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免费编辑

所属类别:学校

北京大学(英文: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词条百科精彩信息一览无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大学

所属地区

北京市

外文名称

PekingUniversity

主要院系

理学部、社会科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等

简称

北大、PKU

国家重点学科

131个

校训

硕士点

312个

1898年7月3日

博士点

263个

类别

公立大学

院士

78人

学校类型

综合类

主要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位

7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1项

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6位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C9联盟,2011计划

现任校长

林建华

知名校友

屠呦呦、李克强、邓稼先等

学校代码

10001

010-62751407

bdzsb@pku.edu.cn

院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男女比例

1.72

录取分数招生计划毕业生去向

学校录取分数

生源地:

安徽

学科分类:

理科

年份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录取人数录取批次

2016--688-本科第一批A

201569969569318本科第一批A

201467465965244本科第一批A

201366064764117本科第一批A

各专业录取分数

年份:

2015

专业名称学科分类二级分类最高分平均分平均分线差录取批次

理科试验班类理学理科试验班类698696141本科第一批A

工商管理类管理学工商管理类697696141本科第一批A

化学类理学化学类695694139本科第一批A

数学类理学数学类699696141本科第一批A

物理学类理学物理学类693693138本科第一批A

心理学理学心理学类695695140本科第一批A

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学类697696141本科第一批A

更多

目录

1校园介绍

2历史沿革

3科研成果

4办学条件

5文化传统

6学校领导

7知名校友

折叠编辑本段校园介绍

北京大学-牌匾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占地面积1.95平方公里(合2925亩)。昌平校区占地面积550多亩。大兴校区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占地面积约550亩。北京大学无锡校区同样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大学城,占地面积500多亩。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占地面积约990亩。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占地面积82.87万平方米(合1243亩),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2]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医学部、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折叠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

北京大学-大学堂匾额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3],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随后,孙家鼐任命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9月21日,慈禧太后与守旧派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但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认为,北京大学是中国历代太学(国子监、国子学)的继承者,是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甚至认为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另一方面,北大又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故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1900年8月3日,清廷下令停办京师大学堂。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责成经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得以恢复。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办开学典礼。根据学制,不同程度的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1904年,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改为总理学务大臣,负责统辖全国学务,并另设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京师大学堂统辖全国教育的职能因此分离,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同年,进士馆开学,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届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年)进士30余名入学。并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开中国高等学校派遣留学生之先河。

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设十三学门,分别是经科的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的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法政科的政治、法学,商科的银行保险,格致科的地质、化学,工科的土木、矿冶,农科的农学,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4]

折叠中华民国/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民国初年(1912-1916)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1914年,胡仁源任北京大学校长。此时已有黄侃、辜鸿铭、钱玄同、马叙伦、陶孟和、冯祖荀、何育杰、俞同奎等名家在北京大学任教。

五四运动前后(1916-1927)

北大历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这十年,被视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期,“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开学,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蔡元培主张“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辞退了一批不称职的中国、外国教师,聘请陈独秀、夏元瑮分别出任文科、理科学长,聘请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启修、王世杰等到校任教。此期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著名学者还有黄节、吴梅、刘文典、陈垣、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马衡、康心孚等。对有学术造诣、政治上守旧的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蔡元培也用其所长。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他设立了评议会,将其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评议员由教授选出。后来,又在各学门(系)设立教授会。随后又设立北京大学行政会议、教务会议、总务处。至1920年9月,北京大学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已经基本成熟。蔡元培倡导教育独立,认为官僚政客不应干涉教育,“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为此几次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蔡元培力图将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将商科并入法科,把工科并入北洋大学。1919年,蔡元培撤销文、理、法科,学门不再隶属于科,并改学门为学系,设14个学系。蔡元培废除年级制,实施选科制,以发展学生个性,沟通文理。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设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培养研究生。这是中国高校最早的研究所。1918年,他创立《北京大学月报》,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蔡元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邀请杜威、罗素、班乐卫、普朗克等名家到北大讲学。1920年,北京大学允许3名女生进入文科旁听,并在同年秋天正式开始招收女学生,开中国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

