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塑料的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居于世界第一位。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一个与汽车有关的高增长产业群业已形成,以塑料为代表的非金属材料产业就是这个产业群之一。作为汽车材料的重要品种,车用塑料的产值正在不断增长,同时其技术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

那么,车用塑料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呢?这需要从整个汽车发展的方向来看。由于未来的汽车更智能、更舒适、更环保低碳及更便宜,因此车用塑料的发展趋势大体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功能化、轻量化、绿色环保化以及低成本与高质量的平衡。

功能化

根据新浪网对消费者购车的调查分析可知,车的外型、颜色以及内饰的设计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之一,仅次于价格和安全性。由于汽车的价格和安全性相对变化不大,因此汽车的舒适美观化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内容之一。而汽车的舒适美观化,离不开材料越来越高的功能性。从消费者对内、外饰的要求来看,车用塑料的功能化趋势体现在低气味性、颜色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内饰材料的低气味性是近来消费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新车是否有气味已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汽车车内空气污染而制定的检测标准,但是很多国内的汽车公司已经开始针对汽车车内材料、安装工艺的环保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鉴于国际知名汽车主机厂针对汽车内饰件所使用的材料都有严格的气味、挥发性气体的测试标准,并且这些标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严格;加之我国的汽车行业相关标准也日趋与发达国家看齐,汽车内饰材料的低气味性一定是最近5~10年的一个显著趋势。

内饰材料的颜色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内饰颜色主要以哑光的黑色和米色为主,这主要是从驾驶的安全性考虑——低光泽、冷色调,使驾驶者的眼睛不易疲劳。然而现在内饰的颜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越来越人性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运动款的车型上采用了钢琴黑、月光银等高光泽的颜色效果。这些高光泽的颜色主要用于不影响驾驶员视线的位置,如仪表板腰线以下零件、副仪表板和门板。其主要的设计理念是提升内饰的档次和给消费者在带来新鲜感。具有橘红色、嫩黄色等鲜艳色调的内饰,不仅在车主购买时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而且在平常的驾驶环境中可以调整驾驶员的心情,使其心情变得愉快和兴奋。目前,这些鲜艳的颜色在座椅上已获得了广泛应用,在仪表板、副仪表板的装饰条上也开始有所应用。内饰材料颜色的多样性,要求基础树脂具有良好的后加工性以及染色性、耐候性。

抗静电材料也是汽车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之一。塑料具有高电阻率和低介电常数,容易摩擦起电,且电荷很难被导掉,因此容易产生静电吸尘、干燥环境下火花放电等不良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德国大众汽车从2009年开始要求部分汽车内饰件具有永久抗静电的功能。这些内饰件包括手经常触摸的部件,如内后视镜的边框、顶棚上的眼镜盒等,所用材料为PC/ASA、PA/ASA合金等抗静电塑料。

基于较低的密度和成本,聚丙烯多年来在汽车内饰中被广泛使用。不过,聚丙烯材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矿物填充的聚丙烯材料表面易划伤,出现发白的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最近几年,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部分耐刮擦聚丙烯材料又出现了表面易发粘的不良现象。因此,聚丙烯填充材料以后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不仅其耐刮擦性能良好,而且不会出现手感不好的情况。另外由于客户触感的需求,汽车内饰将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软质仪表板。这也就意味着发泡材料及TPO材料会有更多的应用。

能镀铬的塑料材料(主要是PC/ABS、ABS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上,如汽车徽标、散热格栅、后视镜、排挡装饰件和轮毂罩等等。与金属相比,塑料电镀制品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金属质感,而且能减轻制品重量,有效改善塑料外观及装饰性,大大提高设计自由度,同时改善其在电、热和耐蚀等方面的性能。镀铬产品由于能彰显高品质形象而被高级车大范围的使用。例如,上海通用于2009年推出的新君越车型,甚至给后车灯增加了电镀的“眉毛”,以彰显新一代高级车的时尚感。近来,这种应用又从B级车扩大到A级车,如上海通用随后推出的英朗等车型也开始大规模使用镀铬材料。这意味着,电镀级的塑料材料将会更多地使用在汽车外饰件上。

随着消费者更愿意与大自然及天空实现更开放的接触,消费者对天窗特别是全景天窗的需求更为强烈。同时这一趋势也使得大规模地使用塑料材料来替代玻璃成为可能,因为使用透明的塑料材料(如PC材料)可以带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使得天窗具有更大的开口尺寸及更大的有效开口。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塑料的全景天窗将会大面积地应用在量产车上。

随着80后、90后的人群成为购买车辆的主要人群,运动款车型及跑车成为

轻量化

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另一个主要方向是使汽车轻量化,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的自身重量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预计未来10年内,轿车自身重量还将继续减轻20%。除了高强度钢材和铝镁合金的使用,汽车轻量化最重要的手段是新型轻量化塑料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以塑代钢”已经从汽车结构件扩展到整个汽车的内外饰件。

