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计划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质量控制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概述

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三、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设计人员明确的责任制度

2.设计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3.缺乏在设计过程中较好的计划控制应用

四、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1.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

2.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3.充分应用计划分析进行质量控制

结论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也就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这对于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计人员责任制度不明确、设计单位缺乏监督机制、缺乏设计阶段较好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用等等。因而应当积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此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岳婷.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334.

[2]李忠富,张亚妮.跨区域多项目的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02:74-79.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应用

引文: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作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它相比较传统的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轻,跨度大、施工快速等优点,当然也存在施工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因为钢结构对设计、制作、安装等技术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要求较高,所以实际施工过程会经常发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会导致钢结构工程坍塌等严重社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因此,如何控制好钢结构的工程质量是当前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研究的焦点问题。

1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质量管理现状

1.2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较混凝土施工及其他施工过程不同,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问题具有严重性、复杂性、频发性以及可变性等特点。其中,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轻则返修或返工,增加工程工期延长和工程施工的成本,重则就会导致钢结构建筑坍塌等事故发生,从而给社会和人们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而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就是因为对钢结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诸如钢结构设计质量、原材料质量、焊接技术、组装技术等,所以,同一种质量问题其造成因素不同,而同时同一因素导致钢结构质量问题也各异;由于对钢结构制作和组装专业技术施工队伍比较缺乏,并且在钢结构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常使用原有混凝土施工队伍,从而导致钢结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并且频率较高,这就是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频发性所在;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可变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受外界环境变化、使用寿命、用途以及其他方面影响,钢结构材料的质量缺陷逐步呈现出,钢结构质量问题在不同环境或不同使用周期下则不同,从而导致其质量问题具有一定可变性。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成原因是造成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第一,前期未做好相应的地质勘查、图纸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制定等情况下便进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并且在其施工过程中,没有按建设施工程序施工,从而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较多;第二,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对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不到位,使得勘查报告存在较多漏洞或错误等,从而直接对钢结构基础施工设计造成误导;第三,对施工方案、原材料要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计算在进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不够精确,从而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第四,对原材材料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使原材料检验标准体系不能科学合理,从而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便进场使用,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第五,造成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就是因为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工艺技术薄弱,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低;此外,造成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外界环境影响,诸如温度、湿度等气温条件对钢结构焊接影响也比较明显。

2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

2.1质量控制方法

2.1.1事前质量控制:首先对工程质量控制目标要明确,从而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其次就是在工程施工前针对前期制定的质量控制计划,做好有关地质勘查、图纸设计、原材料检验等质量问题的各项工作。

2.1.2事中质量控制:首先,对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加强,并且对工程施工过程根据工程施工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其次,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时要在施工单位内部或聘请外部具有相应专业资历的施工监理人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2质量控制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2.2事中质量控制:钢结构焊接施工和钢结构组装两个工序是钢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因此钢结构事中质量控制主要针对这两个工序。对于焊接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首先对施工人员工作责任意识要提高,其次对焊接工艺技术指标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使焊接质量标准得以明确,最后是对焊接点质量检查管理加强,及时处理存在问题部门进行返工;对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控制螺栓连接施工质量是关键,首先是处理高强度螺栓使用前的除锈、等,从而使螺栓质量确保,其次是使底脚螺栓位置精确且安装稳定得以确保,从而保证在通入螺栓孔时高强度螺栓能够穿梭自由。此外,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在钢结构事中质量控制中,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钢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办法。

3.2.3事后质量控制:钢结构事后质量控制主要是检测和管理钢结构焊接质量、钢结构安装连接质量、钢结构除锈防腐质量。各工程检测方法执行时还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应钢结构检测标准。

4结束语

[1]张少良.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

关键词: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点,对策

一、施工工序质量包含的内容

施工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是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的检验来统计、分析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

