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研究

汽车零部件是我市主导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占全省行业总数的20%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36户,高新技术企业4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企业户数、产值及入库税收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减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动力系统精密部件、

车身覆盖件及动力电池等在内的六大系列产品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突出问题是缺乏整车、核心部件、总成件企业带动,没有形成一个以整车生产为核心、上中下游配套衔接的产业生态体系。全力招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协同,做强品牌、做大规模,尽快形成聚集效应,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下面,就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整理分析。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政策环境

《中国制造2025》:该文件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等规划目标,以及完善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完善中国汽车质量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制造企业应当构建合理的逆向物流体系及旧件回收网络,鼓励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售后服务体系回收旧机动车零部件用于再制造。鼓励专业化旧件回收公司从维修渠道为再制造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旧件等。

从目前行业的政策环境来看,节能、环保、智能化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未来的重点方向,从涉及领域来看,动力电池、汽车电子、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发动机等方面是重点领域。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海外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汽车零件经历了初级国产化、基础零部件国产化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目前处于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国产化过程中。伴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逐步从以成本优势为核心转向“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来越多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并走向海外市场。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正朝着绿色化、节能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中国零部件企业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同步研发能力获得长期合作机会。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速度整体高于我国整车行业。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从2016年3.4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是7.2%,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约4.9万亿元,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5.2万亿元。

图2-1:2016-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规模

图2-2:2015-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注册趋势(万家)

(三)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经营情况分析

统计A股上市的15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根据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前十名经营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前10上市企业整体利润总额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为331.86亿元,同比下降3.81%,2020年为285.93亿元,同比下降13.84%。在汽车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之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物流、汇率、疫情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盈利水平不容乐观。

图2-3:2016-2020年我国TOP10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2016-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利润率呈波动变化趋势。2020年,零部件公司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公司销售利润率均同比下降,据统计我国汽车零部件前十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值2019年为7.46%,2020年为6.87%。2021年受益于汽车行业复苏,接近半数零部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同比正增长,零部件随着行业逐步复苏,预计未来汽车零部件公司销售利润率将得到改善。

图2-4:2016-2020年我国TOP10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销售利润率

变化趋势(单位:%)

(四)我国汽车零部件兼并重组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规模小、集中度差的局面已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在国外双重压力下,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还欠缺一定的实力与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近两年我国汽配业的并购重组也在不断发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重组或许是个很好的出路。分析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的动因主要有两点:

1.利润下降:在国内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格由于主机厂转嫁成本使汽车零部件价格不断下调的双重挤压下,大多数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与国内厂商相比,外资企业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因此国内企业积极通过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来缓解压力,但由于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为了形成规模性的成本优势,优化产品结构,零部件企业之间将不可避免的进行兼并重组。

2.外资企业施压:目前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上,甚至有可能占80%以上,我国包括高端电子控制、传感器、转向系统等产品的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零部件市场无疑将有更大的发展,但这种良好的机遇面前,我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大,甚至有的企业正在遭遇生存危机。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具体事件

金额

2021年3月

金杯汽车拟购买金杯安道拓50%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金杯安道拓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2021年2月

传统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59亿元收购德国电池隐形冠军,加速电气化转型。

7.54亿欧元

2020年12月

得邦照明投资业务重组后的上海良勤70%股权,加快LED汽车照明产品整车供应体系布局。

9100万元

豪能股份收购重庆青竹机械100%股权

7218万元

2020年11月

香山股份收购均胜群英51%股权,均胜群英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20.4亿元

威奥股份拟收购畅通宏远100%的股份,收购完成后,畅通宏远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20年9月

诺博汽车完成第一个海外并购,对德国公司MotusHeadlinerGmbH100%的股权收购。

2020年3月

广东福迪汽车被小鹏汽车收购100%股权。

数亿元

2020年1月

沄柏资本收购全球最大的铝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信戴卡股份。

55亿元

2019年8月

宁波华翔收购长春华翔2.40%的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长春华翔成为宁波华翔全资子公司。

9019万元

2019年7月

锦浪科技旗下子公司锦浪智慧拟收购禾恒电子100%股权。

1450万元

2019年5月

恒大全资收购英国轮毂电机公司Protean100%股权。

2019年4月

继峰股份收购格拉默84.23%股权。

39.56亿元

2019年3月

恒大健康宣布收购e-Traction母公司泰特70%股权。

5亿元

2019年1月

曙光股份与普通合伙人宝满投资共同设立苏州瑞盘能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其中,曙光股份认缴出资比例为99.98%。

