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美国黑帮的印象还停留在《美国往事》和《教父》系列,如果你还认为黑人帮派无恶不作、意大利黑手党一手遮天……那么你的知识该更新了。
美国黑帮谁最强?在《教父》里,维托·克里昂可以把鲜血淋漓的马头塞进好莱坞大导演的被窝;在《大西洋帝国》里,阿尔·卡彭端着“芝加哥打字机”创造了禁酒时代的帝国;而在《GTA5》里,富兰克林和拉马尔两个黑人小哥为了偷一辆摩托车就能打死半打帮派成员。
数十年来,无数的流行文化内容试图靠近美国黑帮,无论是贫民窟还是豪华赌场,一批又一批经典罪犯形象被塑造出来。在这些电影、电视剧和游戏里,黑手党控制着大半个纽约,黑人黑帮杀人不眨眼,然而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如此。
大量对于有组织犯罪团体的浪漫化描写让美国社会有组织犯罪的形象变得更加模糊。事实上,意大利黑手党和爱尔兰帮飞扬跋扈的时代早已过去,三合会和黑人帮派的大哥们也改头换面——如今,时代变了,冷战的结束带来了新的移民团体,犯罪组织的威胁则有在本世纪向全球化扩散的趋势。美国黑帮之间,自然也架构起了新的鄙视链。
吃了上顿没下顿
正如《美国黑帮》里,大毒枭弗兰克·卢卡斯的那句经典的台词所说:“最凶的人往往是最弱小的那一个(Theloudestoneintheroomistheweakestoneintheroom)。”在电影和流行音乐中名声大噪的黑人街头帮派,实际上却是整个犯罪产业里最低端的“屌丝群体”。一没权,二没势,吃了上顿没下顿,拿了把破枪就敢上街嚷嚷的小混混,大抵是出身于这个群体。
“最凶的往往是最弱小的那一个。”/《美国黑帮》剧照
无独有偶,在那个说唱音乐里还没有金链子、豪车和大波妹子的年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嘻哈歌曲《TheMessage》恰当地描写了贫民区黑人帮派的处境——
“有时候这里就像丛林,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到处都是碎玻璃,人们在台阶上小便,我无法忍受这气味,无法忍受这噪音...无所事事的少年们戴着棒球帽,我想逃离这些东西但是我跑不远,因为一个开着拖车的男人夺走了我的车。”
黑帮研究的先驱弗雷德里克·瑟拉舍在《帮派:芝加哥的1313帮派研究》中指出,犯罪组织出现的根源在于“经济不稳定引起的社会无秩序”,诚如其言。在黑人街头帮派的世界里,就好像Wu-TangClan的《C.R.E.A.M.》里唱的那样:“‘草票’统治一切。(Cashruleseverythingaroundme.)”
不是所有的流行文化都像《GTA5》一样,给黑人帮派“干翻全场”的实力。也有一些影视作品真实反映了黑人帮派的生存现状,例如2002年的黑帮电影《照款全收》(Paidinfull)就描写了一个黑人男孩是如何进入街头帮派的。
主角Ace原本是纽约哈林区的一个正直而精明的干洗店员工,努力赚取着一份微薄的薪水。然而他加入帮派的朋友们却因为毒品交易过着奢侈的生活。加入毒品帮派不但能够快速摆脱贫穷,更能让家人摆脱危险。
然而,当Ace因为一次意外的机会加入可卡因的地下世界时,他曾经的兄弟却又离他远去。非裔美国人的有组织犯罪与其他种群群体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并没有“黑手党式”的严密上下级组织,因而黑人帮派中并没有错综复杂的联盟关系,也无能力去腐蚀政府官员,忠诚、法则、秩序这些词汇与松散的黑帮组织无缘。当带Ace进入黑帮的哥们儿们被送进监狱之后,Ace能够靠自己的精明手段变成行业老大;而当这些人出狱之后,他们不但没有加入Ace旗下,反而又和他开始了街头战争。
黑人帮派的兴起和黑人民权运动关系密切,图为洛杉矶著名的“血帮”和“瘸子帮”联合联合抗议种族歧视/Flickr
相比欧洲裔移民,黑人群体会自我强调与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隔离,因为他们边缘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上的无力感,很少有黑人帮派愿意与社群外的经济活动以及政府官员扯上关系。这种封闭到了什么程度呢?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些进监狱的“瘸子帮”(Crips,洛杉矶最著名的黑人黑帮之一,与“血帮”对立)成员,还会使用斯瓦西里语和彼此交流。
然而,不去做生意,不去笼络官员,黑人帮派的形象也自然与意裔黑手党相去甚远,只能做有局限性的街头暴力组织。黑人社区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帮派几乎都是以毒品贩卖起家,但是在这个领域,他们的地位实际上也在承受着新一波贫民区来客的巨大挑战。
黑人帮派显赫的标志:金表、豪车、一帮兄弟/《照款全收》剧照
