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 (2023 年版)》为首次制定, 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初级、 中级、 高级三个等级, 包括职业概况、 基本要求、 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内容。
主要起草单位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中瑞智创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国宏天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复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科技大学、 江苏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主要起草人有: 卢秉恒、 王华明、 王向明、 单忠德、 陆大明、 李涤尘、 王玲、 刘长猛、 丁云飞、史玉生、 文世峰、 周宏志、 杨锋、 孙玉春、 陈勃生、 车国栋、 巩水利、 林峰、黄卫东、 杨永强、 陈明、 李健喆、 徐铭恩、 薛蕾、 缪云、 杨光、 鲁金忠、 孙晶、 刘新。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 (2023 年版)》
职业概况
职业定义:从事增材制造技术、 装备、 产品研发、 设计并指导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 分别是初级、 中级和高级。初级、 中级和高级分为两个职业方向: 增材制造技术开发、 增材制造技术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计算能力及表达能力, 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 色普通受教育程度:大学专科学历 (或高等职业学校毕业)。
增材制造技术开发1 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与制造装备
1. 1 设计和试制装备机械零部件
1. 1. 1 能完成增材制造装备常用机械零部件的三维建模、 性能分析与工程图纸绘制等
1. 1. 2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设计标准或规范完成装备机械零部件的试制及试验验证
1. 1. 3 能根据客户需求, 在增材制造装备设计标准或规范基础上, 完成所需增材制造装备机械零部件结构的改进或定制
1. 1. 1 工程制图知识, 包括画法几何、 三维建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1. 1. 2 增材制造技术基础知识, 包括增材制造原理、 工艺与装备
1. 1. 3 增材制造装备基础知识, 包括立体光固化、 粉末床熔融、 定向能量沉积、 材料挤出成形等增材制造装备零部件结构与功能
1. 1. 4 增材制造机械零部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1. 2 组装与调试装备核心功能部件
1. 2. 1 能按照装备的装配图纸及装配要求进行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功能部件 ( 如光学系统、 成形头、 在线监控、 步进/ 伺服传动等模块) 的组装与调试
1. 2. 2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功能部件标准或规范, 完成装备常用功能部件的功能测试验证与合格评估
1. 2. 1 增材制造核心功能部件工作原理
1. 2. 2 增材制造核心功能部件中的光学、 机械、 电气部件的装配、 测量和功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2.
开发软件与控制系统
2. 1 选型设备控制系统
2. 1. 1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和设备运行工况、 成本及可靠性等需求进行控制系统各模块的选型
2. 1. 2 能进行至少一种单元模块 ( 如运动系统、 监控系统、 扫描系统等) 的基本功能应用与测试
2. 1. 2 增材制造专用控制系统原理和技术, 包括运动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电机、 激光器、 振镜和各类传感器等的功能、 适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与制造装备
1. 1 设计和试制装备机械零部件
1. 1. 1 能完成增材制造装备常用机械零部件的三维建模、 性能分析与工程图纸绘制等
1. 1. 2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设计标准或规范完成装备机械零部件的试制及试验验证
1. 1. 3 能根据客户需求, 在增材制造装备设计标准或规范基础上, 完成所需增材制造装备机械零部件结构的改进或定制
1. 1. 1 工程制图知识, 包括画法几何、 三维建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1. 1. 2 增材制造技术基础知识, 包括增材制造原理、 工艺与装备
1. 1. 3 增材制造装备基础知识, 包括立体光固化、 粉末床熔融、 定向能量沉积、 材料挤出成形等增材制造装备零部件结构与功能
1. 1. 4 增材制造机械零部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1. 2 组装与调试装备核心功能部件
1. 2. 1 能按照装备的装配图纸及装配要求进行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功能部件 ( 如光学系统、 成形头、 在线监控、 步进/ 伺服传动等模块) 的组装与调试
1. 2. 2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功能部件标准或规范, 完成装备常用功能部件的功能测试验证与合格评估
1. 2. 1 增材制造核心功能部件工作原理
1. 2. 2 增材制造核心功能部件中的光学、 机械、 电气部件的装配、 测量和功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2.