1.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

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包括如下内容:1)施工准备方面的控制:作为施工单位在各工序施工前应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或条件进行控制。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人的因素,施工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应符合上岗的要求;材料因素,即材料质量应符合标准;施工机械设备,如其规格、性能、数量应满足要求,质量应有保障;拟采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是否恰当;产品质量有无保证;施工环境条件是否良好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各工序有一个好的质量提供了保障。2)施工过程中对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对影响工序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控制不仅体现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阶段,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各工序、各工种的质量保证与控制活动。在施工过程中,工序活动是在经过审查认可的施工准备的条件下展开的,对施工过程中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要注意工序活动中各因素或条件的变化,如果发现某种因素或条件向不利于工序质量方面变化,应及时予以控制或纠正。因此应注意以下工作:

a.对投入物料的控制:主要是指在工序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所投入的物料等质量特性指标的检查、控制,例如对混凝土拌合料坍落度的控制等。

b.对施工操作或工艺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指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依靠本企业的质量控制系统,根据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及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工艺、标准各操作规程,实行检查认证制度。

c.其他方面的控制:在工序活动中,除对投入物料、工艺或操作等方面要加强控制外,对其他方面诸如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条件以及人员状况等方面,也应随时注意其条件的变化,如果发现它们出现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或现象,也应及时控制和纠正。

2.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其控制的步骤如下:1)实测。即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2)分析。即是对检测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3)判断。根据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判断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如未达到,应找出原因;4)纠正或认可。如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应采取措施纠正;如果质量符合要求则予以确认。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其实施要点如下:1)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是以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为基础的。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规定质量监控的工作程序或工作流程和质量检查制度。2)进行工序分析,分清主次,重点控制。所谓工序分析,就是要在众多的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中,找出特定工序重要的或关键的质量特征性能指标,起支配作用且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些主要因素,以便能在工序施工中针对这些主要因素制定出控制措施及标准,进行主动的、预防性的重点控制,严格把关。

三、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对策

1.做好建筑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互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

对施工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a.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b.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以下作用:a.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b.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c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d.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对承包商在建筑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的质量管理制度监控。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的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的影响。

3.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其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

关键词:质量控制;本质;监督检验

前言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起重机械的监督检验系指制造和施工监督检验,制造监督检验于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施工监督检验于2009年4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推行。至此,起重机械的监督检验在全国全面推行。

1监督检验本质

2施工监督检验实施要求

2.1施工单位

2.1.2技术层面上的监督(动态组织能力的实现)

2.2监督检验机构

2.2.1完善检测体系,施工监督检验实施前静态组织能力的满足

2.2.1.2明确施工监督检验的确认流程(即施工过程确认流程)。监督检验机构应根据施工监

并在见证资料或检验记录上确认签字(标明确认方式),以强调监督检验的自检性及符合性。"符合性"包括资料的技术指标符合及施工单位体系(自检活动)的符合。例如:施工单位提供检验记录或其它见证资料应同时满足以下几点:1)体系运行下的资料文件;2)由规定的责任人确认合格;3)技术指标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2.2.2明确施工监督检验基本要求和具体确认方法,确保动态组织能力的实现与维持监督

上接第15页

4.3.2波纹管定位

根据钢绞线在T梁中的坐标值,制作定位网筋,与腹板筋同时绑扎到位,随后安装波纹管。波纹管安装后,应避免进行电气焊作业,防止烧穿波纹管。为防止波纹管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波纹管内套一层塑料管,混凝土浇筑后将塑料管抽出,以防止水泥浆进入孔内。

4.3.3穿钢绞线

钢绞线下料前先将钢绞线卷放在自制的放线架中,再将铁皮剪断,将钢绞线缓缓拉开(注意不使钢绞线产生有害变形,对有害变形的部分必须除掉),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台上,据设计编制成束。要求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要顺直,根与根之间不得相扭。采用人工穿束。穿束前将压浆孔及锚垫板上的混凝土灰浆清理干净。

4.3.4张拉作业

1)初张拉:按设计的T梁预应力钢束编号和张拉顺序进行张拉。T梁一般为两侧对称张拉,张拉时同时对千斤顶主缸充油,使钢绞线略为拉紧,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间轴线相吻合。当初应力达到张拉力的10%~25%时作标记,并观查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2)张拉: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应接近相等,当两端达到最大超张拉吨位时鸣号,并持续供油维持张拉力不变,持荷2min,然后两端回油,同时测量钢束的实际伸长量。

