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系车模仿之路丰田,日本,汽车,设计,推出,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充斥着大量山寨海外成熟品牌的车型,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产品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纵观汽车发展史,早年日系车也是通过山寨欧美车型起家然后逐渐演变出自己的风格,今天就让我们浅析日系车模仿之路。

和欧美众多汽车品牌相比,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父亲,丰田佐吉是当时日本有名的纺织大王,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发明狂。29岁的丰田佐吉在1896年发明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纺织机。

1924年,丰田佐吉和儿子丰田喜一郎共同研发了丰田G型自动织机,最终丰田佐吉在1929年以10万英镑价格将G型织机专利权卖给了英国一家纺织机制造商,这笔巨款就成为丰田喜一郎开创丰田汽车的启动金。

丰田佐吉派儿子前往英国签约,在这期间,丰田喜一郎体验了英国的交通环境,还走访了美国福特汽车厂,弄清了欧美国家汽车生产状况。这次海外视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国内后,丰田喜一郎更加坚定了自己创办汽车厂的信心。

由于没有汽车生产经验,1934年,丰田喜一郎从海外购置了一辆当时最新的克莱斯勒Airflow轿车,从拆解、测绘到零部件仿制,叮叮铛铛的敲击声响彻整个厂房。同年,丰田喜一郎购买了约180公顷土地,积极筹建自己的汽车厂。

1935年8月,丰田制造出第一辆AA型轿车,这辆车尺寸和造型与克莱斯勒Airflow相仿,搭载3.4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65马力。1936年丰田工厂落成,丰田AA正式投产,最初每个月产量仅有150台,但日本汽车工业就此成型。

1937年8月28日,丰田汽车部正式宣布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成立“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地址在爱知县举田町,拥有职工300多人。虽然丰田AA型销量并不喜人,车型也是模仿而成,但却为日本汽车制造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战争的爆发让丰田的卡车业务增长迅猛,二战结束后的日本工业生产设施几乎毁于一旦,丰田工厂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的摧毁。丰田喜一郎重建工厂后,决定生产小型车以避开与欧美品牌的竞争。1947年初,丰田SA试制成功,其造型和结构模仿了大众甲壳虫。

二战临近,美军迫切更新军中老旧车辆,美国陆军向全美135家汽车公司发出竞标通知,为其生产军用侦察车。方案要求必须为四轮驱动、具备可折叠前风挡、拥有300公斤有效载荷、轴距超过1900mm,49天内完成样车设计,75天内完成测试工作。

最终班塔姆、威利斯越野和福特三家公司提交方案并陆续将样车交付美军进行测试,美军结合三车特点将最终的成品命名为MB。美军Willys越野车的辉煌之处不必多言,由于需求量极大,军方出面协调将WillysMB的图纸与众多车厂共享。

二战后的1951年,当时的日本警察预备队对日本各大车厂发出小型越野车招标,丰田推出BJ越野车投标,车身结构与JeepWillys相仿,该车以通过一系列测试证明了其越野能力和耐久性,而丰田BJ正是如今丰田著名的LC系列越野车的鼻祖。

同样是1951年,三菱承接了HenryJ轿车和JeepCJ越野车的CKD生产及销售业务,以引进Jeep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加快自身发展速度。三菱从1954年起相继打造出超过30种不同的衍生车型,一直生产到1983年初才彻底停产。

看到竞争对手纷纷推出越野车,日产也坐不住了,旗下著名的越野车途乐(Patrol)同样受到了JeepWillys的“真传”。1951年9月,日产推出造型类似于JeepWillys的Patrol(4W60),日产著名越野车就此诞生。

不难看出,JeepWillys越野车鼻祖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日系三大品牌旗下的越野车最初全部基于Willys打造,或是多少吸取了Willys的设计方案。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如今这三款车型已占领了越野车领域半壁江山。

1963年,蓝旗亚推出了Fulvia轿车,更加运动的FulviaCoupe和FulviaSport也在两年后推出。随后,蓝旗亚开始凭借FulviaCoupe征战拉力赛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至于这款车迅速被人们所知晓。

1965年,日产打造了代号CSP311的Silvia,该车由日本设计师KazuoKimura设计,外观与早一年诞生的蓝旗亚FulviaCoupe颇为相似,日产Sylvia车型名称六位字母中的后四位也与蓝旗亚Fulvia完全一致。

