。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交流群,群里也有探讨,半夜大家还在逐条解读,但对于我们博主来说,个人解读始终不如官方,目前还没有接到任何平台的官方通知。
在平台还没发官方公告前,我们只能正常更新。有一个平台的运营跟我们说,没必要自个儿吓唬自个儿,有通知他们会和大家沟通。
反正,平台们现在都是安抚作者,毕竟很多人靠这个生活。从全部《细则》来看,全国可能会有1-2万人受到影响。
不过,我现在也不是头部,枪打出头鸟,轮不到我,我们就正常更新。
如果未来真的不能再做电影解说,那我们肯定也会遵守法规,寻求新出路。我暂时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否会转行,前途迷茫。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新闻链接】
专家:在短视频领域讨论协同共治是必然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细则》。当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在官网发布了这一《细则》。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讲师、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宪认为,在短视频领域讨论协同共治是一种必然。短视频行业的协同共治,应以平台、权利人、社会公众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作为出发点。
12月18日,一位长期在知识产权领域钻研的高校教授则告诉红星资本局,严格来说,《细则》不算法律法规,约束力有限,能否在行业中落实要看具体条款的合理程度。
“公民是有合理使用的自由的,比如我看了一部电影,拍了3分钟的视频说这部电影哪里烂,用了一些电影画面,这样可不可以?”该教授对红星资本局说。
另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也告诉红星资本局,对于短视频行业来说,《细则》会涉及到一些面向具体问题的自由裁量权问题。
“《细则》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但短视频遭遇的情况更为复杂,很多问题在审核时期未必看得出来,所以细则可能会让短视频行业进一步收紧内容尺度。”盘和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