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自考历年真题试卷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年代。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

2.下列各项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是()

A.科学理论内涵

B.完备理论体系

C.严密逻辑结构

D.彻底批判精神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不仅辩证法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而且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也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拓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它丝毫不隐瞒和回避自己的阶级本质,而是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3.在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唯物和唯心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和二元

D.可知和不可知

【解析】对“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辩证法:世界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

(2)形而上学:世界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

4.下列唯物辩证法反映事物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关系的是()

A.内容和形式

B.必然和偶然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和现实

【解析】本质和现象反映了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5.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自觉活动实现的,说明社会规律()

A.不具客观性

B.不是盲目自发起作用

C.不具普遍性

D.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解析】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排除AC。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杀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排除D。

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形成和实现的,它是自发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它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意识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分泌物

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性

C.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性

【解析】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反映客观世界,根据需要和可能形成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目的的支配下,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使客观世界发生合平人的目的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A项,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是一种唐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项说法错误,排除。

7.实践对认识有决定性作用,不属于这一原理的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D.实践是检验认识能动性的标准

【解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本题为选非题,故选D。

8.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承认认识的过程是()

A.反映与创造的统

B.反映与摹写的统一

C.探索与创造的统一

D.探索与发现的统一

【解析】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选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联想、想象、猜测

D.直觉、顿悟、灵感

【解析】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感性认识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10.正确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是()

A.生产力性质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B,生产关系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生产力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生产关系总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以下为具体阐释: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支配作用。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过程。

11.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生产关系

B.经济体制

C.国家政权

D.自然科学

【解析】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但内容相同。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1)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2)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本题注意D项,自然科学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

12.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

B.历史宿命论

C.历史唯物论

D.历史唯心论

【解析】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拓展:题干中马克思的这句话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3.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一是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二是要坚持()方法。

A.阶级分析

B.实证分析

C.矛盾分析

D.规范分析

【解析】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掌握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一,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第二,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做阶级分析。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做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A.生产的主观条件

B.生产的客观条件

C.生产的个别条件

D.生产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1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使用价值和价值

D.具体与抽象

【解析】小商品经济即简单商品经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基础上,以手工劳动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16.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条件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D.部分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

17.不属于资本积累后果的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工作日延长

C.相对过剩人口形成

D.贫富两极化扩大

【解析】资本积累的后果主要有三个:一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的形成,三是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A、C、D项正确。工作日的延长是资本家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不是资本积累的后果。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8.作为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利润的比率

【解析】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拓展:预付总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预付总资本>可变资本,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19.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构成新的资本形式,列宁把它称之为()

A.金融资本

B.借贷资本

C.生息资本

D.工商资本

【解析】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20.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向外输出资本开始于()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解析】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起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这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部分内容。

21.列宁所说的“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的资本主义阶段是指()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安的前阶。"

22.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多国取得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C.剩余价值学说

D.阶级斗争学说

【解析】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23.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人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解析】2017年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被写入了一九大通过的党章中。

24.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包含的两个阶段是()

A.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

D.初级阶段和成熟阶段

【解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25.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按需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按劳分配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公有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社会公共的利益服务和使用

第二大题:简答题

26、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案: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环节的中心线索。

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7、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迸

③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8、产业资本循环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是什么?

①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

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有货币资本职能。

生产阶段:起决定作用,有生产资本职能。

销售阶段:有商品资本职能。

(购买和销售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生产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过程,此阶段实现了价值增殖。)

29、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体现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分配关系上。

①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去式,建立和发展了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

②在芳资关系上,建立了劳资共決、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制度

③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30、如何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①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背离原则的错误倾向。

②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自考大网校,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③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总结新经验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大题:论述题

31、为什么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何现实意义?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制及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验证,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现实意义:从有利于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真理角度作答即可。

32、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

基本经济规律?