在内饰材料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LFT材料的应用。LFT是英文“Long-FiberReinforceThermoplastic”的简称,中文译为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又习惯称之为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它是纤维增强聚合物领域的一种新型高级轻量化材料。据最新统计,汽车行业的LFT消耗量约占世界LFT行业总消耗量的80%。其中,欧美LFT消耗量大约占95%(欧洲占80%,美国占15%)。LFT材料目前在汽车内饰应用最多的是PP长玻纤增强材料,主要应用于软质仪表板骨架。长玻纤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而且其抗冲击强度也远比过去的短玻纤填充材料高。这种玻纤增强材料已开始在汽车门内模块内大量使用,以取代过去的钢铁。因为长玻纤增强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整个零件的重量,而且其设计自由度大幅提高,从而方便了工程人员的设计。内饰件的薄壁化也会减轻汽车的重量,目前内饰部件的平均壁厚已从过去的3mm减少到现在的2.2mm左右,而且还有更薄的趋势。由于薄壁化需要材料具有更高的模量和流动性,因此从长玻纤增强材料在更加轻薄内饰件中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这里顺便提及的是,通过结合高低温冷热成型(heatandcold)技术,长玻纤增强材料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在零件A级面上的使用。例如,对于仪表板除雾格栅产品,采用PBT/ASA+15%GF的材料替代传统的PC/ABS材料,不需要二次喷涂,就可直接通过材料和模具实现哑光的效果。

在外饰材料中,“以塑代钢”的案例更多,保险杠的前端模块近几年开始使用PP长玻纤增强材料;保险杠缓冲梁则由PC/PBT材料替代过去的钢铁材料;一些SUV车型上的行李支架越来越多的由工程塑料制成;可以和白车身一起进行电泳涂装的PA/PPE材料目前也已经开始应用在翼子板上,如东风标致雪铁龙的多款车型都采用了这种塑料翼子板。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塑料翼子板的趋势在汽车行业已越来越明显。

在汽车发动机周边零件中,“以塑代钢”的趋势则更为显著,包括进气歧管、汽车发动机盖及油箱等诸多零件。这些零件通常采用的材料以尼龙玻纤填充材料为主。

绿色环保化

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平衡

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平衡不仅仅是汽车主机厂的设计要求,而且也是汽车用材料的发展方向。如何能够做到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平衡,是目前国内外汽车主机厂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常,在国内合资品牌车厂都有“VAVE”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技术的提高来降低成本。比较常用的手段是实现原材料国产化。正是由于大规模的优秀国产材料供应商的加入,才使得汽车总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然而,汽车主机厂如果仅仅考虑单方面的原材料的成本降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原材料成本的降低是有限的,降低幅度一般在10%~20%之间。而如果能够对所用材料进行革新或是采用降低系统成本的方案,那么零部件的成本节约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

现在,随着材料和模具工艺的发展,采用免喷涂材料直接注塑成零件(MoldInColor)来满足主机厂的要求,已成为内饰应用的新趋势。免喷涂产品表面不用担心橘皮现象,即便有损伤,也不会出现露底现象(基材与面漆有明显色差)。目前许多材料厂商都推出了汽车用免喷涂哑光系列树脂,它们包括低光泽PC/ABS、低光泽PA/ASA和PA/ABS、低光泽耐热ABS以及PBT/ASA玻璃纤维填充材料。这些材料已经应用于转向柱盖、手套箱、中央面板饰框、遮阳板、立柱饰板及仪表板两侧堵盖等汽车内饰件。

未来,针对汽车内饰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原材料厂商还将推出用于汽车内饰的高光泽(如钢琴黑)材料以及特殊效果(类似金属漆效果)等免喷涂树脂,以为汽车内饰多样化设计提供系统的材料解决方案。

