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构筑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新浪财经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新能源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它们不仅代表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更是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塑造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基于此,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分别从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制造等方面,展示汽车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所作出的实践及取得的成就。今日推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构筑新质生产力。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新能源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它们不仅代表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更是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持续的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催生了高水平开放市场,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表示。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车的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标志着汽车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和升级,成为主流选择。这一历史性转折点的到来,依靠的正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如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完善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等。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EVs)、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s)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s)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基于“三电”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助推整个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在9月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数智营销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表示,“在技术层面,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还是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技术都实现了全面突破,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多元化技术路线不断涌现。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中国汽车不仅形成了先发优势,而且开始‘反哺’全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依靠科技创新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同时提醒,“当前,新能源汽车处于成长期,仍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来不断推动发展。”

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产业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智能座舱技术、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等使得新能源汽车具备了更强的智能交互与辅助驾驶的能力。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推动了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吕本富表示,“拥抱智能网联汽车,就是拥抱新质生产力。”

向智能网联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以新能源汽车为契机,中国汽车更是实现了“量质双升”:中国汽车品牌持续向上,销量占比维持高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2023年销量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销量占有率56%,上升6.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产品占有率49.9%。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零售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达64.1%,同比增长8.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技术创新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核心作用,与“三电”领域、智能驾驶领域等方面的“遥遥领先”,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样赢得了海外市场,“走出去”水到渠成,新能源出海更是蔚然成风。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还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两年跃升三个台阶,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出口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420.3万辆,同比增长26.7%;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

THE END
1.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22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介绍招生专业2.汽车后市场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创新创业训练 2022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大学生攀登计划省级一般项目: 广东省汽车技术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此展示为部分成果) # 学院代码:14136#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下属重点发展的工科类二级学院。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高职生,目前开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https://www.027art.com/guangdongzhuanke/HTML/15764550.html
2.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招生计划主干课程:汽车材料、汽车认知实训、常用工具认知实训、汽车二级维护、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保险与理赔、服务与礼仪、二手车评估、汽车整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汽车备件管理、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新能源技术等。 https://www.bymu.cn/info/5438
3.2024年巢湖市“春风行动”服务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第四期)安徽镁铝建筑模板科技有限公司系镁金属产业全球龙头“宝武镁业”的全资子公司,宝武镁业前身为云海金属集团,成立于1993年,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一家集矿业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宝武镁业在全国拥有近20家子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大交通、新能源汽车、绿色建https://www.hefei.gov.cn/zwgk/public/14261/109912655.html
4.世界新材料技术发展报告2020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先后宣布向“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和“化学创新中心”合计投入约2.6亿美元,旨在通过与跨学科、多机构的团队开展合作,应对相关领域的挑战,推动新技术发展。其中,材料领域正在新建3个新的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杂化、活性和响应材料,重点是合成具有自组装和其他预设计特性的http://www.kmmzs.com/c381.html
5.课程新材料 刘云 学习资料 ● 7.2 新技术 刘云 学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 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定义,分类。 详细讲解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构造及各部分的主要功用。介绍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定义,分类。 详细讲解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构造及各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eb096788f54b7678287
6.2022年第四届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汽车轻量化未来【2022年第四届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汽车轻量化未来可期!】9月28日,为期三天的2022第四届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暨镁产业链高峰论坛在现场嘉宾热烈地探讨和丰富的演讲中圆满落下帷幕!https://news.smm.cn/news/101962504
7.双碳指的是什么,“双碳”是什么?科学家发现新材料或有颠覆性应用但是,在汽车新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也有很多,成本和价格首当其冲,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即将于10月15-16日在重庆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专门设置了“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围绕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一起探讨汽车材料https://www.rtans.com/article/168613681515275.html
8.驾驶新纪元:从蒸汽动力到人工智能的汽车进化之旅此外,未来的汽车还将具备更多的健康监测功能,如心率监测、疲劳检测等,保障驾驶员的健康和安全。一些高级车型甚至可能配备自动按摩座椅、空气净化系统等,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新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环保性,汽车制造商不断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例如,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重https://blog.csdn.net/feizai521493/article/details/140742784
9.新技术汽车行业新技术智能网联新材料新能源新闻资讯盖世汽车新技术版块,提供:汽车行业新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新材料、车辆设计、通信技术、新材料新闻、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闻、新能源新闻、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零部件企业动态等最新相关新闻资讯!https://auto.gasgoo.com/new-tech/C-409
10.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池壳车身零部件等)的应用“随着汽车行业向电池电动汽车方向的发展,以最有力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来满足这些要求所面临的压力,正在为灵活、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创造新的机会,从而奠定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将在汽车的材料组合中占据更大份额的基础。”Halsband 补充道。 朗盛 特殊化学品公司德国朗盛生产多种类型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短纤维填充热塑性http://www.eastwp.net/tech/show.php?itemid=32182
11.2024现代汽车内饰面料不仅注重触感和视觉效果,还融入了阻燃、抗菌、防污等性能,以适应不同使用环境。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了生物基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在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未来,汽车内饰面料将更加注重健康和可持续性。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开发出更多具有天然抗菌、防过敏特性的内饰面料,提升车内空气质量。同时,随着智能https://www.cir.cn/3/09/QiCheNeiShiMianLiaoHangYeQianJin.html
12.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标美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有机硅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标美始终以服务客户、绿色化学、低碳环保为已任,建立了有机硅氟下游产品体系,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推行TQM管理文化,为医疗健康、个人护理、新能源、电子与通讯、环保、工业助剂等多个http://www.sifchem.com/
13.汽车车身连接——为适应新材料而使用的连接技术随着能源紧缺、节能环保、汽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生产周期的快速更替,未来汽车车身焊接将会在车身新材料、焊接新技术、机器人自动化和柔性化方面大力发展。从连接方式这一层面出发,为了适应这些改变,一些新的或者之前用的不多的连接方式,都在车身制造的过程中得到应用。而对于这些连接技术,你又知道哪些呢?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48745314590240946.html
14.家具养护产品汽车外漆纳米涂层广州希森美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https://sysmyk123.gys.cn)主营产品包括汽车美容产品、家具养护产品、汽车外漆纳米涂层、汽车内饰纳米涂层等,广州希森美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广州希森美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http://sysmyk123.cn.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