3)锚固:打开高压泵截止阀,张拉缸油压缓慢降到零,活塞回程,锚具夹片即自动跟进锚固,锚具外多余钢绞线可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准用电、气焊切割。

4.3.5压浆作业

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压力控制在0.5MPa∽O.7MPa,压浆顺序自下而上进行。压浆时自梁一端压入,在梁的另一端流出,直到另一端注浆孔中流出的水泥浆内无气泡,且与灌入的水泥浆具有同样的稠度为止,并保持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持荷2min左右。拌和好的水泥浆必须在30min内用完,水泥浆要经过Φ1.2mm的筛子后再进入料斗,防止大颗粒进入压浆泵造成堵管,并保证压浆连续不问断。

4.4.6封端

设置端部钢筋网,为固定钢筋网的位置,可将部分箍筋点焊在支承垫板上,封端筋与梁体应有效连接。妥善固定封端模板,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走动而影响梁长,立模后校核梁体全长,其长度按规范允许偏差的规定,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养生按规定进行。

【关键词】施工单位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通过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以及政府部门监督来实现的。而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工程的建设质量起着决定作用,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来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的。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一)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科学合理地规划施工场地,制定符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经济适用的施工技术措施,将人员配置、施工机械安排、水电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线路安排、原材料供应一一落实到位。

(二)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工程开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和配合工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明确对轴线、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材料规格及配合比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进度等施工安排,明确质量、安全措施。

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好图纸会审,以便更好地熟悉有关设计图纸,减少图纸的差错,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充分了解项目特点、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方法。

(三)制定施工质量控制计划

计划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确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设置质量控制点,明确关键部位的质量管理点。通过对组织、技术、材料的三落实,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掌控。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一)人员控制

人是工程建设最直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对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做好质量管理应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施工现场人员控制对象包括施工项目管理者和操作者。为此,可采取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责为中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保证施工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尤其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等;做好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强化施工项目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施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行为;建立和完善为保证施工质量的奖罚机制,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提高和控制人员素质,保证施工质量。

(二)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做好采购订货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科学的材料、加工、运输的组织计划,掌握相应的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其次应做好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凡是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都应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及技术说明书,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检查,合格后方能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应加强材料的存数和使用的质量控制。加强材料进场后的存储和使用管理,避免材料变质和使用规格、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三)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的原则进行,选配的施工机械要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因素相匹配。其次应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机械设备技术规定,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四)施工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有利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施工方法的控制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首先施工方案应随工程的发展而不断细化和深化;其次在施工方案选择时,对主要的施工项目要事先拟定几个可行的方案,找出主要矛盾,明确各方案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和论证选出最佳方案;另外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例如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五)环境因素控制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及不确定性,必须做到充分深入调查,针对各种不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采取措施。

1、自然环境控制

要掌握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水文、气象、周边建筑、地下管道线路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制定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技术方案和施工对策,防止地下水、地面水对施工的影响。

2、施工作业环境控制

施工时首先要做好施工平面图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材料构件、道路管辖和各种设施的布置。其次落实好现场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做出明确标识,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安排好特殊环境下施工作业的通风照明措施。

(六)成品的保护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部位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还在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分则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

本文作者:张金虎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马钢监理公司

明确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

建筑原材料检核与奖惩机制的设立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为了保证质量建设监管效能合理、正确发挥,处理好建筑原材料的检核是必要与关键的一步工作程序。由于建筑原材料的控制重点与难点都是面广量大,如果不按照相应管理制度、规范去严格遵守的话,就很难达到预期控制指标。因此,对制度的制定要考虑2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构建档案库,它的目的是确保进场材料能够有基本的书面记录与样品档案记录等,为施工各活动提供书面依据;其次,制度内容也要明确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对符合质量需求、能够达到标准的材料可以接收,否则拒收。这样的制度不仅明确了电气工程对建筑原材料的有效记录,为施工活动提供了依据,而且更直观、更清晰地给出了材料的基本质量标准。另外,建筑项目材料的检核职责在收料员,相应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其进行核查、校对;如果在定期实行核查时发现收料员存在职能偏差等状况,可以通过奖惩机制进行相应约束与规范。这样,通过监管材料样品制度以及奖惩机制的实施,不仅使得质量控制点能够得到合理掌控,还规范了全体参建人员的操作、工作行为,并能够对操作违规者进行合理、必要的处罚。

