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税起征点调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服务信息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申铖、韩洁)1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优化调整税率结构;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通常说的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月(6万元/年);首次增设专项附加扣除……这标志着我国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财政部部长刘昆就草案作说明时表示,草案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前瞻性。

“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刘昆说。

草案拟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

税率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修法一大亮点。刘昆说,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为基础,拟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不变。对经营所得,也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级距,其中最高档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刘昆说。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增加反避税条款堵塞税收漏洞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郁琼源、申铖)1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明确,拟增加反避税条款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财政部部长刘昆就草案作说明时说,草案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同时,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刘昆表示,为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顺利实施,草案明确了非居民个人征税办法,并进一步健全了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相适应的税收征管制度。

算好个税明白账,十大关键词不可不知

一、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二、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总体来看,凡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所得,均可界定为工资薪金所得。

三、劳务报酬所得——

四、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作品而取得的所得。

五、特许权使用费——

特许权使用费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其中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六、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对个人收入征税时允许扣除的费用限额。当个人收入低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时,无须纳税;当个人收入高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时,则对减去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个人收入征税。

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外,现行税法还规定了其他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的项目,如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公益事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等均可在税前扣除。

七、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允许叠加扣除的项目。根据草案,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五项。

八、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法规定,自行汇总计算全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汇总后适用统一的扣除规定,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结合已扣缴税款,确定该年度应补或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结清全年税款的行为。

九、自行纳税申报——

自行纳税申报是指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需要自行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主要情形包括:一是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二是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三是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四是取得境外所得;五是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六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七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38年来迎第七次修正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陈菲、韩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惠及广大百姓的个税改革正式进入立法修改阶段。

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该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修正,也将开启我国个税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财政部部长刘昆19日受国务院委托就修正案草案作说明时介绍,此次修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决策部署,依法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顺利实施。修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不适应改革需要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保障改革实施所需内容。对其他内容,原则上不作修改。

据介绍,修正案草案完善了有关纳税人的规定,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拟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通常所说的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并增加反避税条款,朝着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2017年全国个税收入11966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约8.3%。

1980年以后,为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相继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3年10月,在对原三部个人所得课税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合并基础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相继于1999年8月、2005年10月、2007年6月和12月以及2011年6月对个税法进行了五次修正,个税起征点从800元/月逐步提高到3500元/月。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钱]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参加工作了有了正当的收入,就可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有一定的起征点,每月工资收入在起征点上面才需要交税,不然就不用交税。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2018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施时间]2018个人所得https://www.zbssb.com/k/woguogerensuodeshuiqizhengdian/
2.2018个税起征点是多少律师普法2018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https://www.110ask.com/tuwen/1539157841516211163.html
3.2018个体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如何交税?你好,当前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还是3500元,月工资薪金收入不足3500元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3500元,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44898338.html
4.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是什么时候开始韩智洋律师律师问答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国家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改革红利,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调整至5000元。https://v.66law.cn/yuyinask/26903.html
5.2018年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2018年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 )。A.2500元B.3500元C.5000元D.5500元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eecdc86f32814dd9b5c7c2950d983aea.html?fm=bd1c86124c05e454b474e7ad42c5f97125
6.个税精灵2018个税计算器可改个税起征点个税精灵,专业个人所得税计算器2020-2024,采用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9、起征点、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包括工资、年终奖个税计算器等,税后反推,免费下载。https://m.taxspirit.com/2016/3767.html
7.2018新个人所得税税金计算表(起征点每月5000元)一、工资达到多少要交税一、工资达到多少要交税1、按较新规定,个人所得工资除掉“五险一金”后,超过5000元部分需要根据不同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比如张三工资收入5000元,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共缴纳600元整,那们5000-600=4400元,虽然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但扣掉600的五险一金后就低于个税起征点了,就不需要缴税了。https://www.360docs.net/doc/361747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c.html
8.老师,20182024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的18年10.1日前是3500,以后到现在是5000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9709107.html
9.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务实惠民之举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符合民众关切,也对个税中各种争议的一锤定音。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提高个税起征点,更是务实之举,体现了政府的民生情怀。 https://guancha.gmw.cn/2018-03/05/content_27896813.htm
10.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专家导读 最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 最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现在很多工薪阶层的月收入都比较高,对于这些人来说,个人所得税是不小的税负,个税是上班族接触最多的https://m.64365.com/zs/926129.aspx
11.按照新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按照新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 )。 A.4000元 B.5000元 C.6000元 D.7000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税。B项正确,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https://m.hb.huatu.com/jiaoshi/1818241.html
12.[新闻直播间]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18-03-06 01:48:30 [新闻直播间]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新三年棚改计划 今年开工580万套2018-03-06 01:46:33 [新闻直播间]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2018-03-06 01:46:31 [新闻直播间]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18-03-06 01:44:33 [新闻直播间]聚焦https://tv.cctv.com/2018/03/06/VIDEyioDCrxRefzJhhP9rIBm180306.shtml
13.2018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起征点每月5000元,是高是低?首先,每月5000元的起征点,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总称)是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一个纳税年度内的费用扣除额为6万元,虽然平均额是每月5000元,但由于是按月预缴、按年汇算清缴,与按月缴纳的方式还是存在差别。比如,某员工一个纳http://www.65cs.net/nd.jsp?id=195
14.2018年9月,国家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50002018年9月,国家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旨在( ) ①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收入,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 ②真正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维持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http://mtiku.zujuan.com/map/question-10323700.shtml
15.2020年个税起征点是多少财经知识金投财经频道2020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目前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2020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目前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http://finance.cngold.org/zhishi/c794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