比黑人帮派凶狠毒辣多的MS-13成员/Flickr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萨尔瓦多内战期间,臭名昭著的街头帮派MS-13在洛杉矶起势,这个帮派最初由移民青年组成,脸上纹身、崇拜撒旦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MS-13对本土的黑人帮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他们以狠毒残忍闻名,不喜欢开枪射杀,而喜欢挥刀卸腿。同样是出身贫穷社区,和早年的黑人帮派不一样的是,MS-13已成了一个大型跨国组织。他们的主心骨们都是从美国监狱遣返回萨尔瓦多的犯罪界老司机,自然要比非裔美国人更加凶狠毒辣。
家道中落的教父
黑人屌丝帮派亚历山大,而如爱尔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和华人这样的老移民们的有组织犯罪亦不复当年气象。归根到底,随着老移民们融入主流社会,阶级地位提升,帮派的社会作用正在变得无足轻重,在这些群体中,意大利移民的黑手党(CosaNostra)或许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如果你对美国黑手党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父》里巴西尼在黑帮大会上所说的:“时代不同了,如今我们可以为所欲为。”,那你恐怕需要改变你的认识了。《教父》系列电影里的迈克·科里昂,横扫各大黑道家族,谈笑间应对司法机构,南可介入古巴革命,北可在梵蒂冈指点江山,同时又优雅、冷漠而坚强。现实中的“教父”们,却正从美国大都市的隐形市长,沦落为混迹于街巷的普通匪帮头头。
《教父》系列电影中,经典的意大利黑手党形象/《教父》剧照
1951年春天,美国电视业突然经历了一次收视高峰。原本平淡无奇的国会调查,被田纳西州的参议员埃斯蒂斯·科弗维尔(EstesKefauver)主持的有组织犯罪调查委员会炒成了一场妇孺皆知的大直播。
科弗维尔主持的犯罪调查委员会/senate.gov
在历经14个城市、共计九个月的调查中,证人遭谋杀,政府官员受辱等情状常有发生。对美国人来说,一个强大而阴暗的地下世界,第一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这群意大利后裔为主的黑帮群体常常被称为“黑手党”,而在科弗威尔的调查过后,有巨量的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开始聚焦美国黑手党,后人称之为“黑手党恐慌”。
如果说科弗威尔调查标志着黑手党出现在传媒和流行文化中,那么1992年对“铁氟龙教父”约翰·高蒂(JohnGotti)的指控,可能是黑手党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焦点之中。
这位作风浮夸的甘比诺家族的教父曾在八十年代的打击黑手党行动中历经三次审判岿然不动,却仍在当年被送进了监狱。在监狱中的高蒂地位一落千丈,不但被狱友欺负,曾经的小弟和兄弟们也对其弃之不顾,最终在2002年因喉癌去世。高蒂的死如同对美国黑手党的讣告,如今,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犯罪帝国已根本无法在政经界搅动声势了。
1990年,“华衣教父”约翰·高蒂一脸轻松地接受审讯
尽管FBI仍声称黑手党是对美国社会的威胁群体,但这话显然他们自己也不相信。“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将大量原本针对打击犯罪的资源转向反恐,根据有组织犯罪研究者SelwynRaab的推测,1980年代纽约约有500名针对黑帮犯罪的执法人员,如今这个数字只有50人。
黑手党在规模上的缩减同样迅速。目前美国约有超过3000名黑手党成员,而他们只能在纽约、新泽西和费城等一些老基地活动。
黑手党的生存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曾经黑手党在赌博业、酒类分销、航运业、建筑业、服装业甚至电影业和汽车制造业都有涉足,可以说是个赚钱的行业都能捞一笔。如今,黑手党的业务渠道不断萎缩,除了在工人行会中发动敲诈恐吓赚取保护费的老本行,黑手党不得不转向网络赌博、电子诈骗等犯罪行业,画风实在是有些低端。
黑西服配匪气十足的冲锋枪,曾经是人们心目中黑手党的标志性形象/Pixabay
最重要的是,黑手党赖以为生的合法性和文化体系已经消失。如犯罪学家ThomasReppetto总结的那样,黑手党在美国社会的崛起有赖于两个因素,一是20世纪初针对意大利人的反移民情绪,二是蓝领阶级的在种族群体之间的地位“继承”(从爱尔兰裔移民“传承”到意大利裔移民)。
约瑟夫·瓦拉奇是第一位向政府公开作证的黑手党人物,《教父2》中有角色以他为源