开发软件与控制系统
2. 1 选型设备控制系统
2. 1. 1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和设备运行工况、 成本及可靠性等需求进行控制系统各模块的选型
2. 1. 2 能进行至少一种单元模块 ( 如运动系统、 监控系统、 扫描系统等) 的基本功能应用与测试
2. 1. 2 增材制造专用控制系统原理和技术, 包括运动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电机、 激光器、 振镜和各类传感器等的功能、 适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2 中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与制造装备
1. 1 分析与设计装备功能部件
1. 1. 1 能完成增材制造装备功能部件的技术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1. 1. 2 能根据成形原理和目标装备的需求进行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功能部件 ( 如光学、 成形头、 在线监控、 步进/ 伺服传动等模块) 的选型
1. 1. 3 能完成增材制造装备功能部件的结构设计、 功能设计与仿真优化
1. 1. 4 能完成增材制造装备功能部件的测试与验证、 分析与优化
1. 1. 1 增材制造需求与装备成形能力分析方法
1. 1. 2 增材制造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 标准件/ 常用件的选型、 功能部件选型方法与规则
1. 1. 3 增材制造装备结构部件优化设计方法, 包括轻量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1. 1. 4 增材制造装备功能部件优化设计方法, 包括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与制造装备
1. 2 设计装备整体结构
1. 2. 1 能根据工艺特点进行增材制造装备整体结构和各子系统 ( 如光学、 控制、密封腔体等) 的布局、 设计与仿真
1. 2. 2 能进行增材制造装备整体结构和各子系统 ( 如光学、 控制、 密封腔体等) 的协同设计与集成并考虑经济性
1. 2. 3 能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进行增材制造装备的工业设计
1. 2. 4 能进行增材制造装备的安全性设计与评估
1. 2. 1 增材制造装备模块化设计方法与系统集成技术
1. 2. 2 增材制造装备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技术
1. 2. 3 增材制造装备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 外观设计方法、 造型设计方法等
1. 3 组装与 调 试 装备、 编制装备集成工艺规范
1. 3. 1 能编制增材制造装备集成工艺规范
1. 3. 2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集成工艺规范进行增材制造装备集成和组装
1. 3. 3 能根据性能/ 功能需求完成增材制造装备的安装、 调试 ( 如精度、 各单元联动等)
1. 3. 4 能编撰设备使用说明书与安全操作规范
1. 3. 3 增材制造装备运行测试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2.
开发软件与控制系统
2. 1 开发数据处理软件
2. 1. 1 能根据数据处理流程完成三维模型预处理、 切片、 路径规划等数据处理模块的开发
2. 1. 2 能根据应用需求完成数据处理各模块的集成与扩展, 形成完整处理软件
2. 1. 3 能编撰数据处理软件使用说明书
2. 1. 1 增材制造专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开发方法
2. 1. 2 增材制造专用三维、 二维、 一维标准格式数据的表示与解析技术
2. 2 开发装备控制系统软件
2. 2. 1 能根据装备及工艺要求, 开发将加工路径、 扫描参数等数据解析为控制器指令信息的软件
2. 2. 2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特征开发加工过程质量监测模块
2. 2. 3 能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运动控制器进行运动等控制程序的开发
2. 2. 4 能根据设备要求及安全规范进行控制系统软硬件模块的协同设计与开发
2. 2. 5 能编撰设备控制系统软件使用说明书
2. 2. 1 增材制造效能优化方法
2. 2. 2 增材制造数字控制和机器视觉的开发与应用方法
2. 2. 3 增材制造安全控制系统规范及其实现方法
2. 2. 4 增材制造设备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
2. 2. 5 软件测试基本方法, 如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2.
开发软件与控制系统
2. 3 集成与维护装备控制系统
2. 3. 1 能进行装备控制系统软件与装备的集成和联调
2. 3. 2 能根据装备功能要求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测试与验证
2. 3. 3 能进行增材制造装备软硬件故障识别与诊断
2. 3. 1 增材制造装备控制系统软硬件集成方法
2. 3. 2 增材制造装备控制系统软硬件调试方法
2. 3. 3 增材制造装备故障诊断与识别方法
3.
