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塑性工程分会2005-2008年大事记

2005年工作

一、学术年会

二、专题学术会议      1、由旋压学术委员会召开的“第十届全国旋压技术交流大会”于2005年10月10-14日在太原。本次会议是2002年第九届年会后又一次旋压加工界高水平的技术交流大会。与会正式代表102人,分别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30余个高等院校、企业、研究院所,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专题性学术年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7篇。

3、生产工程学术委员会在重新组阁后与上海市锻压学会共同组织了学术会议, 2005年4月在上海市召开了“生产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锻压技术管理、锻造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上海市锻压学会给与了会议极大的支持。会议收到了论文20余篇。

三、国际交流

四、编辑出版工作

2005年底接受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委托,对《锻压手册》进行修订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原名锻压学会)组织编写的大型工具书《锻压手册》于1987年开始立项、启动,1994年出版了第一版,2001年进行第一版修订工作,2002年出版了第二版。手册至今已经应用十几年。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他发展到今天,凝结着中国锻压学会几代人的劳动和心血。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以及相关标准的修订和替换,作为锻压行业的权威工具书,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更好的为广大技术人员服务,决定对《锻压手册》进行第3版修订。为使《锻压手册》这一成果继续发展并传承下去, 我会决定成立第3版《锻压手册》编委会。《锻压手册》编委会会议于2006年1月3-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编委会委员18人。会议就手册修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分工。修订工作由每卷的主编负责。争取年底完成。

第3版《锻压手册》编委会组成:主任委员:曹春晓、聂绍珉;副主任委员:王仲仁、李硕本、俞新陆、宋湛苹、周贤宾、张凯锋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朱伟成、孙友松、宋玉泉、刘彩英、阮雪榆、李志刚、李明哲、杨  合、

杨建辉、陆  辛、钟约先、胡正寰、黄树槐、海锦涛、张士宏、张倩生

2006年工作一、学术会议

1、第八届全国冲压学术年会(冲压学术委员会召集)

2、 加热技术研讨会

“全国加热与工业炉技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2-1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加热与工业炉领域40多个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炉加热与节能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创新,大会分大会报告、专题学术报告与技术交流三部分,内容涉及“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政策与黑龙江省能源现状”、“哈尔滨电站集团的发展及其对加热与工业炉技术的需求”、“齐齐哈尔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及其对加热与工业炉技术的需求”、“大型热处理炉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火焰炉加热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工业炉窑的系统节能方法”、“黑龙江省电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色金属加热炉技术”、“工业炉企业认证与人员培训资格认证体系构架”等方面。

3. 全国数字化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交流会(塑性加工理论学术委员会召集)“2006年全国先进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会议”于2006年11月4~6日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模具企业近16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和中国模协曹延安秘书长致大会欢迎词,阮雪榆院士、胡正寰院士、雷源忠教授、曾攀教授、杨合教授、黄树槐教授、李德群教授、茑森秀夫博士等做了精彩的大会专题学术报告。二、国际交流      1、 第3界先进成形和模具制造技术国际会议

2006.年9月 4-6日组团参加了在韩国釜山市召开的“第三届先进成形和模具制造技术国际会议(AFDM)” 本届国际会议由韩国塑性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相关单位协办。参加会议的代表近200人,它们来自韩国、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伊朗、泰国、埃及、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代表43人,约占会议总人数的1/5。充分展现了中国塑性加工领域学者的强势和参与国际会议的积极性。      本次AFDM会议共收到论文200余篇,录用论文187篇,会议发行了论文集光盘,出版了论文集摘要。文章全部论文都将在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增刊上发表,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SCI-E)。

2、第9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加工国际学术会议(S2P)

会议论文集被瑞士著名期刊《Solid State Phenomena》以专刊形式出版,该期刊是SCI收录期刊。此次国际会议是继在塞浦路斯召开的“第八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加工国际会议”之后的国际半固态加工界的又一次盛会。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中国、比利时、巴西等24个国家19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

罗守靖教授代表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在本次会议上申办,使中国获得2010年“第十一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加工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权。这是罗守靖教授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提出的第二次申请。三、组织建设

在理事会的一致通过下,决定成立微纳米成型技术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凯峰教授担任,并负责组成委员会。同年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委员会会议。

2007年工作

一、调整、成立第九届学会理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第九届理事会于2007年成立。塑性工程分会理事长由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担任,总干事由北京机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倩生担任,委员85人组成。塑性工程分会坚决贯彻执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方针和工作要求,紧密团结塑性加工、锻压行业的人士,围绕行业发展重点,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塑性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发展作贡献。

