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一束照亮未来的“光”

11月6日,2025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拉开帷幕,让人得以深度触摸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脉动和产业变革。记者从现场感受到,今年展会的“AI味”愈发浓郁,其中具身智能成为全场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3、2、1,开打!”一场具身机器人搏击赛激情上演,两个戴着拳击手套的机器人相对而立,一方迅捷左勾拳,另一方灵活回旋踢,金属碰撞声与阵阵惊呼喝彩声交织;不远处,两台脑控轮椅同样被围得水泄不通,使用者无需手柄和人力辅助,仅凭“意念”便能掌控轮椅自如前行……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的前沿领域,正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并在本届博览会上变得具象化。

人形机器人、外骨骼、脑机接口、灵巧手、四足机器狗……形态各异的具身智能产品,在现场演绎着多样的落地场景:有的与观众交流,有的执行巡检任务,有的旨在助力特殊群体,有的则模拟工厂产线精准作业。“当前技术成熟度虽有待提高,但这股浪潮已不可逆转。”一位参会嘉宾如此评价。

如何让前沿技术可知可感?本届博览会实景构建了一个“超级体验馆”,让人工智能应用既好看又好玩。在“幻境魔方”,步入《光影丹青》沉浸式画境,传统水墨丹青在现代数字技术加持下“活”了过来;在“智趣小屋”,参观者与机器人理疗师、家庭陪伴机器人近距离互动,亲身体验AI问诊的奇妙。

此外,博览会首次推出互联网科普活动,一批“少年科小二”化身“好奇宝宝”,问题层出不穷——“机器人摔倒了能自己爬起来吗?”“它是怎么知道自己头朝下的?”“它脑子里有‘走路地图’吗?”……在机器人表演现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甚至被问得“招架不住”。

据主办方介绍,线上活动同样精彩,新疆阿克苏和省内山区海岛县超百所学校,将组织学生连线“人工智能科普直播间”,打造“百校千班同上一堂课”的科普新模式。

“首发”“首秀”“首展”是本届博览会的另一大亮点。博览会重磅发布了十大精品首发成果,覆盖从模型算法、数据算力等基础层,到金融、工业、民航等应用层的全链条。例如,“视觉语言大模型驱动的民用飞机绿色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关键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从“通用感知”迈向“工业认知”,重塑绿色智能制造新范式;“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实现零碳算力供给,标志着“太空计算时代”正式开启;“群核科技SpatialTwin工业AI孪生平台”实现了从设计到运营的全周期仿真与优化。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品牌活动,本届博览会全景式呈现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通过组织数智创新发布、产业人才引智、产业合作对接、“新光”系列推介、互联网科普等系列活动,成功吸引了670家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联动参与。

宇树科技G1人形智能体

它身高约1.3米,小跑速度大于2米/秒,全身共有23至43个关节,手臂最大负载约3公斤,可进行高难度的动态动作,如动态站起、坐下折叠、舞棍等,续航约2小时;支持语音交互与环境感知,可承担高危部件搬运、狭小空间巡检等任务。其搭载宇树科技机器人统一大模型,可应用于教育编程、轻量级服务及科研二次开发,折叠设计便于携带,基础版售价9.9万元。今年它在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上夺冠,并以33.71秒的成绩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障碍赛冠军。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

这款AI眼镜配备双芯片,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显示位置远近上下可调节,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同时,兼顾不同场景下的显示舒适性。其超级暗光增强功能让拍照更清晰,搭载夸克AI能力和通义大模型并深度融合阿里生态,构建起覆盖搜索、导航、支付、出行与商旅等垂直场景的AI能力矩阵,还可实现翻译、通话、听音乐、信息提醒、购物比价等功能。首创可换电设计,热拔插镜腿即可更换主电池,搭配便携式换电仓全天候续航。

科大讯飞多语言AI透明屏

该设备采用双面透明屏设计,集成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及星火大模型技术,旨在解决机场、地铁站、酒店和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窗口的跨语言交流问题。在对话翻译模式下,该设备支持38种语言的语音识别与互译,搭载大模型的自动识别能力,无需手动选择语种,并支持语音播报。在无人值守场景下,提供数字人客服模式,当诉求超出智能问答的范围时,可以一键呼叫远程人工客服。采用最新的多模态降噪技术,即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有效提升语音识别的准确度。

