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核心参与者:技术与制造的双轮驱动
优必选作为天工机器人研发的核心企业,持有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8.57%股权,主导全栈技术开发。其Walker系列机器人已在蔚来汽车工厂实现落地应用,2025年工业版Walker S2的量产计划,将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作为港股上市企业,优必选的技术优势与资本运作潜力,使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占据重要地位。
2. 天奇股份(002009):智能制造中坚力量
天奇股份与优必选合资成立无锡优奇,承担天工机器人总成制造任务。公司凭借1800余项自动化专利,构建起技术壁垒,且核心部件实现100%国产化。目前,天工机器人已在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开展实训,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天奇股份有望在机器人制造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夯实产业基础
1. 绿的谐波(688017):谐波减速器龙头,产能持续扩张
绿的谐波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行业龙头,截至2025年初总产能达59万台/年,并通过20亿元定增项目,计划于2027年将产能提升至159万台。作为天工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的独家供应商,其技术垄断性与规模效应,将受益于行业高速增长。
2. 鸣志电器(603728):精密电机领域佼佼者
鸣志电器在空心杯电机模组领域占据全球约15%的市场份额,其产品专为天工机器人手指关节设计,可实现高精度操作。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细分领域,公司技术优势显著,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3. 奥比中光(688322):视觉感知技术先锋
奥比中光为天工机器人提供独家3D结构光传感器,并服务于小米CyberOne等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其传感器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降低,推动国产视觉方案商业化,助力机器人实现精准环境感知。
三、技术赋能企业:推动智能化升级
1. 中科创达(300496):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中科创达为天工机器人提供高算力芯片与操作系统,显著提升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效率。凭借在智能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在机器人智能化升级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昊志机电(300503):力控技术突破者
昊志机电成功攻克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并与优必选合作推进国产化应用。在机器人精准操作与力反馈领域,其技术突破有望打破进口垄断,推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四、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完善产业链生态
- 京城股份(600860):背靠京城机电,作为机器人产业整合平台,通过收购北洋天青加速工业机器人集成业务布局,具备潜在资产整合机遇。
- 柯力传感(603662):作为六维力传感器供应商,为天工机器人提供精准力量反馈技术,是机器人触觉感知的关键环节。
- 江苏雷利(300660):微型传动领域龙头,为天工机器人关节模组提供核心部件,保障其灵活度与稳定性。
- 三花智控(002050)、汉威科技(300007):分别专注于关节总成与足部压力传感器,在细分领域为天工机器人性能优化提供支持。
五、行业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人形机器人产业虽前景广阔,但需警惕多重挑战:
1. 技术风险:关键技术迭代速度影响产品竞争力;
2. 市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3. 宏观风险:经济波动或影响制造业投资规模。
不过,在政策支持(如工信部“机器人+”行动)与AI技术持续突破的背景下,天工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