二、学术交流

1、学术年会

第三届国际塑性加工先进技术研讨会与年会同期召开已经进行了三届。会议收到论文50篇,与年会论文同时出版。大会报告6个,分别介绍了:镁合金板材零件的温热成形技术进展、管材液压胀形技术、轧制过程中的接触力学、板材加工过程智能控制、微塑性加工技术的进展、晶体塑性力学及其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2、专题学术交流

“锻压设备新技术、设备发展研讨会”

1、精密锻造学术会议

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共收录论文35篇,其中中国方面发表论文8篇。会议组织了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报告,我会推荐的主题报告为:北京机电研究所谢谈研究员做的:中国精密锻造技术发展状况;西北工业大学李淼泉教授的:FEM材料成型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本届会议论文主要围绕精密锻造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展望,其精密锻造技术包括了:冷锻、温锻、精锻、冷挤压、冷锻成型、塑性加工设备、模具、材料、润滑;温锻技术;热精锻技术与复合成型工艺;CAD/CAM模拟成型等技术、微成形等相关的技术内容。

2、俄罗斯技术考察

2007年6月塑性工程分会组团赴俄罗斯进行技术考察,参加本次考察活动的由12人组成。考察活动针对我国“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开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交流活动。在俄罗斯我们参观了梁赞市重型机械厂(生产重型锻压设备)和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

2008年工作一、学术交流

“重型、大型锻压设备与技术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结合我国“十一五”期间对重型、大型锻压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要求,研究、探讨、交流锻压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大会报告7个:

(1)清华大学曾攀教授“钢丝缠绕坎合技术与4万吨航空模锻液压机的设计”;

(2)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何万明副总经理“国内大型锻压装备的现状与发展”;

(3)燕山大学聂绍珉教授“大中型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趋势”;

(4)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黑龙江铸锻钢制造有限公司王宝忠总裁“国内外大型锻件生产及制造技术发展”;

(5)太原科技大学郭会光教授“大型锻造的技术研究与质量控制”

(6)洛阳一拖锻造有限公司王云飞总经理“万吨热模锻压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7)兰州兰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高俊峰总经理“我国快锻压机的发展与进程”。

2、“第九届全国冲压学术年会”于2008年9月19~22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来自全国冲压行业20个单位的41位代表参会。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光耀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的关键问题与思考》的专题报告。

4、2008年12月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精密锻在技术研讨会”来自国内的121位正式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征集到 国内12个省、市29个单位78位作者的49篇论文,是我国热锻、冷锻与精锻研究与应用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成果,含有限元模拟技术及进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各种典型零件的成形工艺,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及模具寿命、模具新材料的研究,设备的改造与新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下料、加热、制坯、润滑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车间生产管理、成本控制、产品质量管理等,并编辑印刷了论文集。

大会报告邀请到北京机电研究所副所长谢谈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夏巨谌教授、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朱伟成研究员、河北理工大学校长李军教授、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祥龙高级工程师作主题报告。

二、编辑出版

由我会组织编写的第三版《锻压手册》于2008年1月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正式出版发行。锻压手册于1986年开始编写,至今已经是第三版的修订工作了,他汇集了塑性加工界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此项工作。修订后的《锻压手册》仍分为三卷:锻造、冲压、锻压设备。除了更新技术内容、增加最新技术成果外,之中增加了许多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充分体现塑性加工技术的覆盖面和先进性。

三、国际交流

我会组团参加2008年9月7-11日在韩国庆州召开的“第9届国际塑性加工学术大会(9th ICTP) ”。ICTP国际会议是大型的塑性加工领域学术交流会,他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塑性成形制造技术的论坛,被誉为“塑性成形界的奥林匹克”。

会议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532余名代表参加,其中我国有62名代表。韩国派出了最大的代表团,有203名代表参加,日本为其次有121名代表参会,我国代表人数占第三位。会议反映出国际塑性加工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日本、德国、韩国仍是国际本领域研究人员参会较多的国家,而我国已经迎头赶上,是历届参会人员最多的一次。

本次会议收录论文近400篇,出版了论文摘要集和全文光盘。本次会议我国学者投的论文篇数达70余,正式发表近50篇。内容包括:塑性成形理论研究、数字化技术研究、材料加工、板材成形技术、旋压技术、微米纳米成形等等。

六篇大会报告:

1、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auto steels and EVI activities at POSCO

J.-Y. Chung, O. Kwon(韩国)

2、Challenge to the world leading innovation of Hyundai Kia Motors    H. -S. Lee(韩国)

3、Innovations in metal forming in the world                            R. Kopp(德国)