2018年10月

宁波华翔收购一汽富晟集团10%股份。

3.95亿元

2018年9月

继峰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继涵投资、上海并购基金、固信君瀛等对象购买其持有的继烨投资100%股权,从而通过继烨投资间接持有目标公司Grammer84.23%股权,实现对Grammer的控制并将其纳入自身合并报表范围。

31.25亿元

曙光股份将14.49%股权转让给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8月

潍柴动力投资加拿大巴拉德电力系统公司,认购巴拉德19.9%的股份。

1.63亿美元

远景能源集团收购日产汽车动力电池业务AESC,收购股权为100%。

10亿美元左右

2018年7月

青岛双星收购锦湖轮胎45%股权。

39亿元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与法雷奥西门子汽车电子德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展新能源车动力总成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售。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公司持股50.5%,法雷奥西门子持股49.5%。

1.26亿元

2018年4月

均胜电子子公司均胜安全系统收购日本高田资产。后者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安全带、方向盘等产品。

15.88亿美元

2018年2月

吉利控股集团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完成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90亿美元

2018年1月

郑煤机收购博世启停电机和发电机业务100%股权。

5.45亿欧元

表2-1:2018-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典型案例梳理

(五)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格局

国内规模较大的汽车零部件压铸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配套企业,从属于下游行业的集团公司;另一类是独立的汽车精密压铸件生产企业,专门从事汽车精密压铸件的生产,与下游客户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行业趋势,铝合金等精密压铸件良好的应用前景正不断吸引新的竞争者加入,包括一些大型的外资压铸企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压铸件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等。随着行业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日渐激烈,本土汽车零部件压铸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才能在行业中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在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北京海纳川、均胜电子、宁德时代。其中,潍柴集团以收入2493.30亿元位居榜首。据榜单显示:百强企业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的有34家企业,其中潍柴集团和华域汽车收入超过了千亿元,收入200亿元以上的有11家。

排名

企业名称

2020年零部件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1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493.30

2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336.00

3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658.30

4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70.54

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94.26

6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368.63

7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339.00

8

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308.00

9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281.48

10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74.00

11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216.56

12

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188.92

13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187.64

14

山东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183.80

15

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

183.06

1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9.42

17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68.90

18

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

168.43

19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67.60

20

北方凑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8.52

表2-2:2021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TOP20排行

三、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分析

(一)汽车安全气囊

目前国内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中标配的气囊个数是1-2个,一般都是在车辆的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各一个,部分车型配有四气囊甚至六气囊或八气囊的布置方式。按照平均一辆车配置4个安全气囊测算(安全气囊∶汽车保有量=4∶1),前瞻经测算得出2012-2021年,我国由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安全气囊的累计需求量也呈现出阶梯式逐年增长。2021年,我国安全气囊的累计用量约为12.08亿个。

图3-1:2012-2021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累计需求量情况(单位:亿个)

2021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2148.2万辆,同比增长6.46%。未来几年乘用车销量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从安全气囊的配置率来看,欧、美、日汽车正面(驾驶员和乘员)安全气囊的配置率都已达到100%,而国内汽车的配置率只在70%左右。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购买安装安全气囊的汽车,按照年中国乘用车安全气囊的配置率70%,平均每辆车约需安全气囊布2.5米计算,2021年中国安全气囊布用量约为3759万米。

(二)汽车座椅

汽车座椅单价大,经测算2025年全球汽车座椅市场规模达到4073亿元,5年CAGR为5.0%,其中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达到3802亿元,工程机械及商用车座椅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2021年我国汽车座椅市场规模约为840亿元,占全球25.6%,预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座椅市场规模将达到974亿元,5年CAGR为4.7%。

图3-2:国内汽车座椅市场规模及增速

2020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CR5为74%,行业CR10为93%,安道拓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座椅生产商。2021年,安道拓、李尔、丰田纺织和佛吉亚全球CR4为68%,国内CR4为65%,本土企业规模在逐步扩张中。

图3-3:全球汽车座椅竞争格局

图3-4:国内汽车座椅市场竞争格局

(三)汽车玻璃

在汽车玻璃领域,中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同时头部市场集中明显,在全球市场中CR6达到了88%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福耀玻璃、信义玻璃市场占有率为20%,5%;在中国市场上,CR6达到了98%,其中福耀玻璃达到了63%。