研发材料与工艺
3. 1 根据增材制造工艺 要 求 选择/ 匹 配 原材料
3. 1. 1 能根据工艺过程中材料的表现形式 ( 如铺粉问题、 喷头堵塞) 更换/ 选取合适的材料
3. 1. 2 能识别增材制造设备工作过程中关键部件 ( 如铺粉刮刀、 升降平台、 喷头等) 与材料工艺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更换/ 调整材料
3. 1. 3 能根据原材料物性合理配比原材料
3. 1. 4 能开发材料回收再利用工艺, 并制定回收再利用工艺规范
3. 1. 3 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工艺知识
3. 2 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特征改性与优化材料
3. 2. 1 能判断工作过程中工艺参数与材料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调整优化材料的工艺特征
3. 2. 2 能根据工艺特征制定材料的改性与优化方案
3. 2. 3 能根据客户需求对专用材料进行改性和优化
3. 2. 1 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改性方法
3. 2. 2 增材制造专用材料优化方法
3. 3 新材料增材制造工艺研发
3. 3. 1 能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评价新材料在增材制造设备工作过程中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3. 3. 2 能评价工作过程中新材料对增材制造设备的影响, 并制定新材料的使用安全防范与管控规范
3. 3. 3 能制定新开发材料增材制造全流程工艺, 并实现试验件制造
3. 3. 1 增材制造新开发材料系统评测知识, 包括材料成分、 物相、 微观组织对材料性能、 成形能力、 适用工况的影响等
3. 3. 3 增材制造材料的后处理知识, 包括系统的金属、 非金属后处理知识
3 高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与制造装备
1. 1 总体设计与优化装备
1. 1. 1 能根据用户与生产需求进行增材制造装备的总体设计、 概念设计、 智能化设计、 绿色节能设计与协同设计并考虑装备的经济性
1. 1. 2 能对增材制造装备的总体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与验证
1. 1. 3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测试结果进行装备及系统的总体分析与优化
1. 1. 4 能根据新原理/ 新技术体系架构的要求进行新型增材制造装备的研发
1. 1. 1 增材制造装备总体优化设计方法
1. 1. 2 增材制造装备智能化技术
1. 1. 3 增材制造装备可靠性设计知识
1. 1. 4 增材制造装备绿色化设计知识
1. 1. 5 增材制造新原理和新方法
1. 2 制定装备运维规范
1. 2. 1 能建立增材制造装备故障状态指标, 并进行关键参数阈值研究与配置
1. 2. 2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设计与应用的需求开展装备运维规范的制定
1. 2. 3 能根据增材制造装备性能与效益要求制定装备运维规范
1. 2. 2 增材制造装备数据与信息管理和处理知识
1. 2. 3 增材制造装备质量/ 安全管控方法
1. 3 评价和提升增材制造装备可靠性与经济性
1. 3. 1 能制定增材制造装备可靠性测试准则
1. 3. 2 能进行增材制造装备可靠性建模、 测试与评价
1. 3. 3 能针对增材制造装备关键性能或功能指标进行可靠性与经济性优化
1. 3. 1 增材制造装备综合测试技术
1. 3. 2 增材制造装备失效模式建模仿真技术
1. 3. 3 增材制造装备可靠性建模与管理技术
2.
开发软件与控制系统
2. 1 设计开发数据处理、 工艺仿真及装备软件总体架构
2. 1. 1 能根据具体领域需求完成单机、云服务、 分布式计算/ 控制、 上/ 下位机等不同架构模式软件的框架设计
2. 1. 2 能根据工艺流程、 计算效率、 加工效率、 制件性能及材料消耗等需求设计数据表达模型和处理流程
2. 1. 3 能根据装备、 工艺、 使用场景进行个性化的模块调整与扩展
2. 1. 4 能根据硬件测试结果分析软件的运行情况, 构建、 优化高鲁棒性的总体架构
2. 1. 1 增材制造设备与工艺知识, 及其数据处理、 数值模拟方法
2. 1. 2 增材制造数据接口格式、 协议, 软件框架、 设计模式、 云制造知识
2. 1. 3 增材制造软硬件架构设计方法、 自动化脚本开发技术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2.