在外饰的应用方面,免喷涂方案也大有用武之地,并且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THE END
0.整体还需提升自由侠拆解点评车家号发现车生活大多SUV车型采用雷同设计。低速缓冲层(工程塑料)固定于前防护杠前方。防护杠与吸能盒使用铝合金材质,两侧分别连接前纵梁,防护杠横向防护宽度较窄,防护杠与吸能盒之间的焊点较为粗糙。行人腿部防护(钢质材料)结构设计在前防护杠下方,两侧支撑连接件使用工程塑料材质,四周设计纵向加强筋,末端与前副车架相连。jvzquC41ejkkkjmcq0gvvxmqog4dqv3ep1oohx43758:5:4
1.汽车涂装生产线论文10篇(全文)比如说对轿车进行涂装操作的时候而且深入到全自动的系统内部, 辊床驱动载动车身滑橇并且完成涂装生产线的工作任务之后会自行恢复到车身上件点, 并且迅速的进入到准备工作的状态, 为下一辆车型进行涂装生产。 变频器的用途是驱动汽车自身的刹车交流系统实现对电机系统减速命令, 最终拉动转台进行位置移动。交流减速电机1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zzkghe~l0jvsm
2.汽车开发设计范文汽车内外饰的塑料件与传统的钢制结构的材料不同,这种塑料件需要进行喷漆的处理,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来实现高、闪烁的效果。经过喷漆处理之后的塑料件可以达到保护基材、防止刮擦的目的,所以在汽车的内外饰设计中使用免喷涂高光无痕工艺十分必要。首先,免喷涂高光无痕注塑工艺可以免除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于环境的污染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96:/j}rn
3.工资福利薪酬待遇加班情况广州海天塑胶有限公司行业工资: ABS / 密封条 / 保险杠 / 内外饰件 / 仪表板 / 挡泥板 / 踏板 / 座椅 / 汽车外饰 / 涂装线 / 行李箱 / 乘用车 / 汽车饰件 / 汽车内饰 / 生产 / 汽车产业链 / 汽车 / 塑料零件 / 日用塑料制品 / 塑料零部件 / 塑料板 / 制造 / 发动机 / 汽车零部件 / 汽车发动机 / 塑料制品 /jvzquC41o0ppd~n0eqs0exrrcp04B:59;5tcuft{1
4.十大汽车内饰品牌汽车内饰件生产厂家有哪些汽车内饰什么牌子好?经专业评测的2025年汽车内饰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延锋Yanfeng、faurecia佛吉亚、Antolin安通林、继峰股份JIFENG、诺博汽车、宁波华翔NBHX、拓普TUOPU、富维集团、新泉股份、岱美DAIMAY等,上榜汽车内饰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汽车内饰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jvzquC41o0sbkptq0eun1vfkiqu03;=84siouhnpfg~/j}rn
5.汽车内饰件烘箱汽车内饰件烘箱厂家江苏弗诺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汽车内饰件热压成型设备专业制造商和销售商。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饰件烘箱、汽车零部件上料炉、湿法生产线、全自动上料烘箱、汽车零部件成型设备、汽车顶棚生产线、汽车地毯加热炉、汽车内衬加热炉等。欢jvzquC41yy}/l|kwtpgdg7hqo1
6.汽车|Covestro科思创为汽车行业提供广泛支持,包括内饰和外饰元件、照明、座椅和电动汽车电池(EVB)封装等应用,提供生产涂料、粘合剂、热塑性塑料、泡沫、薄膜和复合材料等所需的专用原料。 故事 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材料效应 探索正在彻底颠覆自动驾驶领域的模克隆®和 Arfinio® 等尖端材料。 jvzquC41uqrvvrtpu0ipxnxvtq4dqv4|j1oof~xvtkkt1jzvqouukj
7.震撼!2025武汉汽车内外饰展览会等你来汽车内饰表皮、面料、无纺布、植绒 汽车脚垫、后备箱垫、汽车地毯 隐形车衣膜、TPU膜、隔热膜、改色膜 智能表面、表面装饰、CMF、外观及颜色技术 内外饰应用材料及原料 胶带、胶黏剂、粘接材料、密封胶 包覆、弱化、搪塑工艺及设备 紧固件、塑料件、模具、检具、密封条 jvzquC41yy}/guqswgo0lto17;1:<=0jvsm
8.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宁波四维尔汽车装饰有限公司(SWELL)与日本丸井工业株式会社(MARUI)共同出资创建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公司于2004年11月注册成立,生产基地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为中国汽车工业重点引进轿车内外饰件的关键工艺,双色注塑成形,真空镀膜,各种jvzq<84uyt}k0lmkpckqw7hqo1
9.【汽车生产设备】汽车生产线是什么汽车生产有哪些设备→榜中榜知识此单体建筑总面积为4.3万多平米,也是XX汽车公司最大的一个单体建筑,南北向为车架生产车间,东西向为中重卡总装车间;车架生产车间共由4个部分组成,从西往东依次为:车架下料车间、车架加工车间、车架铆接车间、车架涂装车间。 2、车架下料车间:一期不上。目前作为车厢装配车间。 jvzquC41yy}/ojniqq4dqv4iqqsbk867:5:30qyon
10.东风生产实习报告(通用8篇)我们参观了凸轮轴、曲轴、连杆、缸体、缸盖五大件的生产车间,也参观了机修车间、再制造车间、磨锋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汽车总装配厂,我们主要了解了产品的结构,加工工艺流程、机器的功能、以及车间的布局。 三、 实习安排 (一)、实习时间安排 1、入场教育及全场参观,安全教育 1天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5Hqwl|wqhbqpfq1unjzrgcqigp1ptpi|{pdjticqe33;88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