初代Sylvia车身由雅马哈手工打造所以产量稀少,Silvia成为日产知名车系并一直延续到2002年,而蓝旗亚Fulvia早在1976年便停产,Silvia和Fulvia绝对是模仿者超越原创的典型案例。

在保时捷718创造辉煌战绩后,保时捷在1964年推出了904CarreraGTS用来参加24小时耐力赛,为了达到赛会规则,保时捷生产了106辆904街道版并以7245美元的价格出售,904的中置发动机布局延续自保时捷718。

1964年第二届日本GP赛上,Skyline惜败于保时捷904,为了一雪前耻,Skyline总设计师樱井真一郎基于保时捷904设计并制造了PrinceR380赛车,该车为日产在赛场积累了大量经验,也证明了日本赛车的实力。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车设计进入大放异彩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众多品牌相继推出了诸多造型经典的车型,庞蒂亚克Tempest就是其中之一,出自庞蒂亚克A平台的Tempest采用前置后驱布局,动力配置极为丰富,销量喜人。

美国车处于鼎盛时期时,也多少影响了全球汽车设计领域,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日系车。在此时期,日系车几乎全部拥有美国车的设计风格,像尾鳍这种显而易见的美国车设计元素已经是家常便饭,更多的则是你一样就能辨认出原型车的“小号美国车”。

谈到刚才的庞蒂亚克Tempest,1967年推出的日产第三代Gloria(公爵姊妹车)更是直接照搬了Tempest的设计。垂直排列的双圆形大灯尤为抢眼,前脸和车尾造型也有Tempest的影子。相比原型车Tempest,日产Gloria的体型则要“苗条”很多,动力系统也没有美国车那般简单粗暴,仅提供2.0升四缸、六缸发动机和2.5升六缸发动机,配备4速手动变速箱和3速自动变速箱。

道奇CoronetR/T(1968年)——日产Skyline2000GT-R(1969年)

说到日系车模仿的巅峰之作,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GT-R。第一代GT-R诞生于1970年,GT-R基于日产第三代Skyline打造而来,其标准版车型前脸造型就参考了1968年推出的道奇Coronet。不过这还不是最显著的模仿,重头戏是日产在1969年推出的那辆代号PGC10的Skyline2000GT-R,那台代号S20的2.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与R380赛车的GE8发动机结构极为相似。“战神”的名号也就此拉开序幕。

Skyline2000GT-R的前脸与道奇CoronetR/T极为相似,或许你会说当时采用四圆形大灯的车型很多。好吧,往下看,到了1970年10月,日产打造了代号KPC10的双门版GT-R,一经问世就受到车迷的追捧,为了让外观与性能更匹配,日产采用了大量1969年款道奇CoronetR/T的前脸设计元素,这次不光是四圆形头灯,前脸包裹大灯及进气格栅的镀铬装饰,相同位置和配色的“R/T”与“GT-R”标识都是有力的证明。尽管如此,这并未影响到GT-R蹿红的势头。

道奇Challenger(1970年)——日产Skyline2000GT-R(1973年)

再来看看日产当红的GT-R,第二代GT-R同样基于日产Skyline打造而来,然而它并未延续初代GT-R的强劲势头,可以说是最失败的一代GT-R,并非是这款产品存在缺陷,而是第二代GT-R推出时恰好赶上石油危机,注重性能的GT-R遭遇冷落,仅生产了四个月便草草停产,产量仅有197辆。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受到石油危机影响,道奇没有独立研发第二代Challenger,而是采用三菱Galant换标车的形式推出新车,虽然由于造型缺乏Challenger应有的力量感,加上动力的大幅弱化,第二代道奇Challenger因山寨三菱Galant最终销量惨淡,但这也可以视为欧美车企对日系车的一种认可。

菲亚特X1/9(1972年)——丰田MR2(1984年)

