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独独中国的进口车全球最贵特别是中国的进口豪华车,比其他国家要高出几十万甚至到上百万的差距
解析众多原因的根源症结,主要还是中国人的面子惹的祸。不少富二代官二代和拆迁户,特别是这些典型的钱多炫富的人群,就是他们把进口车特别是进口豪车,推向了天价的畸形困境。
炫富人群“面子”助长进口车提价
由于中国人尤其爱面子,豪车往往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少年轻人尤其钟爱洋品牌,进而导致消费市场哄抢而供不应求,经销商的心态就是既然加价多少消费者都愿意买,那不卖高价白不卖。这种奇特的消费行为助长了进口车三倍、五倍的价格。
对于国内进口车价高的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副会长苏晖认为,进口车价格包含制造商、总代理商的成本、费用、利润,以及一系列关税、消费税、增值税、3C认证税等一系列税,车辆出库到店,还要加上经销商的费用。此外,汇率对车价影响也很大。上述因素相加,使一辆进口车拿到4S店的市场价格变得非常高。
除了上述原因外,进口车价被推到高位,也与消费者自身的面子有关。正是由于消费者的盲目热捧才推高了进口车价。苏晖举例说,一辆奥迪Q7,2010年时托关系都很难买到,甚至要加价20万、30万。一辆售价298万元的顶配路虎览胜,2011年更要加价至少60万到70万,这样加价自然就把车价推得非常高,利润就不只是两倍的问题,可能是三倍、四倍的问题。
苏晖表示,消费高价进口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面子问题。比如买路虎这样的车,并不一定是他喜欢高端的越野车,而更多是爱面子。此外,也要看谁在买这种高端车。路虎、法拉利、保时捷这些高端进口车大多是私营企业家、富二代在大量消费。
除了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之外,还有一类暴发户群体,也是中国进口豪车的主力大军。那就是借拆迁发家的爆发户,所谓的拆迁户。
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的豪华车有50%被拆迁户买走了,因为很多拆迁户,比如大兴修建机场,就会给他们一大笔拆迁费,这也促成了他们消费的畸形。
经销商心态:加多少你都买不宰白不宰
就是由于市场上形成的不正常的供求关系,所以被经销商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苏晖解释说,经销商就是这种心态——既然我加60万,你还得托关系买,加多少你都愿意,那我不卖高价白不卖。这种奇特的消费行为助长了进口车三倍、五倍的价格。
苏晖说:“说中国进口车之所以价格那么高,有一句话叫”钱多人傻“,非常形象地反映出国内消费高端进口车的人的心态,你助长了这种高价格,成倍价格的进口车的市场,如果我们冷静下来,能够客观消费,价格也抬不了这么高。”
事实正是如此。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2012年,全国汽车销量中,轿车销量占到55.77%,其次是货车,为17.11%。在轿车销量中,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304.96万辆,同比增长3.51%,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3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72个百分点;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196.42万辆、250.41万辆、171.66万辆、105.14万辆和4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8.28%、23.31%、15.98%、9.79%和4.10%。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轿车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德系增长较为明显。
也就是说,中国70%以上的车均为进口产品。中国品牌的车近占28.38%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进口汽车的总代理商多数与国外供应商有资产关系,有的甚至就是外商的独资销售公司。因此这些外商通过并网销售和对经销网络进行绝对控制,已完全掌握了我国进口汽车的销售控制权。
中国市场成了洋人的摇钱树
畸高的价格让中国成为了跨国公司的“聚宝盆”,甚至“救命稻草”。以路虎揽胜为例,捷豹路虎--这家5年前濒临破产、被印度塔塔以23亿美元收购的英国豪华车品牌,却在中国市场实现惊天大逆转。2012年,捷豹路虎的利润高达15亿英镑,相当于24.2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被收购的总价。
正是由于国内豪车市场的非理想消费,特别是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拆迁暴发户,这些钱多炫富的人群,给那些经销商提供了良好的宰割提价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进口豪车价格能否正常化,不仅在于国家部门对市场非正常关系的强制干预与努力,更在于消费者自身的理性消费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