1919年竣工的北大红楼

1919年(民国八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任游行队伍总指挥。集会宣读了北大学生许德珩起草的《北京学生界宣言》,游行中散发了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游行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签署巴黎和约,学生运动取得胜利。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率先在中国系统地接受、传播、实践马克思主义,北大成为中国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0年8月,陈独秀创建上海共产党小组。1920年10月,李大钊创立北京共产党小组。中共一大前,中国53名中共党员有21名是北大师生、校友。

三十年代(1927-1937)

1927至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恢复国立北京大学。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职。蒋梦麟改革北京大学管理制度,提出十六字方针“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改评议会为校务委员会。

1931年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设立合作研究特款。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

1932年6月,北京大学实行学院制,设文、理、法三个学院,胡适、刘树杞、周炳琳分别出任院长。

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37-194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底,日军先后占领北平、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

天津。9月,北京大学奉南京国民政府令南迁至湖南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临时大学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

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校舍紧缺、缺少仪器、资金不足。部分师生不得不兼职以维持生计。尽管条件艰苦,西南联大办学九年间本专科、研究生毕业3882人,在校生共8000人左右,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其中90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6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章者共23人),3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5年8月,日本战败。由于交通条件困难、三校原有校舍有待修缮,西南联大继续办学一年。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举办结业典礼,联大宣告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

1946年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致力于北大之全

1946年9月,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面复兴,“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双十节在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礼堂隆重举行复校开学典礼。胡适先生以其绝高的威望,延揽名师,可谓济济多士,萃集一堂。

1946年,北大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为训导长,郑天挺为秘书长,设33个学系(其中医学系下设18科)、两个专修科及独立的文科研究所。据1946年12月的统计,北大有注册学生3420人。复员后,北大文、理、法学院得到加强,医、农学院处于中国顶尖水平。胡适还拟设立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是因局势动荡未能实现。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选举首批院士,北大十名教授当选,列中国各大学之首。

1948年11月,北平被解放军包围。国民政府原本计划让北京大学南迁,但北大教授会决议不南迁。国民党拟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派出飞机,希望一批重要学者离开北平南下。胡适、钱思亮、毛子水、姚从吾等人受邀南下,但大多数学者留在了北平。12月15日胡适校长离平南迁,由郑天挺、汤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务,但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

折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北京大学(1949-1966)

校园风光(一)

1949年底,北大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2年,政府仿效苏联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校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北大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医学院独立为北京医学院(后改为北京医科大学);北大地质学系与清华大学等校有关系科﹐组建了北京地质学院(已更名中国地质大学);北大学法律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已更名中国政法大学)。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原来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云集北大,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

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223名学部委员中,北大在任教师有28人,居中国高校之首。院系调整后,北大在1954年重建法律系(原北大法律系已有48年历史,1952年并入了今中国政法大学),1956年重建图书馆学系,1960年重建政治学系。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发“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拉开帷幕。在康生的策划授意下,北大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等七人于1966年5月25日贴出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攻击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宋硕、北大校长兼党委书记陆平、北大党委副书记彭佩云,指责三人“破坏文化大革命”,走“反对党中央、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修正主义路线”。该大字报曾遭到北大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对,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大字报。6月,改组后的北京市委宣布撤销陆平、彭佩云的职务,设工作组代行北大党委职权。7月,北京市委撤销北大工作组,江青点名要求聂元梓筹建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校文革”)。9月,校文革正式成立,聂元梓执掌大权。聂元梓被称为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领袖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大被称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北京大学的很多干部、教师被打成“黑帮分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残酷迫害。据统计,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大学有冤假错案1000多宗,400余户被抄家,知名学者饶毓泰、翦伯赞、俞大絪在内的60余人非正常死亡。1968年5月16日,校文革设立“监改大院”(也称“黑帮大院”,俗称“牛棚”),关押干部、教师218人,对其进行迫害。1969年,七千余名北大师生被下放鲤鱼洲(位于江西南昌,是血吸虫疫区)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1965年3月起,北京大学开始在陕西汉中建设新的校区(时称“653工程”)。

1970年6月27日,在停止招生四年后,北大开始采取“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招收工农兵学员。第一届入学新生2242人,其中北京总校1676名,汉中分校148名,江西分校418名。

1973年8月,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和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在北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简称150机)。标志着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又前进了一大步。

197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是中国当时面积最大、设备最好、藏书最丰富的高校图书馆。