图3-5: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

图3-6: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

(四)汽车轮胎

全球轮胎行业步入稳定增长期,2011-2019年全球轮胎销量CAGR为2.4%,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轮胎总销量同比下降了约12%,为15.77亿条,其中2020年上半年全球轮胎销量仅为6.71亿条,同比下降了大约23.5%。2020年下半年,随着海外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全球轮胎市场需求开始回暖,2021年迅速反弹。

图3-7:2011-2020年全球轮胎销量及增速

2012年-2016年全球轮胎受原材料波动叠加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走低的影响,全球销售额连续五年下降,2017年橡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轮胎价格上行,总销售额上涨9.7%,近几年全球销售额保持平稳,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销售额下降为1514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833亿美元。

图3-8:全球轮胎销售额及增速

目前全球轮胎市场高度集中,CR5和CR10市占率分别稳定在50%和65%的水平,中国企业暂时落后国际企业。

总部

2021年销售额(亿元)

市占率

普利司通

日本

1767

17.78%

米其林

法国

1660

16.70%

德国马牌

德国

1230

12.38%

固特异

美国

1106

11.13%

住友橡胶

433

4.36%

倍耐力

意大利

372

3.74%

韩泰轮胎

韩国

367

3.69%

优科豪马

365

3.67%

中策橡胶

中国大陆

304

3.06%

正新玛吉斯

中国台湾

227

2.28%

表3-1:全球汽车轮胎市场格局

中国汽车轮胎制造企业虽然目前在全球竞争力达不到国际龙头水平,但近几年逐步提升,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轮胎产量最大的国家,2021年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达到了8.99亿条,同时随着汽车产量的提升,轮胎生产量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另外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近几年中国轮胎行业洗牌越来越快,低端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企业规模小但多,资源浪费严重。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落后产能逐渐出清,2021年超过二十家轮胎企业被迫淘汰,随着国内环保要求趋严,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将加速淘汰。

头部企业加速扩张,据中国轮胎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其42家会员单位的轮胎产量,占中国轮胎总产量的77%左右,其中前十名占53%。中国纳入统计的轮胎工厂从过去的500多家下降到230家左右,通过CCC安全产品认证的汽车轮胎工厂,从300多家下降到225家,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但头部企业扩张依旧加速,国内头部轮胎企业赛纶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中策橡胶、山东昊华等在近两年均加快扩张步伐。

(五)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可分为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前者需要与车上的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后者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与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包括汽车信息系统、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

图3-9:汽车电子分类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期,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汽车电子单车成本的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以乘用车为例,乘用车汽车电子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的3%增长至40%左右,有望在2025年达到50%,2020年我国汽车电子规模达到了8085亿元,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了18999亿元,2021年突破20000亿元。中汽协预计到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21399亿元,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9783亿元。

图3-10: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博世、大陆、日本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整体市场格局相对稳定,2020年前三大国外汽车电子一级供应商占据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的37.2%,近几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企业规模逐步提升。

图3-11: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市场格局

在国内市场,仍然由外资汽车电子占据主要地位。

图3-12: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格局

(六)发动机/电机

1.传统汽车发动机

2014-2020年,我国车用发动机产量波动下滑,2021年略有回升。2020年,我国车用发动机约实现2032万台,较2019年同期下降8%。2021年发动机生产量累计达到2259万台,较2020年同期上升11.15%。

图3-13:2012-2021年中国汽车发动机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台,%)

受新能源汽车(无需发动机)的替代效应影响,我国车用发动机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下滑。目前,拥有发动机产能的企业多为整车制造企业,从车用发动机产量结构来看,车用发动机生产以汽油机为主。2021年12月65家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共生产246.3万台发动机,其中汽油发动机产量占比88.13%,柴油发动机产量占比11.85%,其他燃料发动机产量占比0.01%。

图3-14:发动机类型分布

2.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自产能力或关联供应链的传统整车企业,如比亚迪、北汽、厦门金龙等;第二类是专门从事汽车零部件或电机电控产品的供应商,具体来讲还可以分为专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大陆等)、专业电机电控制造商(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郡等)和传统电机、变频器生产商(汇川技术、英威腾等)。

