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2家分公司,分别为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上海分公司,2家分公司均负责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技术支持及售后维护,上海分公司还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公司无参股公司,无转让或注销的子公司。
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根据财务状况,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一)项上市标准;9月19日,证监会批复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11月13日开始初步询价。完成首发,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有效解决公司因场地受限的产能瓶颈问题,同时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及产品营销能力。
二、公司核心竞争力
自主研发实力极强,核心产品性能突出,3D SPI实现进口替代
具备机器视觉软件的核心算法开发能力。3D SPI设备软件各项功能均为公司自主开发;3D AOI设备主要的基础功能算法、3D计算、特征定制等核心算法进行独立开发。
公司技术集成能力较强,核心产品性能突出。公司自主研发了性能优异的应用于 SMT领域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根据客户多样化需求进行半定制的功能模块设计及开发,体现出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涵盖多领域的技术集成能力。
截至11月9日,公司已形成专利技术47项,软件著作权25项。公司专利均为原始取得,含7项发明专利,涉及检测专利多达12项;软著中23项为原始取得。基于上述算法的自主开发和专利技术,公司形成了多个核心技术成果,不仅满足了检测的大量程和高精度要求,实现部分人工替代,显著提升公司产品的性价比。
产品类型多样化,产品检测具备一致性和稳定性优势
产品检测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优势。检测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是衡量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性能优异的重要指标。公司优异的软、硬件技术集成能力使得其3D SPI 产品在检测治具时的体积重复精度及高度精度在4 Sigma的前提标准下,分别达到<1%及1um,在客户端实际检测电路板时达到gr&r≤10%。<>
上述两方面的优势不仅确保了公司生产线得到完善的整合及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还使得公司产品稳定性较高,随着订单规模的扩大,公司产销率逐年上升。招股书披露,2022年公司3D SPI产品产销率109.9%,较上一年增加超16个百分点,2023年1-6月达到136.99%;3D AOI产品产销率62.04%,较上一年增加1.16倍。
“标准化生产+半定制化开发”业务模式,“三费”费率持续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创始人团队经验丰富,业务理解深刻
公司的创始人团队均具备多年电子元器件行业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经验,经历了我国电子相关行业及机器视觉检测设备行业从小到大、由弱至强的发展历程,对所处行业的产业政策、行业发展环境、产品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路线以及行业特有的技术、工艺特点均有深刻理解,行业经验十分丰富,对公司业务的发展帮助巨大。
公司董事长陈志忠自1984年开始从事电子器材与设备的销售工作,先后创立多家电子设备器材销售企业,具备丰富的行业经营管理经验;董事或监事姚征远、林福凌、王伟锋、范琦均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具备多年SMT行业或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从业经历。其中,公司总经理兼研发总监姚征远先生自1996年开始在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历任SMT(表面贴装技术)工程师、SMT项目主管、工业工程部主管、生产技术部主管,具有较强研发管理能力,掌握行业先进技术。
进入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公司深耕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领域多年,通过不断升级的技术和产品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现阶段主要客户为电子设备制造厂商。
公司客户群体较为庞大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按照销售区域分类,公司产品在境内的销售以华南、华东为主,2020-2022年、2023年1-6月华南及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占比持续超过90%。2020-2022年境外收入逐年增加,2022年达到749.01万元,同比增长24.19%,销售占比2.07%,较上一年增加0.23个百分点;产品已出口至中国台湾、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的客户基础优势及品牌优势。
三、募投项目介绍
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过2582万股人民币A 股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00%,本次发行不涉及原有股东向投资者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况。
本次计划募投资金4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思泰克科技园项目、思泰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前3个项目建设周期分别为3年、3年、2年,前2个项目实施主体为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3个项目实施主体为深圳分公司,具体情况如下:
(一)思泰克科技园项目
本项目拟投资13800.00万元,通过自建生产场地提高公司的产能,提升公司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及质量控制能力,从而满足客户对公司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持续增长的需求。
(二)思泰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三)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本项目拟投资5000.00万元,通过建设深圳营销服务中心实现公司核心产品展示及市场推广、增强售前、售后的技术培训、服务及支持水平,提升公司产品整体的市场认可度,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营销支持。
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完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增强公司研发实力、提升公司营销及客户服务能力,从而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抵御市场竞争风险,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看点
公司表示在专注于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基础上,未来仍将以“新技术引领新发展”为理念,扩大公司产能、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实力、增强营销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制造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
看点一:推进机器视觉智能化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必由之路
机器视觉行业作为一个跨多技术、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它以机器替代人眼,并延伸至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与判断,机器视觉具有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高分辨力、非接触以及信息数字化等特点,被誉为“制造业的眼睛”,对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独有的优势,在工业中的渗透率日益提升。
