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车被认为是汽车市场的香饽饽,过去十年年均高达30%以上的高速增长,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依然保持着高增长。然而现在,以奥迪、宝马为代表的豪车市场却风光不再。
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近年是宝马、奔驰以及奥迪的主要盈利引擎,帮助他们掩盖了欧洲市场的结构性疲软。
很多业内人士担心,这是否是一个风向标式质变的开始。
销量下滑
中国汽车市场巨大,普通家庭汽车去年在中国市场销售良好,但此前保持高速增长的超豪华品牌却开始遭遇寒潮。2013年初时,超豪华车的销量相较于2012年已经出现下滑。
刚刚过去的5月份,奥迪、宝马、捷豹路虎在华销量均不及去年同期。“这不仅是奥迪或宝马的问题,各家厂商都有这个问题。”某汽车公司高管对媒体指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5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总销量仅增长1.2%。
尚普咨询在《2014-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中提到,面对开始降温的超豪华车市场,超豪华品牌之间在国内的竞争也在加剧,虽然多数跨国车企依旧看重中国超豪华品牌车市场潜力,也未降低其在华销量目标,但部分超豪华品牌在华的扩网步调也有所放缓。
回归理性
从5月豪车阵营的销量比较来看,国内被公认的八大品牌出现了明显的反差。
数据显示,奥迪、宝马、捷豹路虎以及沃尔沃这样的豪车,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滑;而像奔驰、保时捷、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又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增长。这样的一增一降,表面上看,似乎是品牌间的销量波动,但如果与他们各自在国内市场的进入以及受市场外因素的影响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两大阵营所出现的新变化,恰恰反映了国内理性消费观的有机改变。
相比之下,在5月份出现增长的品牌,大多都是在国际上并不逊色于奥迪、宝马品牌的实力派代表车型。像保时捷、凯迪拉克,都出现了可喜的增长,就表明靠实力说话对于市场的重要性。这也从另一方各方面反映了实力派车型的潜在优势,已经越来越被国内消费者所重视。
在刚过去的5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依然呈现低迷状态,5月,乘用车销量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呈小幅的增长。1-5月份,乘用车销量增幅继续趋缓;降温的趋势更是直接影响了曾经产销两旺的豪华车市场,较之今年前几个月,一些豪车销量出现了大幅的下降。
在4月底的上海国际车展之后,各地的地方车展接踵而至,一直持续到了6月底,包括武汉车展、重庆车展、南京车展、深港澳车展等等,再加上5、6两个月,有两个小长假,一个五一,一个端午,这对于汽车销售那是相当有利的,车展和假期都适合搞促销活动,可是,这些并没有让汽车的销售市场出现繁荣景象。
在刚过去的5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依然呈现低迷状态,5月,乘用车销量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呈小幅的增长。1-5月份,乘用车销量增幅继续趋缓;降温的趋势更是直接影响了曾经产销两旺的豪华车市场,较之今年前几个月,一些豪车销量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刚刚过去的5月份,奥迪、宝马、捷豹路虎在华销量均不及去年的同期,奥迪5月在华销量下滑,中断连续26个月的增长,其中奥迪Q3降幅最大,从8494辆同比骤跌45.3%到4644辆。其次是奥迪A6。宝马5月崴了一下脚,中国销量下降了5.5%,但这却是2005年1月以来宝马首次滑坡。捷豹路虎似乎成了“病猫”,5月在华销量同比大幅下跌32.1%,1至5月份累计销量同比滑落23.0%。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北京得摇号,但这对豪华车消费影响并不太明显,但是今年的情况明显不如往年了。
中国品牌轿车的情况是特别希望注意的,销量5月是17.34万辆,同比下降了21.6%,这个降幅还是相当大的,因为中国品牌轿车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不小的,但是我们看一下中国品牌轿车和中国品牌SUV,中国品牌SUV的绝对量已经超过了中国品牌轿车的数量。
5月销量排名前十的轿车生产企业,全部是合资品牌,而销量排名前十的SUV生产企业中有三家中国品牌,其中销量第一和销量第二的位置都被中国品牌占领,对于这种鲜明的对比,有行业人士认为轿车市场应该引起自主品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