杭州曼安智能脑控轮椅

采用自研高性能无创脑机接口技术,打造“零训练”即开即用的脑控系统,适用于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无需依赖周围神经和肢体动作,仅凭大脑活动即可灵活操控轮椅前进、后退、左转、右转,还能根据脑活动自动调节移动速度。创新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持续激活大脑运动皮层相关神经通路,并开展针对性神经功能康复。相较于传统被动康复,它让患者从“旁观者”变为“主导者”,提升训练效果、效率与参与度,助力神经重联,目前已实现小规模量产。

零零科技哈浮飞行相机X1 PROMAX

该相机实现“零门槛”操作,无需遥控、3秒手掌起飞,重量约192克,具备5级抗风能力,支持最高40公里/小时的匀速跟随。在开启全地形飞行模式后,能够在水面、雪地、悬崖等复杂环境中稳定飞行。在影像技术方面,其配备1/1.3英寸CMOS传感器和定制的7层镜头,可拍摄8K视频,提供14档动态范围和107°广角视野。得益于可选配的耐寒电池,它可以在零下20℃环境下稳定运行,续航约16分钟。为运动爱好者和专业内容创作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超低空、超近距、高速跟随的视角。

浙江灵巧智能DexHand021 Pro

它是国内首款腕手一体双绳驱全仿生五指灵巧手,拥有22自由度仿生架构、双绳驱系统、腕手协同控制技术和端侧算力四大核心创新。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手指的弯曲、伸展和双向侧摆的主动控制,增强了主动控制能力、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及被动柔顺性。实现手腕前后和左右的摆动,提升灵巧手的操作空间和灵巧度指数。实现手掌的全域感知,在运动精度、抗干扰能力、动态调速方面表现优异。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瞬息幻境沉浸式LBE大空间

瞬息幻境LBE(线下实体娱乐)品牌运用XR与LBE技术,将文化、历史、神话等多元场景生动复原,让体验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探索超越现实的奇幻世界,完成虚拟与现实的价值链接。该品牌在国内首个实现VR大空间影厅与MR大空间游戏双模式常态化运营。采用AI原生技术、自动化内容生产管线,实现动画生成、3D资产与场景的快速创建,为亲子、青少年及Z世代打造前沿数字游乐场与社交空间。

杭州太希Mark0.1 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通过腰部助力可节省30%体能消耗,缓解登山肌肉疼痛。这款外骨骼是专为户外运动设计的智能辅助设备,旨在提供稳定、舒适的行走支持。它重2.4公斤,可续航约1万步,最大提供17牛·米的助力。设备支持一键启动,无需复杂操作,具备多档助力调节功能,可根据运动强度和个人体能状况灵活切换。据监测,使用后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同比下降均超过11%。

松延动力Hobbs系列仿生机器人

本款仿生机器人搭载高性能处理器,采用自主研发的仿生皮肤和高精密执行器,结合仿生人本体与控制算法,实现精准的表情模拟与动态交互。它可以模拟人类85%的面部表情,可实时识别并模仿愤怒、微笑、厌恶、轻蔑、吃惊、伤心、思考、大笑等复杂表情;集成大语言模型,支持表情与语音同步、性格设定及多语言交流,支持自定义机器人人设和音色等,能够准确识别语音指令、理解语音语调、情感和语境,人机交互对话时延小于1600毫秒。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领航者2号机器人馆长

它是搭载固定场馆知识库的智能互动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60公斤,具备41个自由度,端测算力约275TOPS(万亿次每秒),内置场馆概况、展区分布、展品背景、参观指南等核心信息,不仅能用清晰语音解答观众疑问,还会在说话时搭配自然手势;介绍场馆布局时会模拟说话动作,让枯燥的信息变得生动直观。作为行业首个全自由度、全尺寸、有精确技能作业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它能适应不同地形,最快速度达2米每秒,重复精度0.1毫米,可实现动作、语音、表情联动。(记者 金梁 胡静漪 通讯员 刘祖瑾)