中国的机器视觉行业起步于9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而崛起,目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正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国内机器视觉行业实现了较为高速的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79亿元,2014-2020年复合增速27.03%,远超全球增速。
受益于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提升,进口替代及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等利好驱动因素,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未来有望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数据,预计国内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98亿元提升至2026年的21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91%。
看点二: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容量庞大,机器视觉应用前景广阔
汽车电子成本占比逐步提高,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1500亿美元。近年来,汽车电子逐渐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占汽车成本比重快速提升。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计,2010年汽车电子成本占比约29.55%,预计2020年34.32%,2030年将提升至49.55%。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795亿美元,2021年已达11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6%,预计2026年有望达1486亿美元。
半导体行业发展潜力较高。机器视觉技术在半导体制造的前、中、后段均有应用,已成为半导体的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中美贸易竞争的逐步深化,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更为凸显。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2014年-2021年我国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44%, 2021年行业销售额为10458.30亿元,同比增加18.20%。
看点三:保持公司核心技术领先性,制造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发团队的建设为公司保持核心技术先进性及产品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3D技术以及AI人工智能的升级应用,机器视觉行业的应用将普及。
同时,为适应研发需要,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引进具备光源系统、机器视觉软件底层及应用层算法、AI人工智能算法等能力的高素质研发人才,并提高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增强公司研发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2020-2022年研发费用中的人工费逐年上升,2022年达到1564.15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当中研发人员费用将达到3036万元,与2022年比增加超90%,按照2022年末66名研发人员计算,公司未来的研发人员薪酬水平或大幅上升。
看点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现有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大多属于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率相当成熟。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6-2022年以人均创收来衡量的人均产能持续超越可比公司。自2017年以来公司人均创收维持百万元级,2022年达到157.46万元,虽然较上一年有所下滑,但仍位居可比公司首位。
五、主要财务指标与可比公司估值
今年以来,公司销售计划良好,在手订单充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2023年1-9月实现营收2.72亿元,实现净利润0.83亿元,扣非净利润0.81亿元,三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下滑。根据目前销售计划、在手订单及市场发展形势,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3.5亿元~3.75亿元,实现净利润1.03亿元~1.1亿元,扣非净利润1亿元~1.08亿元,较2022年在窄幅波动。
另外,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公司回款能力在可比公司中居领先水平,2022年销售收现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达到101.29%,持续超可比公司中位数。
2023年1-9月,公司现金流净额及销售收现比略低于可比公司中位数。
偿债能力提高,资产负债率持续低于可比公司中位数。公司负债水平保持平稳波动,2022年小幅上升至1.37亿元,2023年1-9月0.72亿元,均低于所有可比公司。2020-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分别为27.13%、28.15%、26.68%,2023年1-9月为13.47%,持续低于可比公司中位数水平,仅超过1家可比公司—矩子科技。
不过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加、竞争的加剧,公司可能会根据市场行情适当调整定价策略以保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领先可比公司。2020-2022年、2023年1-9月,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39.56%、43.310%、35.07%、19.96%,2022年虽有一定下滑趋势,但仍持续领先可比公司。不过公司表示,发行完成后,公司短期内股本及净资产将大幅增加,短期内将面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的风险。
运营良好,资产周转速度居可比公司前列。公司在销售规模扩大的同时,持续采用轻资产的运营管理模式,单位资产盈利能力较强,回款、资产运营控制良好。2020-2022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整体保持稳定,分别为0.95次、0.95次、0.81次,居可比公司前列,2022年下降系总资产规模扩大所致。2023年1-9月为0.52次,依然居可比公司之首。
风险提示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投资者应特别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下述风险按照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
1. 技术创新的风险。
2. 产品较为单一的风险。
3. 公司资产、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及内控风险。
4. 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不可持续的风险。
5.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6.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7.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 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
9. 募投项目实施后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10. 发行失败的风险。
(原标题:思泰克:机器视觉领头羊拟募资4亿元加码产能,核心产品性能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