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使用对象分类,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分为OEM市场(即整车配套市场)、AM市场(即售后维修服务市场)。
(1)OEM市场
OEM市场是指为汽车制造企业整车装配供应零部件的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整车制造商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将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交由专业化的企业完成,通过市场的竞争来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降低汽车零部件的成本。整车制造商从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向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上述经营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OEM市场的发展。
(2)AM市场
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主要由OES和社会独立售后体系(IAM)构成。OES是指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指OEM供应商)通过整车制造商的销售服务体系进行AM市场的销售;社会独立售后体系是指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如维修店、改装店进入AM市场,与整车厂的联系较弱。AM市场供应体系如下图:
2、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概述
(1)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概况
与整车市场格局一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大致分为北美市场、欧洲市场、日韩市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上述市场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2)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①模块化、专业化供货
模块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整车制造商逐步由向多个汽车配件厂商采购转为向少数系统模块供应商采购。与此同时,随着模块供应商数量的减少及整车制造商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向模块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供货的配套供应商(二级、三级供应商)也呈专业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将模块中的一部分产品转包给少部分专业制造商以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大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在模块化供货的背景下,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选择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发展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零部件市场供应日趋专业化。
②采购全球化
在汽车生产全球化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整车质量和降低成本,许多汽车厂家一方面是积极推进车型的平台化,另一方面是积极开展零部件全球采购。全球采购的优点是整车厂可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的零部件竞争优势,获取市场的最新技术,适应汇率波动以及集团采购的批量效果,得到最佳质量、最佳服务、最合理价格的配套产品。因此,实施全球采购战略,扩大外购率,减少自制率,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产品质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③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新兴国家转移
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及日本市场基本饱和,但像中国等一些新型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较大,相对西方发达的汽车制造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面对全球化势态,资本必然会向利润最高、制造成本最低地方流动。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并贴近整车厂商,日本、欧美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大了产业转移的速度,中国等国家成为吸引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已基本形成,仅有部分新兴产品的市场仍具备产业转移和快速增长的潜力。
3、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概述和趋势
(1)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伴随国内整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也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在AM市场、出口市场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增长速度高于整车行业,零部件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逐渐上升,2015年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为13,408亿元,占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9.79%,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39%。2006至2015年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及占汽车工业总产值比重情况如下图:
(2)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出口情况
海外OEM及AM市场需求是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跨国采购浪潮中,全球知名整车制造商、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社会独立售后流通商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采购力度,我国零部件企业承接了大部分由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持续增长。
2015年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643.00亿美元,2006至2015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82%,2006至2015年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情况如下图: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以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英国为主,对上述六国2015年全年出口额合计为336.60亿美元,占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金额的52.35%。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以行驶系统、汽车电子电器、车身及其附件、零件为主,2015年度上述三类零部件出口占零部件出口总额比分别为31.3%、17.1%、13.5%。
(3)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趋势
①国内OEM市场将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较高速增长,2015年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同比增长3.3%和4.7%,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OEM市场的快速发展。
从世界各国汽车发展史看,各国人均GDP在跨过1,000美元经济阶段之后,私人汽车将作为消费品出现,并带动汽车产量飞速增长,直到人均GDP达到35,000美元以上,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增幅才逐渐趋于平稳,2015年度我国人均GDP为8,016美元。从人均汽车拥有量看,截至2015年末,我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未来我国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②国内零部件出口增长仍将持续
全球化采购、产业转移是全球零部件发展的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上述趋势变化中抢占了先机,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主要整车制造商、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代表处等方式完成在国内市场的布局,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采购的力度。未来,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规模、品牌不断的提升,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不断深化,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仍将持续增长。
③AM市场将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重要增长点
截至2015年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7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72亿辆;2015年新登记的汽车2,385万辆,保有量净增1,781万辆。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量国。汽车保有量的规模决定汽车零部件AM市场容量,我国汽车零部件AM市场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AM市场将成为零部件市场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消费者汽车文化的形成,高品质零部件的增长率将快于小作坊产品。
④国内乘用车自主品牌销量的增加将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接近20.0%,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2.4%,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达到了50%以上。从增长速度看,绝大部分自主品牌市场增速均超过乘用车7.3%的水平,其中长安汽车和江淮汽车等增速均超过30.0%,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良好。
《2023-202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深度监测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投资与前景预测,全球汽车制造业发展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