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高烧不退,引燃财富焦灼感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天津市等主办的世界智能大会上调侃称:“蚂蚁金服有位工程师,他在相亲网站上写自己是工程师,结果没人点开他的简历。后来他改称自己是区块链工程师,一下子收到了360多封求爱信。”

以“区块链”之名,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技术,频频与“一夜暴富”画上等号,许多人视之为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大幅涨跌,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也成为各路资金争相追捧的“风口”。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尚缺乏“撒手锏”级应用,但在追逐“一夜暴富”不良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行业过度炒作现象此起彼伏,“区块链+传销”诈骗呈高发趋势。

雷声大、虚火旺,概念炒作滋生“奇葩项目”

企业数量陡增的同时,区块链实际应用却远不及预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目前已扩展到物联网、征信、物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虽然部分互联网企业及传统金融企业开始在部分项目进行尝试应用,但项目仍多属非核心项目和实验性质,离大规模全面使用尚有距离,且面临许多制度、技术规则等障碍。

北京市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李永壮认为,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很多区块链团队脱离真实应用,空谈区块链的前景,甚至鼓吹“一夜暴富”,概念炒作大行其道。

除邀请特型演员、演艺明星参与炒作之外,一些区块链机构热衷标榜“官方背景”。许多区块链论坛都顶着“史上最官方”“最高规格”名头,试图拉着“体制内能量”背书。

概念炒作火热的同时,诸如“宝二爷币”“嫩模链”之类的“奇葩项目”也层出不穷。

“区块链技术非常复杂,许多所谓‘区块链专家’并非真懂。”欧阳日辉认为,随着区块链概念热度蹿升,很多从事完全不相干研究的专家也纷纷“跨界”为区块链“站台”。“论坛开了很多,但在实际应用上效果很弱。甚至不少原来从事微商的人员,也已转战区块链。”

“区块链+诈骗”花样翻新,“三大套路”诱人中招

今年8月24日,五部委联合发文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打着区块链旗号的诈骗频频出现,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元,受害人员动辄上万人。仅在今年年初,我国利用区块链概念的传销平台就已超过3000家。

——“割韭菜”。今年5月,深圳警方通报了一起集资诈骗案: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人为操纵所谓虚拟货币“普银币”价格,一度将单价由0.5元炒至10元;当大量投资人进场后,该公司不断套现。

今年4月,济南警方打掉一个打着区块链旗号的传销团伙,查获涉案资金3亿余元;该团伙先赠送出一定数量的“宝币”等所谓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然后通过人为操作将这些“虚拟货币”价格炒高,吸引投资人高位接盘,然后择高点出手进行“割韭菜”。

五部委发文认为,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首次代币发行)、IFO(首次分叉发行)、IEO(首次交易发行)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首次矿机发行)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庞氏骗局”。今年4月,西安警方破获了打着区块链旗号的“大唐币”网络传销大案,其犯罪团伙设置了28级分管代理,短短18天竟发展注册会员上万人。在去年破获的“钛克币”案中,犯罪团伙以区块链旗号掩护其传销实质,“客户”每发展一个下线租赁“矿机”,就被奖励“矿机”租赁费用的10%。而之所以引起监管部门注意,竟是因为其“区域表彰会”过于声势浩大,引发了群众投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网络传销大案实质上仍是“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出口转内销”。公开信息显示,在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的“维卡币”案中,其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人组织建立,服务器设在丹麦,对外宣称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代加密电子货币。李永壮认为,在我国依法取缔ICO并依法关闭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后,诈骗组织“出口转内销”开始增加,“土骗子”摇身一变就成了“洋教授”,进而将诈骗带回国内。

据介绍,一些不法分子虽租用的是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但目标是面向境内居民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一些个人在聊天工具群组中声称,可获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这就极可能是诈骗活动。但由于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因此监管和追踪的难度很大。

冲击社会价值观,埋下风险隐患

区块链行业概念炒作、乱傍权威等乱象丛生,假借区块链名义的传销诈骗频出,扰乱了社会秩序。而许多区块链从业者热衷鼓吹“一夜暴富”,对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产生恶劣影响。区块链行业乱象丛生,在大肆消费政府威信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金融风险治理带来诸多难点。

——“勤劳致贫、炒币致富”,传播错误价值导向。在去年下半年我国叫停ICO后,许多“币圈人士”宣布转型为“链圈人士”,继续鼓吹区块链的“暴富属性”。

尽管我国已明令叫停ICO,但某郭姓“币圈大佬”近日仍在社交媒体宣称,“由于ICO的出现,小团队、老百姓创业产生几十倍、上百倍的估值也得以实现”。这名“币圈大佬”不仅频频炫耀在加拿大巨资购买的庄园和豪车,还表示“币圈正在壮大,泡沫来临后,有种人选择离开,这种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另一种人现在加入泡沫,这种人变得越来越有钱”。

