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凛冬已至,何处有暖春?

从4月版号重启,短期内最后一个行业性利好落地,已上市的游戏中大厂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更加尴尬的局面。版号是重新发放了,但原来的数量优势消失了,得到版号的大多是休闲游戏,中大厂支撑收入增长的中重度游戏,拿版号的难度在加大。

因此在这样的新监管常态下,游戏公司们出境的脚步反而比年初迈得更快。海外市场成为了当下游戏公司,尤其是大厂们为数不多的一张牌,这也意味着海外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当下的全球游戏市场都在遭遇逆风,后疫情时代,除了宅经济的热度消退,通胀、衰退、地缘摩擦、文化冲突,都给中国游戏企业出征海外增加了更多的障碍和难度。

但如果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广阔的潜在市场、自由的创作环境,也有望让在手游研发、运营、商业化运作上更领先的中国游戏公司发挥更大的价值。

因此对于产业来说,前方虽有荆棘,但出海是必须。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出海故事或许并没有厂商吹嘘的那么美好,至少庞大的中国市场再难找到第二个。在新技术变革之前,市场预期需要压一压。

(1)能力吊车尾的厂商们在金矿上躺着数钱的日子已一去不返,海外赚钱的难度只会更大。在短期没了增长后,加速萎缩是他们要面临的困境。

(2)而头部大厂们在现有规模上再增长的压力也会比市场原本预期的更大。

对于网易来说,在新的业务曲线找到之前,估值难以摆脱跟随内容储备的短周期命。而再造一个中国市场(海外收入占比50%)的愿望,恐怕实现起来也并不轻松。

今年以来,相信大家对游戏行业的直接感受就是:冷的太快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游戏玩家似乎一夜之间不想花钱了。

以手游市场为例,SensorTower披露的每月手游数据,全球游戏付费流水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进入6月之后,下滑比率进一步加大。

1、首先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地区,根据伽马数据披露,从二季度开始,手游流水就开启了逐步迈向“恐慌式”下跌趋势。

诚然经济低迷,消费滑坡确实会影响到玩家的付费意愿,但海豚君认为,供给端的影响也不小。虽然版号已经重启,但因为版号不确定而降低资金预算后,对行业供给端的负面影响现在也真正开始涌现。

(1)一方面,二季度以来能打的新游几乎是空白,而去年同期有《摩尔庄园》、《梦幻新诛仙》、《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漫威超级战争》等上线初期流水亮眼的中大厂作品。《梦幻新诛仙》7月上线,当月流水排进了TOP10榜。但今年同期的新游,只有《暗黑破坏神不朽》上榜了TOP10,但排在最后一位。

(2)另一方面,由于版号审批的紧缩,项目投资预算被砍,不少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的老游戏被各个公司关停。

如果说国内还可以归因版号政策,但手游市场规模比较大的,除了中国大陆之外的美国、日本,上半年的玩家付费规模甚至萎缩得的更快。

与此同时的另一面,智能手机渗透率还相对较低、且人口规模不小的印度、印尼、巴西等国家地区,整体手游市场还在高速增长;但由于人均付费水平远不及日韩、欧美,从而使得全球游戏市场呈现收入规模下降,但下载次数还在正增长的“反差”。

除此之外,香港、台湾等地区,今年上半年也在增长。海豚君认为,这恐怕与大陆版号停发期间,游戏厂商扎堆出海后,首站选择港澳台地区使得当地上线新品密集有关。

2、其他主力市场

(1)美国手游市场,上半年玩家支出同比下滑9.6%,下载次数同比下滑2.5%。其中收入相对较低的GooglePlay用户,在通胀环境下受到的生活成本压力更大,因此显著减少了游戏上的花费。

(2)日本手游市场用户支出和下载量分别下降12%、11%。日本玩家对游戏的付费意愿全球最高,尽管手游玩家不足5000万人(ASCII《Fami通游戏白皮书2022》),但手游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二。