THE END
0.“大小脑”协同解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多元本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泛化能力,主要来自它的“大脑”和“小脑”,也就是具身大模型,需要听懂指令,并带动本体具体实施行动和行为。同时,机器人会根据动态变化的环境自动调整工作方式,这是检验机器人实用性的重要标准。 目前,适用于各行业的泛化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到生活中,相关部门和企业正在推动它们逐步出现在工厂、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266:7:=8:879799675(zsclpakfCf;9j7dej.fB56/6>c86=62936c@6e8d>46m7
1.何为“具身智能”理论1986年,机器人学家罗德尼 布鲁克斯提出“包容式架构”,摒弃传统人工智能对符号推理的依赖,主张智能应由身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自然涌现,确立了“感知—行动”闭环系统的可行性,成为具身智能的奠基性理念,并认为“真正的智能无法脱离身体存在,具身化是人工智能走向通用化的必经之路”。进入21世纪,人形机器人的突破进一步推动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02<6;1e:17<6/62:53B7;0jznn
2.“具身智能”到底是啥?(新媒视点)从物理形态角度看,具身智能可以“七十二变”,与不同的硬件本体结合。这个硬件可以是一个机器手臂、数控机床、四足机器狗、六翼无人机、轮式机器人,当然也可以是人形机器人。所以,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都可以看做是具身智能的分支。当前,业界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据此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1277:1l8673<8/=6453>897mvon
3.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从硬科技突破与场景化落地双向发力数据常被说成是具身智能发展的“燃料”。现在,一台机器人要想在真实场景里灵活完成任务,背后还是得靠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来支撑。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地把这些数据积累起来?在天津,就有一座专门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工厂”,正在尝试给出答案。 这里是一个全国最大的拥有触觉数据的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在这些小格子jvzquC41ejooc7lqn4dqv3ep1ik1;5472?0v;5472?29h8345:2:B3ujvsm
4.走进更多生活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越来越聪慧多地政策资源加码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加速 目前,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在从硬科技突破和场景化落地双向发力,不少地方都在政策和资源方面,积极布局推动。 在北京亦庄,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已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产业链规模超百亿。 jvzquC41o0pw}m0ep5ry}}1zzr049772;5u49772;79a:;465?297mvo
5.“具身智能”到底是啥?从物理形态角度看,具身智能可以“七十二变”,与不同的硬件本体结合。这个硬件可以是一个机器手臂、数控机床、四足机器狗、六翼无人机、轮式机器人,当然也可以是人形机器人。所以,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都可以看做是具身智能的分支。当前,业界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据此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关系链条:在概念范畴 jvzquC41o0xnn}3eqo4dp8ftvkimg89437?1
6.什么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其核心在于将感知、行动与认知深度融合‌。通俗地讲,就是机器人或者智能系统在物理环境中通过感知、行动和交互实现的智能能力。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2;5>798ftvkimg8igvcomu86688717<;
7.具身智能:从理论到产业的“四重跃迁”如果说多模态感知为智能体打开了通往物理世界的大门,那么以大语言模型和基础模型为核心的决策系统,则为其装上了能够“自主思考”的智慧大脑,标志着机器人控制从遵循预设程序的自动化,走向理解复杂意图、进行自主规划的智能化。 大模型为具身智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知架构,使其能够理解模糊的自然语言指令,并将其分解为jvzquC41yy}/loickn/exr1uvguklxi1tkt1qyon1}fd8sgyuJfvjnn0jznnHnf?;;6:B>(ukj>3:
8.走进更多生活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越来越聪慧多地政策资源加码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加速 目前,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在从硬科技突破和场景化落地双向发力,不少地方都在政策和资源方面,积极布局推动。 在北京亦庄,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已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产业链规模超百亿。 jvzquC41pg}t0mfjg0io1;54716:/:=13;?63>50jvsm
9.财说明白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是什么?“人形机器人虽然不会是具身智能最完美的载体和呈现方式,但如果说只能设计一款机器人的话,人形机器人应该就是最大公约数。”姚卯青说。 产业链不断延伸 资料图:上海某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上的灵巧手。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既要有脑力,又要有身体的具身智能,所包含的产业十分丰富。 jvzquC41yy}/l€{kgy4dqv4lkpmxgr4jvor02<2281<2:::50unuou
10.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具身智能(AI+机器人)01产业链全景图02具身智01 产业链全景图02 具身智能简介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突破,旨在赋予智能系统物理实体,使其摆脱虚拟局限,像人类一样在现实世界行动、感知与学习。形象而言,它仿若拥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伙伴,与仅存于屏幕背后的智能助手截然不同。这类实体机器人装备多元“感jvzquC41zwkrk~3eqo5:8::;2:?9588529>4: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