开发软件与控制系统
2. 2 研发与优化数据处理及仿真算法
2. 2. 1 能基于优化算法构建高效读写、处理大规模数据模型的核心模块
2. 2. 2 能根据加工工艺的特征及需求优化三维模型剖分、 镂空、 点阵结构处理、加工方向、 扫描路径等算法
2. 2. 3 能根据特定增材制造工艺特点设计与优化模型网格剖分、 工艺仿真数值求解算法
2. 2. 4 能进行算法的时空复杂度测试、分析与性能优化
2. 2. 2 增材制造工艺与数据的深度学习知识
2. 2. 3 增材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形性关系及数值求解知识
2. 2. 4 增材制造数据性能调优技术
2. 3 研发与优化新型控制系统
2. 3. 1 能根据设备成本和性能等需求设计规划控制系统整体方案
2. 3. 2 能根据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硬件拓扑结构、 数据传输模式和配套的软件接口等
2. 3. 3 能优化控制系统, 以实现稳定性、 可靠性和实时性等需求
2. 3. 4 能定制或自主开发专用控制器
2. 3. 2 增材制造操作系统设计方法, 包括内核态程序开发、 线程调度、 中断与异常处理和同步与异步程序开发等
2. 3. 3 增材制造分布式控制系统集成技术
3.
研发材料与工艺
3. 1 研发增材制造专用新材料
3. 1. 1 能根据增材制造原理特征开发增材制造专用新材料
3. 1. 2 能根据客户特定需求研发增材制造专用新材料
3. 1. 3 能制定新材料增材制造全流程工艺规范
3. 1. 1 基于增材制造原理的新材料研发机理
3. 1. 2 高通量增材制造新材料研发方法
3. 1. 3 增材制造材料制备新方法
3. 2 制定新材料制备规范与标准
3. 2. 1 能制定专用材料设计过程中的规范与标准
3. 2. 3 能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新材料制备标准
3. 2. 4 能制定专用材料运输条件、 存放环境、 安全防范与管控的规范与标准
3. 2. 1 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设计、 制备、 存储等系统知识
2、增材制造技术应用1 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产品与处理数据
1. 1 根据客户需求优化产品三维几何模型
1. 1. 1 能根据客户需求, 使用至少一种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产品三维模型
1. 1. 2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能力设计产品工艺结构
1. 1. 3 能根据设备加工能力与材料特性对产品模型进行尺寸缩放
1. 1. 4 能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接口软件将模型转换成增材制造专用格式文件
1. 1. 4 增材制造建模软件、 转换接口软件操作方法与流程
1. 2 分析与设置产品工艺辅助结构
1. 2. 1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特点与产品构型, 制定产品成形摆放方案
1. 2. 2 能使用增材制造工艺辅助软件, 设计添加辅助支撑结构
1. 2. 3 能使用切片软件生成增材制造生产数据
1. 2. 2 辅助支撑结构设计知识, 包括支撑结构材料、 类型、 作用、 工艺性以及应用范围等
1. 2. 3 切片软件操作与切片数据生成技术
2.
应用工艺与生产运维
2. 1 依据工艺规范完成工艺设置和执行
2. 1. 1 能进行增材制造耗材前期处理与准备工作
2. 1. 2 能识读工艺文档与数字模型, 根据工艺规范要求进行基础工艺参数设置和导入设备
2. 1. 3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和打印设备支持格式, 设置和调整工艺参数, 完整执行工艺与零件制造
2. 2 增材制造设备安全运维
2. 2. 1 能根据产品的成形工艺, 应用增材制造装备安全生产并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如易燃材料使用、 粉尘防爆、 惰性气体释放等)
2. 2. 2 能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及环境, 合理安排设备维护保养频次, 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2. 2. 3 能进行材料和设备异常原因分析、 易损组件检测与更换
2. 2. 1 增材制造设备的操作规范、 安装与调试维护知识
2. 2. 4 增材制造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3.
