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问:近几年的汽车领域里,什么概念火?
「电车」必须占一席之地!
不仅电动轿车、电动皮卡火了,连带着电动自行车也纷纷冒头。
这不,著名的越野车品牌悍马(Hummer)最近就推出了一款电动自行车GMCHUMMEREVAWDEBIKE。
没错,这次的电动自行车就是就是受去年悍马推出的纯电动SUV皮卡车启发,和电动自行车品牌ReconPowerBikes合作设计出来的。
因此,两者拥有很多共同之处:
例如是黑白的配色,例如是粗旷的越野风格,更重要的是——两者都采用全轮驱动。
这辆GMCHUMMEREVAWDEBIKE可以说是把电动自行车的配置都拉满了。
通过两台电机驱动,一个负责前轮,一个负责后轮。
并且由此衍生出了3种针对不同路况的驱动模式:前轮负责牵引、后轮担任巡航、两轮一起驱动则能发挥出最大性能,带你领略「速度与激情」。
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完美!
所谓的「速度与激情」那是有多快?
一台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峰值能达到1200W,两台一起驱动那就能飙到2400W,说重点——最高速度可以飙到45公里/小时。
比得上闹市区中穿梭的汽车了。
当然,拥有如此高的速度,为了让这台「自行车」能稳稳停下,它还配置了四活塞液压制动器。
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很充足。
续航里程官方暂时没给打具体数据,但值得一提的是,电池是可拆卸结构,方便你随时拿下来替换和充电。
这辆GMCHUMMEREVAWDEBIKE会在接下来的12月初正式面世。
售价是3999美元(折合约26666元),说是最便宜的悍马车完全不过分!
要说车企跨界的动作,「研发自行车」这个选项绝对能排上前三,也造就了层出不穷的大牌电动自行车们。
宝马·iVisionAMBY
没想到吧!以轿车而闻名的宝马(BMW)就是其中一位入局者。
这款去年在慕尼黑车展中展出的概念车,更着重于给电动自行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名字中的「AMBY」代表了「自适应移动性」。
这意味着:iVisionAMBY不仅拥有更前卫的设计,性能上也做出了具颠覆性的创新。
特有的驱动系统,令自行车电机在不同类型道路上行驶时,可以适配3种不同的速度等级,分别是:
25公里/小时的自行车道45公里/小时的市区道路60公里/小时的郊外
而2000Wh的超大容量电池,也令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300公里。
标致·eLC01
同样是汽车品牌的标致,旗下的电动自行车eLC01则和普通自行车长得很像。
不仅外貌有7分相像,连配置也是基于传统自行车而设计。单管车架、链条齿轮盘以及碟刹刹车,乍眼看过去甚至会以为这是标致推出的周边自行车。
要不是搭载了400WH电机,以及8档变速器加持,恐怕真和一般自行车没啥区别了。
长城·TANKxBUXUS
无论是设计配色,还是造型轮廓,都不难看出这台「TANKxBUXUS」身上流淌着的越野DNA。
没错。这是长城汽车从旗下的SUV型车款「坦克300边境限定版」中延伸出来,与BUXUS联名推出的越野电动自行车。
搭载无刷永磁电机,加上48V20AH锂电池,令它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公里。
而作为一台联动的越野电车,它更是配备了更宽的车轮,便于应对不同的户外路况。此外,你还可以选购官方的外挂车架,放在你的长城SUV车尾。
TANKxBUXUS的售价是15000元,限量300辆,并且已经在今年的8月底开始发售了。
杜卡迪·E-Scrambler
如果说汽车品牌来做自行车实在有点跨界,那么摩托车品牌开发电动自行车,会不会稍好一点呢?
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摩托车品牌杜卡迪(Ducati)早就已经开设了专门的电动自行车支线。其中最受瞩目的,应该就是灵感来自于经典车型Scrambler的E-Scrambler了。
车身由杜卡迪自家设计,生产却是被意大利自行车制造商ThokE-bikes承包了。
配备250W电机以及504Wh的锂电池,并且拥有11档的变速功能。
具体的速度和续航数据,官方倒是没有给出。但3699欧元(折合约26118元)就能拥有动则小十万的「Scrambler同款」,用来充值信仰好像也不为过。
MUJI·MS01
MUJI的电动自行车,我们几个月之前也报道过。
这款MS01十分遵循MUJI(无印良品)一贯的风格,主打「简单、自然、刚刚好」的理念。
不过,毕竟MUJI和车辆研发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所以这台电车是与新大洲本田进行联名,并由新大洲本田负责研发和制造。
MS01拥有400W的电机,最大车速达到25公里/小时,最大续航里程达到65公里。没有什么入门版、顶配版,统一售价¥4980,现在也能买得到。
迪卡侬·MagicBike
跨界入局的远不止MUJI一个,专业运动品牌迪卡侬也不甘落后。
相比其他电动自行车都在拼配置,这台MagicBike主打智能化。
无线识别解锁,底部支架和车锁一体,实现停车即锁车。还有自动匹配你踏频的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25公里(很符合新国标的标准了),续航里程则达到了60公里。
不过,MagicBike还是一辆概念车。具体成车会如何,还得等迪卡侬真把它给做出来。
除此之外,奥迪、大众、布加迪、吉普等等汽车品牌,虽然没有正式加入「E-Bike战队」,可也推出了颇有异曲同工之味的「E-Scooter电动滑板车」。
可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除了少数的几个品牌之外,包括很多车企在内,都选择了联名或者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品牌负责开发或生产。
说白了,多少有点「贴牌」的味道。
虽然拥有品牌的名声加持,或者特色的外观设计,刻最重要的内在配置或者生产制造,却不是品牌亲自操刀。
这听起来,为什么有一种「高级周边」的感觉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活中好像随处可见电动自行车。
这绝不是主观的感受,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
截止至2021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达到3.4亿辆。并且预计会在今年内突破3.5亿的关口。
平均到每4个人,就有1个电动自行车用户。
响应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和功能也越来越完善。续航更长、安全性更高、操作更智能、外观更潮流……
可随之而来的,也是无可避免的乱象横生。
有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自然也有只求数据忽略安全性的。
虽然上面也说到大厂推出的电动自行车,更像是一个高级周边。但不管怎么说,为了自家品牌的口碑和公信力,大厂在研发和制造时,终归不会随意放飞,为了个别数据的突破而挑战用户和产品的安全底线。
总的来说,大厂的加入就像是一条被放进沙丁鱼池的鲶鱼,刺激着现有电动自行车品牌的发展,也帮助这个行业进一步规范化。
冯富贵
一个会写字的人。
下一篇2022-11-1410:00
上一篇2022-11-0812:07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