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锅上的BBA,逆势涨价是对是错?

宣布降价不足数月后,还没等消费者反应过来,BBA一众豪华车企就“变卦”了。

近日,在宝马决定把价格涨回来后,奥迪、奔驰也接连在回升车价,其中,奥迪旗下Q5L、A6L、A4L等主销车型基本都有小幅度回调,奔驰虽然没正式通知,但在4S店里涨价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

宝马方面则更直接,据悉,宝马X3直接往上调2万元,宝马X5调了4万元,甚至有销售表示,一天之内的价格都可能出现偏差,上午到店与下午到店的价格截然不同。BBA在价格战里短暂地刷了个脸,又迅速缩了回去。

至于BBA涨价的理由,目前也五花八门:诸如经销商压力太大、降价并没有带来可观的销量、品牌价值受到损害……诚然,这些理由都立得住,但BBA连一点反应的余地都没留给市场,就突然退出价格战,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或许车市走到当前阶段,不少车企早被消磨了耐心,即使是BBA。

BBA应该再等等?

在6月份开始大面积降价之前,BBA自2024年就隐约有参与价格战的苗头,可令车企失望的是,尽管他们破釜沉舟了一回,换来的结果也不尽人意。

今年第二季度,宝马全球销量为61.88万辆,同比下降1.3%,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8.85万辆,同比下降4.7%。无独有偶,奔驰在2024年上半年,在华累计交付比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5.8%;奥迪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9.2万辆,同比下滑了0.61%。

所以在短暂“便宜”了几天后,BBA深感大事不妙,又紧急稳住了价格。但事实上,BBA的价格战真的没有用吗?这几年,汽车市场上混战不断,BBA也不是没利用降价尝到甜头。

以宝马为例。

早在2021年,刚上市的宝马iX3就来了一波大促销,降价额度直达7万元,2022年11月底12月初,宝马i3在全国多地有优惠5万-6万元。如此强度的降价深刻刺激了销量,2022年12月,宝马i3上险数为6565辆。

在之前的三个月里,该车型的上险数分别为273辆、1414辆和3291辆,直接提高了宝马在国内纯电动车领域里的地位。而这一次降价所带来的效果平平,有一部分原因是当前车市动荡,定价不稳,汽车在这两年又被迫扮演了投资角色,豪车价格战反而让消费者惶惶不安。

坦白来讲,BBA从价格战里狼狈落跑,与当前购车心理有莫大的关系。但这种心理并非一直存在,当汽车从投资产品重新返璞归真,回归消费产品,BBA降价的局面怕是将与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

虽然BBA选择及时收手,但从长远角度来看,BBA降价未必不是重振品牌辉煌的好办法。

首先一点就是车市消费群体在逐渐年轻化。数据显示,首次购车年龄中,18岁-25岁购车用户占比36.05%,其次是25-30岁用户占比34.88%,这意味着近70%的“有车族”不到3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

BBA三家在这几年也一直在谋求年轻转型。宝马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新款5系中,90后已成消费主力军,奥迪也公开宣布要打造更年轻的奥迪,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奔驰S-Class车主平均年龄只有39岁,作为对比,欧洲是60岁,美国则是50岁。

年轻群体在购车方面的预算往往要低于有一定积蓄的中年群体,而在车型选择上,这一代的年轻人又远比上一代更重视汽车品质和用车体验,购买能力也更强。贝壳财经数据显示,年轻人首次购车价位中,「15万-25万」价格为首选,占比超过「10万以内」的刚需代步车。

这就意味着,降价后的BBA刚巧落在年轻人的购车区间里。BBA停止降价,有一个原因值得注意,即是品牌传承与价值力遭受影响,但如果真正触及到了年轻阶层,品牌延伸力或许会不降反增。

再者,BBA三家对大中华区的重视还在加深。据悉,去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72.9万辆,同比增长13.5%,仅次于欧洲市场;宝马在全球地区的销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唯有国内销量下滑了4.2%;2024年第一季度奔驰在中国比2023年同期下滑了12%之多。

想要稳住大中华区,先要看清当前的汽车市场,乘联会统计显示,2024年前5个月已经有136款车型进行降价,降价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的九成,超越了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也就是说,几乎全市场都在进行价格战。

BBA逆势退出,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BBA还有“反击之力”吗?