不过日本游戏市场相对成熟和饱和,因此整体增长有限,疫情一透支,难免要回归常态。

(3)上半年重磅新品云集的韩国手游市场,情况就相对好好多了,玩家支出小降1.9%,下载量下滑7.2%。《天堂W》、《地下城与勇士手游》、《暗黑破坏神不朽手游》、《赛马娘》等新游戏表现强势,尤其是带动了本身付费水平就较高的iOS用户支出规模增加,从而部分抵消了安卓市场的下滑。

总的来说,手游主力市场规模的下滑,背后原因有:

1)需求端主要与全球封锁放开以及宏观经济有关,尤其是高通胀地区对可选娱乐需求的压制。这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是在消化疫情期间透支未来增长空间的影响。

假设没有疫情以及疫情导致的经济周期扰动,对疫情前2019年的市场增速进行线性平滑(每年增速按照90%逐步递减),从趋势上来看,因为疫情期间的透支,如果今年回归原先增长通道的话,也会面临一个10-15%左右的下滑(=860/980-1)。

a.在疫情高峰期的2020、2021年,不定期的居家办公期间,游戏公司的生产力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今年以来的游戏产品供给。

任何一款手游都有热度退潮期,因此整体市场的增长少不了源源不断的新品支撑。在上文不同市场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看出,缺少新品的国家地区,玩家的消费欲望下降程度会更大。

b.资金预算缺失则不仅影响新游供给,也会影响老游戏供给。在资本寒冬期资金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游戏厂商也会出于对投入产出效率的考虑,一方面会及时关闭一些ROI表现不佳的游戏项目,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新游立项的标准,同样也减少了市场的游戏数量。

如果要看游戏行业未来的增量,无非就是从玩家数量的渗透和玩家付费力的提升两个角度:

(1)玩家数量的扩张,一方面是游戏爱好进一步渗透,疫情加深的家庭娱乐下游戏机,以及除了部分地区的普及率还有增长空间的智能手机,还包括技术革新带来的新设备普及,比如VR、AR,可回顾海豚君昨天发的VR报告《歌尔的救赎:字节加持的Pico》。

(2)玩家付费力的提升。短期上无法摆脱通胀后经济下行压力的大环境影响,只有部分地区会出现结构化的增长机会。

目前来看欧美、东亚地区的用户付费力最高,但与经济总量GDP相比,整体亚洲地区游戏付费的占比还不高,从文化习惯角度来说,东亚之外的亚洲地区(东南亚、南亚)还有更多可挖掘的付费潜力。中长期上,随着全球优秀的游戏厂商向这些地区扎堆输出产品,当地用户的游戏需求也会被进一步激发。

北美地区游戏支出占比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也存在进一步挖掘的可能。但拉美、中非地区,虽然近两年增速不错,但限于居民平均收入太低,因此相当于目前的经济水平,目前的游戏市场发展相对充分。

1、短期增量:袖珍的超休闲不能救急,但可以帮助游戏“破圈”

而如果从不同的游戏品类来看,这两年增速最快的要数超休闲游戏,其中以障碍穿越、解谜、模拟等内容为主。海豚君认为,虽然超休闲市场规模还很袖珍,但其爆发的背后有疫情下的特定原因,能够对整体游戏市场带来长远的影响和助力。

(1)超休闲当下爆发的背后驱动力——“玩家破圈”

相比于中重度游戏需要在挖掘付费点、提高价格上面花心思,这两年超休闲游戏的增长,更多的是在走量的逻辑。

a.在疫情高峰的全球封控期(2020-2021)用户活动大部分转到线上,超休闲手游因为其门槛非常低,更灵活便捷,捕获了许多原来的非游戏玩家,比如一些中老年人用户,以及从超休闲向休闲渗透的女性用户。

在不同的国家市场上,游戏畅销前1000款中偏向X世代用户(45岁+)的数量占比提升速度较快,而在疫情之前,还是Z世代用户的游戏增速最快。

其次女性向游戏也在疫情期间加速喷涌。

疫情这两年最受中老年人欢迎的,还是属于《CandyCrushSaga》、《Fishdom:DeepDive》等三消类游戏。最受女生用户欢迎的,也偏向模拟、冒险、养成、音游等休闲风格,比如《Roblox》、《CoinMaster》、《EnsembleStarsMusic》等。

