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解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选帝豪GLPHEV?那些所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都具备的特点就不多说了,下面说点儿帝豪GLPHEV独有的。首先,就是丰富的配置,我觉得这是它最大的一个优点,特别是丰富的智能安全配置。
0-150km/h的速度范围内,我今天试驾的这辆顶配车型可实现自动跟车、跟随刹停、起步、辅助超车等功能,同时,它还提供了AEB城市预碰撞安全系统,通过博世第四代77Ghz毫米波雷达探测前方物体,适用速度范围为5-150km/h。对于帝豪GLPHEV的自适应巡航系统,我今天进行了中低速段的体验,下面通过简短视频来介绍:
帝豪GLPHEV配备了分辨率达到1080p的高清行车记录仪,免去了后期加装的麻烦,而360°全景影像系统也是非常实用的配置。
帝豪GLPHEV还提供了完备的舒适性配置,例如自动大灯、双温区自动空调、后排空调出风口、前排座椅加热、驾驶席座椅电动调节、标准尺寸的电动天窗、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无线充电面板等等,符合其家庭用车的定位。
在电子挡杆右侧设置有三个驾驶模式选择按键,分别为SAVE、HEV和EV模式,其中在SAVE模式下,用户可设置剩余电量的最低限值,低于限值之后车辆会自动开启发动机为电池组充电,以便为之后的城市拥堵路况行驶储备电能;而在EV模式下,车辆会尽可能使用纯电来驱动,最长续航里程可达到66km。在HEV模式下,又划分为三种驾驶模式,分别为普通、经济和运动,令人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其中的运动模式,充分体现了上文中提到过的PHEV车型“快”的特质。
至于制动和弯道的表现,就今天的试驾感受来说,和我之前驾驶过的汽油版帝豪GL并有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其实也是PHEV车型优于纯电动车型的地方之一:更接近于传统汽油车的驾驶体验,便于用户上手。即便如此,我依然记得,帝豪GLPHEV在底盘中后部(后排座椅下方)布置了容量为11.3kWh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这块电池组具备IP67级别防水防尘设计,BMS恒温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让它能在-20℃保持快速充电,-30℃仍可正常使用。
不知道我这部分的介绍,能否回答本文开头设置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帝豪GLPHEV?首先它拥有丰富的配置,特别是主动安全配置在同级别家轿中有一定优势;另外它还有着灵活多面的驾驶模式选项,可以提供不同的用车体验;最后,可靠高效的电池组和充电功能,也是把它和同级别车型区别开来的突出特质。接下来我继续回答第三个问题,帝豪GLPHEV和燃油版的帝豪GL车型有什么区别?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没多大区别,无论是外观、内饰造型还是空间体验,帝豪GLPHEV和燃油版帝豪GL的区别都比较细微,如果不想看我图文啰嗦,就通过一段简单的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车身侧部基本维持了燃油版车型的造型,左前翼子板上的充电口和左右前车门上的蓝色“HYBRIDPLUG-IN”标识,是车身侧部最为明显的辨识点。
如同上文的视频介绍中所言,车尾部分的辨识度真的不高,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尾标“帝豪GL”中的“L”字样上多了几道蓝色饰条,同时后保险杠下方的排气装饰上,也增加一部分蓝色装饰。不过这种处理的做法我个人比较欣赏,毕竟不是纯电动车型,没必要那么高调。
如果你对于帝豪GL燃油版车型较为了解,进入车内很容易发现帝豪GLPHEV车型的不同之处,7英寸液晶仪表盘、8英寸中控触摸屏以及电子换挡杆都有效提升了这款新能源车型的科技含量,至少看起来是如此。另外,平底运动型方向盘中央的车标也和车头一样换装了黑色样式,更有质感。
前面已经提到过帝豪GLPHEV增加后排空调出风口,而和燃油版帝豪GL另一处明显的差异是后排中央底板的凸起高度,下面即为电池组件,只好牺牲一些中央座位乘客的舒适性了。
由于电池组布置在后排座椅下方,帝豪GLPHEV的后备厢依旧保持了燃油版车型的宽敞程度,甚至后排座椅靠背依旧能够按比例翻折放倒,后备厢底板下同样为非原尺寸备胎,对于一款混合动力车型来说不太容易。唯一的区别在于,车辆启动电瓶被安置在了后备厢内的一侧,令空间规整程度稍有缩水。
经销商
捷豹路虎梦想基金十周年,从「昨天」听到来自「明天」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