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们借助新兴概念和发达的网络,花样翻新。澎湃新闻梳理分析大量裁判文书,发现相似的犯罪套路往往引发大量刑事案件,其一大特点是:诈骗套路易被复制。
澎湃新闻近期推出系列报道,拆解、归纳这些犯罪套路,以提醒读者,谨防上当。当然,也提醒骗子们,规制骗术的条文都在刑法里装着呢。改邪归正,回头是岸。
二手车买卖中,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自2012年悄然兴起。
骗子们通过在58同城、赶集网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二手车信息,变身为“戏精”,从订金开始,一步步引诱被害人打出购车尾款、送车费、牌照费。2014年起,骗子们又在诈骗流程中使用改号软件,将骗局升级换代,上当受骗者遍布全国。
此类二手车买卖新型犯罪案例已经公布的不在少数。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到51份裁判文书,经统计,获刑的诈骗犯多达184人,判决书提及的受害者超过200余人,犯罪金额近千万元。
典型套路:发布虚假二手车信息,从订金开始骗
奥迪A4,二手,售价13200元。
这是一名河南尉氏籍受害者翟斌(化名)在浏览58同城时,看到的一条价格令人惊喜的售车信息。
而所谓“卖家”,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长沙市出租房内,用“话术”一步步将他“套牢”。不但不曾去尉氏这个地方,售价13200元的奥迪A4也根本不存在。直至2015年11月4日,警方在长沙市天心区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法院查明,刘某使用同样的作案手段,诈骗了17人,受害者遍及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等9个省份。
这是澎湃新闻搜索到的51份裁判文书中,呈现的一个典型的诈骗故事。
这51份裁判文书中,所呈现的诈骗套路高度相似:骗子们在网上寻找汽车图片,通过美图秀秀等软件,P图发布到58同城、赶集网、汽车之家等网站,制成卖二手车的虚假信息,留下手机号,然后静等“鱼儿上钩”。一旦有人来电咨询买车,便按照事先编好的“话术”,一步步引导客户打钱。
不要以为诈骗分子只是发布低价二手车信息,骗小钱。2016年7月,以湖南娄底某小区为诈骗窝点的周某平和来自云南的姐弟三人,通过在网上发布一条“凌志570轿车,售价75.22万元”的虚假信息,骗取了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受害人20.8万元。
澎湃新闻据上述51份判例统计,此类二手车诈骗被判刑的诈骗犯达184人,判决书提及的受害者超过200人,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诈骗金额共近千万元。
套路升级:用神秘改号软件,冒充买车人指示付款
通过分析犯罪情节,澎湃新闻发现,此类诈骗在2014年出现一个升级套路,即发布虚假二手车信息引诱被害人上钩后,利用“改号软件”,迷惑买车人的朋友,使其打款到犯罪分子账上。
51份判例中,近4成判例提到诈骗分子采用了“改号软件”。多份判例还提到,诈骗分子安装了让声音变成与被害人相像声音的魔声软件。
在安徽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法院的一起判例中,有因诈骗获刑前科的双峰人王某松,通过改号软件,在2016年3月至8月的短短5个月内,足不出户,让来自全国20个地级市的56名被害人,合计给他打“购车款”77200元。
套路背后:夫妻、父子同上阵,犯罪呈集团化
澎湃新闻梳理裁判文书发现,二手车诈骗套路兴起于2012年。
自2014年起,升级版诈骗套路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呈猖獗之势。同时,诈骗分子的作案方式逐渐演变,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夫妻、父子齐上阵,从师傅徒弟“传帮带”到招募帮工,再到分工明确的工作室、集团化运作。作案地点从最开始的网吧转至出租屋。
在浙江桐乡市法院的一份判决中,被告人余某与刘某芬分工合作,以发工资包吃住、提成等条件,招募了被告人周某、黄某、阿良等人,租住在湖南娄底市娄星区某房屋内,在2015年3月下旬至4月10日的不到半个多月内,诈骗18万元。
在娄底市双峰县的一份判例中,被告人谢某芳供述,她和老公、儿子一起搞诈骗,她负责在老公、儿子诈骗钱财回来时取款。其儿子王某鑫则称,他和父亲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安装群发帖子的发帖器,以发布诈骗信息,一旦接到“生意”,他们就相互配合进行诈骗,他扮演送车司机,父亲扮演卖车人。
而在湖南长沙岳麓区法院2018年2月宣判的一起判例中,诈骗分子人数达37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下设财务室、取款组,以及“胖子”工作室、“阿明”工作室、“献妹子”工作室、雍翠盈峰工作室、“军哥”工作室和技术支撑(木有零食)工作室等多个一线工作室。该犯罪集团由庞大的一线工作室业务员队伍,“广撒网”,通过58同城、赶集网等网站发布大量虚假出售二手车图片及文字信息。
专家解析:这种诈骗破绽其实很多
“由于互联网天然的虚拟特性,此类通过网络实施二手车诈骗的行为更方便,但只要稍具风险防范意识,可以发现很多破绽。”针对此类一再被复制的诈骗套路,湖南湘达律师事务所颜龙律师分析说,比如,在这类诈骗案中,很多卖车人声称车辆系走私车或罚没车,但稍有常识便知道,这种车的处理一般不会通过58同城等网络出售,通常会有一套拍卖流程,从拍卖公告或对公账号等层面,很容易识别是否诈骗。
“对于买车人,出卖人提出一人看车一人打款的购车要求,也容易发现此举有违生活常识,应该高度警惕是否有诈,不见面就要打订金、二手车价格过低等有违生活常识和交易行规的,都应该多留个心眼,”颜龙说,网购二手车存在的较大风险,最典型的是“预订金欺诈”,一般来说,在情况不明时要求交押金或订金之类,可能就有问题,不要轻易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