如果按照SensorTower披露的2021年超休闲游戏内购收入2.3亿美元,上述内购收入占比5.9%来算的话,2021年超休闲手游整体市场规模也就是在40亿美元左右,只有整体手游销售收入(980亿,Newzoo)的4%。

这与其下载量占比30%的水平并不对等,虽然会因为占比较大的印度、印尼等玩家拉低市场规模,但从规模大小上来看,超休闲市场仍然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比如在美国市场,目前偏向X世代(45岁+)的游戏数量在TOP100中的占比在快速上升,而这类用户群体掌握着全美80%的财富。当更多的X世代用户被发展为游戏用户后,他们的购买力有望给休闲游戏带来可观的增量。

(3)泛滥的竞争: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吃到直接红利

虽然休闲游戏市场想象力十足,但由于本身内容、玩法设计的相对简单,因此被模仿、抄袭的成本也非常低,用户兴趣迁移速度更快。因此对于做休闲游戏的厂商来说,如果没有较强的发行、渠道推广以及长期运营能力,在竞争泛滥下,产品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

SensorTower公布的年度超休闲游戏下载量排名中,头部的产品更迭速度都非常快。有新品昙花一现,也有旧品因为产品更新、运营给力而返老回春。

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对于小厂或者小型工作室来说,赚一次就已经回足血了。但是对于大厂来说,要在现有规模上贡献一个明显增量,靠超休闲游戏来实现实在太难。

在SensorTower给出的一份2022年1-8月超休闲游戏发行收入排行榜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中国的巨人网络,实现收入1500万美元,这个创收能力还不及《暗黑破坏神不朽》上线一周的水平。因此超休闲游戏只适合中小厂,大厂的出路并不在这里。

3、行业长期增量:坐等技术革命(VR/AR、云游戏)

说实话,在海豚君汇总各个市场情况时发现,尽管在2015年之后拥有越来越严苛的版号审批制度以及两次毁灭式打击的版号停发期,但放眼全球,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具备高吸引力的金矿市场。人多,用户付费能力也非常靠前,量和价都很可观,市场足够大的情况下,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捞金也更容易。

但在文化监管的力度进一步趋严以及政策方向鼓励出海的环境下,出海似乎又是一步不得不走的棋。不过要完全放弃中国市场这一座金矿,也很少有厂商做到,尤其是追求较高收入规模的中大厂。

以上是一些海豚君的题外话感慨,下面回到中国企业出征海外的主题。

国内游戏厂商布局海外市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研游戏出海、代理海外发行以及直接买海外的游戏工作室。

1、自研出海规模市占率逐年提升

一般情况下,除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较强,有明显的大中华文化导向的游戏,大小游戏厂商都会尝试将自家研发的游戏推向海外。尤其是在去年版号暂停之后,海豚君了解到,国内游戏厂商都在制定全力出海的战略,除了修改原有游戏的内容使得更符合海外地区用户的消费习惯外,同时也在加速搭建专注海外用户的项目,因此自研出海的方式恐怕是当前的主力军。

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出海中,游戏算作是一个顶梁柱,国内游戏厂商们凭借自己相对领先的手游研发能力,自研产品近几年在海外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自研出海的优秀厂商有:腾讯、米哈游、网易、莉莉丝、FunPlus、IGG、三七互娱、世纪华通等。

2、东南亚竞争红海?新兴市场中,未来还得看它

目前中国游戏企业的主要海外战场在欧美、日韩等成熟市场,这些市场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玩家付费力较高。

但从我们前文的比较来看,东南亚仍然是一个存在最大游戏付费增长弹性的潜力地区。拉美地区游戏产业占比相对较高,整体行业更多的增长需要依靠经济的拉动。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区,虽然存在人口优势,但鉴于对中国企业的抵制,地缘风险较大,因此也不是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

3、大厂们资金较量:在欧美抢人,更大的野心是产业链通吃

但对于拥有更多资金、渠道资源以及本地化运营能力的中大厂来说,他们的出路不止自研出海一种。比如腾讯、网易等手中资金充足的大厂,选择掐尖投资海外优秀工作室。今年以来,两家龙头频繁出手下注海外游戏公司的动作,也是多次上头条。