4、History of plasticity and metal forming analysis                  K. Osakada(日本)

5、Comprehensive responses of FCC, BCC & HCP metals including nanomaterials,and constitutive modeling                   A. S. Khan, R. Kazmi, M. Baig, A. Pandey, B. Farrokh(美国)

6、Overview of asymmetric rolling                                    D. N. Lee(韩国)

会前召开了ICTP顾问委员会会议,确定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木内学为新的顾问委员会主席。有四个国家的代表向顾问委员会提出申办2011年国际塑性加工技术大会,我国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代表中国向顾问委员会作了申请报告,我国申办城市定为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的老师们做了大量和充分的准备工作,西北工业大学也对参与申办给与了积极的支持,派出12人的代表团参加会。由于会议坚持按各洲轮流主办的原则,经过答辩申请和委员投票,确定德国阿亨大学获得了主办权,下届ICTP国际大会将于2011年9月25-29日在德国召开。我会将在下次会议上继续申办。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THE END
0.锻压手册2025pdfepubmobi电子书《锻压手册:锻压车间设备》主要内容:为了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工艺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满足科研、生产发展的需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锻压)学会于1993年组织编写并出版了这部综合性工具书,并于2001年修订出版了第2版。锻压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对手册进行新一轮修订,增补新内容,删去技术陈旧的部分,压缩一些jvzquC41qprjpnyqqnymcwi0eqs0dxtmu1882;=:9
1.锻压手册第4版1金属手册·案头卷(上册) ¥314.5 钣金工放样技术基础 ¥38.2 2024年 金属加工 冷加工 本店人气榜第1 ¥20 焊工零基础操作与禁忌——高级篇+速成篇 本店人气榜第4 ¥88 跟技能大师学机械加工经验 ¥42.3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2.3 数控刀具选用指南 第2版 ¥128 液压阀剖析 本店新品榜jvzquC41j74zq~cp0ipo8{41unpylfug1mpqmxAcnobuF8866~g{€6{jvuxr
2.772锻压手册——冲压.pdf772锻压手册——冲压.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第二篇分 离 第一章剪 切 西安交通大学储家佑 哈尔滨工业大学郭斌 昆山登云科技职北学院胡伟丽 剪切和冲裁同属分离工序,有着相同的变形 K——安全系数。 过程和应力应变状态,但又各具有特点。剪切是 系数足是考虑剪刃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714;4:27622@5522632><0ujzn
3.《锻压手册锻造冲压锻压装备第4版(1x1¥194.20锻压手册 第1卷 锻造 第4版 x1¥194.20锻压手册 第3卷 锻压装备 第4版 x1¥208.70锻压手册 第2卷 冲压 第4版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套餐详情 套餐价:¥597.10锻压手册 锻造 冲压 锻压装备 第4版(1-3) 图书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6:553373:7mvon
4.实用锻压技术手册(豆瓣)图书实用锻压技术手册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395;A:1
5.《锻压手册第4版1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锻压手册 第4版 1-3卷 锻造 冲压 装备 套装共3册收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编 ¥ 累计评价0 降价通知 -+ 加入购物车jvzquC41kvkn0si0eqs03=74:3:60qyon
6.官网正版锻压手册第1卷锻造第4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官网正版 锻压手册 第 1卷 锻造 第4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挤压技术 模锻 锻件热处理 质量控制特价好书低至9.9!点击进入专区>> ¥209.00 (7.77折) 降价通知 定价¥269.00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查看作品 出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25:72<>0jvsm
7.郎利辉LihuiLang锻压手册冲压卷主编(第四版) 第二届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大赛铜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锻压技术”“塑性工程学报”杂志编委 锻压协会装备信息化指数评估技术组组长 丹麦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 The Thomas Stephen Group Prize获得者 ◆开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基础理论(硕/博士研究生课程,春季) jvzq<84yyy4ng7gwcc4ff~3ep1oohx4329803B<70jzn
8.华南理工大学教师信息《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国家标准、参编《模具术语》等国家标准、《冲模-大型冲模和成形模用侧导板》等国际标准等共10部,为锻压手册(第四版)第2卷-冲压第7篇、第3卷-锻压装备第5篇篇负责人,参与“十四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高质量精准成形jvzquC41{ct{jjt0ue{u0niw0et0qyjp1G~qg{yKphu/c|uzA|pcjFJ:34rfta7kQo|cMlK/8Mhh?F
9.二楔式热模锻压机(2)机器刚度大,锻件精度高。由于机身均有拉紧螺栓预紧,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机构采用楔块传动,没有连杆压缩变形的影响,故压力机的垂直(本文共503字)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锻压手册(第3版 修订本)·第3卷 锻压车间设备》 扩展阅读: ·模锻压机jvzquC41ocrm0lsmk0tfv8wghgxfplj1T46339>668612972:0nuou
10.锻压手册第3卷工业4.0的“智能制造”新理念正在对传统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适应先进锻压装备知识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及研发和正确应用的需求,我们对《锻压手册第3卷锻压车间设备》第3版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删除、缩减和更新,并增加了如智能工厂、智能机器、伺服压力机、智能化装备等与智能制造jvzquC41o0qpppk|0eun1rygo1877;=389