目前来看,由于龙头乘用车及客车整车企业倾向于自配电机电控,因此整车企业自配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占比达到约54%,第三方企业目前在中小型客车和专用车领域优势明显,而在乘用车领域渗透率较低,占整体驱动电机系统装机量的44%左右。

图3-15: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市场主要参与者

2021年,得益于DM-i等车型爆款车型,比亚迪配套电机量最多达62.18万台。特斯拉电机配套车型是ModelY和Model3,累计配套量39.74万台,位居第二。得益于宏光MINIEV、小鹏P7等车型的热销,方正电机配套电机达25.3万台,位居榜单第三。

图3-16:2021年配套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企业TOP10(单位:万台)

在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比亚迪和特斯拉依然占据第一和第二名,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9%和11.9%。

图3-17:2021年新能源汽车电控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单位:%)

四、行业发展机遇

(一)整车市场为零部件提供了坚实基础。

近几年我国汽车普及速度加快,但千人保有量在全球范围内仍处在较低水平,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汽车消费进一步向县域下沉,因此从增长空间来说还有很大。同时,我国汽车消费群日趋年轻化,产品线更新快,新车驱动型市场特征明显。综合来看,未来汽车零部件发展空间还较大。

(二)国产替代提供发展契机。

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整车厂力图通过控制成本维持利润率,对于原先进口的零部件,在产品质量和性能相同的情况下,逐渐开始选择具备价格优势的本土供应商,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趋势不断加快。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浪潮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企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土企业凭借本土化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所积累的先进行业技术,有望进入合资汽车品牌的供应商体系,获得更多客户资源,进而扩大市场影响力,促进本土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三)“碳中和”推动行业技术变革。

(四)再制造前景广阔。

(五)“新四化”转型有利于中国汽车弯道超车。

近年来,产业政策和持续的财政资金支持,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趋势不断深入,未来汽车将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的工具,而是成为移动生活服务当中的一个载体。在新的发展趋势之下,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着重大改变,呈现出多方竞合的复杂态势,最核心的便是加速了汽车供应链的重构,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艰难的转型升级之痛,中国车企只有瞄准核心技术,深度进行供应链结构调整,把握行业趋势,形成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竞争,就能在新的赛道当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编撰:鲍百安审核:陈军

指导:张炳力(合工大车辆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宣城市政府政务新媒体中心网站标识码:3418000001

