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出炉零部件行业格局生变生变海外产经

日前,2018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新鲜出炉。根据《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这份最新榜单,博世连续8年蝉联冠军,电装跃至亚军,麦格纳依然排名第三。此次共有6家中国企业上榜,分别是:延锋、北京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和敏实集团,其中名次最高的延锋排在第16位。纵观排行靠前的企业可以看出,汽车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高新技术在供应商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助力其业绩增长。

科技引领未来

《美国汽车新闻》自2005年起开始发布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业务的营业收入(销售额)进行排名。因此,2018年百强榜的评定标准是各供应商2017年的业绩。此次上榜的100家企业中,共有84家企业的2017年配套营收实现同比增长,16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据统计,全球前十大供应商2017年汽车配套总营收达到3154.4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约8%,虽然增幅不算特别大,但也相当可观。其中营收超过400亿美元的供应商只有博世和电装。

德国博世集团以475亿美元的成绩稳坐冠军宝座。事实上,在已发布的14届榜单中,除了2010年被电装一度超越外,其他年份的榜单冠军一直是博世,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去年成立了人工智能中心,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并携手戴姆勒为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软件及算法,目标是在2020年推出适用于城市道路的L4及L5级完全自动驾驶系统。

与此同时,博世整合传统动力部门,将其主营起动机与发电机业务的SG控股公司出售给中国企业郑煤机。博世在电气化领域也取得很大进展,其开发的48V轻混系统可快速集成到新车型中。“博世正在加速发展电动交通,我们在过去一年收获了数量可观的订单,部分订单金额甚至达到了数十亿欧元。”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针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博世与潍柴动力正在合作开展试点项目,共同开发卡车燃料电池。在今年2月的物联网大会上,博世宣布成立全新的互联移动服务部门,专注共享出行及智能网联服务等。

麦格纳排在第3位。作为汽车界的“代工皇帝”,麦格纳刚刚牵手北汽新能源,双方计划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工程开发合资公司与制造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提供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和制造。今年5月,麦格纳宣布到2020年增投3亿美元,深入发展电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

排在第8位的美国零部件企业李尔近来动作颇多,通过收购以色列GPS开发商EXOTechnologies等公司,李尔在先进电子产品领域进一步渗透。作为李尔的核心业务,汽车座椅市场竞争激烈,李尔希望将座椅打造成汽车智能系统的一部分,使其能够预测交通状况,并为未来的车辆提供个性化的座舱空间。

另外,近年来,技术革新、战略调整、企业内部高层变动等极大地改变了供应商领域的格局,并购和拆分甚至改变了几家公司的“身份”及名称。例如,排在第11位的安道拓于2016年10月从江森自控拆分出来,专注于座椅业务,并与波音公司合资成立安道拓宇航公司,进军飞机座椅领域。德尔福去年宣布拆分为两家公司,分别为安波福和德尔福科技。其中,安波福在此次榜单中排在第21位,主要聚焦自动驾驶,同时专注于大数据、车载娱乐信息服务和汽车互联。

德系日系领先

排行榜中,第4名到第15名分别是:大陆集团、采埃孚、爱信精机、现代摩比斯、李尔、法雷奥、佛吉亚、安道拓、矢崎、松下汽车系统、住友电工和马勒。由此可见,德系及日系零部件企业实力较强。

德国大陆集团和采埃孚都是知名的零部件巨头。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智能网联等高新技术领域,大陆集团布局较早,积累颇深。去年,大陆集团宣布将在2021年之前投入3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在今年6月中旬举行的2018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大陆集团展示了一系列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例如,大陆集团开发了“All-ChargeTM万能充”充电系统,搭载此系统的电动汽车可以使用所有类型的充电桩充电。

为了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及提升自身竞争力,大陆集团先后从ASC买入激光雷达业务、收购以色列的虚拟安全科技公司Argus、并购新加坡的Quantum,并与华为、中国电信、百度以及HERE等高科技企业合作,以提前布局自动驾驶业务。

采埃孚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等技术研发上同样投入不少,并积极与北汽、百度、Mobileye等企业加强合作。在去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采埃孚宣布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将在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移动出行服务领域合作,为中国市场开发完备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不久后,采埃孚又与北京海纳川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协议成立合资企业,为中国市场生产电动汽车部件。

作为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爱信精机与日本整车企业保持步调一致。今年3月,丰田、爱信精机、电装宣布共同投资28亿美元组建新合资公司,未来该公司主要负责自动驾驶汽车软件的生产研发工作。另外,今年4月及5月,爱信精机突然在华急剧扩大产能,扩张之意表露无疑,引起国内自主变速器行业的震动。

中国企业崛起

近年来,入围百强榜的中国企业逐渐增加。2012年和2013年榜单中仅有1家中国企业,2014~2016年各有两家中国企业入围,2017年增至5家,而今年共有6家中国企业上榜,且这些企业均在海外有业务部署,不少企业通过并购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和海外知名度。

上榜的6家企业中,延锋以142.8亿美元的成绩继续领跑。作为上汽集团下属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延锋的海外业务占比接近三成,在北美和欧洲发展迅速。另外5家中国企业分别是北京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和敏实集团。

其中,北京海纳川排在第65位,营收近37亿美元,是北汽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企业。该公司在欧洲、北美、亚太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海外有16家工厂,客户覆盖40余家整车企业。其产品以汽车模块化集成供货为主,在“以塑代钢、轻量化铸铝、高强钢热成型”等轻量化技术的产业化上重点发力,在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也有涉足。中信戴卡依然排在第71位,但营收同比上涨17.25%至30.52亿美元。中信戴卡号称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为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起亚、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国内外主要整车制造商配套供货。

