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白云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在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开始一段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技能逐梦之路,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他们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各级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有的勇夺世界冠军,还登上了世界技能大赛最高领奖台,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实现了“技能报国”梦想。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近这群技能逐梦青年,听他们讲述不一样的成长成才故事。
奋斗正青春,理想绽光芒,为白云区的年轻匠人点赞(可多选)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温彩云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得主杨书明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杨登辉 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单项第一名陈俊玮 提交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得主温彩云:
把兴趣变专业
助力中国时装走向世界
温彩云从小喜欢缝纫,中考失利后,选择了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专业就读。求学期间,她将兴趣化为奋斗动力,用努力造就天赋,最终问鼎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2013年,初中毕业的温彩云中考失利,父母希望她找一所技术职业类学校,学习一技之长,未来可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很喜欢做手工,从小就会给洋娃娃做衣服,家里有一台缝纫机,我很小的时候就会用了,现在用缝纫机的时间至少有十年了。”温彩云说,最终在表哥的推荐下,她选择了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专业,她的服装设计梦也从这时候正式起步。
在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温彩云选择的是五年制高职专业,其中前两年属于中职课程。两年的学习生活,她逐渐在班上崭露头角,成绩数一数二,也幸运地入选了该校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
“我负责的是设计,当时的寒假作业是要求每个集训队员每天要交6—10张设计图,只有她每天超额交作业,而且不管我是否及时回复,她都会坚持交。”温彩云的教练钟雪说,特别是春节假期那几天,大部分的学生要么不交,要么只交一两张,只有温彩云坚持交,且作品一直在进步,“她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真的很认真地在完成作业。”
在教练们眼中,温彩云的天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绝对是最专注的学生。在集训期间,她基本上都待在集训中心很少出门,即使春节也只回家两三天。
加入集训队的温彩云慢慢崭露头角。2016年,进入集训队刚一年的她参加广州市技能大赛,获得了第四名。此后,她一路过关斩将,直至问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从全国赛到世界技能大赛,温彩云只拿过一次第三名,其他获得的全部都是冠军。
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后,温彩云选择成为了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的一名老师,并且成立了大师工作室。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中国的时装和时装设计人才走向世界出一份力。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
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得主杨书明:
7年不懈努力
实现数字经济领域金牌“零的突破”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韩国赛区上,来自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杨书明夺得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成为本次大赛该新项目的首个金牌获得者。这一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凝聚了杨书明7年的不懈努力,也实现了广东世界技能大赛数字经济领域金牌“零的突破”。
在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集训室里,记者见到了在电脑前忙碌的杨书明。虽然坐的还是比赛前的座位,但是他的身份已经从参赛选手变成了教练。
跟以前一样,杨书明依然不骄不躁,每天至少十二个小时待在集训室里。教练陈立准说,从2015年认识杨书明,不管是刚入校时的懵懂学生,还是作为备赛选手、教练,杨书明都没有变,依然有目标非常努力,而且不骄不躁。
实际上,性格内向的杨书明一开始并未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因为中考考了600多分,属于高分学生,入校后,杨书明被挑选进了学校的竞赛班。一年后,他开始崭露头角,并参加了省级比赛,获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
“按照学校要求,进入竞赛班每周只休一天,每天学习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几乎没有寒暑假,只有过年会多休几天,需要学生非常自律才能坚持下来。”陈立准说,很多学生最后都坚持不下来,但是这些对杨书明来说几乎不是困扰。
从2016年起,杨书明开始备战第44届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不过都未能代表国家参赛。后来,他选择参加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同期同地举办的2019喀山未来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比赛,夺得银牌,让所有人看到了他在这个项目上的天赋。
此后,杨书明积极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但受疫情影响,这届大赛最终取消了。正当他准备从备赛选手转为教练时,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举行,让他最终成为这一大赛新增项目的首位金牌获得者。
获得金牌后,杨书明对未来的规划也从当初找一份好工作,变成了技能报国。他选择成为一名老师,未来可以带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实现技能报国梦想。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
数控铣项目冠军杨登辉:
尽己所能
让更多学生实现技能成才
杨登辉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冠军,夺冠后,他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希望尽己所能,让更多技校生通过学习技能,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梦想。
在数控铣项目集训室里忙碌的杨登辉( 左)。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数控铣项目集训室里,记者见到了忙碌的杨登辉。去年,他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多了很多社会活动,但是对于教学,他仍然一丝不苟。
杨登辉来自江西赣州,2011年初中毕业后,他在深圳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数控铣专业。虽然他成绩不错,但是参加竞赛的成绩却不够理想。2014年,中技毕业的杨登辉,选择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就读数控铣项目高技班。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杨登辉比以前更加努力,人生也从此“开挂”。当时数控铣这个项目,中国队还没有拿过金牌,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成立了集训队,备战43届世界技能大赛,杨登辉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学生。
入校第一年,杨登辉夺得了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金奖。此后,他陆续获得数控铣项目大小比赛的奖牌,也被学院当做第44届和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种子选手进行培养。最终,他不负众望,一举夺得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当时年仅20岁。
夺冠后的杨登辉面临很多不错的机会,但是他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他说,数控铣在制造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这个专业的人才非常受欢迎,他有信心不管去到哪里,都可以获得一席之地。但是,自己毕竟只是一个人,所以他选择留下来,希望培养更多个“杨登辉”。实际上,杨登辉已经成功培养出了一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数控铣项目冠军获得者周楚杰就是他的学生。
2022年,杨登辉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说,在任期内,会尽己所能,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报读职业技术类学校。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
中式面点新秀组(广府菜)第一名得主陈俊玮:
坚定未来之路
继续传承发扬传统中式点心
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中,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2020级烹饪班的陈俊玮,获得了中式面点新秀组(广府菜)第一名的佳绩。这次获奖,也坚定了他发扬中式传统点心的信心。
陈俊玮来自广州增城,家里有两兄弟,他是老大,在来学校之前,他会做简单的饭菜,但对烹饪并没有明显的兴趣。真正爱上中式面点是去年暑假。其时,他和同学利用假期参加中式传统面点方面的培训,现场看到一块块普通的面团在老师的手里变换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他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陈俊玮非常认真努力。 他的面点老师刘宇婷说,在日常教学中,陈俊玮特别认真,每次上课和自己练习都很认真地做笔记。仔细观察后,她发现陈俊玮在面点制作上很有天赋,因此将他作为参赛选手进行培养。
在陈俊玮的手机里,记者看到了很多文件夹,里面都是各类点心的菜谱,每一个菜谱都配有他自己做菜时的心得体会,以及其对菜谱进行改良创新的记录。
罗俊熙是陈俊玮的同学,也是室友,更是一起研究面点制作的伙伴,他告诉记者,为了参加这次比赛,陈俊玮经常晚上训练到11点多,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
陈俊玮今年刚满18岁,他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可以走的路也很多,但是自己已经确定了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式点心,让传统中式点心可以俘获更多年轻人的味蕾。
【南方+记者】谭超
【通讯员】杨黛清
【作者】 谭超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