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方法和形式—简化统一化通用化超前化

一是基本功能,即用来满足人们对该物品的共同需要的功能;

二是条件功能,即使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功能;

三是附加功能,即用来满足不同的人们对物品的特殊需要的功能。

挂历的三种功能是什么?

简化的客观必要性:

1.事物的多样性是发展的普遍形式。

2.商品生产和竞争是多样化失控的重要原因。

3.简化的直接目的是控制对象的类型的盲目膨胀,而不是一般地限制多样化。

1.只有在多样化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范围时,才允许简化。

2.简化要适度既要控制不必要的庞杂,又要避免过分压缩而形成单调。(简化后总体功能是否最佳?)

5.产品规格简化要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尽量符合数值分级制度。

简化是古老的标准化形式,是最基本的标准化形式。

1.产品和原材料品种规格的简化

2.工艺和工装的简化(SOP文件)

3.结构要素简化

4.数值简化(3.1415926…≈3.14、3×105千米/秒)

5.管理简化

应用案例:麦当劳的简化工作

1955年第一家麦当劳开业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0000家的餐厅,每天能为5200多万人提供服务。

在麦当劳作业手册中可以查到所有的工作细节。麦当劳新的加盟者可以参考进行公式化作业,将作业及作业流程“化繁为简”,减少经验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调整到简单明了、简单易行。

这就是简化!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车同轨,书同文”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化是指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或者其他技术特征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统一化与简化的区别:

(1)统一化着眼于取得一致性,即从个性中提炼共性;

(2)简化肯定某些个性同时并存,着眼于精练,简化的目的并非简化为只有一种,而是在简化过程中保存若干合理的种类,以少胜多。

1.选择统一

在需要统一的对象中选择并确定一个,以此来统一其余的对象的方式。它适合于那些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被统一对象。

如交通规则、方向标准。

2.融合统一

在被统一对象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融合成一种新的更好的形式,以代替原来的不同形式的方式。适用于融合统一的对象都具有互补性。

如结构性产品像钟、表统一结构形式。

3.创新统一

用完全不同于被统一对象的崭新的形式来统一的方式。

一般来说有两种:

一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的结果。如以集成电路统一晶体管电路。

晶体管电路

集成电路

二是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使用其他统一方式的情况。如用欧元统一欧洲各国的货币等。

1.绝对统一

它不允许有灵活性。如标志、编码、代号、名称、运动方向(交通规则、开关的旋转方向,螺纹的旋转方向)等。

开关的旋转方向

2.相对统一

它的出发点或总趋势是统一的,但统一中还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如产品质量标准是对质量要求的统一化,但具体指标(包括分级规定、公差范围等)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红蓝宝石等级分级标准

1.同质性

2.等效性

3.适时性

4.适度性

5.先进性

沃尔玛统一化的复制机制?

通用化的应用案例

“美国标准化之父”——伊莱·惠特尼在批量生产中采用了可以互换零件的方法,开创了标准化基础上的成批生产方式。

通用化是指在互换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同一对象(包括零件、部件、构件)的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要使零部件成为具有互换性的通用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尺寸上具备互换性;

功能上具备一致性;

使用上具备重复性;

结构上具备先进性。

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同一产品(包括元器件、部件、组件、最终产品)的使用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或零部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

一是物,如产品及其零部件的通用化。

二是事,如方法、规程、技术要求等的通用化。

据统计,在产品的设计开发中,约30%以上的零件不必重新设计,图纸总数可减少约10%,新绘制工作图数可减少30%,生产周期缩短1/3,成本降低20%-40%。

通用化的实施应从产品开发设计时开始。

这是通用化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通用化设计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在对产品系列设计时,要全面分析产品的基本系列及派生系列中零部件的共性与个性,从中找出具有共性的零部件作为通用件,有的还可以发展为标准件。

二是在单独设计某一个产品(非系列产品)时,也应尽量采用已有的通用件。新设计的零部件也充分考虑到使其能为以后新产品所采用,逐步发展成为通用件。

三是在老产品改造时,根据生产、使用、维修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可以实现通用互换的零部件,尽可能通用化,以继续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可靠性,焕发老产品的青春。

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把已确定的通用件编成手册或计算机软件,供设计和生产人员选用。

如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和互换。

电视机用集成电路包括彩色解码集成电路、开关电源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等。

如:冰箱零部件通用化设计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

通用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其他标准化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众所周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从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这无异给传统的标准化管理以很大的冲击,于是,就产生了超前标准化。

(一)超前标准化的定义

前苏联在国家标准TOCT1.0-68:

根据预测,对以后将成为最佳的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实际达到水平的规格和要求的标准化。

超前标准化是动态标准化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下列特点:

2.质量指标的变化要同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同步;

3.及时地制订与贯彻标准,在整个有效期内使标准始终处于有效最佳状态。

(二)超前标准化目的

超前标准化的工作成果就是超前标准。在超前标准中,根据现实条件,以质量分级的形式规定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规格和特性,也就是有一定的超前期。

(三)超前指标、超前期和确定超前指标原则在制定标准时,根据预测,给标准化对象规定在一定期限后应达到的要求就是超前指标。

GB/T12366.5《确定超前指标的一般要求》规定了确定超前指标的四项原则:

1.必须以科技成果和生产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依据,规定出在一定期限内应该达到的水平。

2.应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在超前标准化对象发展的最初阶段进行。

3.必须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预测结果,了解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换代的规律。

4.应着重研究超前标准化对象的重要特性和质量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四)超前标准化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

2.制定超前标准阶段

3.超前标准化的实质

(五)超前标准化案例

1.我国在1982年制定《文件传真二类机互通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时采用了超前标准化方法。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实施超前标准化,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案三制”。

