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征税万起,专治钻空子的贵族车友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一辆豪车,一夜之间,价格相差十万!这场由税收政策引发的抢购潮,揭示了中国豪车市场的微妙生态。

近日,财政部与税务部联合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超豪华小汽车的征税范围调整为“零售价格在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该政策自7月20日起正式实施。

新政首次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征税范围,结束了电动车长期享受的“免税红利”。然而,关键优惠依然保留: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仅在零售环节征收10%的消费税,而传统燃油车则需承担生产和零售双重税负。这一政策堪称“精准调控”,不仅体现了税收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产高端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场政策调整所引发的波澜,远不止“谁将多缴税”这一问题。车企的避税策略、消费者的抢购与观望,乃至二手车市场的意外升温,都在悄然改写着豪华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谁被精准“锁定”?

政策的调整使得那些常年在旧税线边缘徘徊的车型,在新政策公布后立即被纳入征税范围。这些车型要么是入门版价格紧贴13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车型,要么通过“基础款低价+选装加价”的方式规避税费。如今,9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新红线划定后,相当于给这些“踩线王”套上了“紧箍咒”。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那些依赖“基础款价格低廉、选装配件丰富”生存的豪华车型。此次公告中提到的零售环节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购车过程中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额外费用,明确将“精品装潢、服务费”等全部纳入税基。这意味着,过去部分豪华车型通过“基础款低价加选装加价”来规避税费的做法将不再可行。只要零售总价达到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就必须按照规定缴纳消费税。

据经销商透露,7月17日政策公布当天,许多客户纷纷致电咨询,销售群中的销售人员也不断被客户询问“是否可以在当天开具发票”。豪车税新规自7月20日零时起正式实施,晚一天下单,客户可能需要额外支付近10万元的税费。

可以说,此次政策堵住了许多“小聪明”的漏洞。过去,总有人试图通过“车价开低、装潢单开”的方式避税,而现在明确规定“所有与购车相关的支出均计入税基”,这相当于为4S店和消费者立下了新的规矩。有网友调侃道:“如今购买豪车需要自带计算器,就连选装一个杯架也要先计算是否会超出总价的临界点,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个配件而多支付数万元的税费。”这种设计,与其说是征税,不如说是为整个豪华车市场制定了新的规则:想靠钻空子卖车?今后将行不通了。

抢购、补贴与“二手狂欢”

7月17日政策公布,7月20日正式实施,新政落地前的72小时内,豪车市场上演了一场“魔幻现实剧”。

7月18日,记者实地探访多家保时捷中心,发现展厅内客流密集,销售顾问应接不暇。据销售人员介绍,从当晚6点到当时,店内已售出六七台车,其中911和帕梅车型最为畅销。另有销售人员表示:“我们通常在晚上7点下班,但前两天电话咨询和订车的数量明显增加,我们不得不加班至晚上8点多。许多消费者希望在超豪华汽车消费税实施前完成购车手续。” 有人戏称:“这哪里是买车,简直是在税务局门口捡钱!”

不仅如此,二手市场意外迎来了“春天”。新政明确规定,二手超豪华车交易免税,即纳税人销售已注册登记的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再征收消费税。这使得二手超豪华车在交易时相比新车具有显著的税费优势。例如,原价120万元的卡宴准新车,其二手价格能比新车低12至15万元。

在政策“剪刀”下的生存游戏

如果说消费税是一把“剪刀”,那么它裁剪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整个豪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此次政策的调整,本质上是通过设定“9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征税线,重新划分了市场的成本坐标系。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终影响购车决策的因素在于,相同预算下能购买到的配置,以及需要额外支付的税费。这恰恰也使得不同生产模式的车型,显现出其成本结构的天然差异。

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进口豪华品牌上,以保时捷为例。此前,其部分主力车型的入门价通常设定在旧税线边缘,通过选装包来增加利润。例如,保时捷帕拉梅拉的普通版本开票价原本基本在110万至115万元之间,刚好低于旧起征点。通过一些操作,销量较高的4和4S版本的开票价也能控制在130万元以内。然而,新政实施后,其基础款加上一些必要的选装配置很容易超过90万元的新税线,导致单车税费大幅增加。

在进口豪车面临被动局面的同时,国产豪华车型却在政策调整中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在90万至130万元(不含增值税)这一核心价格区间内,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只要价格超过这一门槛,均需缴纳10%的零售环节消费税,这为所有品牌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起点”。然而,除此之外,进口车型还需承担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及品牌长期积累的溢价成本。

以一辆不含税价100万元的进口SUV为例,其关税和增值税可能高达15万至20万元,再加上10万元的消费税,实际落地价中税费和溢价的占比显著增加。相比之下,同价位的国产车型无需承担关税,且本土供应链能够有效压缩生产和运输成本。即使同样需缴纳10万元的消费税,国产车型仍能将更多预算投入到智能驾驶、豪华内饰等显而易见的配置上。

除了同价位车型在税费和成本结构上的差异,豪车普遍降价的现象也引起了政策的关注,成为税基调整的重要依据。财政部早在2023年就明确表示:“避免豪华车占用税收优惠资源”。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解读更为直接:过去9年中,豪车的实际促销价格已下降30%。例如,早年定价130万元的车型,如今的实际售价约为90万元。税基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动态校准”,旨在使税收政策能够适应市场变化,防止豪车通过降价逃避税收。

归根结底,这场政策调整更像是一次“市场洗牌”。正如一位资深销售所言:“过去销售豪华车靠的是‘讲故事’,而现在则需要‘算明白账’。客户会比你更早算清楚‘购买这辆车需要多缴多少税,与另一款车型相比能省多少钱’,再想用花言巧语蒙混过关已经行不通了。”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豪华车市场的竞争焦点,已经从“谁能卖得更贵”悄然转变为“谁能让客户花得更值”。​​​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Gfan智驾局

Jayden车说

浪娃极限越野

萝卜报告

小鲨智能创作

auto洞察

一横一竖说汽车

科技情报所

可可行车日记

蜂鸣出行

AI创作

车讲谈A

智能小编

AI小鲨

AI创作

AI创作

AI创作

大昊侃车

上游汽车

丶平凡说车

89.88-204.26万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