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资企业,中日控股各占一半。以一个中方占51%股份,日方占49%的企业来说,每赚一万元的利润中方占5100,日方4900元。不过中国要支付一大笔技术转让费,产品总成本=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等)+原材料+工厂生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销售成本+税收据了解知识产权在总成本占的比例是很大的,这辆车的总成本是8万元,如果这辆车的知识产权占总成本50%,日方就从知识产权这一块获取4万。
由此可见日方获得的利益纯利润4900+知识产权40000=44900远远大于中方的5100的。
把所有林林总总的利润加起来,如果以一款15万元的丰田车型为例,外资方至少赚取了技术转让费10%,这部分算入了研发成本,另外还有直接的单车利润5%。此外中方利润5%左右、经销商利润7%左右、营销、仓储、运输、成本10%,税费28%左右,实际一款车的造车成本只有32%左右,而且这还没有算零部件上下游各大企业的利润。
微博
这些回帖亮了
以市场换技术的一汽,东风,上汽都是什么吊东西?还是得看长安,比亚迪,吉利
牛逼在哪儿,我刚订了个长安车[微笑]
牛逼到和他合资的都要死了,他倒是活的相当不错,真正师夷长技
都得跟长安学习。长安真的牛逼
百年福特毁于长安鬼子掘墓人
那些有国企背景的车企除了长安,奇瑞好那么一点其余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混吃等死,躺着赚钱,不思进取。要不是靠着合资车型赚钱,坟头草早几米高了
确定是这么算吗?日方49%的股份白嫖?不是技术算股份吗
技术怎么入股?假设上海大众桑塔纳的技术入了股,那Polo怎么办?帕萨特怎么办?途观怎么办?难道还要四十年如一日不停入股才行?
建公司建厂建销售渠道外方也要出一半钱。
但这个钱还真是小钱。除开这笔钱,真正白嫖的是中方,躺着数钱。多少买办企靠合资公司的利润养着。你以为外方,特别大车企愿意合资?
上汽可以的,了解下上汽出口和配件厂,做的都很成功
上汽出口做挺好的,一汽还有红旗这个遮羞布,最拉的得是北汽和东风,没合资了直接玩完
真要市场化竞争,越大的国企央企越不行,国企央企里面尸位素餐关系户太多,没想着好好搞产品提高竞争力,都是想着怎么站队搞内部斗争。跟国外竞争靠国企央企基本上就是完犊子。
长安是真的牛逼,把合资干死自己过得很滋润。而一汽上汽东风完全是买办了。
我记得有个长安内部人士说。长安跟别人合资就是学别人技术的。铃木,马自达,福特特别是铃木被长安学了很多技术。。
你写的这个你自己信吗?
尤其是北汽,真得和一样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转给。合资车型的技术转让费大约占车型售价的10%左右。比如一辆13万的丰田卡罗拉,技术转让费大约在1.3万元左右。一辆20万的帕萨特,其中上汽大众要向德国大众支付约2万元的技术转让费,根据数据显示上汽大众2019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359.5亿元,也就是说,上汽要向德国大众支付235亿元的技术转让费。而国产车型是没有技术转让费这一支出的,因此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
合资品牌就是这么多年躺在沙发上挣钱了一下不思进取
听他扯淡
牛逼在哪儿,我刚订了个长安车
[图片]
分得利润,扣除成本后的,技术转让费是算在成本里的
记得途观刚出那两年,根本没有对手,每一辆车上海大众就要给德国大众5万,剩下的按合资比例分,就这样上汽还赚翻了,经销商加价卖车,这个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赚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