国内造车势力从诞生初期,对BBA的防守就颇有针对性,翻看各大造车企业的发布会言论,BBA的出场频率几乎快成了一辆新车的专属陪衬。有意思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某种程度上,真的“干翻”了BBA。

2024年上半年,有汽车市场服务机构发布了一则品牌研究报告,在品牌知名度方面,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车企业普遍下降,而蔚来、小鹏、理想、问界、乃至刚出生不久的小米,其知名度则维持到了更高的区间。

在客户转移上,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成功抢夺了属于BBA的资源,以问界为例,杰兰路调研报告显示,问界M9的购车用户,有高达五成来自增购、换购,其中不乏保时捷、BBA等高性能豪车品牌。

时至今日,当价格战收效甚微后,BBA还有反击之力吗?

以宝马为例,2023年财年,宝马集团的营收达到了1.21万亿元,利润945亿人民币。

这是国内风头十足的比亚迪都比不上的,宝马是比亚迪2023年营收的两倍、利润的三倍。随着新能源的冲击对自身市场的加大,BBA在不断增加企业的研发成本,主要是在电气方面的占比拉大。

去年,宝马的研发成本大幅增长13.8%,上升至75.38亿欧元,电气化、数字化、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增多,预计到2024年的研发投入会继续上升。奥迪也是如此,公开资料显示,奥迪计划于2028年前投入410亿欧元加速转型,其中295亿欧元都将用于纯电动汽车与数字化领域的研发;奔驰2023年的研发成本更是突破百亿。

庞大的资金池是BBA守住尊严的一大依仗。

其次,BBA深知自己的新能源转型已有些晚了,面对蔚来、小米、问界们的步步紧逼,他们不惜开始选择抱团。去年11月,一向是死对头的宝马与奔驰在国内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运营超级充电网络。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宝马的纯电车销量马上要破40万,奔驰与奥迪在电动化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其中,宝马与奔驰计划到2026年,在中国建成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

一旦价格战结束,BBA势必卷土重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至少目前的BBA还没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国产新能源们依旧要面临BBA反扑的可能性。

燃油车“守家”,新能源“砸门”

环顾四周,除了BBA按下价格战的暂停键之外,大部分在前两年还不时跟随价格战的燃油车也默默退出战场,如丰田、大众、沃尔沃……《华夏时报》报道,凯迪拉克从8月份开始,全系终端价格即将上浮。

一眨眼,汽车市场还在奔波价格战的只剩下了新能源玩家,燃油车颇有一种坐山观虎斗的感,但事实上,老虎们争斗的目标却是燃油车市场。

燃油车为什么退出价格战?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绝大部分综合类车企还要指望燃油车守住利润线。当价格战越演越烈,国内汽车行业开始叫苦不迭,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6%,创下近七年来的最低点。

翻开各大车企的财报也不难看出。

2023年,广汽集团净利润44.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08%;上汽集团去年实现总营收7447.04亿元,净利润仅141.06亿元,同比减少12.48%;长城汽车2023年实现营收1732.12亿元,净利润却出现15.06%的下滑,仅70.22亿元;东风集团去年更是遭遇上市18年来的首度亏损,全年净利润亏损约39.96亿元……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24年,今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净利润仅11.58亿元,同比下降83.39%;广汽集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46亿元,同比下降19.12%,净利润约12.2亿元,同比下降20.65%;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28.72%……

去年,国内十二家实现盈利的车企,其净利润总额还不足900亿。

新能源汽车深陷价格战无法自拔,整个行业的利润率还是要由燃油车贡献。然而,燃油车在如此重任面前却屡屡败走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6.7万辆,同比下滑6.7%,环比增长3.2%。

其中,传统燃油车零售销量为90.5万辆,同比下滑27%,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85.6万辆,同比增长29%,按此计算,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8.4%,同比增长13.5%,马上50%的渗透率给燃油车下了一道“通牒”:

油车急需扳回一城,2024年,燃油车受到新能源的冲击前所未有,面对市场份额和利润,是先保大还是保小,已经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而BBA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所幸整个燃油车赛道,也还没有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今年一季度,中国燃油乘用车的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6%)已经超过纯电动乘用车(12%),国内的燃油车出口量也从2021年的147万辆提升到2023年的334万辆,复合增长幅度达到51%。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兆头,至少国内市场冷却后,还能找到适合增长的沃土。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能够蚕食燃油车关键一点在于前者不断的智能化、科技化。如今的燃油车也意识到这一点,以上汽大众为例,5月份,上汽大众的途观LPro上市,在上市之前就打出“最智能的油车”称号,发布会现场更是请来大疆车载、腾讯出行、科大讯飞一众高管来站台。

当然,随着燃油车们陆续尝试退出价格战,如果是准备在智能化赛道上加速,与新能源进行正面硬杠,未尝不是个好策略。

燃油车必须要努力了。

图说丨财政部带你看“国家账本”:努力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

“蛋糕”更大,含金量更足,一图速看高质量发展的海关答卷

为创新保驾护航,一图看懂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发展成就

南财智库简介

观酒周报|飞天茅台批价连续回升;澳洲葡萄酒进口量额飙涨;618白酒数据显著增长

《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报告(2024)》焦点一览

观酒周报|多高管离职岩石股份跌停;贵绳股份、贵广网络澄清习酒借壳;酱酒新国标生效

观酒周报|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召开;百润股份实控人被解除留置;顺鑫农业将聘新总经理

THE END
1.2024豪车十大品牌10大豪车品牌→Maigoo品牌网豪车十大品牌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联合重磅推出的10大豪车品牌排行榜,榜单由品牌数据研究部门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后最终才形成数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名单以企业实https://www.maigoo.com/best/22300.html
2.探究豪华车市场,盘点顶级豪车品牌旗下热门系列一览2、 奔驰,作为全球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初,奔驰车辆以其卓越的性能、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科技而著称,如S级轿车、E级轿车等,都是其豪华车市场的代表作品,宝马,同样是世界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 3、 豪车涵盖了众多品牌和车型,例如奔驰S级、宝马M系列、奥迪A8、劳斯莱斯幻影、保时捷Panamera等,https://vqaq.com/d98714521EbD.html
3.奔驰成保值第一?新能源汽车时代BBA还有什么故事??最近这几年,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可谓是风云突变,原先红火的豪车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在最近奔驰成保值第一的汽车品牌,新能源时代传统豪车巨头BBA到底还有什么故事呢? 一、奔驰成保值第一?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日前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奔驰E级在中大型https://blog.csdn.net/2401_88566218/article/details/144820151
4.盘点《狂飙》里的经典座驾!高启强在剧中竟然玩遍了BBA顶级豪车高启强在剧中竟然玩遍了BBA顶级豪车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狂飙》,无疑是最近大伙讨论得最多的话题。由于这部剧拥有三条时间线,而且跨度达到20年之多,所以除了主角身上的打扮和周边环境之外,汽车就成为区分这些时间线的重要因素。接下来,小酷哥就跟大家盘点《狂飙》中出现的经典座驾。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97732510279893542
5.豪车标志图片大全,豪车标志大全及名字经验交流现在大多数人都买得起小汽车,但是像奔驰宝马奥迪等车辆也不是随便人就开的上的。在平时生活中,如果身边的朋友开着BBA品牌的轿车,我们都会以此来评判这个人的生活应该过得不错。那除了BBA品牌的车子,你还认识哪些豪车标志呢? 豪车标志图片大全 德系豪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迈巴赫。 https://www.jiazhao.com/news96002/
6.30岁成功人士必开的7款豪车,展现品位与成功风采!内饰路虎国产车能在30岁买上一辆红旗H9,除了说明你是特别支持国产车,有情怀的人之外,还能说明你非常的有魄力,毕竟有这个预算,买一辆BBA不在话下,能够力排众议买一辆国产车,选择红旗H9,一定不差钱。 当然红旗H9用媲美劳斯莱斯的气场,以及科技感档次感十足的内饰,还有出色的动力系统,以及国产车本土车型身份赋予的价位优势,还有品牌特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K8J9HI0556B7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