不过,腾讯相比于网易,同时也有发行渠道优势,因此也和一些中厂和渠道平台(点点互动、三七互娱、字节)一样,做起来代理发行的生意。

(2)2017年之后,腾讯开发加速将自研游戏,尤其是自主研发的手游推向海外,发行方为与腾讯深度合作的龙头公司。但同时,投资的步伐也未减慢。

(3)2020年开始,腾讯开始组建自己的海外发行线,针对旗下头部游戏建立专门的本地发行团队。2021年底,正式推出海外发行品牌“LevelInfinite”。

比如像网易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欧美市场的发行由华纳负责,因此计入到网易的收入中只有少量的合作开发费,与暴雪合作的《暗黑破坏神不朽》同理。

但如果拥有自己的发行线,那么意味着能够最大化的吃到流水份额。除此之外,也可以代理其他国内游戏厂商的海外发行。

而投资方面,腾讯则是由原先的投资龙头到抢夺式全方面投资,往往一款游戏爆火初期,腾讯就重金拿下。比如《地铁跑酷》的开发商SYBO,《艾尔登法环》开发商FromSoftware。

冬去春会来,熬过去之后或许也会迎来另一番情景。这一轮的播种,海豚君预计最快会在1-2年后逐渐迎来收获。但品尝成果的前提也在于,能够熬过去。

因此除了挑选产品储备丰富,有自己的小周期的公司外,对于大部分储备寥寥的游戏厂商,这一轮的投入期也将加速行业洗牌。

最后,海豚君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内需要降低对游戏公司出海节奏和业绩增量的预期。海外市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至少在新技术变革到来之前的当下,而一些在研发、发行、运营能力上都相对较弱的游戏企业,习惯了在庞大的中国市场躺赢,在未来拥挤的出海厮杀战场上,能够胜出的概率也很难乐观。