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大学(1976-至今)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内乱。在邓小平同志等领导的关心下,北京大学迅速恢复了学校秩序,并于1978年春迎来了“文革”后第一批经高考录取的大学生。

1979年成立力学系,1982年成立社会学系,1983年考古学专业从历史学系分出独立建系,同年成立王选教授任所长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北大逐步实行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设立方正集团、北大青鸟集团等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979年9月,党中央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平反,并批准教育部任命其为北京大学名誉校长。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大学7000多名师生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北大游行队伍行至天安门前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声。

1989年4月,胡耀邦逝世,北京大学学生与北京其他高校学生自发悼念胡耀邦。

1996年10月、1998年5月,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百年校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庆典活动。北大的百年校庆也令世界瞩目,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贺信中称:"北京大学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学术中心。"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代表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世界60余所著名大学的校长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百年来形成的学术风气。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盖哈尔·卡斯帕尔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大学的百年纪念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们在此相聚一堂。

1999年11月,许智宏院士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2000年,复又回归北大怀抱。

2001年,北大启动“元培计划”,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1-2002年,北京大学先后组建、成立了政府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02年2月,时任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选院士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中国现代印刷革命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当代毕升”。

2014年5月,北大启动“燕京学堂”项目,为来自海内外一流大学的学生开设的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学位。

2018年,北大汇丰商学院将设牛津校区,该校区主要招收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学生,修读北大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硕士学位[7]。

折叠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折叠科研项目

北京大学在学术方面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

2014年,北京大学科研经费到款14.6亿(不含医学部);2013年科研经费到款27.73亿。

2009-2013年北京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一览表

年份

获批项目数

获批总经费(亿元)

20094802.2

20105602.6

20115863.85

20125994.79

20136044.7

自然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北京大学共获得1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有10篇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

其中,王诗宬院士主持的“三维流行拓扑性质的研究”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特邀报告;杨应昌院士主持的“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稀土领域十大科技成就之首;医学部尚永丰教授对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于2005、2006年先后在Nature和NatureReviewsCancer上发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有25位中青年学者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5名学者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揭示着北大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

折叠科研机构

据学校2014年,学校共有实验室157个,国家级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232个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

国家级实验室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联合)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联合)核物理与核技术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基因组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工程实验室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数学及其应用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

水沙科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

神经科学分子心血管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细胞增殖与分化

高可信软件技术机器感知与智能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计算语言学

视觉损伤与修复慢性肾脏病防治

辅助生殖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医学物理和工程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

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先进电池材料料理论与技术

互联网安全技术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

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康复工程技术有源显示工程技术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卫生部开放实验室精神卫生学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肾脏疾病卫生部开放实验室神经科学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医学免疫学卫生部开放实验室生育健康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数学与应用数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应用化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核科学与核技术软件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经济研究所

外国哲学研究所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

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展开

折叠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是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截止2014年底,图书馆藏书(不含院系分馆)982.25万册,电子资源183.15TB。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北京大学图书馆

学术期刊

北大所发行的部分学术期刊,是中国大陆当中,少有的获得国际知名的大学所认可、具品级的学术期刊,而一些知名学府如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亦有与北大合作共同发行期刊。

北京大学学术期刊一览表

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442/N1955年双月刊学报编辑部赵光达

2《数学进展》CN11-23121955年双月刊数学科学学院丁伟岳

3《物理化学学报》11-1892/O61985年月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唐有祺SCI

4《大学化学》CN11-1815/O61986年双月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段联运

5《地学前缘》CN11-3370/P1994年双月刊地大、北大翟裕生联办

6《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561/C1955年双月刊学报编辑部程郁缀CSSCI

7《中外法学》11-2447/D1978年双月刊法学院贺卫方CSSCI

8《经济科学》11-1564/F1979年双月刊经济学院刘伟CSSCI

9《国外文学》11-1562/I1981年季刊外国语学院季羡林CSSCI

10《国际政治研究》11-4782/D1980年季刊国际关系学院梁守德CSSCI

11《大学图书馆学报》11-2952/G21981年双月刊图书馆朱强CSSCI

12《市场与人口分析》11-3601/F1994年双月刊人口研究所郑晓瑛CSSCI

14《南亚研究》11-1306/C1978年半年南亚文化研究所孙培钧CSSCI

15《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1985年研究生院蔡桂生

折叠编辑本段办学条件

折叠院系设置

据北京大学官网显示,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62个直属院系,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农业以外所有学科门类。2014年,北京大学本科专业120个,其中医学部10个。