——动辄涉及万人,挑战监管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诈骗”普遍借助网络平台,甚至还出现“境内外互动”的现象,受骗人员动辄上万、涉案金额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已形成明显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去年海口警方破获的“亚欧币”案中,犯罪团伙很快就发展会员高达4.7万余人,涉及金额40.6亿元。在被“围观群众”举报的“钛克币”案告破后,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监管介入,等该公司资金链断裂自行解体时,诈骗规模很可能达百亿、受骗者数以万计。

张宝义认为,当前许多区块链项目打着“政府支持”的旗号进行,普遍存在乱傍权威的问题,在无形中消费了政府的权威。区块链传销的参与人员推荐人头后有提成,事实上成为利益链条的一环,缺乏举报动力。有人甚至明知是骗局,仍想在骗局彻底崩盘之前“火中取栗”。而只要骗局崩盘,这些参与人员就变身为“受害者”,聚集维权,进而向政府施压。(半月谈记者邓中豪)

THE END
1.一人连骗四台豪车!此人自称从事房产生意,且言之凿凿地表示,由于要接待至关重要的客户,故而需要租赁多台豪华车辆。此前,他确实也有过几次租车的经历,且均未出现任何差池。也正因如此,租车公司逐渐放松了警惕,对他的租车请求未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把控。怎料,这一次,当数台豪车顺利到手,张某超便露出了其丑恶的真面目,将车辆藏匿于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61137296184574473
2.租赁900万元劳斯莱斯后以26万元转卖的诈骗行为如何认定?近日,石家庄一名25岁的男子小王假冒“富二代”将租到一辆价值900余万元的劳斯莱斯豪车以26万元的价格转卖,小王采用同样的套路租了10多辆豪车卖掉,涉案金额高达了500多万。 5月20号,多家租赁公司报案。警方在一家宾馆内将小王抓获。目前,警方已经将被卖掉的豪车追回,小王也被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489217842245132411.html
3.第5页以案说法当然,也有诈骗男性或同性恋群体的职业团伙,作案手段基本一致。骗子打造的形象:(1)身心健康:热爱健身、热爱读书、朋友圈到处浪;(2)事业有成:豪车、旅游、美食和IT等高薪职业;(3)渴望爱情:受过情伤或离婚丧偶,反正不是渣;(4)体贴有爱:热心、体贴、耐心、顺心,公认好男友;▲犯罪分子电脑中购买的全套帅哥照片▲https://sanya.hnzhengfa.gov.cn/news/yianshuofa/list-11-5.html
4.劳斯莱斯法拉利……浙江上百辆豪车被扣,车主取车时傻眼拿回自己的车子还要交钱?这一幕把盛女士的弟弟吓到了,当场报警。通过警方,他们了解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浙江有546辆车子,基本都是豪车,都被扣押在广东云浮,案值近亿元。这些车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租给了广东的这家均利租赁公司。 盛女士当初是通过金华的租赁公司,把车子租到广东。事发后,金华这边的公司也赶到了https://k.sina.cn/article_6710156766_18ff4ddde00100swq9.html?ab=qiche&_rewriteTime=1617598302084&http=fromhttp
5.北京国锦律师事务所2020-11-24500多辆豪车在广东被扣,车主取车时傻眼:月租1元起! 2020-11-24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的七条裁判规则(附典型案例解读) 2020-11-23【企业经营2019-03-05非法集资类诈骗猖獗 来看十大经典案例识破骗局 2019-03-05网络套路深,八大网络诈骗案例出炉 2019-03-0512条诈骗案例,你身边一定有!网络安全知多少http://www.guo-jin.org/search.php
6.微博正文大家发现这些豪车已经转卖了几手,也存在不少质量问题,以百万价格贷款购买的豪车,市场价值不过几十万。也就是在这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分散在这些当事人名下的豪车,有的被卖到了全国各地,有的被抵押给其他车商。留给所有人的,是欠下银行的巨额贷款。事情发生后,奔得快超跑文化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杨某已经失联https://m.weibo.cn/status/P8rYImzvS
7.涉案金额1100万余元百余辆豪车神秘消失警方揭秘背后套路租赁车摇身一变成了抵押车,是正常租赁还是违法交易? “车就是他们从我这租的,哪来的债务?”对于出售车辆的来源,高宇向民警出具了车辆抵押合同,坚称是合法车辆。民警仔细核实发现,高宇提供的合同系伪造。 3月初,民警以涉嫌合同诈骗罪依法将高宇逮捕,同时,深挖彻查高宇及陈立的社会关系。看到扎实的证据,高宇低头认罪https://m.lxfcx.com/h-nd-1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