工序样板制度的落实

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3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检查能够掌握具体的问题出在何处,进而才能在后续操作中对存在问题加以改进;第二,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三,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造成工序大面积展开后大范围返工。故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在建筑施工工序展开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它能杜绝大范围返工,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强化巡检力度

强化巡检力度,力争掌握施工现场的即时动态,努力实现即时控制,对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纠正,防止积重难返或发生返工状况,进而排除没有必要的返工损失。比如在巡检过程中,对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的施工环节,要严格检查施工时是否漏焊、焊接长度是否符合需求以及完工后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等;每处都要仔细检查,尤其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因此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要提醒施工人员引起重视。

作者:王强李震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分析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直接决定着工程的

施工质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作为工程重要保障的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的质量监控中应该分清楚主次,抓住关键因素,并依靠完善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施工质量检查制度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首先,监理工程师应该确定好建筑工厂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按部就班的实施。另外,在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治疗控制的具体工作程序以及质量检查制度等。

其次,监理工程师应该详细的设置该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控制的点,并对其进行较为系统与全面的预控,以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所谓的控制点,应该以整个工程的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危害的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为设置依据,根据上述的条件来科学的设定控制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主要包括生产、检验、材料、零部件以及各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等。而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则主要是指建筑企业中规模最大、最经常的质量管理活动,同时,它也是建筑企业实现最基本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便是施工周期较短,而工程

项目所涉及到的因素却很多、范围广、项目杂,这些特点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以及工程的质量管理等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然而,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该项目为施工企业创造利益的重要保障,同时,它也是我们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对于整个的工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亦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为了提高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

3.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3.1.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3.1.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1.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

与奖惩制度。材料样品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3.2.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

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3.2.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2.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

3.2.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4、结语

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

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

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旌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帆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

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

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

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材料样品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埘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

建设项目的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建设项目三大控制目标的重点。

1.1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所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可动用的资源、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合同中的其它要求等),达到建设项目的最优目标,即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最优实现。

由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独有的复杂特点,从而其具有几大共性,即实践性、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还具备其自身特点,例如:严格的计划性和有序性;较广的监督范围和较深的监督程度;明显的“政府行为”特征等。

1.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是指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质量主体是实体。而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工程项目实体质量;(2)功能和使用价值;(3)工作质量。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包括:主体的复杂性、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质量隐蔽性、质量波动大、终检局限大、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等。质量控制的任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全面实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由于各阶段的质量目标不同,各阶段具有不同的质量控制对象和任务。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其次,是对监理工程师的事前质量控制。程序有:(1)监理工程师事前质量控制计划;(2)施工图纸的审查和发放。

2.2事中质量控制。工程实体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多,因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而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施工工序所组成,它们的质量是施工项目质量的基础,因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落实到每项具体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即对投入到每道工序的4M1E进行控制;二是对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即对工序活动的产品采取一定的检测手段,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判断该工序活动的质量(效果)。

监理工程师的工序质量控制包括:(1)工序质量控制计划;(2)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3)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2.3事后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完成施工过程而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审核竣工资料;审核承包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整理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文件,并编目、建档;评价工程项目质量状况及水平;组织联动试车等。

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是进行事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工程质量评定,即依据某一质量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照施工质量具体情况,确定其质量等级的过程。对水利水电工程,要求按照水利部1996年颁发的SL176—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进行质量评定。工程验收是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上,依据一个既定的验收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检验工程产品的特性是否满足验收标准的过程。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的应用软件,国内开发已比较成熟,作为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在系统开发时,可将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作为独立的子系统,直接借用国内已成熟的软件的内容。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4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条款与国际广泛采用的条款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努力去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文德.控制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三峡建设,2000,7.