11.锻压技术数据手册(豆瓣)第一章 锻压原材料数据 1.主要原材料的化学成分 2.主要原材料的力学性能 3.供料和下料有关数据 第二章 金属材料变形的若干相关数 ··· (更多)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热门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我要写书评 锻压技术数据手册的书评 ··· ( 全部0 条 ) 论坛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jvzquC41dqul0mtwdct/exr1kuho1@2333317?;:/Z5
12.锻压手册第4版全3卷第1卷锻造+2卷冲压+第3卷锻压车间设备锻锻压手册 第4版 全3卷 第1卷锻造+2卷冲压+第3卷锻压车间设备 锻造工艺技术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程加工技术书籍 锻造手册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编号:9787111670100 书名:锻压手册 第1卷 锻造 第4版 作者:无 定价:269.00元 书名:锻压手册 第1卷 锻造 第4版 是否是套装:否 出版社名称: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54639<50jvsm
13.《锻造工艺与锻模设计+锻压手册第1卷锻造第4版自由锻生产规程设计锻造工艺与锻模设计+锻压手册 第1卷 锻造 第4版 自由锻生产规程设计模锻过程与模具设计特种锻造工操作技巧教程书籍收藏 龚小涛 张琳著 ¥ 累计评价0 降价通知 -+ 加入购物车jvzquC41kvkn0si0eqs0395722864A:4;54ivvq
14.锻压手册第1卷锻造第4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张凯锋《锻压手册 第1卷 锻造 第4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张凯锋,陆辛 编》,作者:锻压手册 第1卷 锻造 第4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张凯锋,陆辛 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组编张凯锋陆辛主编 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670100。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323?72;<2;0nuou
15.锻压手册(豆瓣)锻压手册 作者: 机械工程学会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1996-08 页数: 905 定价: 75.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11034704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本卷共分九篇,其内容包括锻造前的准备(锻造用原材料加热、力学分析、摩擦与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4999?81
16.锻压手册第1卷锻造第4版(豆瓣)《锻压手册第1卷锻造》第4版,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对锻造技术的要求,保持了实用性,体现了先进性,相较上版手册,大幅度调整了核心工艺内容,强化了精密锻造技术,增加了绿色锻造技术、挤压技术、有色金属锻造技术等内容;强化了数字化技术,并增加了智能化的内容。本手册共有11篇,分别是锻造工艺基础、自由锻造、模锻、精密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58<7:1
17.径向锻造机的几种典型主机结构分析[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锻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China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lastic Engineering.Forging Manual [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8.[7] 宋涛,赵升吨,刘洪宝.径向锻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重型机械,2012,(3):11-16.Song T,Zhao S D,Liu H B.jvzquC41skqbp7hogu4ptp4f{ly0EW4320745<51l0otuw33226.5B92046337580264
18.研究论文*(Publications)黄科24)黄科,方学伟,卢秉恒. 《锻压手册》第四版 第一卷 锻造,《增材制造》章节,202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25) X. Fang, J. Yang, S.Wang, C. Wang,K. Huang*, H. Li, B. Lu.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high performance AZ31 magnesium alloy with full equiaxed grains: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jvzquC41it4yl}z0gf{/ew4gp1}fd8pg0j{bpp44
19.权国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表SCI论文85篇,1作专著1本、教材1本,副主编丛书1本,5次参编《中国锻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主持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3个,参编《锻压手册(第4 版)》。 专利 发明专利获权如下: [1] 汽车外星轮等温挤压预成形装置,ZL200810069591.2 [2] 多道次滚动拉拔加工矩形铝合金波导管的方法,ZL201110171276.2 jvzquC41yy}/evxg0ewv0niw0et0kwkq13<438:6754ivv
20.李淼泉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常设委员会副主任、微米纳米成形学术委员会和超塑性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金属学报》、《材料工程》、《材料导报》、《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精密成形工程》编委;《锻压手册(第四版):锻造jvzquC41tgttjr3pyr{/gmz0ep5jpot135=61=5220nuo
21.中南大学陈超主要从事先进连接/成形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一作/通讯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参与出版《高端锻压制造装备及其智能化》、《锻压手册》和《多层轻量化板材的高性能塑性连接新技术》等著作。博士学位论文获评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首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西安jvzquC41hcivn}~0eu{/gmz0ep5qtxkejgtdjjt1|jeDP8npfg~0::<231rju}4kpfky0qyo