上世纪70年代,全球汽车市场因石油危机的到来变得萎靡不振,曾经大行其道的美国车更是因燃油经济性差而遭受重创。当时以省油且廉价著称的日系车终于迎来了春天,以本田思域为首的一大波日系车在此期间大举杀入北美市场,曾经让美国人不屑一顾的日本小车瞬间受到了追捧。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人们对豪华车和跑车的消费需求明显提升,日本车企此时也进入到疯狂研发新车型的阶段。丰田在1984年推出了自家首款售价低廉的中置发动局布局跑车——MR2。在没有任何MR布局跑车研发经验的丰田,在研发MR2时大量参考了诞生于1972年的菲亚特X1/9。

菲亚特可以说是意大利较早投产MR布局跑车的车企,旗下的X1/9由当时博通首席设计师甘迪尼打造,其设计灵感源自博通在1969年推出的AutobianchiRunabout概念车。菲亚特X1/9采用跳灯设计,配有可拆卸轻量化顶棚,秀气的外观和短小的尺寸惹人喜爱。截止1989年停产,X1/9共生产了140500辆,对于一辆跑车而言相当成功。

“大哥,你的MR2被偷了,要不要报警?”,“车子丢了当然是去西贡找大傻!”。古惑仔1:人在江湖》中这句经典台词让不少人认识了MR2。MR2可解释为“Midengine,Runabout,2seater”即中置发动机后驱双座跑车。丰田MR2推出时正赶上日系跑车跳灯大热时期,这也与菲亚特X1/9不谋而合,从外观和结构来看,MR2确实沿袭了X1/9的设计精髓。X1/9在1989年停产后,丰田又推出了继任车型,MR2车系直到2007年第三代车型的停产才宣布终结。

法拉利328(1985年)——本田NSX(1990年)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日本车企进入不计成本的疯狂研发阶段,众多经典车型在此期间诞生,本田NSX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1984年,本田委托宾尼法利纳为公司设计了采用MR布局的HP-X概念车,在研发过程中,本田管理层决定将量产车型打造为可与欧美超跑媲美的日本跑车,本田将新车的假想敌定位法拉利328。

新车命名为NSX(NewSportscareXperimental),本田目标是将这款车打造为性能与法拉利328相当或比对手更强,并拥有可靠的质量,售价还要比对手低廉,项目接近完成时本田又将对手锁定为法拉利348,态度可谓相当猖狂。本田将大量F1赛车中的技术运用到NSX上,并邀请日本前F1车手中岛悟参与调校,埃尔顿·塞纳也受邀参与NSX的调校工作并提出大量建议。

1989年,NSX在芝加哥车展首次亮相,受到参会人士一致好评。虽说将法拉利视为竞争对手,但NSX并未模仿法拉利的设计,日本著名设计师奥山清行赋予NSX相当优美的整体造型。NSX采用革命性的全铝车身结构,使车重得以大幅降低。中置后驱布局为NSX带来无以伦比的驾驶感受,代号C30A的3.0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73马力,最大扭矩280N·m。NSX的诞生真正达到了让日系车超越欧美强敌的地步,大大增强了日本车企的信心。

MiniCooper(1959年)——大发MiraGino(1999年)

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车企疯狂研发也宣告终结,但日本车企的模仿道路并未因自身的强大而停步。1999年,大发在Mira基础上推出了一款衍生车型MiraGino。这款车身尺寸娇小的两厢车与经典的Mini颇为相似,不禁让人将模仿二字与MiraGino紧密相连,该车也因此有了山寨Mini的称呼。

代号L700S的MiraGino车身尺寸为别为长3395mm,宽1475mm,高1425mm,轴距2360mm,加上与经典Mini相似度颇高的前脸,确实山寨的很成功,不过MiraGino是一辆四门轿车,不知如今的MINI四门版的诞生是不是受到了MiraGino的启发(纯属玩笑)。MiraGino拥有前置前速和四驱布局,搭载两款660cc三缸发动机。2004年,大发又推出了同样颇具MINI风格的第二代MiraGino。

捷豹MarkII(1959年)——光冈Ryoga(2001年)

说到日本山寨大厂就不得不提到光冈(Mitsuoka),成立于1968年的光冈最初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后来开始经营车身生产,基于奔驰SSK为参考蓝本自行设计的首款车型BUBUshuttle50于1982年推出,光冈自此走上了山寨50、60年代欧美经典车的道路。如Lotus7和捷豹Mark1等英国车更是光冈山寨的源泉。