[2]魏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上、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3]张良成.建设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现代工业建筑中,钢结构厂房以其施工简单、节能环保、经济节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钢结构厂房的加工、安装等过程中,其测量精度、工艺加工精度、焊接精度及安装精度等对钢结构厂房的整体安全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对钢结构厂房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希望为同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施工前控制要点

1.审查施工图纸

在施工前,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包括图纸中是否存在疏漏、尺寸及位置错误、关于钢结构厂房施工建设的基本知识错误等。图纸的审查要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图纸审查成为走形式、走过程。未经审查的施工图纸,不可作为钢结构厂房施工的依据。

2.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由于钢结构厂房在结构上的特殊性,在选用建筑材料上,与传统的建筑材料有所不同,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钢结构厂房整体的施工质量,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管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所选用的原材料要经过招标等形式,确保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正规,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价格最低。

3.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钢结构厂房在钢构件的加工、现场的安装,所要经过的施工环节很多,工艺也相对复杂,如果在哪一环节造成失误,都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工程开工前,施工方的项目管理部门要制定出必要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出贴合实际工况的详细施工和安装流程的指导意见书,其内容要涉及工程的工期、构件的安装程序、质量监督及质量标准等。在构件施工及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细节性错误的发生,并事先提醒施工人员此次的关键点,避免细节问题造成质量施工。

二、钢结构厂房施工精度的控制措施

1.测量精度的控制措施

在钢结构厂房施工的各个阶段,要严格控制各结构件的制作和安装的精度。钢结构厂房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涉及安装拼接工序较多,为了避免偏差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材料构配件运抵现场时,要进行材料进场的测量验收。测量所使用的工具和仪器,要经由技术监督部门的校正并检测合格,不得选用非标准或未经校正的器具测量,更不可采用软皮尺实测。

2.工艺精度的控制措施

钢结构厂房的各个钢构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要采取高精度的机加方式,并预测出各个工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形状及尺寸偏差,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调整措施,确保所涉及的加工工艺的相应精度。由于钢结构在焊接时会发生收缩变形,所以在焊接前,要采取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限制钢结构的收缩量,如更改焊接方式,采用电弧焊或自动对焊等变形量较小的焊接方法。

3.预埋精度的控制措施

预埋件的精度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预埋地脚螺栓的精度控制。在施工方完成预埋件的施工并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要申请项目监理工程师对已经预埋的地脚螺栓进行复测并确认,在标高和纵横轴线的复测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另外,在混凝土初凝前,还要进行二次复查,确保预埋件的位置精度和标高准确性。

4.拼装精度的控制措施

钢结构厂房的构件拼装包括在工厂内和施工场地拼装两部分,采用的拼装方法为平面拼装法。为了确保施工现场拼装的精度,这部分的拼装通常要根据实际工况在场内事先原装,及时发现问题,提前纠正偏差,并进行合理的预测和预防,保证钢结构厂房的拼装质量和施工进度。

三、钢结构厂房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厂房的钢构件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焊接或螺栓连接形式,而钢构件在焊接过程中,将生成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对构件整体形状和尺寸带来影响。因此,在焊接前,要根据构件的材质选择恰当的焊接方法、顺序、条件等工艺方法,将焊接变形所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焊接完成后,如果出现未焊透、未熔合、孔穴、裂纹、形状缺陷、固体夹杂等缺陷时,要及时采取如重焊、补焊等处理措施。

2.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的安装程序和方法要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加强对安装精度的控制。在工业钢结构厂房安装以前,要首先将大型设备安装完毕,再进行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安装。而对于钢结构的梁和柱的安装,其在安装以前,要彻底清除摩擦面的灰尘,并要严格控制梁的平直度、柱子的垂直度、柱底板的平整度以及侧向弯曲度等,最后再采用扭矩扳手将连接螺栓拧紧。在完成以上环节并验收合格后,再将拼装完成的钢结构起吊。当第一个柱子起吊完成后,要对其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测量,并将偏差调控到技术要求范围内,再用拉缆风绳将其固定。后续钢柱和钢梁要在第一个柱子吊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并保证当天完成固定单元。如果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当天完成固定单元时,要用拉缆风绳固定,以防吊装完成的钢构件倒塌。