德昌电机由第81位升至第79位,营收为23.36亿美元。德昌电机是驱动子系统,包括电机、螺线管、开关和柔性连接器的制造商,为车企提供电机及驱动产品,除了中国外,还在瑞士、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多地设有产品研发设计中心。五菱工业今年新上榜,以22.3亿美元名列第80位。目前,五菱工业在柳州、青岛、重庆、贵阳及印尼设有大型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生产基地,主导产品及产能为:底盘、冲焊和内外饰三大类汽车零部件年配套能力达250万台套;汽车发动机年产能达80万台;专用车年产能达10万辆。

敏实集团营收为17.5亿美元,在中国、美国、泰国、墨西哥设有工厂,且在日本、德国有销售和设计中心。除了上述6家中国企业外,榜单中,排在第60位的美国耐世特公司已被中国企业收购,排在第97位的德国公司PrehGmbH也有75%股权在中国均胜投资集团手中。(记者张冬梅)

THE END
1.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宁德时代:拟赴港股上市并发行H股,海外版图拓展再下一城。12 月27 日,公司公告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即经公司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search/rptid/788817998151/index.phtml
2.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 交运设备2024-12-29陈传红国金证券米***本周行业重要变化: 1)锂电:12月27日,氢氧化锂报价7.01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碳酸锂报价7.64万元/吨,较上周持平。 2)整车:12月1-22日,乘用车批售177.0万辆,同/环比+30%/+1%,累计批售2588.6万辆,同比+7%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648236
3.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pdf智库VIP会员,享80万+报告、方案和资料 开通会员 1 MB,0 页,发布者:wx***4a,发布于2024-12-29 加载中相关精品文档 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 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https://m.waitang.com/report/69518147.html
4.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海外布局提速,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该报告大小为1.14MB,报告文档格式为pdf,一共11页。https://www.bootwiki.com/info/4ac94a63e0fc4886b378973560637ad1
5.2024年中国乘用车主机厂及供应链企业海外布局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加速海外布局,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中国供应商均在欧洲设有工厂,并打入欧洲本土主机厂的供应链。 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汽车玻璃、内饰件、密封件、压铸件等,早已在海外布局,部分企业通过收购海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如德赛西威收购德国ATBB、均胜电子收购德国https://www.yuanlibuluo.com/nd.jsp?id=273
6.汽车出口成为自主品牌新增量,零部件龙头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国内汽车产销增速放缓,高增量市场向存量内卷市场转变,考虑属地化布局就近配套客户及拓展业绩成长新曲线,规模化企业均积极布局海外建设产能。我们选取CS 汽车板块2023 年营收大于 50 亿的公司,其境外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从2009 年的5%迅速提升至 23 年 23%水平。全球化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复盘2023 http://chinasihan.com/news/cyzx/17733.html
7.2024年汽车零配件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一、浙江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 二、浙江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三、浙江汽车零部件企业情况 第二节 江苏汽车零部件市场 一、江苏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 二、江苏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三、江苏汽车零部件企业情况 第三节 上海汽车零部件市场 一、上海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 二、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三、上海汽车零部件企业情况https://www.cir.cn/9/38/QiCheLingPeiJianWeiLaiFaZhanQuSh.html
8.中金:美国IRA法案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几何?图表4:代表零部件企业2021年海外收入占比及海外基地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对美国车企在华布局影响几何? 在华布局和发展的美国新能源车企主要是特斯拉,目前来看影响有限。一方面,特斯拉中国作为特斯拉的制造基地,仅出口供应非北美市场(目前以欧洲为主),避开了美国IRA法案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0591
9.中国零部件企业“跨国化”机遇正在眼前!——中国青年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海外建设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到一些不可控制的阻力,例如地缘政治等,因此国家层面的外交支持也尤为重要。”王青认为,总体来看,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电机电控等领域,在经过了国内如此大市场的长期检验后,相信我国零部件企业还是拥有一定的竞争力,相信他们未来能够在海外市场赢得更广阔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uto.youth.cn/xw/202306/t20230619_14593520.htm
10.专家观点加快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的路径研究2.全产业链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海外布局集合上下游产业的价值链投资,日本车企位于价值链核心地位,聚焦技术研发,并采取业务转包模式,通过投资、合资、参股、控股等方式与零部件配套企业建立多层次垂直协作关系,形成集采购、设计、生产、技术、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完整价值链。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08/t20240823_1392548_ext.html
11.汽车产业布局图主流乘用车企业产能布局图,新能源乘用车车企布局图,半导体芯片产业布局图,动力电池布局图,电机电控企业布局图,商用车生产基地布局图,燃料电池布局图,汽车座椅生产企业分布图,零部件企业布局图,激光雷达生产企业分布图,智能座舱生产企业分布图,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布局图,https://www.apsoto.com/layout
12.超全!中国新能源汽车东南亚产能布局及东南亚国家配套政策分析丨3、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关税减免 根据印尼2022年第49号政府条例规定,对于生产电动车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设备、原料、配件,如果印尼本地无法提供或达不到技术要求而需要进口,可以免征关税、增值税和进口所得税,鼓励本国电动车的生产研发。 4、企业所得税减免 印尼对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投资出台激励措施,根据不同的投资额可适用https://www.lehuiche.com/a1607be5a5.html
13.汽车零部件破浪出海踏上国际征程吕楠告诉记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形式正日趋多样化,除却单纯的产品贸易“出海”,海外建厂、海外投融资并购等形式正不断增加。根据东吴证券研报,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投融资并购历程开始于2005年左右。2005~2008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车零部件企业迅速成长,部分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国际市场。200http://www.lequbang.com/5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