理学部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社会科学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跨学科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研究所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折叠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14年7月,北大已拥有3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0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9个)

批次专业名

第一批经济学法学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口腔医学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5个专业方向)核技术

临床医学(与北大第一医院结合)临床医学(与北大人民医院结合)

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

非通用语种群(蒙古语、菲律宾语、泰国语、波斯语、西伯莱语等12个语种)

第二批哲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生物科学

药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保险城市管理

第三批汉语言文学世界历史考古学预防医学

第四批汉语言文学世界历史考古学预防医学

第六批金融学新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

第七批能源与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学(第一批)

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2003-2010)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院系年度

1分析化学李克安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3年

2中国古代史阎步克历史学系2003年

3邓小平理论陈占安马克思主义学院2003年

4细胞生物学丁明孝生命科学学院2003年

6大气探测学刘树华物理学院2003年

5电磁学赵凯华物理学院2003年

7人体生理学范少光医学部2003年

8生物化学贾弘褆医学部2003年

9现代汉语陆俭明中国语言文学系2003年

10法理学朱苏力法学院2004年

16弹性力学王敏中工学院2004年

11近代国际关系史袁明国际关系学院2004年

12普通和无机化学姚光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4年

13世界近代史高毅历史学系2004年

14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生命科学学院2004年

15高等代数赵春来数学科学学院2004年

17数学物理方法吴崇试物理学院2004年

18实验心理学朱滢心理学系2004年

19病理学顾江医学部2004年

20病理生理学吴立玲医学部2004年

21艺术概论彭吉象艺术学系2004年

22哲学导论张世英哲学系2004年

23政治学原理王浦劬政府管理学院2004年

24遥感概论秦其明地空学院2005年

25民族与社会马戎社会学系2005年

26生物化学昌增益生命科学学院2005年

27大学英语综合课程黄必康外语学院2005年

28光学钟锡华物理学院2005年

29图书馆学概论吴慰慈信管系2005年

30离散数学屈婉玲信息学院2005年

31中国哲学史李中华哲学系2005年

33古代汉语蒋绍愚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年

32中国现代文学温儒敏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年

34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邬伦地空学院2006年

35刑法学陈兴良法学院2006年

36西方文明史导论朱孝远历史学系2006年

37思想道德修养祖嘉合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年

38基础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生命科学学院2006年

39数理统计何书元数学科学学院2006年

40普通物理实验段家忯物理学院2006年

41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心理学系2006年

44药物化学徐萍医学部2006年

42口腔正畸学周彦恒医学部2006年

43外科学祝学光医学部2006年

45中国当代文学洪子诚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年

46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年

47微观经济学于鸿君光华管理学院2007年

48保险学原理孙祁祥经济学院2007年

49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邓小南历史学系2007年

51几何学及其习题莫小欢数学科学学院2007年

50数学分析彭立中数学科学学院2007年

52近代物理实验吴思诚物理学院2007年

53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叶沿林物理学院2007年

55医学免疫学高晓明医学部2007年

54神经生物学韩济生医学部2007年

56麻醉与重症医学杨拔贤医学部2007年

57微观经济学刘文忻经济学院2007年(网络)

58邓小平理论概论陈占安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年(网络)

59中国历史地理韩茂莉城市与环境学院2008年

60国际政治经济学王正毅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

6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年

62概率论陈大岳数学科学学院2008年

63大学体育郝光安体育教研部2008年

65量子力学程檀生物理学院2008年

64力学舒幼生物理学院2008年

66计算概论代亚非信息学院2008年

67数据结构与算法张铭信息学院2008年

70眼科学黎晓新医学部2008年

69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马绪臣医学部2008年

68人体解剖学周长满医学部2008年

71行政管理学张国庆政府管理学院2008年

72线性代数冯荣权数学科学学院2008年(网络)

73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商金林中国语言文学系2008年(网络)

78自然地理学陈效逑城市与环境学院2009年

76博弈与社会张维迎光华管理学院2009年

77田野考古实习张弛考古文博学院2009年

74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刘新元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9年