然而很显然,在21世纪的意大利裔移民群体中,反移民情绪和阶级身份已不再是重要的议题。随着意大利移民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像“缄默法则”这样老掉牙的规则早已不像电影中那样适用。约瑟夫·瓦拉奇(JosephValachi)在1963年选择向警察坦白黑手党的存在时,黑手党的地下世界一片哗然,而如今,犯罪头目通过换取警方的保护来透露其他成员的信息,已经成为了常规的打击黑手党的手段。
或许你想问了,生意做不好,白道走不通,难道黑手党连黑道也走不通吗?要知道,谋杀、酷刑、毒品贩卖等犯罪手段曾经是冷酷无情的黑手党的代名词。对不起,在这些最残酷的领域,他们根本玩不过新来的竞争者们。
跨国犯罪,无恶不作
1992年3月,蹲了10年号子的俄罗斯帮派匪徒“日本仔”伊万科夫抵达了纽约。这位曾经的格鲁吉亚摔跤运动员是松采沃兄弟会的大佬,在俄罗斯“久负盛名”,在莫斯科打过架,又在布鲁克林亲自上场收保护费。两年之后,他在布鲁克林已经建立起百人以上的俄罗斯黑帮,堪比曾经的黑手党老大“幸运儿”卢西亚诺在纽约发展的规模。
俄罗斯黑手党和墨西哥毒品卡特尔才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美国黑帮,其他小帮派在他们面前更像是小打小闹。他们不但嗜杀、残忍,更重要的是,身为国际犯罪网络的泰山北斗,他们似乎并没有任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理由。
在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训练日》里,混迹洛杉矶黑道多年的警官阿朗佐天不怕地不怕,最后却还是死在了俄罗斯黑手党的枪下。俄罗斯黑手党和其他冷战后进入美国的斯拉夫小伙伴们,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具威胁的犯罪组织。
阿朗佐最终还是被全副武装的俄国人截杀/《训练日》剧照
冷战的结束制造了一波东欧移民,这群移民本就有成为大型帮派的潜质。在蒂亚戈·甘贝塔解读意大利黑手党社会起源的名作《西西里黑手党:社会信任解体的代价》里,甘贝塔认为,意大利南部的人们不愿意采取合作和正确的竞争方式,由于信任的缺失,人们会从民间有能者组成的暴力团伙那里寻求庇护。
在刚刚解体后的前苏联社会,类似的社会信任的缺失在青年人中同样显著,再加上从克格勃和阿富汗战场上退下来大量即插即用的犯罪好手,俄罗斯黑帮的触手自此伸向全球。
俄罗斯黑手党又被称作“Bratva”(兄弟会)。如果说意大利黑手党是一个上下结构分明的犯罪企业的话,那么俄罗斯黑手党在美国更像是一个犯罪高手领任务上分的专业工作室。
擅长枪械的杀手、擅长打斗的壮汉、擅长偷窃的盗贼,这些人根据各人的特点编制为犯罪团伙。他们既不是松散的街头暴力团,却也不那么信仰忠诚和秩序。如果非要找出俄罗斯黑帮和意大利黑手党的相似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教父”,在俄罗斯黑手党,这个犯罪精英的称号叫做“律贼”。
根据美国犯罪司法信息服务中心的报告,俄罗斯黑手党在全世界58个国家存在着200多个组织,其中在美国就存在5000-6000个成员。俄罗斯黑帮能量如此之大,不光是因为其庞大的国际规模,更因其赶尽杀绝的血腥作风。
由于俄罗斯罪犯从前苏联劳改营学到了大量犯罪知识,老哥们一天基本就交流怎么杀人了,所以俄罗斯黑手党做起事情来绝不手软,常常使用各种最残忍的杀戮方式。而且尤其因为各位都是盗贼、劳改犯出身,所以成员内部遵循着一系列很反政府的规矩,例如“禁止工作,只能依靠犯罪活动谋生”、“忘记一切家人”。不消说,这样一群人是真正的亡命之徒。
纹身是俄罗斯黑帮的传统之一,纹身图案甚至可以代表江湖道行/《东方的承诺》剧照
近几年来,俄罗斯黑手党逐渐取代了过时的意大利黑手党,开始慢慢在流行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东方的承诺》、《疾速追杀》、《伸冤人》、《我们这种叛徒》等电影都是以俄罗斯黑帮为故事背景。在以纽约(自由城)为背景的电子游戏《GTA4》中,俄罗斯黑手党掌控着布鲁克林的西部和南部,啸聚了弗斯汀(FaustinFamily)、彼得洛维奇(PetrovicFamily)和布佳林(BulgarinFamily)三大家族。在游戏中,俄罗斯武器最丰富、黑帮火力最凶,对主角尼科敌意也最大。
酗酒、纹身、脾气差、劳改犯,GTA中的人物米哈伊尔·弗斯汀集中了美国人对俄罗斯黑帮的想象
俄罗斯黑手党之所以如此声势壮大,离不开其与俄罗斯本国之间的政治联系。1995年,伊万科夫在美国被捕,他在狱中说:“俄罗斯就是一片犯罪沼泽。罪犯们都在克里姆林宫和杜马,你如果以为我这么一个人能成为一群恶棍的老大,你就太天真了。”
根据2010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的内容,松采沃兄弟会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保护下在美国进行犯罪活动。亦有说法认为,2006年在英国遭遇离奇中毒的前克格勃上校利特维年科是被英国的俄罗斯黑手党所杀。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克格勃和俄罗斯寡头们支持的群体,俄罗斯黑手党与俄罗斯政经界精英有如此暧昧的关系也非偶然。
