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波澜壮阔,竞争激烈。
可以用这个八个字,来形容2024年中国车市。
波澜壮阔的是,比亚迪继续高歌猛进,大众、丰田奋起反击,吉利、长安对标追赶,理想、问界、零跑快速崛起……
竞争激烈的是,不少品牌相继暴雷,本田日产被迫走向合并,德国汽车工业全面裁员……
但同时,半固态电池、800V快充、磐石底盘、端到端NOA、大语言模型、空间智能……这些引领全球的技术和产品,也在这一年喷薄而出,以火山般的能量照耀世界。
如此复杂立体的画面,该如何总结呢?2024年最后一天,我们为您整理了本年度中国车市最畅销的50款乘用车(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并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对比,希望通过这个整理,帮助您回顾令人难忘的2024年。
如上图,2024年1-11月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达2040.5万辆,同比增长6.4%。预测12月终端销量286万辆,同比增长12.8%,2024全年终端总销量约2400万辆,同比增长7.8%,这是一个久违的重大增长。
其中,1-11月新能源车终端销量946.6万辆,预测12月新能源车终端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大涨66%。预计2024全年中国新能源车终端销量达1100万辆,同比大涨50%,年度渗透率达46%。
每年12月,各大车企通常会加大销售力度,总量一般相比11月提升20%左右。基于此,我们以11月终端销量数据乘以1.2的系数来预测12月的终端销量。以下年度总量(乘用车、燃油车、新能源车)均为预估量,与明年1月中旬披露的总上险量会略有出入。不当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一、乘用车TOP50:比亚迪一枝独秀,大丰长吉合力抗衡
TOP50乘用车席位分布,比亚迪13席一枝独秀,大众(6席)、丰田(4席)、长安(3席)、吉利(3席)四家合力,堪堪抗衡。
特斯拉、五菱、问界、理想、奔驰、奥迪、本田各占2席,埃安、小米、红旗、日产、哈弗、宝马和奇瑞各占1席。
TOP50最后一位是理想L7,月均销量1.1万台,这就是2024年中国车市TOP50的最低门槛。第一名毫无例外,仍然是ModelY,这已经是它连续三年夺冠。不同的是,海鸥今年突飞猛进,仅以1万辆之差略居其后。
TOP50乘用车终端总销量预计约1000万辆,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2%,其中新能源车终端总销量约545万辆,占TOP50终端销量54%;燃油车终端总销量达468万辆,占TOP50终端销量46%。虽然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各占据25席,但新能源车终端总销量第一次超过了燃油车。
而海豚和AIONY两款新能源车终端销量出现下滑,前者大降近42%,后者大降23%。
25款燃油车中,仅星越L、瑞虎8终端销量实现超50%的大涨,而曾经的神车轩逸、速腾、奥迪A6L、长安CS75PLUS、凯美瑞、逸动、雅阁、本田CR-V、哈弗H6九款车终端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
二、新能源车TOP50:九大超级黑马诞生
新能源车TOP50终端销量约750万辆,占中国乘用车总终端销量的31%,占中国新能源车总终端销量的68%。TOP50车型终端销量,相比去年大涨近50%。
其中,秦LDM-i、海豹06DM-i、理想L6、问界M9、小米SU7、元UP、宋LDM-i、银河E5、零跑C10等9款车均为本年度新上榜车型,成为市场新晋超级黑马。
排名第50位的深蓝SL03的月销量达到了4500辆,这可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生存的一个关键门槛。如果一款车型的月销量无法达到4500辆,那么它被淘汰的几率将大大提升。
三、燃油车TOP50:超过一半车型下滑,但总量并未垮塌
尽管有超过一半的燃油车型销量下滑,但TOP50燃油车终端销量仍达722万辆,总量同比仅下滑1.5%,并没有垮塌——因为有新的车型崛起,弥补了下滑车型带来的亏空。
艾瑞泽8、星越L、瑞虎8终端销量同比大涨超50%,尤其是艾瑞泽8终端销量同比大涨近70%,主要归功于旗下新款艾瑞泽8增配降价所致,而且目前其在部分地区最高降价1.8万辆,低起售价已经降至8.49万元。
纵观燃油车TOP50榜,共12个品牌上榜。其中,丰田占9款,大众占8款,吉利占6款,宝马占5款,本田占4款,奇瑞、奥迪、奔驰、日产各占3款,红旗、长安和哈弗各占2款。
排名第50位的车型为型格,月销量为6000辆,比新能源车前50名的月销量多出1500辆,月销6000辆是燃油车2024年度的入门基准线。
2024年新能源车终端销量渗透率已经接近50%,以海鸥、问界M7、驱逐舰05、理想L6为代表的新能源车突飞猛进,而以思域、宝马5、宝来、长安UNI-V等为代表的燃油车正在快速下滑。
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25年,在电动化之外,智能化将成为2025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变革的重要推手。因此,在“油电大决战”之外,还有一场“智与非智大决战”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