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程,绕不过“项目经理”这个词或这个职业。
好了,不说这个了,还是说说项目经理这个职业吧。现在业内说到项目经理,其实有三种职业或者三种身份,在不同的场景或语景下有不同的意指,行业里的人都能明白是指何种人。
第一种是持证或挂证项目经理;第二种是职业项目经理;第三种是老板项目经理。
第一种,叫持证或挂证项目经理
是指通过了国家正式组织的考试取得了建造师资格,然后注册到某施工企业的人或证书。据说现在全国已有200多万人拥有一级建造师证书,拥有二级建造师证书的人更是汗牛充栋(二级建造师因为是各省自行组织考试自行发证,不能在各省之间流动)。
这批项目经理又分为三种情况存在着:
一是真正工作在工地上的,其中小部分从事了项目经理岗位,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工地但不在项目经理岗位,从事的可能是施工员质检员等,甚至是仓管会计等岗位。这批人占了拥有建造师证书人员的多少呢,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但据笔者在业内的长期观察,大约占了拥有建造师证书人员的10%,也就是说,本该在工地担任项目经理的建造师证书持有者中的绝大部分压根不在工地,其中真正担任项目经理的则少之又少。
三,剩下的大部分所谓的项目经理散布在全国各行各业里,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如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公务员等等。他们也是在需要时去工地或监理指定的场合出席一下,业内叫“到位”,并收取市场认可的出场费。他们的作用是满足招标文件设定的投标条件,以及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管要求,实际上是施工企业与业主、政府主管部门玩的老鼠躲猫猫的游戏。这个游戏玩了十几年,猫发挥一切聪明才智穷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有抓住这只老鼠。而老鼠却变得更加聪明和从容。因为制度设计这个根上出问题了,这只老鼠是永远不可能被抓住的。
第二种,叫职业项目经理
他们是企业的员工,在项目部担任项目经理职务,他们是真正把项目经理当作自已职业的一群人。
第三种,叫老板项目经理
他们的本质是老板,建筑工地老板,俗称包工头。
项目经理是他们自己封给自已的头衔或他挂靠的施工企业为掩人耳目封给他们的头衔。如果他只挂靠承包了一个项目,为了节省开支保证项目利润,他往往会自已管理这个项目。此时他就兼任了职业项目经理的职能。如果他慢慢做大了,有资金人脉和能力同时承包数个工程项目,忙不过来了,他就会聘请有能力统管项目的人来担任现场项目经理,也就是第二种职业项目经理。老板请现场项目经理可不关心有没有建造师证,只关心请的人能不能把工程做起来做好做出利润来。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大部份中小型项目都是这批老板项目经理做起来的;大部份大型项目也是由他们通过分包做起来的。他们才是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真正的运作者、垫资者和收益人。而那些所谓的由住建部门核发了资质证书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只是一个供人挂靠的平台而己。说平台是好听的,实质上就是一个空空的臭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