后处理与检验产品制造质量
3. 1 按照工艺规范进行产品后处理
3. 1. 1 能根据生产需求, 对不同材质、不同工艺及性能要求进行工艺支撑去除与表面光整处理等
3. 1. 2 能根据性能要求与后处理工艺规范, 进行不同材料的性能改善与调控
3. 1. 3 能根据产品要求, 制定减材加工后处理工艺
3. 1. 3 增材制造结构件表面减材加工后处理方法
3. 2 检验评价产品表面质量、 尺寸精度和验证 产 品 动作、 功能
3. 2. 1 能使用检测工具或设备进行接触式/ 非接触式检测
3. 2. 2 能进行产品原型的配作与装调, 开展动作功能的验证
3. 2. 2 增材制造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2 中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产品与处理数据
1. 1 根据用户需求与工艺特征优化产品三维构型
1. 1. 1 能根据用户要求, 对产品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1. 1. 2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特点, 优化设计产品三维构型
1. 1. 3 能建立三维反求模型
1. 1. 1 有限元仿真分析知识
1. 1. 3 三维反求技术, 包括三维反求原理、 操作流程、 数据处理与反求模型建立
1. 2 根据工艺特征制作产品工艺模型
1. 2. 1 能根据增材制造成形与后处理要求, 设计合理的工艺结构
1. 2. 2 能根据节能减材要求, 优化设计产品的工艺模型
1. 2. 3 能优化设计辅助支撑结构, 便于非加工区原材料的清理和支撑去除
1. 2. 1 增材制造成形与后处理知识, 包括材料特性、 成形工艺调控、 后处理方法等
1. 2. 2 工艺结构优化设计技术, 包括设计成形辅助结构、 加工余量、 后处理余量以及加工基准等
1. 2. 3 辅助支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 包括组合辅助支撑设计、 支撑结构优化及其参数优化等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产品与处理数据
1. 3 处理与检验工艺模型分层数据
1. 3. 1 能分析检验产品的工艺模型数据, 识别错误数据并修改优化
1. 3. 2 能选择合理的工艺对模型进行切片分层
1. 3. 3 能分析检验分层数据, 识别错误数据并修改优化
1. 3. 1 工艺模型检验技术, 包括模型成形工艺性、 成形工艺参数、 扫描策略合理性判定
1. 3. 2 分层数据处理技术, 包括切片软件基本操作、 数据格式、 工艺参数选择、 切片数据存储等
2.
应用工艺与生产运维
2. 1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材料选型和制定匹配工艺
2. 1. 1 能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增材制造所用材料
2. 1. 2 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同增材制造工艺的选择
2. 1. 3 能对现有的工艺参数及方案进行培训讲解和技术输出
2. 1. 4 能根据生产工艺, 制定项目生产基础计划并排产
2. 2 优化和调整工艺参数
2. 2. 1 能完成客户复杂定制化结构增材制造
2. 2. 2 能进行增材制造设备参数设置及优化、 增材制造成形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
2. 2. 3 能进行增材制造工艺仿真分析, 指导增材制造生产工艺
2. 2. 4 能根据零件成形效果, 分析零件成形影响因素, 并优化调整工艺参数, 构建工艺数据库
2. 2. 5 能编制增材制造作业指导书, 指导生产制造
2. 2. 1 增材制造工艺数据采集、 处理与分析技术
2. 2. 2 增材制造不同技术的工艺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 包括原材料属性、 设备精度、 加工和生产参数的优化知识
2. 2. 3 增材制造工艺仿真分析技术
2. 2. 4 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方法
2. 3 诊断现场设备故障与应急处理
2. 3. 1 能按照安全生产规程, 做好日常维保, 排除安全隐患
2. 3. 2 能对装备的报警及时做出排查及处理
2. 3. 3 能对设备故障做出分析, 提出解决方案并更换设备元器件, 完成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2. 3. 4 能编写故障处理规范与设备维护手册
2. 3. 2 增材制造设备故障处理应急知识
2. 3. 3 增材制造设备配套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知识
2. 3. 4 增材制造设备整机故障判断知识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3.
后处理与检验产品制造质量
3. 1 制定符合材料与结构特征的后处理工艺
3. 1. 1 能根据产品的表面处理要求, 制定针对性的机械处理、 物理处理、 化学处理等后处理工艺
3. 1. 2 能根据材料与结构特征, 制定热处理改性方案
3. 1. 3 能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增材制造成形件的表面强化
3. 1. 3 增材制造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3. 2 检验评价产品力学性能与内部缺陷
3. 2. 1 能使用荧光等方法对产品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测, 制订产品制造质量检测方案与规范
3. 2. 2 能使用检测工具或试验设备, 开展产品力学性能测试与内部缺陷检测, 制定检测方案与规范
3. 2. 3 能根据检测数据, 进行产品性能评价
3. 2. 2 增材制造产品质量数据分析与优化知识
3. 2. 3 增材制造产品测量标准、 检测分析知识
3 高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产品与处理数据
1. 1 集成一体化设计多零件、 多材料产品
1. 1. 1 能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与性能要求进行多零件的集成一体化设计
1. 1. 2 能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与性能要求进行多材料的集成一体化设计
1. 1. 3 能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特点对集成设计部件进行工艺性优化
1. 1. 2 多零件、 多材料的功能集成一体化设计方法
1. 1. 3 增材制造工艺设计体系化知识, 包括成形工艺方法、 摆放方式、 辅助支撑结构、 成形参数等对产品成形尺寸精度、 内部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判断
1. 2 优化设计产品拓扑结构
1. 2. 1 能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与性能要求确定拓扑设计方案
1. 2. 2 能进行产品结构的轻量化、 光顺化拓扑设计
1. 2. 3 能进行产品的功能化拓扑设计
1. 2. 1 基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原理与方法, 包括拓扑优化软件应用边界条件设置方法等
1. 2. 2 轻量化、 光顺化拓扑设计方法, 包括点阵结构、 流态结构等
1. 2. 3 功能化拓扑设计方法, 包括超结构设计等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1.