2001年,光冈推出了名为Ryoga的新车,这款车几乎是照搬了捷豹Mark1的造型设计,而Ryoga本质上却是一辆经光冈重新打造外观的日产Sunny。光冈类似的作品层出不穷,日产Crew、Cedric、Fuga等车型均被光冈重新塑造了一遍外观,且成品总能看到些其他品牌车型的影子。近几年,随着光冈这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便知道了Himiko(女王)和Galue(嘉路)的存在,而更被我们所了解的则是两款车分别基于马自达MX-5和福特野马敞篷版打造而来。

从丰田喜一郎生产AA型汽车起,日本汽车工业便踏上了漫长的模仿之路,多少欧美品牌车型经日本车企巧妙粉饰一番后推向市场。在这过程中,日本汽车工业逐渐被世人所认可,日系车通过石油危机的“捷径”顺利打入北美市场,更是将美国汽车工业搅的“翻天覆地”,日系车也从最初的模仿逐渐自成一派。反观中国汽车工业,诸多品牌仍在走模仿的道路,但时代的不同迫使我们的汽车工业要迅速走出模仿的阴影,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国品牌!

THE END
1.90年代最“neubivaemyh”越野车的TOP5回忆起80和90年代,那时候外国SUV在俄罗斯的亮相可谓轰动一时。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全轮驱动全地形车纷纷进入这个市场,它们设计简洁却因此展现出卓越的可靠性。Daily-Motor.ru的编辑们精心挑选了五款在90年代销售且耐用度极高的越野车。 榜首:丰田兰德酷路泽80(1990-1998年)。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744225241950395266.html
2.1990年越野车:回顾历史上的经典车型在1990年代,丰田的陆巡、斯巴鲁的战狼以及吉普切诺基等车型都在越野车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丰田的陆地巡洋舰是这个年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凭借可靠的动力系统和出色的越野性能,成为了当时越野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座驾。同时,斯巴鲁的战狼以其独特的对开门设计和优秀的四驱系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另外,吉普切诺基作https://www.chenglix.com/zixun/560420.html
3.硬盘中的记忆90年代日本四大天王跑车90年代日系车已经尽力在车辆轻量化上做了大量工作,而国人在垃圾大众洗脑下还停留在铁皮厚薄论安全的境界,那是相当可悲!垃圾大众的高管们有时想到这班蠢货,不知半夜会不会笑醒呢? 举报 | 顶(14) | 回复 国境之南00 来自手机汽车之家来自: 浙江2016-05-01 16:41:43 https://www.autohome.com.cn/comment/Articlecomment.aspx?articleid=491590
4.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17款老车,开过9种的人都少之又少罗马尼亚罗马越野车 八九十年代,国内通常称呼罗马越野车为“罗马吉普”,其方正的棱角设计,如今看来也很硬派。 罗马越野车质量虽不及欧美先进国家,但比当时的北京212整体质量要强一些。而且乘舒适性要好一些。在当时以轿车为主流的汽车市场,它的存在也很重要。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13875068517122619
5.汽车科普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简史anliux1977年,丰田卡罗拉,仅仅用了11年,就打破了之前甲壳虫创下的销量纪录,成了新一任的全球畅销车冠军; 扩展到高端品牌跑车,打造了雷克萨斯,并推出了日本三大神车之一的Supra; 1997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油电混合动力车——普锐斯; 越野车方面,丰田旗下的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超级耐造的车身质量,深受欢迎; https://www.cnblogs.com/anliux/p/18332312
6.普拉多对比坦克300,一辆能看的车和一辆能玩的车到底有何区别一辆自主车企造的越野车怎么能跟丰田越野车比呢?因为丰田越野车在中国早已像神话一般存在了,成了中国https://go.cqmmgo.com/forum-198-thread-94651605925700598-1-1.html
7.RAV4荣放拆解实录:懂它,它会更爱你基于以上这些考虑,5月20日,车讯互联在一汽丰田北京培训中心主办了一场拆解媒体说明会,所拆解的车型正是一辆一汽丰田RAV4荣放,嘉宾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RAV4荣放的实际拆解表现。 RAV4的前世今生 RAV4系列车型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最早是丰田在1994年打造出的一款微型多功能越野车。到2009年,RAV4进入了国内汽车市场http://www.cheyun.com/articleDetail/2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