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轿车的关联实际上是伟人与轿车的关联,北京的老汽车人对此有更深的记忆和体会。
这一次检阅成为多少红卫兵终身难忘的记忆,这次检阅也成为北汽人终身难忘的日子。这次毛泽东乘坐的吉普车,就是由他们试制的"北京212"军用吉普。从此,北京吉普一炮打响。与红旗轿车一样,北京吉普永远地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今天的80后、90后已经不知道北京吉普为何物了,但他们的父辈谁都知道,北京吉普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县团级及以下干部的标准"座驾"。社会上广为流传"听见吉普响,来的是官长,官儿也不大,顶多是县长"的民谚。北京吉普本来是作为军用指挥车研制的,由于中国轿车始终供不应求,问世以后阴差阳错,竟取代轿车成了县级官员的座驾,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这个误会很沉重,北汽人是这个误会的始作俑者。
要说北京吉普,首先要了解它的来历。
北京吉普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军用指挥车。我军初创时,没有政权,没有后方生产基地,所有的装备只有从敌人手里夺过来,这就决定了当时包括汽车在内的我军装备杂、乱、少、旧的特点。我军军车装备的历史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底,在国共合作的前提下,中央军委将国内外友人赠送和自购的十几辆汽车组建了我军第1支汽车运输队。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全军陆续缴获各型军车400余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从蒋军手中缴获了大量的军车,缴获最多的一次是鲁南战役,华东野战军一举全歼蒋军第1快速纵队,缴获汽车470辆,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解放战争4年中,我军共缴获蒋军各种汽车2.2万辆。这个时期军车的特点是"万国牌"。
解放后,国防建设需要大量军车,但当时我国没有汽车制造能力,面对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我军的军车只有依靠从国外主要是从苏联购买。自1951年起,国家每年进口1万多辆汽车。到1957年底,全军的汽车装备总数已达9.2万余辆。其中苏式汽车5.5万余辆,占70%以上;西方各国汽车2.2万余辆,占25%;东欧各国家汽车近3000辆,占3%左右。
作为军队的装备,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军队正规化建设,中国都不可能依靠从国外进口汽车来维持国防所需。国际、国内形势都刻不容缓地要求我国必需具有自行制造军用汽车的能力。1956年7月13日,第一汽车厂建成投产,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一汽建成后,立即着手研制军用汽车。1958年5月23日,第一辆仿制嘎斯系列越野车下线,1959年即开始为军队批量生产2.5吨级CA30越野汽车。载重车有了,但作为军队指挥、通讯用的0.5吨级的轻型军用越野车的生产还是空白。当时部队装备的除了从苏联进口的约4000辆嘎斯69外,大部分是战后遗留下的美军吉普。
经过两年多的整合实施,北京初步具备了汽车的小批量生产能力。
1965年,一机部初步确定以北京轴承厂为主生产厂,生产军用BJ210吉普。
北京210的图纸历经辗转转交给天津,天津又以此组织生产了天津吉普,奠定了天津的汽车生产基础。
1966年初,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的领导和专家对BJ212进行了全面鉴定。认为BJ212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甚至超过了苏联嘎斯69的水平。
1966年中旬,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就在这时,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改变了部队和北汽之间的产品之争。1966年10月18日和11月11日,毛泽东在北京两次乘车检阅红卫兵,乘坐的就是北汽试制的BJ212。检阅完后,形势大变,军方通知北汽:"BJ212定型,一点也不许改动。"
从此,北京212吉普横空出世,成为部队的制式装备。谁也没料到,这样一款为部队研制的装备,无意之中,又成为国内地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坐车。
文革后期,为稳定地方的混乱形势,中央决定开展"三支两军"活动,大量的军队干部来到地方参与行政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军队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大都乘坐北京吉普,而地方干部除了省级以上的领导外,地、县一级却罕有坐车,军队的北京212有时也为他们所用。方便快捷的北京212由是引起他们的高度兴趣,通过各种关系,北京212开始流向地方,由军用装备变成民用商品。以后更是演变为地方上县团级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地方上通称"北京吉普"。
北京吉普的设计生产纲领为年产5000辆。计划经济时代,北京吉普全靠分配供应,地方计委每年分配给相应的生产指标,根据生产指标配给相应的钢材等原材料计划。生产厂按照计划生产出产品然后交由物资部门统分统配。现在地方需求猛增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以及扩大产能需要报批等,粥少僧多供不应求。在需求的推动下,全国很多有一定生产条件的地方找到北汽弄到图纸,然后利用自己掌握生产资料的有利条件,自己安排生产计划,自己分配钢材等生产资料让地方企业照着仿制,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吉普热。有些没有条件的地方干脆弄几辆回来拆开,然后依样画葫芦,敲出车架,找点关系,买点"计划外"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配件,组装出"北京吉普"照样满街跑,什么质量、水平统统是扯淡,能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