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行车电脑”域控制器究竟是何方神圣?都有哪些神仙技能?

汽车的“行车电脑”域控制器究竟是何方神圣?都有哪些神仙技能?

在汽车行业,域控制器(DCU)悄悄火了起来。

事实上,早在此之前,以上多方便已投身域控制器研发大潮,且已有不少产品成功量产“上车”,例如小鹏汽车P7已应用德赛西威IPU03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后续其他车型也将配套,今年7月上市的吉利星越L亦采用了域控制器,还声称具备全域FOTA能力……域控制器新车渗透率正快速提升。

域控制器到底是什么?

多方密集布局,渗透率快速提升,域控制器究竟是何方神圣?都有哪些神仙技能?

在目前大部分传统汽车采用的分布式E/E(电子电气)架构中,ECU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安全气囊等各底层执行零部件中广泛应用,承担决策功能。而在这样的架构下,要实现智能化功能的升级,就需要增加ECU的数量。

正因如此,近年来随着汽车加速智能化,汽车中的ECU数量激增。据了解,从1993年到2010年,奥迪A8车型上使用的ECU数量从5个骤增至100余个,奥迪A8L装配的ECU数量在2013年也已超过100个。

而随着智能化升级的加速尤其是自动驾驶的发展,一味增加ECU数量已并非良策。

由于不同ECU来自不同供应商,无论是汽车功能的开发还是后期的维护升级,车企均需要和这些供应商分别沟通协作,过程繁琐,汽车开发周期也因此拉长,人力物力成本随之增长。

不仅如此,ECU数量的不断增加,提高了电源和数据分配的布线难度,导致越来越难进行自动化生产,而要更多依赖人工,当前人工成本上涨,如此一来自然不划算。另外,各个ECU的运算能力不一,都需要自己的冗余设计,这也大幅提高了车企的成本。

此外,由于多数情况下,车辆的智能化升级不仅仅需要单个ECU算力的大幅提升,还要求各个ECU之间可以进行高效的信息数据交换,且要留有足够的算力冗余,以便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保障驾驶安全。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也使得众多ECU之间难以进行快速协同升级,也即让整车持续的OTA升级变得难以实施。而要知道,为了降低成本和改善用户体验,OTA已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

总而言之,原来的技术已经不够用了,有着新技能的域控制器因此上阵。

域控制器产生于传统分布式E/E架构集中化的过程之中,相当于原本相互孤立的ECU相互融合,分组集中控制。借由域控制器,可实现全车100余ECU到少数几个DCU的变化,控制功能迅速集中,前文所说的成本、安全或是升级问题也迎刃而解。

更为关键的是,域控制器打破了传统感知+算法+ECU的捆绑开发模式,由于多种传感器的感知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在域控制器计算平台的数据融合,这意味着,车辆能够及时做出更安全的决策。

域控制器都有哪些门类?

如今,市面上的域控制器产品越来越多,而产品品类不尽相同。尽管行业对域控制器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但从目前来看,域控制器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

一种是按区域划分,具体可分为前区域控制器、左区域控制器、右区域控制器等,由于集中度较高、难度较大等原因,目前仅有特斯拉、安波福等少数企业采用这样的分类方式,且不同企业在区域控制器的具体划分上也有所不同。

开源证券资料显示,在特斯拉Model3的架构中,配置有一个中央计算模块及三个区域控制器,这三个区域控制器分别为前车身控制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和右车身控制模块。

其中,左右车身控制模块把部分基础功能按区域进行对称划分,两者分别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内外部灯光、门锁、车窗、驻车卡钳等等。而相对于左车身控制器,右车身控制模块还具有热管理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两个独有的功能。

前车身控制模块则主要负责为整车中各个控制器进行电源分配,可以实时监测各个ECU用电情况,及时切断部分处于静态但功耗高的ECU供电。此外,前车身控制模块还包括车前大灯、雨刮器等功能。