82神经病学樊东升医学部2009年

83流行病学胡永华医学部2009年

79药理学李学军医学部2009年

81妇产科学魏丽惠医学部2009年

80医学微生物学庄辉医学部2009年

75理论语言学陈保亚中国语言文学系2009年

84财政学(网络)刘怡经济学院2009年(网络)

85环境科学朱彤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

86生理心理学韩世辉心理学系2010年

87软件工程王立福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0年

88儿童口腔医学葛立宏医学部2010年

89行政管理学周志忍政管2010年(网络)

90影视批评戴锦华中国语言文学系2010年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名单(2007-2011)

序号年度教材名称作者

12007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何书元

22007年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二版)张乃孝

32007年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第二版)赵凯华

42007年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甘学温

52007年护理研究(第三版)肖顺贞

62008年动物生物学(第2版)许崇任

72008年生命科学导论(第2版)高崇明

82008年概率论何书元

92008年线性代数王萼芳

102008年量子力学教程(第2版)曾谨言

112008年新概念物理教程量子物理(第二版)赵凯华

122008年药理学库宝善,李学军,谭焕然

132008年外科护理学路潜,李建民

142008年医学寄生虫学高兴政,田喜凤,汤自豪宝

152008年医护心理学胡佩诚,周郁秋,孙立波,马丽,蒋继国

162009年经济法学(2008年版)张守文

172009年西方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唐士其

182009年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下)翦伯赞、吴宗国

192009年生物化学教程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202009年离散数学(第二版)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

212009年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版)唐军民、高俊玲、白咸勇

222011年复变函数李忠

232011年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

242011年细胞生物学(第4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张传茂

252011年计算机系统平台张丽李晓明

262011年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二版)王克义

272011年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彭宗超林震

282011年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符国群

292011年财政税收法(第五版)刘剑文熊伟

302011年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312011年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第三版)上下罗经国

322011年泰语教程(第1-4册)(修订本)潘德鼎

332011年俄国文学史(上卷)(修订版)曹靖华李明滨岳凤麟张秋华

342011年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第l-4册)胡壮麟

352011年社会医学(第2版)张拓红

362011年国际经济法(第三版)余劲松吴志攀

国家级教学团队(14个)

序号团队名称带头人年份

1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姜明安2010年

2生理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管又飞2010年

3口腔医学课程建设教学团队郭传瑸2010年

4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陶澍2010年

5普通化学本科主干基础课教学团队姚光庆2009年

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尚永丰2009年

7田野考古实习教学团队赵化成2009年

8国家理科基地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王稼军2008年

9现代汉语教学团队沈阳2008年

10外科创新教学团队王杉2008年

11基础数学教学团队姜伯驹2007年

12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阎步克2007年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序号名称批次

1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批

2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批

3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第二批

4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第三批

5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第三批

6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第四批

7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第四批

8考古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第五批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6个)

理科基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核物理、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

文科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经济学基地:经济学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年份

1朱庆之元培学院(元培计划)2007年

2陈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长学制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2007年

3李四龙哲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08年

4孙祁祥培养世界一流经济学本科生教育实验区2008年

5俞虹邱章红领导型数字媒体创意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09年

折叠学科建设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心理、力学、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50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等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52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护理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等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5个)

国民经济学、基础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天体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肾病,心血管病,血液病)、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

亚非语言文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博士后流动站(39个)

校本部(33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教育学、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测绘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艺术学

医学部(6个):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

学科排名

2013年1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在全部参评95个一级学科中,北大参评学科48个,排名第一的学科16个、排名前三的学科35个、排名前五的学科38个,以上数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国际影响

截至2013年11月,北大实现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其中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已经达到5个,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物理学。北大的ESI论文总引用数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29名,在大中华两岸三地所有高校中名列第一。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有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其中化学列第15名,政治与国际关系列第21名,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均列第22名,材料科学排第28名、哲学、数字、运筹学、会计与金融学四科皆排在第30名,物理学与天文学第32名,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第33名,环境科学第34名,电机与电子工程第36名,生物科学第37名,药理学第38名,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第35名。

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学位列第57名。

折叠师资力量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北京大学有北京大学有6441名专任教师,其中1701名教授,2037名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67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科资深教授)22人,14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4人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43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16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学名师1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4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物理学部

