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电动化赋能交通新业态发展,第一届新能源新交通产业大会在深圳举行新媒体

10月20日,由《财经》与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新能源新交通产业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此次会议以“公共用车领域的全面电动化”为主题。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担任学术指导。

此次会议上,“新交通人物”“公共用车领域杰出车型”两个评选结果揭晓,侯刚、刘芳等8名出行行业从业者、比亚迪秦EV等3款车型获奖。

新能源、新交通融合发展是大趋势

出行是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网约车、共享两轮车、在线租赁等交通新业态以各种服务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出行需求,“掌上出行”也成为公众习惯。

作为主办方之一,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温少敏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整个出行行业正在面临重大变革,此次会议围绕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模式展开研讨,旨在能够给行业从业者带来新的思考,共话行业未来发展新蓝图。温少敏希望,出行行业从业者应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做好服务,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汽车人。

会议另一主办方——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财经E法出品人张有义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新交通两大产业加速发展,新交通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推动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促进人享其行、物享其流,网约车、共享两轮车、自动驾驶、智慧停车、在线货运等交通新业态不断涌现,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从近几年产业发展格局也可以看到,结合新交通和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基础、形势和潜力,两者加速呈现三个层面的融合发展场景和路径: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基础设施的融合,二是交通能源产业的融合,三是交通能源两大基础行业的融合。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无数新业态在深圳诞生和蓬勃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在全球双碳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口,深圳正在计划加快打造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此,张有义表示,如今深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全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优势的城市,基于这些原因,《财经》和广东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商定,将第一届会议选在深圳举行。

技术、监管、产品策略不可或缺

近年来,在技术、市场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汽车这一传统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加速融合,全球汽车产业形态和格局正在加快重塑。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正在推动世界变革,“绿色”“智能”“共享”——基于网络的一体化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新时代已经到来。

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原理事长吴忠泽以“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公共用车领域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为主题做了主旨演讲。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原理事长吴忠泽在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吴忠泽指出,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688.7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0%,渗透率为25.6%,已提前完成《规划》中为2025年设置的阶段性目标,进入了一个规模扩张的爆发期,也是一个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

吴忠泽强调,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也走出了低谷,进入了一个回暖期。2022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33.8万辆,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43%,2030年可以达到150万辆,渗透率将超过30%。

我国陆续推出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8+3”换电模式示范城市等政策和示范工程,激励着商用新能源汽车比例在不断提升。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公务用车等公共用车领域将力争达到80%,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将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小于小型停车位的10%等等,这些措施为新能源商用车将带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市场蓝海已经成为共识。

行业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交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也对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次会议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司原副司长韦犁在致辞中指出,监管问题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监管的初心是促进发展,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所有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让中国广大消费者享受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福利,能够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好的支撑作用。

比亚迪一直秉承“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长期的持续创新和积累,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领域掌握独有的核心专利技术,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倡导并践行“绿色美好出行”的出行理念,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用户公认的的杰出出行品牌。

比亚迪对公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为明指出,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品丰富,渗透率逐渐提高。截止目前,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渗透率达到85%。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的政策推广下,公务用车电动化正在不断深化全面推动和落实。在私家车领域,新能源车渗透率在今年年底会超过35%,预计2024年可能会超过50%。在这一行业背景下,比亚迪坚持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比亚迪的品牌理念。目前,比亚迪创新的科技集成点是e平台3.0,它突破电动车性能短板,赋予高级别的智能进化能力,实现智能、高效、安全。

张为明表示,在公共用车领域,比亚迪设置了丰富产品线,车型正服务于网约车、出租车、政企公务、分时租赁、普通租赁、驾校车、城市物流等方面。就在10月18日,比亚迪插混式新能源物流车T5下线。深圳市最新版出租车车型为e6,它实现了500公里续航,轴距到达B级。在C级车产品线,比亚迪有主打车型e9。比亚迪还推出定制化网约车车型——D1,它配备电动侧滑门、AEB主动预警刹车系统,可以主动刹车,自动预警。在政企及租赁用车的领域,比亚迪有唐、汉、宋、秦等全场景用车产品矩阵,同时还有高端新能源MPV车型-腾势D9,D9既适用于高端商务也可智享家用。

此次会议中,由《财经》与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新交通人物、公共用车领域杰出车型评选结果揭晓:及时用车创始人、CEO侯刚、哈啰两轮出行行业研究院院长刘芳等8人获得新交通人物荣誉称号,比亚迪秦EV、一汽丰田BZ3、雅迪A8这三款车型获得公共用车领域杰出车型。

THE END
1.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现在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购买了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在将来是不是会代替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以后的发展将会怎么样?听小编说几句。 打开有驾APP,查看更多高清大图 > 国家都已经出台了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表了,那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汽车只能是新能源。新能源车是发展趋势,但不同种类新能源车发展各不相同,小编简单https://m.yoojia.com/article/8661768332030440850.html
2.陆子健浅谈新能源,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汽车作为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所大量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祸源,对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大量的石油需求进一步增加了能源压力,因此,节能减排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主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能源战略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和大趋势。为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政策和新https://www.douban.com/note/666766527/
3.新能源物流车发展前景怎么样电动货车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MAIGOO摘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在城市配送与物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下,货运车辆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扩大,新能源电动货车作为新能源车辆,本身符合环保和国家政策的要求,因此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就目前来说,新能源电动货车的发展仍然存在续航能力差、充电困难、装载量小、车险费用高等“枷锁”。下面一起来看看新能源物流车发展前景https://m.maigoo.com/goomai/286926.html
4.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怎么样?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错。 简介: 新能源车型指的就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为车辆提供动力。新能源车型一共可分为四大种类,其中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所能够实现的优势就是尾气零排放。 https://3g.china.com/auto/mip/811062.html
5.新能源大趋势下汽车和能源未来将何去何从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无法做出准确的预判,电能管理和储存将采用何种方法,或许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最终形态。而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哪一种才是更清洁能源呢?或许是氢燃料,又或是太阳能,但显然肯定不会是汽油或者柴油。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身处这场汽车能源革命之中,这或许是汽车自其诞生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变革。目前https://m.12365auto.com/news/20200312/420935.shtml
6.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关键技术抢先布局、确立技术优势是重中之重。制定5年至10年产业规划,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加速发展,着眼于大趋势,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全球化引导机制,鼓励优质技术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高质量发展。 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210305/ce478326-668f-8efe-d2d6-5effb16c3954.html
7.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预计将达1150万辆“虽然逆全球化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合作,延缓了电动化的进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是全球共识,电动化终将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全球化是大趋势,不可逆转。”付炳锋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40715/61d4fe1bb20448bd886e8e9a42a17bc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