设计产品与处理数据
1. 3 制定产 品 多 工艺、 多工序制造方案
1. 3. 1 能根据产品的结构、 材质、 功能要求进行零件拆分
1. 3. 2 能根据产品拆分结果进行单元化设计
1. 3. 3 能基于成本、 效率控制, 制定增-等-减材多工艺的全流程制造方案
1. 3. 2 多工艺、 多工序集成制造技术, 包括制造工艺选择、 工序制定等
1. 3. 3 增材制造产品制造成本核算方法
2.
应用工艺与生产运维
2. 1 根据用户需求统筹项目进度与制定工艺流程
2. 1. 1 能根据任务特征和需求, 制定增材制造工艺流程与实施工艺方案
2. 1. 2 能按照方案, 提前规划设备、 物料及人力配合, 完成物料采购存储、 人员调度及制定外协需求等工作
2. 1. 3 能根据方案实施任务, 完成工艺设计、 测试件制备及性能试验检测
2. 1. 4 能掌控项目整体进度, 做好项目流转, 预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提前做好规避及补救方案
2. 1. 1 增材制造全流程工艺体系与管理知识
2. 1. 3 增材制造产品质量分析、 项目验收等知识
2. 2 系统集成应用各类型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
2. 2. 1 能应用多种增材制造设备, 进行多材料、 多工艺集成化增材制造任务
2. 2. 2 能针对复杂工艺任务, 应用增材制造技术结合传统加工方式, 制定多元工艺方案
2. 2. 3 能应用网络集成与通信技术对设备进行管理
2. 2. 4 能进行柔性生产规划及模块化增材制造生产管理
2. 2. 5 能编制增材制造集成应用工艺规范
2. 2. 2 多类型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管理系统知识
2. 2. 4 增材制造系统应用效益综合评价知识
2. 2. 5 增材制造集成系统综合性能评价知识
2. 3 分析产线问题与优化产线配置
2. 3. 1 能对增材制造产线效率、 经济性、 安全性进行分析及判定, 并开发系统性的技改方案
2. 3. 2 能针对零件增材制造的全流程设备产线进行优化配置, 提升效能
2. 3. 3 能分析产线中设备情况、 效率等对设备配置、 优化生产、 订单管理提出改进方案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专业能力要求
3.
后处理与检验产品制造质量
3. 1 开发后处理工艺与装备
3. 1. 1 能针对增材制造成形工艺的表现, 开发具有智能化、 绿色、 安全与系统集成化的专用后处理装置或装备
3. 1. 1 增材制造后处理工艺设计知识
3. 1. 2 增材制造专用后处理装备智能化、 绿色、 安全与集成化设计方法
3. 2 针对应用环境制定个性化评价策略, 系统检测评价产品质量
3. 2. 1 能根据产品的服役与应用环境制定个性化检测方案
3. 2. 2 能建立产品质量系统化评价方法
3. 2. 3 能根据产品缺陷区域特征, 规划配套复合加工工艺, 实施缺陷修复和精度控制
3. 2. 1 增材制造复杂构件的数字制造工艺设计知识, 包括数控加工技术、 机器人加工技术等
3. 2. 2 面向增材制造的复合加工技术与工艺知识
3. 2. 3 增材制造产品质量控制及质量分析等知识
3. 3 开发检测与评价标准规范及仪器
3. 3. 1 能根据生产需求, 开发面向增材制造的专用检测仪器及专用夹、 治、 检、辅具
3. 3. 2 能根据产品特性, 制定检测方案与评价标准规范
3. 3. 3 能结合测试结果与评价标准, 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