安波福的SVA智能汽车架构则由一个中央计算集群和多个区域控制器构成。据悉这可以很好解决车内控制器过于繁琐的问题,它能将车辆所有的计算整合到区域控制器中。同时,留出足够的接口,以便后期使用中对汽车进行软件更新,添加新功能。

该公司表示,在先进的车辆电源和数据分配架构中,区域控制器是关键所在,而区域控制器的数量可以根据车辆的需求和复杂性进行调整。

相较于这一分类方式,按照功能划分的方式大家可能更为熟悉,目前多数车企或是零部件企业都采用这一方式。从目前来看,主要分类有动力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不同企业间略有差异。

底盘域控制器,则主要负责具体的汽车行驶控制,需要对包括助力转向系统、车身稳定系统、电动刹车助力器、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等在内的系统进行统一的控制。据悉,华为推出的CCA电子电气架构中,就由底盘域控制器综合控制驱动、制动及转向。

座舱域控制器,负责的是汽车座舱电子系统功能,可融合传统的车载信息系统(仪表)和车载娱乐系统(IVI)等功能,同时集成驾驶员监控系统、360环视系统、ARHUD、行车记录仪和空调控制器等功能。

车身域控制器,主要负责车身功能的整体控制。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由于车身域控制器涉及安全等级较低,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进一步集中化,有望率先实现与智能座舱域的融合。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则具备多传感器融合、定位、路径规划、决策控制、无线通讯、高速通讯的能力,通常需要外接多个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完成的功能包含图像识别、数据处理等。由于要完成大量运算,域控制器一般都要匹配一个核心运算力强的处理器,能够提供自动驾驶不同级别算力的支持。据悉,德赛西威IPU03的Xavier算力高达每秒30万亿次(30TOPS),可实时处理来自车辆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和超声波系统的海量数据,运行感知、定位、规划和控制等算法。

域控制器都由哪些关键部分构成?

不管是以上哪一类型,域控制器显然都“压力山大”,毕竟将众多智能化功能控制的工作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实力当然要跟上,而这并不简单。

从域控制器的构成来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主控芯片、软件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应用算法等多层次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主控芯片,作为域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将面临更高的要求。

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为例,进入智能座舱时代,运算处理复杂度呈指数级增加。不仅如此,整车厂往往在前期便需要预埋高性能硬件,因为只有这样,后续才能逐步释放预埋硬件的利用率,通过芯片算法和软件算力实现不断迭代持续更新。

基于此,传统的功能芯片将不再适用,必须选择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AI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GPU)、深度学习加速单元(NPU)等多个模块的系统级SoC芯片。随着各个主机厂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硬件预埋的方式进行智能化竞赛,采用单个更高算力SoC芯片或多个SoC芯片成为主流趋势。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技术,就将仪表和娱乐域多个ECU集成在一个SoC(片上系统)上。

据悉,智能座舱传统芯片厂商如恩智浦、德州仪器、瑞萨,消费芯片厂商如英伟达、高通、三星也也纷纷入局,座舱SoC正在成为供应商之间竞争的焦点。国内芯片厂商如地平线、芯驰科技、华为等也正瞄准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

而就软件操作系统来说,该系统大致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非实时操作系统两种。

正因如此,实时操作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往往被应用在车控领域,包括传统的车辆动力、底盘、车身以及新兴的自动驾驶等。

非实时操作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相对应,它的关键不在于反应的快慢,注重的是兼容性与开发生态,被广泛应用于座舱娱乐等领域,例如阿里的AliOS、谷歌的AndroidAuto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应用算法。应用算法是基于操作系统之上开发的软件程序,也是汽车品牌差异化竞争的焦点。