墨西哥毒贩的威力比任何一个黑帮都要大,图为墨西哥军队逮捕大毒枭“矮子”华金·古兹曼/Flickr.com
等等,你问我墨西哥毒贩在鄙视链的哪个位置?墨西哥毒枭每年向美国市场卖19-29亿美元的毒品,四五个主要的卡特尔都有5000-20000人,配备全套军事装备,在2006年-2012年之间参与了60000多起凶杀事件,控制着美墨边境线,和墨西哥正规军打了10年的仗......我们讨论的是黑帮,而墨西哥毒品卡特尔是一支军队。
参考文献:
[1]Adamson,Christopher(2010)‘Defensivelocalisminwhiteandblack:acomparativehistoryofEuropean-AmericanandAfrican-Americanyouthgangs’,EthnicandRacialStudies,Vol.23,Issue2,pp.272-298.
[2]Beittel,June(2013)‘Mexico’sDrugTraffickingOrganizations:SourceandScopeoftheViolence’,CRSReportforCongress(Apr.15).
[5]Finckenauer,James&Waring,Elin(1998)RussianMafiainAmerica:Immigration,Culture,andCrime,Boston:NortheasternUniversityPress.
[6]Finckenauer,James(2007)‘RussianorganizedcrimeintheUnitedStates’,NationalCriminalJusticeReferenceService.
[7]Frederic,Thrasher(1927)TheGang:AStudyof1,313Gangsi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8]Gambetta,Diego(2000)‘Mafia:ThePriceofDistrust’,inGambetta,Diego(ed.)Trust:MakingandBreakingCooperativeRelations,electronicedition,DepartmentofSociology,UniversityofOxford,chapter10,pp.158-175
[9]Hagedorn,John(2006)‘RaceNotSpace:ARevisionistHistoryofGangsinChicago’,TheJournalofAfricanAmericanHistory,Vol.91,No.2,pp.194-208.
[11]Howell,James&Moore,John(2010)‘HistoryofstreetgangsintheUnitedStates’,BureauofJusticeAssistance,U.S.DepartmentofJustice.
[12]Jacobs,James&Gouldin,Lauryn(1999)‘CosaNostra:TheFinalChapter’,CrimeandJustice,Vol.25,pp.129-189.
[13]Metcalf,Josephine(2012)TheCultureandPoliticsofContemporaryStreetGangMemoirs,TheUniversityPressofMississippi.
[14]Raab,Selwyn(2014)FiveFamilies:Therise,declineandresurgenceofAmerica’smostpowerfulMafiaempire,St.Martin’sPress.
[15]Reppeto,Thomas(2015)AmericanMafia:ahistoryofitsrisetopower,Macmilllan.
[17]Schatzberg,Rufus&Kelly,Robert(1996)African-AmericanOrganizedCrime:ASocialHistory,RutgersUniversityPress.
[18]Stoll,David(2013)BookreviewofGangstersWithoutBorders:AnEthnographyofaSalvadoranStreetGangbyT.W.Ward,SocialForces,Vol.91,No.4,pp.1549-1551.
[19]Wood,Jane&Alleyne,Emma(2010)‘Streetgangtheoryandresearch:Wherearewenowandwheredowegofromhere’,Aggression&ViolentBehavior,Vol.15,Issue2,pp.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