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因为最近某增程式新车发布,以及好几款混动车上市,混动车选购的话题又被提上来。
就目前来说,从「省钱省事」这点来说,混动是目前最合适家用车的方案。
无论以两田为主的油混,或者国产车为主的插混,还是说增程式,都是现在比纯油加油成本更低、比纯电续航里程更长、获得牌照指标更容易的动力方案。
油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两田的方案,用的是「节能型燃油车」蓝牌指标,代表品牌是丰田的 THS,本田的 iMMD。
两个方案的根本能源是燃油,但由动力电池负责高功耗段的动力输出,引擎仅负责低功耗段的动力输出,THS 和 IMMD 的工作逻辑有点不同,这里不展开说,反正目的都是为了省油。
油混系统也有迭代,丰田自家的普锐斯、卡罗拉/雷凌、雷克萨斯的「h」、跟广汽换积分的一众混动车型,都用了不同代的 THS。
从第三代开始,THS 是已经比最初的混动技术更可靠,工作逻辑更合理,热效率更高,省油效果更强。
以我自己在开的 GS8 为例,用了第四代 THS 混动,百公里综合油耗 6.2 升,一箱油综合续航里程大约 1000 公里。缺点也是有的,一是结构相对复杂,二是车价和保养费用较高。而且毕竟是油车,怠速开空调,还是要耗油的。
插混是目前大部分品牌选择的混动方案,简单理解,就是取百家之所长,引擎和电机电池两套系统,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可以由引擎参与驱动,也能用电机直接驱动。
以比亚迪的 DM-i 为例,目前常见的搭配是 1.5T 引擎配一块能跑 100+ 公里电池,引擎和电机单独用都行。根据车型和架构不同,还有 DM-p 这种双电机 200+ 公里纯电续航的搭配,综合续航里程已经能超过 1000 公里了。
插混在混动模式的工作逻辑和油混相似,都是通过电力来解决高油耗区间的动力输出,区别在于由于插混车的电池更大,可以实现纯电直接驱动,电池也能用作外接电源单独输出使用,这些都是插混车比油混有优势的地方。
不过插混绕不开充电,虽说可以用家充桩解决,但也不是人人都有车位能装,平时充电还是要到充电站一趟。
而且因为是额外加了一套动力方案,插混车的售价也普遍会比同款的燃油车型更高,或者在配置上有些区别,具体因车企而异。
增程式和插混有些相似的地方,可以混动方式行驶,也可以纯电条件下行驶,也能申请绿牌指标,但插混电池需要到桩充电,而增程式除了能外接充电,也可以加油通过引擎(増程器)作为「发电机」给电池充电,从而解决续航和能源补充的问题。
不过引擎虽然只是充当发电机的作用,但毕竟车辆运行时引擎也在同步工作,引擎的配置也能影响到车辆的驾乘体验,亏电条件下,这样的情况更加明显。
这方面理想 One 的三缸增程器就被大家诟病过,三缸机的噪音和抖动十分明显,但还好在 L9、L8 这代新架构开始,新车的 NVH 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也算对得起「豪华」这个定位。
当然啦,增程式在节能这方面只能说比传统燃油车低,但不至于说能在能效上把油混和插混比下去,只能说是多一张可以给用户选择的混动方式,毕竟能量转化必然存在损失。
综合目前 L9 车主的油耗反馈,L9 的百公里油耗在 7.6-8.2 升之间,L8 也是差不多这个水平。
根据 L7 首批试驾的媒体老师反馈,L7 这个尺寸的百公里油耗大概是 7.2-7.6 升,其实和其他两种混动方案的表现差不多。
以上几种混动方案都有个各自的优缺点,但在同等尺寸下比传统燃油车更「省油」的目的,他们都做到了。对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家用车市场,特别是中大尺寸 SUV、MPV 这些传统耗油大户里,混动方案无疑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最近一个礼拜的新车上市,理想 L7、比亚迪秦 PLUS DM-i 冠军版,代表增程式和插混轿车都已经进 「1200+ 和 1300 公里综合续航里程俱乐部」。然而这还只是 2023 年初的头盘,从 Q2 开始会有更多能跑 1300 公里的混动车陆续问世。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超级马力superpower
三人行car
越野四驱键哥
AI创作
小鲨智能创作
汽车公告板
油腻大叔玩车
AI小鲨
汽车投诉网
小鲨智能创作
全民舆车
AI小编
66号爱车坊
易家人聊车
小鲨智能创作
小鲨智能创作
老炮儿说车
AI小编
AI小编
蜀风车语
停售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