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八分钟,知晓财税事。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我是主播伟凡,下面请您享用由《亿企学会》APP为您准备的财税早餐。
改消费税的背景咱们昨天说过了,目的是把消费税给地方,充盈地方财政。
不过先是提出了“增量”和“存量”的概念,存量归中央,增量归地方。那这个存量个增量分别指什么呢?珠宝玉石改为销售环节缴纳后这个销售环节交的消费税视为增量么?那存量指什么?原来就在消费环节缴纳的金银首饰的消费税?
这个表述不清咱也不猜了,反正是政府内部的事,跟纳税人没直接关系,我们下面讨论下将要来临的消费税改革对我们的影响。
目的是要把消费税的钱给地方,但直接给还不行,因为目前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大多是在生产和进口,这会导致各地税收不公平。比如全国宝马都是沈阳产的,现在是生产企业交消费税,因此所有国产宝马车价里含的消费税都是华晨宝马交在沈阳的。之前消费税统一归,所以为题不大,只是沈阳的税务局辛苦一些。但如果把消费税给地方,那就意味着全国宝马车主承担的消费税都交到了沈阳,消费多的地方反倒没收到钱,于是出现了明显的不公平,轻则抑制消费,重则而行竞争拉拢纳税企业投资、搞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消费税划给地方是因,征收环节下移是果。
而消费税下移是整个方案中对纳税人乃至对消费者个人影响是最大的。
1、消费税纳税人会成倍增加
以车为例,之前是汽车生产企业或者进口企业一家交,各4S店除豪车以外是不交消费税的。下移后,厂家不交了,而是4S店交。全国宝马厂子就一个,但宝马4S店成百上千。同理,成品油,炼化厂少,而加油站、润滑油销售店多去了;电池厂少,超市小卖部多。所以纳税人已经不是几何倍数增长,而是爆发性增长。
纳税人增长无疑会增加税款征收成本和征收风险,消费末端的纳税人也不一定具备计算缴纳消费税的能力。所以必然不会将所有消费品都改为直接到消费末端征收。
例如这次文件里提到的先改的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首饰玉石的销售方往往也经销金银首饰,而金银首饰消费税已经是末端纳税,所以对这类经营者来说缴纳消费税并不困难。高档手表,是单价过万的,恕我孤陋寡闻,这类手表绝大多数都是进口,而且经销渠道可控,经营这类表的也不是什么小企业,数量也不多,所以作为试点挺好的。不过电商平台这个怎么算呢?是按电商注册地?还是购买方地址估计前者面大,那也会引起“不公平”,不过好在消费有限,金额不大,各地也不会为此争抢。
先行试点选些小行业可以,但对于地方财政来讲,这几个行业不够塞牙缝的,油、车、烟这些大税目必然是改革重点,也是难点。
车直接终端缴税问题不大,毕竟4S都不是小企业,消费税算不明白就甭干了。但是不排除在税改过程中由于厂店间的话语权、政策宣传、计税方法等问题导致4S出现“税负上升”的结果,进而体现在车价和4S利润上,对于本已低迷的车市雪上加霜,这是与现有促销费方针是冲突的。
成品油和烟不会将消费税下放到最终零售环节,估计会转移到批发环节,结合这些行业本已自有的特许专营和“区域经销权”体系,既可以满足按消费地区纳税以示公平,又不会导致征收过于分散。不过说好说,具体还是要跟行业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去协商的,因此也不会成为第一批改的。
2、计税方式变化
目前消费税计算方法有从价、从量和复合。对于像成品油这种从量计征的,征税环节的变化直接影响不大。当然关于损耗。改变用途等情况做个特殊规定是正常的。
但对于从价和复合计税的,厂家交还是销售企业交直接会导致计税价格的变化。现在是厂家按出厂价算,未来如果下移至批发零售,那按照销售价算的话直接会导致消费税负增加,这与目前减税降费的方针背离。按采购价的话,直接从厂家买的还好,中间如果多道环节的,就根本无法还原出厂价,除非消费税也推行抵扣制。
所以改革中必然会改动现有税率、计税依据,甚至增加新的抵扣方法。计算也将变得复杂。
不过根据这两次增值税税率的调整可以发现,很多产品并未因税率下调而降价。价外税况且如此,未来调整消费税这种价内税也不一定会直接影响价格,比如有话语权还不愁卖的厂家不交消费税之后仍然不降价,导致下游税负增加,最终反映在价格上,引起舆情,这也是要考虑的。
另外,既然大改,还要立法,那就顺带着“夹带些”东西也是可以的,比如借机直接或简介上调烟的消费税、对高档包包、服装等征收消费税等,这都是前几年讨论消费税改革时提到过的。不过现在是拉动消费优先,所以也不排除将消费税往下调,比如高档化妆品、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具这种明显针对高消费的。要能动动车的消费税就更好了~
3、税务会计压力增加
不用多说是不是也感觉出来了这么多可能要改的,而且由于情况多,越改越复杂的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虽说目前消费税仅涉及15个税目,但不排除在改革立法中对税目进行增减。而且从生产、进口环节下移至批发零售,那么在纳税人增加的同时,这些纳税人的会计也要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例如超市的会计,超市里是有电池卖的,家居市场是有实木地板卖的,这些可都是消费税的应税货物。所以就算不考证的也要学~
所以选了财务这行就意味着选了终身学习,因为抛开会计不谈,单说税收作为调整经济的工具,经济环境变化必然要调整工具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