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也称之为护理品质,品质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吸引力、较少的缺陷、可靠性和长期的卓越。
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复合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提供患者照护及有效监控质量的机制,护理人员需遵照既定的质量标准做量化评估,以保证达到护理要求的标准。
Donabedian将护理质量界定为护理过程中专业价值的判断、不断的提供符合患者需求的照护结果。
Maker指出,质量保证是在整个护理活动中使用完整的护理标准,作为照护指引,并于执行后持续评估及检讨改善照护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合的照护。
护理质量管理需有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现护理质量。
Maxwell强调护理人员必须自我评估患者照护的效率和效益,对护理质量的定义包括六个大方面,护理质量管理也应从这六个方面进行:
1. 有效性(effectiveness):
任何护理操作均需考虑此技术对患者是否适当、医疗设备的投入和检查之效益是否具有实证支持,整体措施对患者是否有效益等。
2. 接受度(acceptability):
护理服务是否符合患者的期望、患者的接受度、医疗保险的支持、隐私保护或安全措施的管理等。
3. 有效率(efficiency):
护理措施的投入其结果是否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其成本和经济因素的评估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是否适当等。
4. 可及性(access):
5. 公平(equity):
患者的诊疗护理是否具有公平性、公正性,以患者的角度检视看是否获得公平对待。
Wilson认为护理质量管理包括四个要素:
1. 设定目标(setting objectives):
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是了解质量管理目标、要达到的程度,以作为后续管理策略选的依据。
2. 品质提升(quality promotion):
质量是没有上限的,要持续不断的提升进步,管理者要从管理过程中发现不足,并设法改善,达到持续改善的基本精神。
3. 活动监控(activity monitoring):
任何照护活动都需评估其效益,有效的监测或观察,评估其正确性和持续性。
4. 结果评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
结果的评估是一种反馈机制,若结果不如预期再重新检视目标的可行性或检讨执行过程的问题,反复循环的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笔者认为护理质量管理要用数据、指标体现质量管理的四个要素:
1. 照护对象:
护理人员要清楚团队的照护对象,如病种结构、年龄分布、危重程度等。
2. 提供照护的环境和人员:
即结构质量指标,哪些人在什么条件、环境下提供照护,护士执业环境,层级结构情况。
3. 提供怎样的照护:
即过程质量指标,护理人员在特定的条件、环境、结构下,提供了哪些照护。
4. 照护结构:
即结果质量指标,如死亡率、感染率、压疮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跌倒及跌倒伤害等。
1、保持护理质量模式
保持护理质量模式是为了确保护理专业能维持一定的水准。
保持护理质量模式主要包括:系统理论模式和美国护理学会护理质量保证模式。
系统理论模式:
1. 输入:
代表医院资源投入现状,如 人力资源、设备、制度规范等。
2. 转换过程:
由输入要素转换为行动执行,如护理人员执行护理过程,提供专业照护。
3. 输出:
结果表现的现状或达到的程度,如患者健康恢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4. 反馈:
是系统模式的重要组成,可以检讨输入、转换过程、输出哪个环节需要改进,相当于整个循环的分析与改进。
美国护理学会护理质量保证模式:
1. 确立价值观:
包括医院的价值观、护理团队核心价值观、护理服务理念,以及培养患者就医理念等。
2. 确定结构、过程及结果的照护标准与准则:
在确定结构、过程、结果照护标准(standard)与准则(criteria)之前,医院必须有完备的书面资料呈现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根据宗旨和目标修订结构标准,符合认证评审机构的相关规定(如三级医院评审、JCI评审等);过程标准重点是评价护理人员所提供的照护过程;结果标准评价照护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 进行评价以确定执行标准:
① 结构评价:现场查看、资料审核、自我研究和硬件设施查看等。
② 过程评价:满意度调查、现场查看、问卷调查、访谈、审查资料和录像等
③ 结果评价:调查研究、满意度调查、患者分类,出入院、平均住院日、死亡率等数据 。
4. 解释与分析数据:
将之前收集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与既定的准则、目标比较,分析达到或未达到标准的原因。
5. 提出改进措施:
当结果达到或超过标准目标时,及时反馈护理人员,鼓励继续维持。当结果未能到达预期时,应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6. 选择并确定改进措施:
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的是要权衡方案、措施的利弊,同时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可及性。
7. 采取行动:
根据确定的改进方案落实执行 。
8. 再评价:
定期评价护理质量,以确定行动过程是否有未改进或改进不足。给予护理人员和护理质量参与者以正向强化与讨论,质量持续改进。
以上两个护理质量保证模式均包含了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测评维度,均注重科学修订标准、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分析。
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你如何知道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保证护理质量的执行方法
医院或医疗机构等,为保证护理质量所设定的相关机制和执行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性、特定性两种方法。
一般性执行方法:
是医院为了确保人员符合资质及具备专业能力而定的标准。主要包括:执业证书、资格认证、评鉴认证、受训证书等。
特殊性执行方法:
1、专家评价:
一是业内专家对质量评价项目进行专业评价,看是否达到优质照护水准。二是对护士提供照护的过程进行个体评价,以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照护。
2、以“标准”为质量保证的评价:
美国护理学会的护理标准包括以下八个内容:
① 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需有持续、系统的评估,快速收集数据、有效沟通并记录。
② 根据患者健康状况评估资料做出护理诊断。
③ 护理计划须包括护理目标。
④ 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的优先次序,并有评价护理目标的达成度。
⑤ 患者参与护理措施,共同执行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恢复期的照护。
⑥ 护理措施目的在于协助患者促进其最大的健康功能状态。
⑦ 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评价病情进展或功能恢复程度。
⑧ 患者的病情进展或进展目标不理想,需重新评估、调整护理措施的先后次序、护理目标重新检讨修订,并修改护理计划书。
3、用稽查作为质量保证的工具:
是指对护理记录内容与标准进行对比,以评价临床照护是否依照标准执行。
临近考试,冲刺提分就用它!!
考前预测密卷,精准预测考点
名师密押点题,做会就得分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士网”设为“星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