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7.6GWh,同比增长64.2%,若以每GWh软包动力电池用150万平方米铝塑膜计算,铝塑膜的需求量超过1.14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国内铝塑膜需求量将达2.2亿平方米,市场空间达50亿元。
然而由于生产技术壁垒高,铝塑膜市场长期以来被DNP、昭和电工、栗村化学等日韩企业垄断,国产化率不足10%,是目前唯一没有大规模国产化的材料。
在急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下,国内企业加紧研发布局,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产品指标达到日本同行水平,在3C领域率先实现大规模使用。
起点锂电大数据以公司规模、产能、行业影响、产品技术等为指标,盘点国内十大铝塑膜企业,以供行业参考。
No2.紫江新材料
根据2018年半年报,紫江新材料锂电池铝塑膜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报告期内销量同比增长78%。公司在3C数码市场保持稳定放量的优势,同时大力开拓动力铝塑膜市场,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用铝塑膜的销售。
公司产品覆盖从低端到高端的全系列产品,在3C数码领域已经批量供应ATL、光宇、力神等企业,在动力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物流车、电动自行车。目前月产能达到300万平方米。
公司铝塑膜采用干法工艺,具有优良的外观和剪裁性能,冲压成型性,耐解液腐蚀性和优越的热封强度及极耳胶适配度。已于2017年二季度已经进入稳定的量产阶段,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品牌同类产品性能较一致,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行业内公认的技术性能要求。
2018年1-9月,公司铝塑膜实现销售数量20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258万元。尤其是三季度公司加大客户拓展,月总销售量逐步提升,动力类客户有所增加。
目前公司拥有1500万平方米产能,已获得超过50家3C锂电池企业订单,主流动力客户均处于认证阶段,有部分小厂家及助动车、储能车客户已采购使用动力类膜,2019年公司将加大动力类用铝塑膜的销售。
公司生产的铝塑膜采用热法工艺生产,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耐电解液稳定性、冷冲压成型性、抗穿刺性和绝缘性,可与市场在售各种极耳产品配合使用,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MP3、手持影碟机等小型电器用聚合物锂电池以及普通锂电池软包装外壳封装材料。
公司铝塑膜产品在2008-2012年完成研发,2012开始试产,有小批出货,目前处于市场推广期,主要以3C数码电池客户为主,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处于评测阶段。
No5.东莞卓越
东莞卓越铝塑膜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热复合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成功解决了铝塑膜的CPP层与铝金属箔层粘结力的问题;自主开发了用于锂电池的特种CPP材料,解决了普通CPP材料不耐腐蚀、不耐高温的问题,具有超强的电解液阻隔性能;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出环保型的铝箔处理工艺,提高了铝箔表面的绝缘性能和耐电解液腐蚀性,改善了边电压性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自主开发出尼龙表面耐电解液涂层,解决了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解液腐蚀尼龙的问题。
目前,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主要产品有113μm铝塑膜、88μm铝塑膜、115μm铝塑膜、90μm铝塑膜、铜塑膜、不锈钢塑膜(动力电池使用)等。其中,聚合物锂电池铝塑膜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塑膜产品。
在动力领域,东莞卓越开发了以不锈钢箔为主体的钢塑膜产品,该产品采用超薄的不锈钢材质作为包装材料主体,改善了用于电动汽车软包装电池的冲壳深度、机械强度及封装蠕变性等。
2012年开始小实脸,2015年投资建设100万平方米铝塑膜项目,主要涵盖3C数码类产品。2018年上半年公司铝塑包装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10万元,同比增长29.18%。
公司铝塑膜项目成立于2010年,目前明冠新材料铝塑膜研发人员超过30人,获得铝塑膜专利30+项。从2016年起送样评测,目前均得到合格通过,已经拥有3000万千米/年的电池铝塑膜产能。
2015年开始开发建设铝塑膜等项目,设备、原材料全部进口,2015年建立了500万平方米铝塑膜项目,己经实现量产,产品性能达到电池厂的性能要求,已成功导入3C电池客户,成为国内一家优质铝塑复合膜的供应商。
2018年公司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28.38%。
No8.苏州锂盾
苏州锂盾是中国华融资产与湖北高投旗下投资的企业,于2015年6月注册成立。
目前,公司铝塑膜已形成三大系列九个产品,具有优异的深冲性能、电气安全性能和长期高阻隔耐腐蚀性能,为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端消费电子电池,高倍率电池、聚合物电池、固态电池等提供高能、安全的封装差异化解决方案。
公司自主研发了大容量高功率动力电池软包铝塑膜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全球首创微波非极性干法流延铝塑膜制造技术,打破了日韩企业干法/热法制造工艺,采用物理化学锚固技术的一体化铝塑膜,实现多层材料界面弱极性-非极性一体化,更适合动力电池高倍率、强极性的应用环境,保障了电池长期安全寿命,填补了国产铝塑膜研发技术的空白。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3C数码类,已有小批量出货并获得专利,未来两年投入1亿元建设2000万平方米动力电池铝塑膜产能和研发中心,年产值达6亿元。
No9.苏达汇诚
苏达汇诚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锂电池用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拥有多台(套)铝塑膜生产线,同时整合了国内外精干的研发团队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研发和生产的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目前拥有五十多项专利。
目前具备年产2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拥有数码和动力两大体系产品,2018年3C数码铝塑膜月销量达100万平米,动力电池用铝塑膜月销量50万平米。
No10.安德力
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生产环保功能薄膜的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先进国产和进口的功能性复合薄膜生产设备共5套,先进的锂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进口生产设备1套。
安德力核心设备来自日本进口,产品具有优异的热封和抵抗电解液侵蚀性能,满足市场对锂电池用铝塑膜性能要求。公司铝塑膜设计产能为3000万平米/年,目前电池用铝塑膜产能约10万平米/月,出货量约3-5万平米/月,
2017年7月公司开发了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并送样到下游厂家进行测试,其中,152型动力用铝塑膜的耐腐蚀效果完全合格,达到进口的水平。目前公司第二代152型动力用铝塑膜正在下游厂家做测试,预计很快实现小批量供应。
起点研究院(SPIR)现有以下行业报告及数据库订阅服务:
注:除去上述列举的产品类型以外,起点研究还可根据客户定性需求,制定专项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