THE END
1.全球汽车镁合金零部件开发与应用现状及趋势各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在投资生产和开发镁合金汽车压铸件。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的判断,整车轻量化系数将逐步降低[58]。目前,全球单车镁合金使用量与2030年单车镁合金使用量目标值仍有巨大差距,汽车镁合金需求扩张潜力强劲。 汽车制造业在镁合金消费中所占份额最高,约为70%[59]。镁合金汽车零件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31055392577733172
2.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关于召开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七届五次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22-08-05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重庆北碚隆重举行 2021-05-29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第七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2019-03-29 关于召开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18-02-28 链传动https://www.cmca-view.com/
3.吉利控股安聪慧:吉利乘用车两大整车架构零部件通用化率70%以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吉利乘用车板块将主要布局GEA全球新能源及SEA浩瀚两大整车架构,制造效率可提升10%、零部件通用化率可达70%以上,研发投入降低30%、研发效率提升30%;通过电驱平台路线的协同整合,零部件类型可减少50%以上。在无人驾驶商业化方面,国内将依托曹操出行平台开展Robotaxi商业运营https://k.sina.cn/article_6192937794_17120bb4202002egbk.html
4.产品“三化”是指产品系列化零部件的通用化和()。产品“三化”是指产品系列化、零部件的通用化和()。 A.国产化B.国际化C.标准化D.配套化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企业客户二级关系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让渡适当收益 B.成为合作伙伴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1670629.html
5.亮相范文10篇(全文)五、零部件通用化 座吊系列产品包括五个基础机型、三套全新箱体, 坚持系列化设计, 外形尺寸只有一个维度的变化, 有效提高通用化。 完善的系统 系统具有多种制冷剂管道连接方式, 有后、右、上3种冷媒管安装方向和左、右两种水管出水方向, 适应更多安装场合。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90am9v6.html
6.国产风机盘管的现状与发展LabVIEW开发者5.2.3 零部件通用化设计多种排数的风机盘管,须保证结构零部件高度通用化,才能减少零部件品种、方便生产管理、减少库存、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6 修订现行行业标准我国风机盘管行业标准制订于八十年代初,1990年修订颁布实施。该标准基本反映我国七、八十年代对风机盘管的认识水平和产品水平。当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https://www.cnblogs.com/Qia_sky/archive/2005/05/26/162884.html
7.长安汽车对未来汽车制造平台化技术的探索与思考,CXOUNION提升零部件通用化,实现模检具共用;提前做好零部件衍生规划,在模检具开发中做好预留,减少模检具多次开发。如燃油与 PHEV 车型同时规划,在侧围模具开发中,可预留充电口成型模块,实现模具共用,可减少1个冲次模具。 3.7.2 托盘、盛具 通过提升零部件设计通用化率、托盘与盛具兼容性,做好同平台车型布局规划,将产品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685564220422248979.html
8.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这一管理体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希望能够使供应商建立责任感,与丰田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但随着丰田对供应商成本压力的增加和海外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合作模式开始破裂,大量的海外供应商被引进。因而在实际操作中,“零部件通用化”的效果与理想状况相去甚远。https://www.afdi.org.cn/2010/0224/32630.shtml
9.汽车底盘平台化开发策略分析汽车技术大众在 MQB 平台开发初期即考虑了整车和发动机舱布置的最优化,平台化约束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重新对零部件开发设计进行了标准化,从而将零部件通用化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MQB 模块化平台定义,如图 5 所示。 基于国内外主流车企通用化策略,底盘前悬模块应能够实现载荷、轮距、姿态、轮胎的拓展。 同时,提升滚阻、拖滞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09872.html
10.大众MQB平台底盘演变解析表1所示,MQB车型涵盖了A0级到B级,采用MQB同一模块平台的车型,能够共享相同规格的发动机、变速箱及空调等总成,零部件通用化比例可达60%。 图1 MQB平台品牌及产品分布 能够适应未来动力传动系统的多样化,车身的设计考虑了支持多种动力传动系统,同一车身构造可以搭载多种动力传动系统。两个发动机平台:EA888包括1.8T、2.0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202/08/40307237_960252199.shtml
11.中国重汽配件中心库和国际化为主旋律. 伴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将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但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和质优价廉的特点短时期内不可能一下转变,因此汽车零部件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http://sjgc227598.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161065709.htm
1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中模块化设计的再认识与思考组合化是采用一些通用系列部件与较少数量的专用部件、零件组合而成的专用产品。通用化是借用原有产品的成熟零部件,不但能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而且还增加了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标准化零部件实际上是跨品种、跨厂家甚至跨行业的更大范围零部件通用化。由于这种高度的通用化,使得这种零部件可以由工厂的单独部门或专门https://blog.csdn.net/yuyin86/article/details/7770935
13.我国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方向→MAIGOO知识据分析,尽管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谨慎,但未来十年内,出口和国际化仍将是中国本土零部件生产商的主旋律。 汽车配件新技术发展趋势。汽车配件新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清洁环保技术成为未来https://m.maigoo.com/goomai/85928.html
14.配置化BOM规划与设计PDM/PLM产品创新数字化(PLM)文章(2)采用配置化数据组织方式,提高零部件通用化与标准化程度,提升产品协同效益,实现平台化、模块化设计,降低整车成本,缩短市场需求响应周期。 2、基于价值链端到端连续的产品流程 (1)改变一车一BOM的产品设计方式,重新定义贯穿全生命流程的配置化管理流程,减少手工环节,消除无效、重复的非增值活动; https://articles.e-works.net.cn/pdm/Article13582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