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无疑是2013年国内最受欢迎的电视周末欢乐秀,而节目中与五对明星家庭全程相伴的座驾——英菲尼迪,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
借助品牌的成功推广,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正开足马力,全面提速,旗下全系车型均已进入中国,中国市场已成为英菲尼迪继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2012年,英菲尼迪的掌舵者约翰·德·尼琛(JohandeNysschen)从日产汽车CEO戈恩手中接过接力棒时,英菲尼迪每年全球销售只有16万辆,但他的任务是将英菲尼迪打造成继宝马、奔驰、奥迪之后全球第四款豪车品牌,作为豪车方阵中的“后来者”,约翰·德·尼琛将如何展开行动?
■语录
“当一个杯子有一半水的时候,你认为它是一半空还是一半满呢?我认为它是一半满的,这也表明了英菲尼迪的信心。虽然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成功,但是我们已经做到一半了!”
幸运儿跟着《爸爸去哪儿》火了
与《爸爸去哪儿》节目合作前,英菲迪尼已经成功突破了品牌知名度的发展瓶颈,对中国市场有了更加清晰的品牌和产品定位,并将中国市场开拓成为英菲尼迪继北美市场之后全球第二大市场。
继宝马、奔驰、奥迪之后,英菲尼迪将目标指向了全球豪车第四把交椅,这是约翰就职后的任务。但对于全球销量也不过20万辆的英菲尼迪而言,要成为主流豪华车阵营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约翰的任务极具挑战性。
约翰加盟英菲尼迪时,英菲尼迪将全球总部从美国迁往中国香港,正式从日产汽车体系独立出来。“这是英菲尼迪迈出打造全球化独立豪华车品牌的关键一步。”约翰说。
在他看来,英菲尼迪选择在香港注册了独立公司作为其打造豪车品牌的基地,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更是进入中国的门户,连接全球第一大市场;第二,招募更多多元化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专业化人才,这是香港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希望借此打造单独的品牌文化和品牌哲学。
事实上,英菲尼迪在全球每年20万的销量中,有一大半来自诞生地北美。在欧洲和中国这两大市场,英菲迪尼的市场表现不如人意。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英菲尼迪销量还没有突破2万辆。
在销量上过于依赖出生地的北美市场,是制约英菲尼迪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知名度和在高档车市场溢价能力的关键因素。英菲尼迪成为独立的公司后,将更多地贯彻约翰的理念,在产品规划、经营策略上更加自由,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DNA和企业哲学——以中国等新兴地区的市场开拓为支点,挑战当前豪华车市场格局。
为此,约翰制定了一系列产品生产和市场挑战计划,并信心满满地表示,到2020年,英菲尼迪将在全球范围内达成50万辆的销售目标,届时将成为继宝马、奔驰、奥迪之后全球第四大豪车品牌。
湖北造“让中国消费者接受这个品牌”
对于中国市场,约翰的重心并不是追求销售数量,而是塑造品牌、团队建设和经销商网络的铺设。“让更多中国消费者接受这个品牌。”“如果一味盯着销量目标和市场份额,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约翰雄心勃勃又充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