姜伯驹张恭庆陈佳洱甘子钊文兰杨应昌

丁伟岳陈建生田刚赵光达徐至展李政道

苏肇冰张焕乔解思深王诗宬贺贤土霍裕平

周又元王恩哥鄂维南陈十一欧阳颀

化学部

唐有祺徐光宪黎乐民刘元方周其凤王夔

张礼和黄春辉高松吴云东刘忠范严纯华

地学部

赵柏林涂传诒陈运泰童庆禧马宗晋叶大年

张弥曼秦大河陶澍张培震

信息技术科学部

杨芙清王阳元秦国刚黄琳李启虎陆汝钤

梅宏包为民龚旗煌

技术科学部

叶恒强方岱宁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翟中和韩济生韩启德许智宏朱作言方精云

童坦君赵进东蒋有绪尚永丰朱玉贤程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道培唐孝炎郭应禄沈渔邨庄辉何新贵

王陇德高文俞梦孙马永生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姜伯驹张恭庆许智宏朱作言陈佳洱陈运泰

苏肇冰林毅夫文兰韩启德徐至展解思深

涂传诒方精云王恩哥赵进东严纯华高松

梅宏朱玉贤

折叠学校排名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国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

2015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

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

201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北大蝉联中国高校第1位。

2015年台湾大学版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7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

2016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1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

2015-2016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42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

2015年CWUR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56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

折叠编辑本段文化传统

折叠学校标识

北京大学并无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北京大学的校训。

校徽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2007年6月6日,北京大学正式颁布实施《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作为“根本大法”系统管理和维护北京大学的视觉形象。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并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在鲁迅先生设计校徽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原北大校长许智宏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北京大学校徽的主管部门为北京大学标识管理办公室。

校歌

北京大学并无校歌。北大1952年校歌《燕园情》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之后。歌词先对五四先哲的夙求和西南联大的颠沛作了回顾,然后抒写今日学子的读书报国之志。

1916年校歌

(时任校长蔡元培,吴梅作词)

1918年校歌

(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吴梅作词)

1952年校歌

现为北大代校歌,《燕园情》(周保平词,孟卫东曲)

景山门启嬗帏成,

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论同堂,尽南北儒诊。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械朴乐英才,试语同侪,

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

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程改。

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才,

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

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时幸遇先生蔡。

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校庆日

折叠编辑本段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朱善璐

校长

常务副书记

张彦

常务副校长

吴志攀、柯杨、刘伟

党委副书记

于鸿君、敖英芳、叶静漪

副校长

王杰、李岩松、高松、陈十一、王仰麟

纪委书记

于鸿君(兼)

秘书长

杨开忠

总会计师

闫敏

校长助理

李晓明、张宝岭、邓娅、程旭、黄桂田、马化祥孙丽、陈宝剑

折叠编辑本段知名校友

截至2008年,北大校友中已有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徐光宪、王忠诚等八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共14人),12人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全国共23人),近1000人当选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中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更多校友查看参考资料。[6]

政界

李克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冷溶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李肇星

中国前外交部长

陈独秀

五四运动总司令

李源潮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胡春华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赵乐际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

任建新

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

胡启立

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穆拉图·特肖梅埃塞俄比亚总统

文艺

冯友兰

著名哲学家

罗常培

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

徐志摩

现代诗人、散文家。

顾颉刚

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茅盾

傅斯年

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

朱自清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范文澜

历史学家

姚从吾

中国历史学家

冼星海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俞平伯

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

卞之琳

传媒教育

撒贝宁

中央电视台著名当家主持人

李思思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张泉灵

央视著名主持人

俞敏洪

新东方学校创始人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

工商

李彦宏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黄怒波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

科学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

李政道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裴文中

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邓稼先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黄汲清

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

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刘东生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煦

华裔科学家

于敏

田刚

数学家,全国政协常委

郭永怀

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谢晓亮

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

朱光亚

中国核科学主要开拓者之一

侯朝焕

周光召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余同希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唐敖庆

理论化学家姿育家

金亚秋

特色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详情>>

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系。本科现阶段设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里也是北大文科院系中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数量最多的院系,平均5个本科生就能拥有一位专业导师。中文系目前是按全系大专业招生,前两年不分专业,统一组织同学系统学习。第四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报名选择专业。