原因

①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③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33、试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方式和手段。

(1)必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

(2)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3)主要手段:经济手段。

(4)主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计划。

货币政策

对利率的调节

A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

B.对国家支持的企业给予优惠的信货条件,鼓励其发展;对国家要控制的经济活动用较严格的信贷条件来制约;

C.在经济过热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在需要刺激经济时,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与消费。

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A.公开市场业务。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调节货币量;

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C.再贴现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②经济计划对资源的配置进行定引导,对经济周期进行适当调节。

THE END
1.生产运作选择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 单选题 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 ) 单选题 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 ) 单选题 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 单选题 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 ) 单选题 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 ) 单选题 低层决策被称为https://www.kaoshibao.com/online/paper/detail/?paperid=19163160
2.生产计划与控制习题集答案9、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产品开发决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鉴定、正式生产 10、现代社会环境对新产品设计有哪些要求? 答:面向顾客的设计:人因工程、美学的思考;产品的可制造性和生产的经济性;产品的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以及模块化设计。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13/10/79930059_1128653335.shtml
3.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概述及分类闭环结构是在决策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不断发送给决策者,不断调整决策,事实上最后执行的决策已不是当初设想的决策。 计算机实时处理的系统均属于闭环系统,而批处理系统均属于开环系统,但对于一些较长的决策过程来说批处理系统也能构成闭环系统。 其次,根据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https://blog.csdn.net/qq_40610003/article/details/141335440
4.张家口市行政审批局立项环保领域政策法规清单和岗位工作细则百问9.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应当明确哪些内容? 答:依据《政府投资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应当明确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工期、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额及资金来源等事项。 10.工程项目必须招标的根据是什么?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7876.html
5.自考00151《企业经营战略》复习资料现经营“蓝带”啤酒的合资企业其前身是中国南方的一一个国有企业,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顺应高消费啤酒市场对品牌的重视,取得了美国“蓝带”品牌的生产经营二可权,建立了战略关键优势,迅速摆脱了该厂在原大众消费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10.企业使命的决策内容包括哪几方面?http://www.hbzkjy.com/00151/mnst/1032.html
6.管理学:物流信息管理必看题库知识点(每日一练)考试题库B.生产决策 C.库存决策 D.采购决策 E.运输配送决策 点击查看答案 36、填空题 实现EDI的通信主要有一下三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37、问答题 配送中心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38、单项选择题 商品条码EAN-13的校验码由()位数字组成,用以校验条码的正误。 A.1 B.2 C.3 D.4 点击http://www.91exam.org/exam/87-1081/1081312.html
7.已明确!这些单位必须设置安全总监,待遇应当高于本单位同级同职但是,现在的责任追究往往只涉及到事故现场的表面情况,并没有更深入探究事故原因本质即安全投入者的责任,受到处理的常常是手无实权的“虾兵蟹将”。擒贼先擒王,才能击中要害,一招制胜。安全投入确实需要资金,投入的效益往往短期看不到,这就导致生产决策者不愿投入。其实,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就是无形资产、就是烫金https://www.zkjan.com/shtml/newsdetail/26758.html
8.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秋学期《资本经营》形考作业奥鹏作业答案4.在进行管理者收购策划时,主要工作内容有 A.尽职调查 B.组建管理团队 C.设立收购主体、选聘中介机构; D.收购融资安排 5.资本运营和生产运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资本的增值。 6.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 )时,应依法进行公告。 https://zexuewang.net/guokai/31206.html
9.国家开放大学23秋资本经营形考作业100分答案4.在进行管理者收购策划时,主要工作内容有 A.尽职调查 B.组建管理团队 C.设立收购主体、选聘中介机构; D.收购融资安排 5.资本运营和生产运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资本的增值。 6.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 )时,应依法进行公告。 http://www.aopen255.com/show/57568.html
10.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真题及答案思越教育官网5、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生产控制工作范畴的是( )。 A.控制决策 B.测量比较 C.实施执行 D.制定目标 【答案】 D 【解析】生产控制包括三个阶段,即测量比较、控制决策、实施执行。 6、 020电子商务实现线上与线下协调集成,其本质属于( )。 A. B2G电子商务 https://www.siyueedu.com/1461.html
11.2015年山西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答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3、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中,科学决策是核心,制度建设是基础,风险控制点是重 点,业务流程是关键,资金集中管理是方向。(错误) A、正确 B、错误 43:48:00 4、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筹资有何影响。(A、B、C) A、决定企业能不能顺利筹资生产经营 B、决定企业以什么样的筹资资本筹集资金 C、决定企业以什https://www.51test.net/show/767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