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引领汽车零部件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集中度

到2020年,前30家主要零部件集团企业产值占比由目前的20%提升至30%。

到2025年,国内主要集群区零部件产值突破2.5万亿,其中前30家主要零部件集团企业产值占比超过40%。

品牌竞争力

到2020年,通过创新驱动,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10~1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国际知名品牌之列。

到2025年,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3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国际知名品牌前五。

市场发展

到2020年,国内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配套份额提升至30%,零部件出口占零部件总产值提升至10%。

到2025年,国内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配套份额提升至40%,力争2025年零部件出口占零部件总产值的20%。

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结合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要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全面推动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发展,尤其是其中核心零部件的发展。

①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

推动高效内燃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电机/电池/专用发动机、中低压助力与能量回收技术、高效自动变速器及其关键零部件、轻量化零部件的发展,提升中国品牌市场份额。

到2020年,节能汽车实现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优于5L/100km,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50%;商用车平均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70%。

到2025年,在节能汽车领域,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优于4L/100km,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60%;商用车平均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80%。

②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推进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电机耦合装置、增程式发动机、高压总成、整车控制器、轻量化车身等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

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80%。

到202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③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

着力推动车载光学系统、车载雷达系统、车载高精定位系统、车载互联终端、集成控制系统的发展,提升中国品牌市场份额。

到2020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掌握传感器、控制器关键技术、供应能力能满足规模发展需求,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5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传感器、控制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执行器关键技术。

产业平台发展

到2020年,充分利用现有行业服务资源,搭建零部件发展综合平台,促进行业健康与快速发展;初步构建零部件行业第三方服务平台,搭建零部件产品质量信用平台。

到2025年,建设完成整零合作配套体系、零部件行业第三方服务平台、零部件产品质量信用运营体系。

产业聚集发展

到2020年,建设2~3个具有零部件总部、研发、销售等综合功能的国家级特色零部件示范基地和集聚区域。

到2025年,建设5个具有零部件总部、研发、销售和中高等综合功能一体化的国家级零部件基地;国家级零部件集聚区域建成5家以上国家级零部件技术创新发展联盟,5~6家大型共性技术及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摄像头、雷达、导航定位、射频芯片、无线通讯终端及控制器等,打造2~3个零部件产业聚集区。

零部件关键技术发展

零部件研发的强化

到2020年,积极引导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开发,实现骨干零部件企业年度最低研发投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4%~5%。

到2025年,骨干零部件企业年度最低研发经费占比销售收入的5%~6%。协同整车企业或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构建5家以上大型关键零部件产品前沿技术“平台研发”和“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零部件产品质量提升

到2020年,中国品牌零部件产品质量实现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制造水平和能力,构建满足整车发展的高水平低成本的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

到2025年,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中高档整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位列汽车发达国家中位水平。

强化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

积极推动构建国家汽车零部件专项推进协调机构,加强产业引导与规范。建立完善多形式汽车零部件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探索搭建内资、合资、外资等各类资本的零部件企业发展平台。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扩大零部件企业开放与合作

借助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企业联合开发,逐步实现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推进零部件企业的并购重组,重塑中国知名零部件品牌。

营造零部件发展的良好环境

积极推动建立国家技术发展联盟,加快研发资源及技术共享。推进全国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跨产业协调,逐层分解技术关键难点,全技术、全产业链协同突破。

积极发挥国际化作用

加强零部件人才保障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汽车零部件人才的引进。统筹兼顾研发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培养。

行业专家各方解读《中国制造2025》

傅伟:零部件企业应尽快推进智能制造

倪威:提升零部件质量是打造品牌的基础

亚新科工业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倪威表示,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工业和机械工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国家制定《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倪威认为,建设汽车工业强国就是要具备为全球市场供货的能力。中国的汽车和零部件产品如何走向世界,靠的是品牌,靠的是质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要打造品牌必须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提升质量。《中国制造2025》方案中提出要“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中国的零部件产品一直被诟病为“质量差”,不是我们做不出质量好的产品,而是我们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不好。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工业的问题在于对制造工艺的坚持度不够。

因此,倪威认为《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意义不在于目标的宏伟,而在于通过目标的实现,打造一场提升中国产品质量的运动,形成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持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增强研发能力,提升质量,把这两点踏踏实实做好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最有利的支持。