光华管理学院

作为北京大学专门从事工商管理研究和教育的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独立的学术思想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点,学院多年坚持文理兼收的原则,每年都有约五分之一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进入光华管理学院。

经济学

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财政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等六个本科专业,经济学院也是极为国际性、开放性的学院,国际交流十分广泛,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新闻与传播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早在1918年北大就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北大两度在全国率先开办新闻专业,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

法学

法学院是中国近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院学科齐全、名师云集,开展的法学教育涵盖法学本科、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等多个层面,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998年,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法学院率先取消了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划分,只设立法学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学生在4年内修满最低140分并完成实习和学士学位论文后,准予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词条图册

校园风景(1张)

全景展示

211工程大学

东北地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华北地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华东地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州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昌大学

华中地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广西大学

西北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

西南地区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

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军事系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985工程大学

一期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

二期名单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亚洲与东太平洋EQUIS认证大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南澳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雪梨大学

墨尔本商学院麦觉理大学蒙纳许大学昆士兰大学

西澳大学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

岭南(大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印度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罗尔分校印度管理研究所亚美达巴德分校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韩国高丽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奥塔哥大学怀卡托大学

新加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等经济商业学院

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

2013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

哈佛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东京大学(日本)耶鲁大学(美国)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帝国理工大学(英国)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康奈尔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瑞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京都大学(日本)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

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杜克大学(美国)麦吉尔大学(加拿大)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清华大学(中国)

香港大学(中国香港)西北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首尔国立大学(韩国)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马萨诸塞大学(美国)慕尼黑大学(德国)北京大学(中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悉尼大学(澳大利亚)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

THE END
1.班主任7 刘德昱 2024级材料类1班 liudeyu@ouc.edu.cn 8 侯春朝 2024级材料类2班 houchunchao@ouc.edu.cn 9 夏呈辉 2024级材料类3班 c.xia@ouc.edu.cn 10 张灏 2024级材料类4班 zhanghao1763@ouc.edu.cn通讯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三沙路1299号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66404 联系电话:0532-http://mse.ouc.edu.cn/28599/main.htm
2.学者C数学课代表——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社会新闻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数字化学习的趋势愈发明显,尤其是在数学教育领域。近日,一款名为“C数学课代表”的在线学习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还为教师和家长搭建了一个便捷的沟通桥梁。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一平台的特点、影响以及它如何在教育界掀起一股新潮流。 ### 一、C数学课代表http://wap.cckemei.com/tcgx=23253857
3.天津大学mba8篇(全文)天津大学mba 第2篇 山东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土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是山东省最早具有MBA、EMBA教育办学权的学校。(山东思硕MBA培训编辑) 山东大学专门成立了MBA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设在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拥有一流的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drfe81z.html
4.东华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专业介绍学院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核工程类专业全国排名第5(2019-2020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是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https://www.gaokao.cn/school/176/newsdetail/68017/181074
5.广西师范大学2020年学科数学864答案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在必修2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了直线和圆这两个基本的几何图形.这一节课是在学完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将研究曲线的方法拓展到椭圆,https://www.360docs.net/doc/4c8773807.html
6.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公示资讯中心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公示 导读: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安排,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组织专家,从相关人才计划中遴选推荐了723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73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20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97名教学名师。https://m.instrument.com.cn/news/d-236935.html
7.成都七中全国第一!强基计划获破格入围资格,四川这些高中上榜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目前,已经发布招生简章的高校有: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这里转发部分学校简章。 01北京理工大学 为全面贯彻http://bbs.028xuexi.com/thread/88914
8.2024年统计学考研院校排名前100名!北大第一最新数据显示,前100名依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更多排名数据,来看高顿考研的整理。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达到推断所测对象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https://m.gaodun.com/kaoyan/jingjixue/1451412.html
9.985院校材料类专业排名39所985大学排名表理工类: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第四档 综合类:兰州大学、东北大学。 专属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985的大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https://www.ttjm.com/zixun/311716.html
10.中国海洋大学《数学计算方法》2023线………第1页,共1页中国海洋大学 《数学计算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求函数f(x,y)=x2-xy+y2+1在点(1,1)处的最大方向导数()A.√5;B.2√5;C.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8159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