THE END
1.头条文章我们为用户提供60个月或者行驶里程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整车质保权益(除了易损耗零部件),覆盖大家关注的悬架系统,包括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钢板弹簧、空气弹簧、液压弹簧等)、控制臂、连杆。详细质保政策可在小米汽车官网相关界面查询。 03 小米SU7的能耗具体表现怎么样?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5031537782685731
2.2024年汽车抬头显示最新动向PHUD汽车零部件2024年汽车抬头显示最新动向-PHUD HUD,即抬头显示系统,通过精密的光学投影技术,将信息经过二次反射投射到挡风玻璃上。这种显示方式使得驾驶员在不低头的情况下,就能获取车辆的速度、导航信息等关键数据,从而减少了视线转移带来的潜在危险。 在宝马去年CES发布的概念车上,宝马首次提出了“BMW Panoramic Vision”的概念,https://www.auto-made.com/mobile/news/show-16772.html
3.一文读懂汽车HUD的三大类技术路线,以及代表供应商企业介绍:日本精机自1997年推出其首款HUD以来,见证了产品成长。 主营产品中控仪表、W-HUD(平视显示器),AR-HUD,该公司最大的两个客户是宝马和通用。 日本电装 企业介绍:日本电装是一家提供多种产品及系统的全球性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营业额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位,其中日本以外的海外所占比为57%。 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Fortune/V/Share_ArticleDetail/20220621113251311394640
4.HUD标准落地倒计时汽车频道前不久,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来自国内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技术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在线参加,初步构建了由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检中心”)、华阳、华为牵头的《乘用车抬头显示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下简称“HUD标准”)国家标准起草团队http://auto.youth.cn/xw/202205/t20220517_13698663.htm
5.汽车零部件智能驾驶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感知层硬件是智能驾驶的核心;车载HUD(抬头显示设备),已逐渐成为高阶智能驾驶汽车的重要功能,雷利紧跟汽车市场发展,再激光雷达、HUD等产品市场逐步形成优势。https://www.leili-motor.com/znjs/321.html
6.2024十大HUD品牌排行榜HUD排行榜前十名→Maigoo品牌网(泽景电子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用科技手段提高智能汽车的数字化体验,是国内知名车内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W-HUD、AR-HUD、CMS、透明A柱、透明窗口显示等智能座舱相关产品。) DENSO电装(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装成立于1949年日本,提供多种产品及系统的全球性企业,是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之一。在https://m.maigoo.com/best/30663.html
7.《招商决策参考》第06期丰城市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均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创新升级也在持续进行。在汽车轻量化、快充等需求驱动下,车载电源企业在产品集成化、高压化、第三代半导体应用以及多功能化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推动车载电源产品升级迭代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品牌强势崛起助力国内车载电源企业竞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8a02e3281577441fb979a2cd8048fd0e.shtml
8.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江苏省丹阳市辖区内,是一家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和制造商、技术方案提供商。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以汽车仪表/HUD、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传感器、控制器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仪表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仪表分https://xxgc.whit.edu.cn/info/1048/2617.htm
9.哈曼Archives从汽车音响到智能驾驶:通过上海车展看哈曼的「转型之路」 铭扬·Apr 28, 2017 提起哈曼这个品牌,一些音乐发烧友们肯定会沸腾,包括 AKG、HarmanKardon、Infinity、JBL 以及 MarkLevinson 等哈曼旗下品牌个个都在音响行业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今年 3 月份,三星以 80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哈曼,而这次的上海车展,也是哈曼https://geekcar.com/archives/tag/%E5%93%88%E6%9B%BC
10.华为造车智能汽车:三种合作模式,平台与生态双路出击2022年11月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华为表示,近三年零部件研发累计投入约30亿美元,拥有7000多名研发人员,在苏州建立智能网联车试验场和九大联合创新实验室。 截至2022年3月,华为已经构建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智能车载光和智能车云共七大解决方案,已上市激光雷达、AR-HUD等30余款智能汽车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89300877746504247
11.周点评:关税下调新能源资质审批权下放,百度启动共享无人车试运营亿欧汽车5月22日消息,财政部公告显示,自2018年7月1日起,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将由25%下调至15%。具体而言,计划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将汽车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 https://www.iyiou.com/p/7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