陈昆:紧固件行业要提升装备水平

结语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同理,汽车零部件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就无法真正建立汽车强国。因此,做大做强中国汽车零部件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基本支撑。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推进零部件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需要立足于自主研发与技术革新,需要整车企业引领和带动,以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持续协同努力。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引领下,适应新常态,直面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为共同促进汽车零部件做大做强,为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强国目标而努力前行。

THE END
1.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企业上榜15家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企业上榜15家 DataTalk 关注0人32粉丝关注 评论·3 提交评论 Light丶saber 麦格纳是做什么的 2024-07-03回复举报0人 点赞 瞤閒 说好的全栈自研零配件的3yd呢?说好的特斯拉丰田奥迪都用他零配件的3yd呢? 2024-07-02回复举报0人 点赞 用户9031883432975 比亚迪都是自产自https://www.dongchedi.com/video/7384737224572535305
2.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2022年汽车零部件100强名单解读→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榜单以企业2021年度零部件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序,其中博世、电装、大陆位列全球榜前三位,潍柴控股集团、华域汽车系统、宁德时代新能源位列中国榜前三位,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https://www.maigoo.com/news/644084.html
3.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宁德时代增长158.61%,夺得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宁德时代增长158.61%,夺得冠军(附年榜TOP100详单.pdf,2023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 宁德时代增长 158.61%,夺得冠军(附年榜 TOP100 详单) 近日,中国汽车行业权威媒体《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3 全球汽车供应链核 心企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06/7141010005006160.shtm
4.全国100强!高新区企业上榜12月8日,2023第十届电车人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同期举办了“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发布暨颁奖盛典。 高新区企业杰发科技凭借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头部地位、丰富的上车量产经验和芯片大批量出货成功入选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智能汽车芯片类榜单。 https://gxq.hefei.gov.cn/xwdt/qyxw/18654579.html
5.电车人重磅发布:2022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榜单2022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评选历时6个月,通过收集参评表、主动挖掘、专家与同行推荐、上下游调研和产业投资人访谈等多种方式跟踪研究产业链企业超过500家,历经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最终有11大类、20余个小类、30多个细分领域,共计100家优秀产业链企业入选。 http://www.diancheren.cn/newsinfo/4958682.html
6.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排行榜:前5强排名不变,10家中国100家企业分布在14个国家,日本(22家)、美国(21家)、德国(18家)三大主要汽车工业强国依旧在零部件百强名单里占据绝对性的排名份额优势,中国和韩国均有10家企业上榜,加拿大5家企业上榜,其他国家上榜企业数量均不足5家;上榜的10家中国企业中2021年度营收最高的是排名第16的延锋,为137.57亿美元,北京海纳川的营收为59.https://xueqiu.com/8666823409/225337996
7.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比汽车整车还要落后除了重卡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之外,潍柴也在开拓工程机械零部件市场,最大的成果就是收购了德国的世界一流液压件生产企业林德液压,潍柴为了获得林德液压公司,先后斥资超过100亿人民币进行股权收购。也是当年中国最大的收购德国企业的案例。当然现在这个记录已经被打破了,比如说2016年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就花了292亿人民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90724106548
8.汽车电动座椅供应商30强和国内汽车零重力供应商10强2019年公司名称变更为现代坦迪斯,宣布成为汽车零部件系统制造商,是由现代岱摩斯 (HYUNDAI DYMOS)与现代POWERTECH 合并,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动力传动系统与座椅制造的企业,旨在引领全球汽车配件行业在未来移动出行中的发展趋势。现代坦迪斯将与现代汽车?起亚共同开发的全球首创“动态身体护理”“低功耗碳热丝”技术和韩国首创https://www.auto-made.com/news/show-16766.html
9.国内上百家动力电池企业大盘点谁能独领风骚?摘要:但随着《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要求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一下子要将产能提高39倍,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 【文/电动汽车资源网 九厘】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势头,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着https://www.evpartner.com/news/8/detail-24120.html
10.广东鸿图: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部分零部件生产企业已经具有较强的市 场竞争力,产品已经进入了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网络,打入了欧美日等主流市场。 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趋势为四维尔零部件未 来发展带来了良好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90300000493_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