22.『发布招聘』热加工行业论坛热搜: 消失模 铸造工艺 模锻 金相图 精铸 渗碳 氮化 VIP会员 锻压手册 金相分析 失效分析 自由锻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论坛 › ※※热工信息家园※※› 〖热加工行业人才专区〗› 『发布招聘』版块导航 ※※冶炼、轧钢家园※※ ◇冶炼、轧钢基础知识◇ 〖冶炼技术交流〗 〖轧钢技术交流〗 ※※铸造家jvzq<84yyy4slpmqog4dqv4hqt{n0ymrAoue?ottwojjuyqc{(ljfF>4
23.陈刚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陈刚,1986年生,长聘教授、博导,哈工大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威海校区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主要从事高性能构件精密锻造成形技术、专用装备及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面上、青年)、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参编《锻压手册》第4版;获山东jvzquC41yy}/z6rqn0ipo8zpkxksury{1hgdwuy{15664@>
24.博士后招聘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李淼泉课题组招聘博士后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常设委员会副主任、微米纳米成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超塑性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金属学报》《塑性工程学报》《材料导报》等期刊编委,《锻压手册(第四版):锻造卷》副主编,《锻压手册(第四版):有色合金锻造篇》主编,《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2021版):jvzquC41ecomkjt0pyvv0niw0et0kwkq1563688994
25.大连交通大学所获最高学位及单位 工学博士/东北大学 职称 教授 工作部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411-84109416 电子邮箱 yunxb@djtu.edu.cn 研究方向 连续挤压理论与技术、金属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 学习及工作经历 1. 1992.07,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系,锻压专业,获学士学位 2. 1995.03,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 jvzq<84yyy4el}z0gf{/ew4vgciig{47;24ivvq
26.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个人简介《锻压手册》第四版 第一卷 锻造,《增材制造》章节,202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二)金属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及性能调控1) K. Huang*, R.E. Logé. A review of different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phenomena in metallic materials. Mater & Design 111 (2016) 548-574 (ESI 高被引文章)2) K. Huang*, jvzq<84uejupn7ktggqbq‚fp0eun1|}1zlzv1mfqujo0497312<.4?4384:83>::73;29;550unuou
27.活动详情活动报名入职以后,我便从助理工程师做起,看铸造、锻压手册,绘工艺布局图纸,做规范、图集笔记,去现场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弥补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一年来,我适应了本职工作,实现了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参与的两个大型工程设计项目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收获了师傅和同事的好评。每当我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与进步,jvzquC41vwyiwpzcp0txr~3gfw4dp8fevk|jv‚4ygdebe}nxgFkucrqAcezjxry{KfC29<+xr?7.f:9e/h::46289h:.g
28.弯管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空调弯管机,全自动弯管机,全自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参与了我国弯管行业标准的订制和锻压手册的修订工作,多次为客户解决各种异形管高难度的管制加工,深受用户好评,相关技术工作人员曾参加国家85公关项目管材柔性加工单元的研制。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开发的弯管机产品已形成系列:WFCNCⅠ 数控弯管机、 WFCNCⅡ型数控弯管机、WFCNCⅢjvzquC41ujuq4<8;98;447vk{gyicwlrw0ipo8
29.GS14NiCrMo106V牵引销铸改锻工艺研究期刊锻压手册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崔忠圻刘北兴编.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 张志文. 锻造工艺学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引证文献 (2)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 何晓晨,陈庚,滕巍,等.HXD2型机车牵引支座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轨道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fnzez‚}d42712>532
30.大国工匠,自主开发材料为航空装备减重30%,领航材料科学兼任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微米纳米材料成形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塑性工程学会超塑成形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外部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锻压手册(第四版)编委会委员(秘书),塑性成形技术路线图编委会委员,Materials & Design等十几家国际期刊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69:330nuou
31.长治钢铁(集团)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山西省长治市太行西街159号会弯曲机械分会原设在我公司,承担着该类产品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受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委托,编写了代表我国锻压机械发展水平的《锻压手册》中卷板机、弯管机、型材卷弯机、校平机等章节。首钢长治钢铁(集团)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与原长治锻压机床(集团)jvzquC41lenbppjkigoi}ngx94fvutpi0ip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