快报

16:03

中铝国际: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1.7亿元-2.3亿元,同比扭亏

16:02

通用股份: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增加85.19%-131.48%

16:01

美凯龙:公司副总经理蒋小忠将于2月1日起离职

16:00

中国高科: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为4704万元到5645万元

群兴玩具: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至2200万元

15:59

开启“宠客”模式,多地官宣春节假期开放免费停车位

15:57

博汇股份:筹划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及可转债明起停牌

15:55

ST锦港:预计2024年净亏损54亿至64亿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5:54

春运期间车票累计发售超3.32亿张

15:52

土耳其发布对华袖珍气体打火机及其零部件反倾销措施到期公告

15:51

于东来:胖东来将投入至少10亿元研究推广社会文化

凯辉基金领投Nelly约5100万美元B轮融资

15:50

金地集团:预计2024年净亏损56亿元到70亿元

15:48

上汽MG品牌2024年全球交付超70万台

15:47

绿地控股:近期获9个基建产业重大项目,金额合计72.06亿元

15:46

山东黄金:2024年预盈27亿元-32亿元,同比增15.98%-37.46%

THE END
1.中国游戏开发公司排名(排行榜)中国游戏开发公司有哪些?中国游戏开发公司排行榜:库洛游戏、鹰角网络、完美世界、网龙、莉莉丝、疯狂的捕鱼、4399、原力数字、西山居、FunPlus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游戏开发公司最新招聘,高薪企业,上市公司,人气产品,最新融资,最新快讯等https://m.jobui.com/rank/company/view/quanguo/youxikaifa/
2.游戏伙伴(中国)公司简介G-Partners(游戏伙伴)是源自台湾,行销全球的国际化游戏硬件品牌。游戏伙伴为伙伴联扬(台湾)电子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拥有20年专精于电源行业的经验,于2012年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市场,以“游戏伙伴”为中文品牌名称,正式面向中国3亿游戏玩家提供国际水准的产品和服务。 https://detail.zol.com.cn/manufacturer/index35059_about.html
3.40家公司冲出去,这一次,被“中国游戏”狠狠暴击了!自从E3游戏展宣布停运之后,传统“三大展”剩下的科隆游戏展和TGS,就成为了全球游戏厂商每年在线下最大的两个宣发阵地。继2023年之后,今年TGS再次创下了参展规模的新纪录。本次展会的参展公司数量已经达到979家,展位数量3252个,参展游戏2299款,参展公司数量、参展展位数量都是史上最多。 https://36kr.com/p/2972541871165697
4.中国三大游戏巨头公司排行榜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中国三大游戏巨头公司排行榜,为您推荐中国几大游戏公司巨头,其中包括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网易公司、完美世界等中国前三大游戏公司,告诉您中国前三的游戏公司有哪些,国内游戏三大巨头排行榜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https://www.phb123.com/qiye/vtxvhd4617.html
5.中国20强(上市)游戏公司2022年财报分析:营收结构优化,市澈争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的消极影响,2022年国内外游戏市场规模普遍下滑。但中国游戏公司凭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的研发、发行和运营的能力与经验,继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代表易观分析文化消费中心分析师观点,旨在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与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http://m.analysys.cn/article/detail/20021025
6.博世娱乐(中国)创新平台科技有限公司博世娱乐互娱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研发团队,专注于游戏的创意设计、技术研发以及产品运营。公司开发的游戏涵盖了多个热门类型,包括角色扮演、策略类、竞技类等,深受玩家喜爱。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的玩法和用户体验,博世娱乐致力于推动中国游戏产业的创新和进步。博世娱乐还注重跨平台的游戏体验,积极布局云https://www.pzxyjx.com/
7.中小型游乐设备中国制造商公司创立于1996年,专业从事中小型游乐设备的制造生产,位于中原经济区郑州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是河南省游艺机行业的先行者。https://www.wanleyouyi.cn/
8.世界10大游戏公司:第一位来自中国,微软即将挤掉苹果进前三,美国进入全球TOP10的游戏公司中,中国有腾讯和网易两家,日本也有两家,分别是索尼和任天堂,其余均来自美国,占60%比例,这也体现了在游戏中美国依然处于比较领先地位。 此外,微软在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之后,有望超越苹果,跻身世界第三大游戏公司。而我们所熟悉的育碧、世嘉等,甚至连前十都没有进入。$腾讯控股(00700)$$微https://xueqiu.com/6687544095/271663193
9.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太阳集团电子游戏【www.shengsufawu.com】坚持以创新为本,是全国最全面的娱乐资讯平台。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作为人气最旺的在线娱乐平台,为您提供最新款通宝老虎机游戏。https://www.shengsufawu.com/
10.中山游乐设备儿童游乐设备中山市金博游艺设备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游戏游艺生产基地――伟人故乡中山市,是中国游艺机协会会员单位。是一家专业从事室内外游艺机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公司拥有***的生产设备、精湛的工艺技术、***的精英团队及迅速快捷、服务周到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本着“以安全保效益、以优质保信誉、以创新保发展的经营宗旨”和“诚信http://zsjbyysbc.cn.china.cn/
11.15家公司去年收入超93亿,中国台湾地区游戏上市公司盘点据游理游据研究院关注覆盖的公司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约有15家游戏上市公司,除个别如和信超媒体GigaMedia是在美国上市(注册地为新加坡),绝大多数游戏公司都是在台湾OTC市场上柜(其中唯数、台湾淘米是兴柜),传奇网络则是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市值数据截至http://mp.cnfol.com/55038/article/1716821859-141363226.html
12.我们拥有国内一流的游戏美术设计团队,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游戏UI设计乾罡网络是国内最有爱、最专业的游戏美术设计公司,专注于游戏美术外包、动漫动画制作、电影广告设计和APP美术外包。乾罡网络的主要客户为腾讯、网易等顶尖游戏公司,美术设计团队平均具有8年以上的美术设计经验,参与制作过近百款一流游戏大作,如王者荣耀、火影忍者等等。http://www.chaingunsoft.com/
13.《2023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企业竞争力报告》:全球市场回暖,国内+出海优秀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以及开创性的文化工业化探索,让米哈游在2023年全球移动游戏产品营收TOP100企业中排名第四。早在2019年,米哈游就提出要“做好游戏出海的先行者,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做好中国游戏工业化的探索者”。如今,作为一家具有成熟工业管线的游戏公司,米哈游的竞争优势持续显现,其代表性产品《原神》始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17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