3.材料加工和涂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结语

综合上文,文中主要就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有效分析与探究。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涉及的连接方法、安装形式、涂装等工序较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以及日后的使用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钢结构厂房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控制施工测量精度、工艺精度、预埋精度和拼装精度等关键点,采用精细的管理方法,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质量的不利因素,才能从本质上保证钢结构厂房的整体质量,确保厂房的使用安全,进而促进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THE END
1.如何制定作业指导书,内容完整,通俗易懂作业指导书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大爷顺走腊肉店主骑车追回 74岁姥爷和外孙抢着玩金箍棒玩具 上4休3的好处已经显现出来了 地震瞬间教练抱起孩子撒腿就跑 买手机平板要有补贴了 张雪峰公司实行上4休3 目前还没有跟贴,欢迎您发表观点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https://m.163.com/dy/article/JKC94V3C0516900F.html
2.成品检验工作流程20241225.docx2.引入新技术:关注行业新技术和新方法,适时引入先进的检验技术,提升检验效率与准确性。3.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定期对流程进行评估和更新。通过以上详细的成品检验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指导各项检验工作的实施,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强客户的信任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3407943.html
3.指导书Word模板指导书Word模板下载熊猫办公网站共为您提供10000个指导书设计素材以及精品指导书Word模板下载,汇集全球精品流行的指导书Word完整版模板,下载后直接替换文字图片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的不二选择。https://m.tukuppt.com/wordmuban/zhidaoshu.html
4.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模板WORD资料整理产品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页次13制定部门制定日期生效日期修订项目NO,修订日期修订内容加工六厂1,目的为降低成本损失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或满足预期用途,且使返工返修过程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http://www.zhuangpeitu.com/article/88966121.html
5.检验作业指导书PPT模板找原创检验作业指导书PPT模板,就来当图网,提供各种风格的检验作业指导书PPT模板下载,更多精美PPT模板,PPT美化服务,尽在当图网!https://www.99ppt.com/ppt/798804.html
6.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精选13篇)对于这类产品, 它的出厂应该是在用户处安装完成之后, 出厂检验应该是在安装完成调试之后。对于这类产品, 审查时要关注企业是否建立“整机出厂检验制度”“整机出厂检验规程”和“出厂检验记录表”并有效执行, 还要关注企业是否制订了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和必要的检验指导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b971193.html
7.检验指导书模板.doc检验指导书模板 检验指导书模板 篇一:检验类作业指导书模板 篇二:油墨检验指导书模板 篇一:pcb油墨检测作业指导书 pcb油墨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加强对油墨来料的检测、控制不良品流入生产线。 2. 范围 适用本司iqc对油墨的检测 3. 职责 3.1品质部iqc负责对油墨进行检测试验及来料品质跟进。 3.2生产部负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25/52875961.shtm
8.质检员岗位职责怎么写模板(汇总18篇)2、负责工程部下发的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审查,并报告部门主管,按其要求指导车间工人生产,并对入厂的大项设备的检验与验收,并作好检验记录。 3、负责生产过程中的&39;半成品、在制品的质量检测工作,监督工序质量,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 4、严格按照成品检验规范或作业指导书进行成品抽检和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成品流入仓库http://www.plansum.cn/gangweizhize/95360.html
9.PCBA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作业名称 HK-400系列电源板PCBA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页数 第1页共1页 图示 使用设备及工具 设备/物料名称 设备/物料编号 规格 数量 HK-400系列电源板PCBA测试夹具 / 万用表 电池 6.8-8.4V 静电手环 操作步骤 外观/结构检验: 1)各元器件贴片、连接器整齐、方向位置正确且引脚无浮高;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529/23/79704413_10337396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