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下调多元化选择加速燃料电池降本
近日,财政部关税司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氢燃料电池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有所下调。在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燃料电池需求正快速上涨,降低进口零部件关税将为行业带来利好。
降进口税率促良性竞争
据了解,此次进口关税下调涉及燃料电池增压器等多种零部件,其中燃料电池增压器暂定从2021年最惠国税率的7%暂定下调至5%、燃料电池循环泵从2021年最惠国税率的7%下调至2%、燃料电池用碳电极片则从2021年最惠国税率的10%下调至5%,同时铂载催化剂税率则暂定下调至4%等。
骥翀氢能副总经理付宇飞告诉记者,对于行业来说,今年起降低关税部分零部件产品关税将是一次良性促进。“此次降税意味着欢迎有实力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为国内采购商提供了更多选择。另外,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够有效带动良性竞争,对于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链基本完成国产替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之初,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零部件产品大多依赖进口,燃料电池系统面临着“卡脖子”之痛。但近两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国产化趋势已愈加明显,此前大量依赖进口的燃料电池零部件也基本能够完成国产替代。
付宇飞也向记者表示:“近几年,国内燃料电池技术水平发展较快,目前国内本土替代产品与国外相比已没有明显差距。”
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底,在膜电极、催化剂、碳纸等关键部件领域,国内企业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而在燃料电池中拥有“芯片”地位的质子交换膜仍然依赖于进口,自主研发的国产替代产品正处于在验证阶段。
应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今年起降低部分核心零部件产品进口税率不仅将为国内市场引进更多元化的产品,更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生产压力。
在付宇飞看来,目前国内燃料电池行业产能已足够满足当前需求,但对于行业健康发展来说,在示范期内逐步提升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示范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尽管国内替代产品技术水平近年来进步很大,但更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逐步脱离补贴,独立形成成熟商业模式。”
此前,有行业预测认为,2021年开始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国内燃料电池需求预计将快速扩张。从短期来看,国产化、规模化将是燃料电池降本的主要推动力,但从长期来看,提升燃料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才够为行业带来更大的降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