THE END
1.No.73!国轩高科入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美国汽车新闻《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本次共有15家中国企业上榜,国轩高科位列第73位,是唯二入选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博世集团、采埃孚、麦格纳分别位于榜单前三名,展示了他们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国轩高科此次成功入围,不仅彰显了其在全球汽车零部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0103085959488747470
2.2024年中国车身附件及附件行业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中国招商车身2024年中国车身附件及附件行业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附榜单)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1-02 16:38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中国车身附件及附件行业市值最高的前十名企业分别是福耀玻璃、华域汽车、星宇股份、岱美股份、继峰股份、航天智造、双林股份、华懋科技、宁波华翔和金杯汽车。https://m.163.com/dy/article/JKTOV081051481OF.html
3.2024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出炉2024汽车零部件100强企业名单一《美国汽车新闻》发布了“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榜单根据供应商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营业收入(销售额)进行排序,其中罗伯特·博世以558.9亿美元营收额蝉联榜单第一名,采埃孚和麦格纳国际位列榜单第二三位,营收分别为497.09亿美元、427.97亿美元。https://www.maigoo.com/news/702460.html
4.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出炉,行业新闻,新闻媒体,深圳市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重磅发布的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今年上榜的中国企业又多了两家,分别是国轩高科和三花汽零,另外宁德时代的排名又上升了一位,目前仅次于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国际这三家传统零部件巨头。中国企业一共上榜15家,其中前50名中有5家。 https://www.precisioner.cn/news/show-469.html
5.2025年定制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国内市场需求及细分占比调研中国定制汽车零部件行业调研报告涵盖了对过去五年内历史市场数据的统计与未来市场容量增长趋势的预测。2024年全球定制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人民币),中国定制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定制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亿元,在预测期间定制汽车零部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 %。 https://www.gelonghui.com/p/1555601
6.2024年汽车行业海外零部件巨头法雷奥:聚焦未来出行+研发协同?智能电动汽车时代:2020年以来,特斯拉、蔚小理等新造车破局,重塑整零关系,供应链更为扁平化、快速,叠加自主车企崛起,具备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 的自主零部件供应商借机崛起,典型代表为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旭升集团、新泉股份等。2022H2以来,在特斯拉等车企的带动下,自主供应商出海进程明显加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0/6240110053010221.shtm
7.2024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2024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名单《美国汽车新闻》发布了“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榜单显示,上榜100强企业合计营业收入为9792.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522.6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罗伯特·博世以558.9亿美元营收蝉联榜单榜首,采埃孚和麦格纳国际排在榜单第二三位。下面小编已经把榜单https://www.cnpp.cn/focus/3505693.html
8.全球10大顶尖汽车零件供应商盘点,你了解几个?8. Lear这是一家美国公司,于1917年在底特律成立。如今,它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是美国汽车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它是全球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32个国家/地区拥有330个分支机构,并在上海成立了里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设计和制造集成式汽车座椅系统,仪表板,门板,车顶遮阳蓬系统,汽https://k.sina.cn/article_6587793296_188a9bf90001016pfj.html
9.2023年汽车零部件100强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 1.德国罗伯特博世:博世在业内很有名气。目前是全球技术储备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许多国内外主机厂都与博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电装:电装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是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5年,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建立了171家子公司,超过10万名员工在电装https://m.pcauto.com.cn/x/4117/41171016.html
10.拓斯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据MIR-睿工业分析,2024年各下游行业需求将出现分化,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有望实现增长。从2023第四季度开始,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明显回暖,AI赋能+新产品+技术创新有望拉动消费电子需求释放,电子行业作为工业机器人下游占比最高的行业,行业需求持续回暖有望拉动机器人需求量。汽车行业包括整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需求较为旺盛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4042100004081.shtml
11.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6月23日,根据艾科森环境技术美国站消息,《Automotive Nesw》发布了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该榜单依据供应商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销售额进行排名。全球顶级供应商榜单上的 100 家零部件制造商的收入平均同比增长约 9%。在最新的榜单中,来自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挤进了前四,国轩高科和三花零件https://www.eet-china.com/mp/a326012.html
12.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美国汽车新闻》根据2023年各厂商汽车配套营收,公布了2024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单,榜单显示,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位列前三,中国的宁德时代排名第四。https://www.phb123.com/qiye/70586.html
13.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15家上榜)播放失败 使用百度APP播放更流畅 @小溪终归大海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15家上榜)相关搜索·全球汽车零部件100强11分享https://m.yoojia.com/video/5052208140347610769.html?from_src=biji_tab
14.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企业上榜15家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企业上榜15家 DataTalk 关注0人32粉丝关注 评论·3 提交评论 Light丶saber 麦格纳是做什么的 2024-07-03回复举报0人 点赞 瞤閒 说好的全栈自研零配件的3yd呢?说好的特斯拉丰田奥迪都用他零配件的3yd呢? 2024-07-02回复举报0人 点赞 用户9031883432975 比亚迪都是自产自https://www.dongchedi.com/video/7384737224572535305
15.知行汽车科技(01274)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英伟达(NVDA)$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汽车制造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比较强,对供应商往往极限杀价,比如前段时间,比亚迪向供应商发送《2025年乘用车降本》的邮件,要求要求所有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从全球汽车零部件公司来看,毛利率普遍低于25%,比如日本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毛https://www.laohu8.com/stock/01274?page=2
16.新闻资讯喜讯!同星智能再登「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100强」榜单目前,同星智能在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客户覆盖度第一(经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全球企业用户超5000家。 用户覆盖:汽车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芯片厂商、设备/服务供应商、工程机械等领域。总部位于上海汽车产业集中地嘉定区,另外在广州、北京、长春、成都、重庆、长沙、台湾、斯图加特等地设有分支机构。https://www.tosunai.com/?p=16063
17.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报告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中商情报网讯:近日,上市公司陆续公布经营情况。汽车零部件行业共有234家企业公布2023年经营情况,234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合计619.61亿元。其中14家公司 2024-05-07 09:25:31 汽车零部件 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TOP100(附榜单) 中商情报网讯:近日,上市公司陆续公布经营情况。汽车零部件行业共有https://www.askci.com/news/list/tag-%E6%B1%BD%E8%BD%A6%E9%9B%B6%E9%83%A8%E4%BB%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